打破困局 突围路径
——构建混合式课程新生态
2023-03-21潘小炎姚海燕
潘小炎,姚海燕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 教务处,南宁 530021)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用于高等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结构形态、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学习场景、知识获取和教育生态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开放、共享、个性、互动、终身和远程等教育教学新范式正在逐步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充分彰显了信息技术的力量,改变了教育活动的时空布局,赋予了教育教学新内涵,学习由共性的标准化知识的习得转变为个性化知识的自主建构与创造性知识的生成[1],但同时也给教育教学增添了许多现实的复杂性。
一 信息化时代混合式课程的范式特征
Means 等[2]提出“线上教学所占比例为30%~79%的是混合式教学,低于30%的称为网络辅助教学,高于80%的称为在线教学”;Halverson 等[3]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Larson 等[4]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之间的桥梁;一些学者表示混合式教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混合式教学包括学习理论、教学媒体、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多种意义上的混合,狭义上的混合式教学专指线下和线上教学的混合[5]。当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教育界对于什么是混合式课程、如何进行混合、混合什么等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混合式课程不是基于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简单搬家或课外延伸,不是简单地以线上教学“替代”或“补充”面对面教学,也不是传统课堂与线上学习的简单相加,而是多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需求的有机融合,因此,应从整个范式变革的层面来理解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时代对于教育的意义不仅体现于物质形态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引发教育体系的重构和教育生态的创生,进而有效促进课程教学的变革[6]。混合式课程利用信息技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出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前课后全周期、规模化与个性发展全覆盖的课程教学结构形式,打造了学生课前知识的习得、课中知识的深化、课后知识的巩固与构建的课程新范式,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教育新生态。混合式课程构建出了课程教学新格局,原本用来传递书本知识的面对面课堂变为用于学生集中交流、深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而在线学习平台则承载了知识的传递功能,甚至成为学生个性化和自主性学习的主要场所与途径。
信息时代不仅为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7]。混合式课程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在环境的促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模式各式各样,其课程建设质量社会各界也众说纷纭。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改变课程的教学形态,改变知识的传授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重塑教与学的结构,而不管信息技术如何方便、快捷、智能,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思想碰撞和智慧启迪等一些教学活动却始终无法完全被线上教学取代,且不管课程模式如何改革,课程质量及学生发展仍然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
二 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局
当前我国混合式课程建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的混合式课程建设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教师和学生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课程建设“空壳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2018 年,教育部开始实施一流课程建设计划,一流课程建设的提出打破了教育界许久的宁静,因此各大高校也都将一流课程建设作为目前的重点考核指标。经过两年多发展,发现当某一门课程被评选为线下一流课程或是线上一流课程后下一步必定将其发展成为混合式课程,继续进行国家或省级一流课程项目的申报;加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更是成为各大高校的热捧,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课程建设被发展为科研项目申报和荣誉获取的新途径,从而生产出一个个“空壳化”的一流课程项目,那么就会出现申报下来的“金课”成为优秀课程的代名词,评选出来的“金课”成为一流本科教育的“证明”,但是教师真正提升教学质量的责任被置换为“高大上”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这不仅没能让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实质性的提升,而且还将教师教学的有限精力也转移到各课程项目考核绩效指标上[8],使得一流课程建设完全背离了教学改革的初衷。
(二)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不畅
由于信息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快,师生的信息素养无法满足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加之线上教学流程的繁复性、网络的不稳定性和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使得师生在混合式课程学习中面临着较多挑战。在学生方面,由于线上平台种类繁多,不同的课程依托不同的第三方管理平台,当学生面对服务器崩溃、直播课进不去、作业不能提交等问题时,无法及时获得帮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学习投入度。教师方面,多数教师拘泥于传统课程教学方法,不愿意去花费多余的心思去做课程革新,且大多数教师都不擅长信息技术,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故障排除、解决学生技术难题、创建优质在线视频成为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以至于教师在创建线上教学内容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导致在混合式课程设计中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精力集中在技术的应用上,而不是整个混合式课程的设计及线上线下内容的衔接。
(三)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行为缺欠
混合式课程为学生提供灵活和自主性的学习环境,但由于线上学习是人机互动,教与学的时空分离,使得线上学习活动缺乏一定的教学场景、社会交互和情感交流,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感,致使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孤立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律性要求更高,时间管理能力要求更强。而大部分学生一时间还没能从跟着教师思维走的教学氛围中抽离出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学生容易陷入自我不良学习行为的旋涡。同时由于教师对学生线上教学部分的掌控力相对削弱,而大部分课程的线上教学仅仅只是通过完成播放量、浏览量等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之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客观上诱导了学生刷课的不良学习行为,学生更容易陷入“在线不在学”的虚拟缺勤状态。当学生线上部分学习效果欠佳时,线下课堂教学也会受到相应影响,从而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教师的教学设计多重错位
混合式教学将教学分割为线上和线下教学两部分,那么对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都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多数教师对混合课程的理论认识不够深入,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仅停留在知识的获得与记忆表层,课程教学目标单一,针对性不强;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混合式教学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便利性,仅仅将海量的碎片化、浅表化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堆砌,使得课程内容重点不突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课程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以“学”为中心,将教学任务全盘抛给学生,安排学生线上学习课件和观看录播课程,线下组织团队学习,整个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只负责简单的讲解和总结,将教学压力完全转移到学生身上;在教学的使用评价上,考核方式简单,学生成绩的评定将简单的播放数据、浏览量等一些硬性条件量化后作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建设的最终执行者与真正行动者,因此课程的成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与投入。
三 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路径
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需要明确为什么混合,厘清谁参与混合,确定如何进行混合。而为什么混合是根本,谁参与混合是关键,如何进行混合是重点。
