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造地质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探讨

2023-03-21张德贤

高教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节理断层思政

孔 华,李 欢,张德贤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 410083)

立德树人是检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标准,作为教育者必须牢记国家的教育方针,做到既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2014年上海经过综合教育系列改革,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上海大学率先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此后在上海市部分高校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开。传统上的思政教学依赖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及其后的系列实践表明两者之间可以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专业课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准确把握不同性质的课程特点,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注重知识含量。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思政教育领域的一场改革,一是形式上的变化,二是效果上的提升,因为学生是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程中,感受老师的人格魅力,接受价值观的改造,所以更加隐性和人性化,真正实践了“三全育人”的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模式。

本文是构造地质学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的初步总结,目的是挖掘在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为专业课教学服务“三全育人”提供课程实例。

一 构造地质学课程简介

构造地质学是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和古生物史学并称为地质学的三大基础学科,是讨论地球物质运动规律和形成机制的学科,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构造地质学本科教程主要侧重于中小尺度的构造类型。构造现象包罗万象,但有其内在的关联,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比较分析各类概念,理解其内涵本质,从而在整体上把握课程内容,并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

二 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才和育人要有机结合,按照德智体美劳“五好”标准,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高水平人才。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独立自主意识萌芽,极易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而大学里的思政课程内容宏大、哲理深厚[1],如果没有实践,学生也难以内化为自己的品格。而专业课程蕴含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各种实验课、实习课体验感强,在专业教学中如能有机代入各类思政元素,可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健康人格,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显隐结合,同向发力,对于大学阶段强化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提升十分必要。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可见育德比育才更重要,课程思政是落实育才和育德的有益途径,学生通过训练既学会了做事的本领,也学会了做人的道德规范。

地质行业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资源产业属于第一产业,被人们认为是夕阳产业,但无论何时,原材料都是必需品,处于产业链条的前端,谁控制资源谁就能卡别人脖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质工作者在新时代除了寻找和开发资源,同时还可以做更多保护环境的工作。所以要辩证认识专业属性,找到与时代发展的切合点,提升地质专业服务国家的贡献度。

三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构造地质学有自己的课程特点,蕴含创新思维、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友爱和团结协作精神等思政元素,以下做初步阐释。

(一)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和骨干学科,知识体系具有高度集成性、综合性,是地质学中的上层建筑,堪称“地质学中的哲学”[2]。

马杏垣院士基于构造研究的丰富实践,以辩证唯物论作指导指出了研究构造的解析原则,为观察、识别和分析构造树立了正确的构造观和方法论,他指出:解析是一种思维方法论,即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其本质是运用联系和发展观点,解析事物(研究对象)的本质特点。

原始创新离不开哲学指导,陈国达院士提出的如地壳构造多元论思想、递进思想和历史动力综合分析法大都打上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烙印,他发表了《大地构造学的哲学问题》《地壳演化的辩证法》等论著,阐述如何在正确的哲学辩证思维指导下进行创新科学研究[3]。原始创新离不开大胆突破与假说。早在大学时代,陈国达就在《广东三角洲问题》论文中大胆提出了:所谓三角洲,并非真正的三角洲,而是由珠江泛滥平原和火成岩准平原上的残丘共同组成的地貌景观。1934 年陈国达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描述了粤北中新生代红层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构建了“地洼”盆地的原型,在此基础上,1938 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丹霞地貌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观。这些创新观点的提出与其长期坚持独立思考是分不开的。其提出的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和“壳体”概念等都是地质科学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创新。陈国达的原始创新既是地质学的基础创新,同时又有重大的应用价值[3]。

构造地质学特别重视实践,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实践应用,这样在发挥理论作用的同时检验和发展理论。比如地洼学说理论提出了地洼阶段成矿新的特征,阐述了矿床形成的“五多”特点,是辩证思维和历史分析法的充分体现。运用这些规律在指导找矿实践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爱国主义教育和奉献担当精神

任何一项事业只有与国家经济建设相融合,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地质事业的百年发展史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了解决工业原材料的紧缺问题,毛主席发出了“开发矿业”的号召,地质人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地质尖兵,担负着为国家找矿的重大任务。20 世纪50 年代地学界诞生了五大构造学派,其中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学说,陈国达创立了地洼学说,他们被称为地学史上的“南陈北李”。新中国初期,为了打破西方专家的贫油论,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出中国陆域的三个沉降带有产油气潜力,结果经过勘探找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型油田。1977 年陈国达在当时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的提议下组建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国务院在下发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该所的研究方向是发展地洼学说理论,并运用该理论研究矿产形成和分布规律为找矿勘探服务。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地洼学说理论指导有色金属勘查找矿十分有效,他编著的《成矿构造研究法》已成为基层生产人员的必备参考书。在新时代,关键矿产资源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三稀”矿产、钨锡铜锑等关键矿产资源的稳定供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的重要保障,所以作为地质工作者肩上责任依然重要,地质先行的思路仍不过时,必须加强理论创新,加强实践应用。这样通过著名科学家的奋斗事迹感召学生,一方面增强学习报国的情怀,一方面增强学习专业的自豪感,通过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崇高品格、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升自身对构造地质学课程学习的认同感,对鼓舞学生好学上进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中,要积极挖掘老一辈地质学家或优秀地质工作者的事迹,结合时代特点,宣传和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爱国情怀。

2016年出版的《温家宝地质笔记》真实反映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精神及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之情。可以通过组织学习《温家宝地质笔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4]。

(三)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也是一种专业素养[5]。作为地质专业人员,面对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目的是探索地球的物质成分、运动规律,以及如何利用和保护地球,这也体现了地学工作者的大格局、大情怀。因为需要在广大的野外场所工作,“慎独”态度尤其可贵,需要耐得住寂寞空虚冷,要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认真工作,高质量完成任务,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只有具备崇高理想信念支持才能做到《勘探队员之歌》中描述的“我们怀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地质工作者有时候为了追索一个露头,可能忘记周围的一切包括危险的地形、危险的小气候。工匠精神在地质工作中的表现就是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态度,比如一个断层点(剖面)就要通过非常细致地观察,才能分清断层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及形成机制,如与成矿联系,要划分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断层,明确断层在矿床形成中的作用。这样长期训练才能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比如岩芯编录工作,因为岩芯是很珍贵的,必须要尽可能从中观察出细微的信息,特别是成矿信息,如果马虎应付,很可能漏掉发现大矿的有用信息。还有野外填图工作,每个地质点都要按规范完成地质内容观测,有时候图上几毫米误差,实际可能是几十公里之外,“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决不是一句空话。地质资料要流传下去供后人参考使用,后来者看到前人的资料认真仔细,无疑会对他们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野外观察要有整体论观点。比如断层带,要先观察整体,断层带的宽度,断层带两侧边界特征,而不是一头扎进一个局部的点上,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测制剖面也是这样,首先要粗略观察剖面出露岩性及构造变形表现如断层、褶皱、节理和劈理等,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详细地分层观察或构造细节观察描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现象,这样整体上有把控,每个点上再细致观察,做到点面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高效完成地质观测任务。

(四)团结友爱和互助协作精神

团结友爱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互相协作是解决问题时切实有效的方法。地质工作是一项团体性很强的工作,工作要分解成很多方面,必须要有明确的人员分工,但在任务分配上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可能某个人做的工作会相对多一些,任务重一些,这时需要拿出奉献精神,做到为大我舍小我而不是抱怨。如果大家都能遇事冷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每个成员都能站在集体的角度,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以化解很多矛盾,为项目顺利完成创造和谐的环境。20 世纪50 年代到60 年代,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往往要肩挑背扛各类生活物资,没有相互协助一定是不行的。野外工作可能面临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境况,为保证安全,规定必须要两人以上才能出队,这样遇到危险时可以相互照应,所以相互团结、相互协作也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很多地质工作是需要集体配合完成的,比如测制地质剖面,需要安排拉线人员、分层观察人员、记录人员和采集标本人员。现在规模较大的找矿项目,也往往需要集成地质、物探、化探和钻探等不同技术方法,才能有效进行找矿靶区圈定。对于地质本科生,野外实习任务常需要分组完成,这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好机会,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习项目告诉学生,个人不但要敢于承担任务,同时也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战胜一切困难。