(一)为何混合:明确混合式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是以目的为依据的,因此混合式课程建设首先就是要明确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从而指导课程建设实践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课程建设虽然针对的是“教”,但目的在于“学”,因而混合式课程建设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生更好地学。当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和趋势,混合式一流课程的设计必须始终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而展开,课程教学活动必须进一步凸显出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学习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学生能力培养是课程的最终目的。因而混合式课程设计需要由教学设计向学习设计转变、由传统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转变[9],突破以“教”定“学”传统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实现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让学生真学习、深学习。
(二)谁参与混合:多主体协同并进
混合式课程的建设看似是研究教师教的问题,但是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课程建设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需要高校、教师、学生协同并进共同支持混合式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1)高校层面,要从战略层面上支持混合式课程建设,引导教师精准课程定位,鼓励教师为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而建设混合课程,而不是单单为了项目的申报;从整体上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混合式课程建设提供扎实的基础条件;对线上课程平台进行整体管控,统一管理课程平台,统一课程访问入口,统一进行技术处理;加强教育技术的系统治理,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观点。同时由于信息技术长期处于动态的更新过程之中,高校需定期评估学生和教师的技术能力水平和要求,加强对师生的信息素养的培训。
2)教师方面,教师作为课程的直接实施者,除了为学生搭建课程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要转变教学观念,使课程设计由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学生的兴趣发展和能力培养为导向;课程建设不再是教学资源的简单堆砌,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习环境中的体验,为学生设计个性化、情景式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过程互动、技术处理、时间管理上的支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保障,帮助学生转换学习行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方面,作为课程的唯一受众主体,在混合式课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学习习惯,突破跟着老师思维走的被动学习传统,加强自我调节,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行为。
(三)如何混合:全过程优化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
混合式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教学设计,作为学习设计者,教师需要对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教与学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设计不是针对如何教的设计,而是针对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包括对学习目标的重新审视、学习内容的重新构建、教学方法的重新组织、评价方式的重新优化。
课程目标上,由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的转变。混合式课程的建设使得教学模式发生相应的改变,则对于课程目标也需进行重新审视,因而课程目标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的习得,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高水平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需跳出课本知识的框架,突破传统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及掌握、熟悉、了解三维度课程目标,站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的视角,全面审视新时代学生应该具备的思维、方法、能力和素质,从培养学生知识的获取走向,学生知识的加工与构建,提高学生获取、甄别、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我构建及发展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课程内容上,必须分清哪些内容将采用线上学习,哪些内容将采用线下学习,以及何时采用线上教学,何时采用线下教学。线上教学模块,主要以支持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为主。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知识传递和获取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多样化的优势,线上教学部分首先安排基础性知识,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习得;其次安排多学科知识、个性化知识,实现前沿性、时代性、创新性知识的融会贯通及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使课程内容从教材向各种资源扩充。同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如摇一摇随机点名、开展线上知识内容填词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活跃教学氛围;开展依托智能化线上教学平台完成重复性、常规性的课程教学活动,如课后测试、阶段性考试,从而减轻教师批改试卷、计算分数的繁琐任务,使教师从繁重的低层次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重心放在个性化问题的解决、关键知识的突破、核心素养的培养上。线上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前、课中、课后,实现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趣味学习、课后个性化学习。线下课堂模块,主要以支持学生探究性、互动性学习为主。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为师生、生生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与场域,实现信息化平台无法完成的隐性知识的传播。因此,线下教学部分主要安排情感教育、社会性培养相关内容,采取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灵感的交流。同时充分利用线下教学课堂相互交流的优势,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突破传统静态性、陈述性、单向性知识内容传授形式,营造以知识、思维和心灵对话为主要特征的对话课堂[10],传授学生追求真理的高阶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锻炼学生批判性的高阶思维。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状态和表现,及时设计和组织线下活动,总结学生前期的学习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支持。
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课程教学方法。围绕着以“学”为中心的理念,突破长久以来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将填鸭式教学转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代表的建构性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通过采用“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理论探究式学习+课中实践情景式教学+课后项目式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设计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的连贯性的学习活动,实施探究式、互动式、交互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翻转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等帮助学生高效达成个性化的学习目标[9],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评价上,检验学生真学习。对准课程目标,构建全过程多维度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价值素质、辩证思维“四位一体”的知识能力评价体系,因此,教学评价中需充分考虑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时间等要素。在评价主体上,实行全员参与,不仅仅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在评价的同时也能自我反思、自我对照,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评价内容上,改进单纯依靠视频播放时长和资料浏览量等简单数据来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陋习,在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的基础上,深化课程内容评价,如增加现况描述、心得体会和观点陈述等深层次教学内容,同时评价内容涵盖理论、实践和思政等方面。评价方式上,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过程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动态性追踪,从而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设计。在评价时间上,能力的养成需要长期的积淀,因此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强调评价时间的节点,实现学习效果实时检验、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同时还需要重视评价时间的延伸,将学生评价时间延伸到实习教学环节甚至是学生毕业后,实现学习效果的长期追踪,最大限度地评价学生能力的养成。
混合式课程涉及多种教学因素的组合,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混”而不“融”、“合”而不“变”的现象,冲破“换汤不换药”的窘迫困境,真正建设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混合式课程,从而使教师回归育人本分、学生回归学习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