四 课程思政案例

断层一章是构造地质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在野外观察断层需要相当仔细地寻找断层活动留下的痕迹,包括擦痕、阶步、断层岩和断层充填物特征,从而判断断层的性质。观察仔细程度往往决定了判断的准确程度。在野外,一个构造点要反复观察,一个点上花费1~2 小时是常见的,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落下,因为它或是关键因素,或与其他因素形成证据链。同时还要注意到断层运动的复杂性,一个早期的断层在后期构造运动中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或者后期断层对早期断层会有继承性。所以不同观察者对断层性质有不同的看法就可以理解了,这有点像盲人摸象,有人看到了早期断层留下的痕迹,有人看到了断层晚期活动的证据,这时候就需要综合分析,了解构造的期次,把相应构造证据与形迹配套,形成对构造演化的整体性认识。一个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演化不仅可能有方向的变化,而且还会有应力体制的变化(或构造反转),如从挤压变成伸展或走滑,那么相应的构造形迹就可能从逆断层变为正断层或走滑断层。断层的规模有的很大,这时候如何解析断层性质,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时还要结合地球物理探测成果,来了解断层往地壳深部延伸的规律性,因为断层的倾角随着深度变化往往有所变化,比如伸展地区的正断层在浅部倾角较大,往深部则可能变缓成铲式正断层,电磁法勘探能准确界定断层的深部形态和位置。

断层由于两侧断块断开的空间较大,往往成为流体活动的重要通道和沉淀场所,对成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热液矿床的找矿,构造控制十分明显,比如逆断层的产状变缓部位往往成为矿质沉淀场所,形成厚大矿体;而在正断层的变陡部位往往形成厚大矿柱;或者主断层的侧羽状分支裂隙中形成充填脉状矿体。陈国达院士编写的《成矿构造研究法》是广大基层工作者的常用参考书,认真学习和理解成矿构造,可以有效指导找矿实践,找到大矿、富矿,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在课程教学中,节理一章在最后一节会讲到节理的构造背景,要求学生理解节理不是孤立的存在,是与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或区域构造相关的一种构造形迹,要与褶皱、断层这两种构造形迹放在一个统一的构造应力场中来考虑其形成机制,节理的统计分析表明,节理的发育程度与其伴生的构造密切相关,如在褶皱的轴部发育纵张节理,是在受力发生褶皱弯曲时,其转折端外侧是受到拉张形成的。在断层旁侧的节理有张节理也有剪节理,受断层剪切滑动产生的次级应力场所控制,侧羽状张节理或张裂隙是平行于次级主应力。剪节理则是剪切力偶作用形成的,一组与剪裂面呈大角度相交,一组呈小角度相交。节理是一种常见的构造形迹,通过节理的统计分析可以反演构造应力场特征,对于解析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如能与褶皱、断层以及穿插的地质体相结合,可以对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依据。

在讨论褶皱形成机制时,主波长理论揭示了褶皱形成与受力大小无关,而与产生褶皱的介质有关,主要与岩层的厚度与黏度有关,褶皱形成依赖于较能干的强硬层,软弱层只是跟随强硬层的弯曲而被动弯曲,揭示内因起决定作用的客观规律。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固体地球,是由各种岩石矿物组成的,岩石本身的成分特征、结构特点是产生变形的内在原因,我们讨论的变形一定是针对某个岩石或某个矿物的变形,所以要了解岩石固有的力学性质,才能较好地理解岩石的变形行为。

构造课程学习强调系统化,每一章对应一类构造形迹,教材系统有基本的理论部分及三大岩类的构造发育特点,也包括时间上较新的活动构造及岩石圈深部的流变构造。要注意理解教材的结构,特别是不同章节之间的关联。每类构造都有很多的专业名词,要掌握它们的分类标准,以及构造形迹之间的内在关联,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路径。

五 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每一门专业课都有自己的思政元素,只要教育者有意识并用心去探索、去挖掘,总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教师是专业课思政教育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执行人,必须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例证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不经意的听课过程中理解并吸收思政元素,比如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艰苦朴素的作风。若教师本人的求学或科研经历更具有说服力,对学生来说代入感更强。所以在课程上多引用授课者自身的经历及人生感悟,对学生的示范效果最为显著。

构造地质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科学的辩证思维,野外工作需要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构造地质学是探讨地球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地球是客观世界的载体,地质科学是自然科学,其本质是追求客观真实,所以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严谨求实的态度,细致捕捉自然对象变化的每个细节,做到既有分析又有综合,既有归纳又有演绎,从而在科学层面上把握事物发生、发展、演化的规律性。最后,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品德素养,做学生的楷模,比如在野外实习中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这是保证课程思政取得成效的关键。

猜你喜欢

节理断层思政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充填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顺倾节理边坡开挖软材料模型实验设计与分析
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古构造应力场特征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