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提升策略研究

2023-03-20殷方琪柏玲

电脑迷 2023年23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殷方琪 柏玲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园应该把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不仅能给儿童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但是,幼儿园在实施美术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了游戏化的教学理念、任由幼儿进行模仿、游戏的内容具有单一性等。因此,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需要继续开展,践行游戏化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游戏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在提高幼儿对课程的兴趣的同时也丰富了美术课程的开展形式。

【关键词】 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

一、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基本内涵及重要价值

美术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可以从游戏出发,将游戏渗透到美术课程中,贯彻“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将游戏理念和游戏精神渗透进幼儿园课程实施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在学中感受乐趣,进而实现美术素养的提升。

(一)游戏化教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都尚未发育成熟。在美术课程中,由于幼儿小肌肉发育得不够成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所以并不能快速地动手操作和掌握复杂的美术知识。另外,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在学习上所呈现出的好奇、爱模仿、好动等特点,决定了抽象的言语讲授、认真上课听讲、集体统一的规范教学必然不适合照搬到幼儿身上。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才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路径。

游戏与美术课程相结合,弥补了常规美术教学的不足,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游戏中的语言表达、动作练习、角色扮演、手工制作和直观的游戏环境以及玩具和材料的使用,使游戏成为幼儿获取艺术知识、积累经验、掌握实用技能和学习方法的基本途径,从而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游戏化教学能够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幼儿在进行美术活动时,其首要目的是活泼、有趣、好玩。所以,教师可以把游戏与美术活动有机地融合起来,把教学融入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乐中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制作和游戏,整个学习过程在游戏中展开。同时,游戏也是一种情绪的表现,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验,它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乐趣。因此,基于不同的美术活动中融入相关的游戏,可以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习。例如,在美术活动“有趣的表情”中,教师设计了“美食小吃街”的品尝游戏,让幼儿通过“逛商店”,品尝酸甜辣不同味道,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在品尝时的表情,并邀请另外一位幼儿做绘画者,画出自己的面部表情,这样,自己也成了他人的小小画师,为他人作画。一场美术活动,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由于幼儿兴趣浓厚,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画出了不同的表情,有意识地掌握了绘画技巧。此外,他们在活动中没有感到任何压力和负担,这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二、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组织游戏的能力不足

1. 游戏设计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忽略了幼儿能力的提高

在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游戏化活动设计是否合理也是确保游戏化美术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而游戏设计主要依赖于教师。部分教师针对美术课程设计游戏时会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无法正确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要么把游戏生硬地融入活动之中,给课程贴上了“游戏”的标签,整个教学都围绕着“游戏”展开。这种方式太过单一,无法满足幼儿真正的发展水平,也无法让幼儿对这一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由于部分教师急于提升幼儿的美术技巧,而忽略了幼儿的发展层次。当教师设计的游戏超越该阶段幼儿的实际水平时,幼儿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只能在教师的帶领下进行模仿,跟随教师脚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同时也无法将游戏与课程、自身经验结合起来,因此幼儿的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

2. 课程中过分强调“游戏化”

课程游戏化并不意味着将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成游戏,也不是用游戏代替所有教学形式。而是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符合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能够将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中。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提出后,部分教师没有正确把握美术课程和游戏结合的尺度,过分注重游戏的开展,反而忽视了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致使活动过程中一直充斥着游戏。教师让幼儿游戏,但幼儿在游戏中却并不能学习到相应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和美术经验。幼儿将注意力放在游戏上,课程的内容无法开展,这样美术课程游戏化也失去了意义。

(二)教师详细示范,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难以发挥

在开展美术课程时,教师为了让幼儿掌握绘画的能力,了解绘画对象的特点,常常会带领他们一步一步地进行讲解,让幼儿看着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这是一些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时依然会存在的问题,给予幼儿过多干预,忽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身为教师应该思考:“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是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达,还是对教师范例的复制?”艺术领域是一个注重个性化表达的领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艺术领域表述为:“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艺术表现。”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思想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绘画的激情。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幼儿画得与实物多么相似,要激励幼儿勇于进行创造性表达,富有自己的个性。

三、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提升策略

(一)游戏设计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师在设计美术课程的游戏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自身发展水平出发选择和实施游戏。以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例,中班幼儿的绘画能力发展处于象征阶段,幼儿开始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视觉形象,并建立起自己的表现方式。在色彩上,幼儿已经可以辨认红、黄、蓝、绿等主要色相;在构图上,幼儿将一个个独立的形象罗列在画面上,各个形象的大小、位置、间隔各不相同,但又有一定的主题。

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并通过绘画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愿望。同时,教师要拓宽选择绘画材料的范围,除了选择常见的日常用品外,还应选择幼儿已经注意和欣赏过的东西,让幼儿去大胆地表现,使中班幼儿绘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此外,学龄前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对一些生活场景、图片、动画片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可以将课程与游戏情景结合起来,通过情境的创设,让游戏内容充满趣味性。

例如,在开展“秋天的树叶”的撕纸活动时,为了让幼儿对秋天的树叶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教师营造了一个秋日里大树落叶的场景。

在活动的导入部分,教师采用了音乐游戏“树叶像蝴蝶一样飞”。在唱儿歌的同时,教师用扇子吹起一阵风,幼儿拿着自己的“树叶”抛向空中,想象它们是秋天树上飞舞的红叶和黄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玩了一会扔“树叶”的游戏后,教师讲出故事情景:“有一棵大树很孤单,因为他的树叶都掉光了,正在哭泣呢(教师把提前准备的枯树图片拿出来),小朋友们能帮忙做一些树叶粘在树上送给大树吗?”这个游戏和故事的导入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热情,让他们爱上了这个活动。有的幼儿说:“我要做好多树叶贴在树上送给大树!”大家也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做成很多树叶来给大树送去,撕纸活动顺利地开展起来。

(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把握示范的尺度和时机,给予幼儿更多创作和想象空间

教师要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幼儿活动的主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并把充足的活动时间交给幼儿,把握示范的尺度和时机,使其能够获得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

第一,把握示范的尺度。在传统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笔一画”的示范,经常会让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难以发挥,但若没有教师的干预,幼儿又缺乏创作思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展示大量的作品,供幼儿参考,从而打开幼儿的创造思路,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例如,在美术绘画活动“我的妈妈”中,教师可以按照班级幼儿妈妈们的普遍形象,根据妈妈平时在生活中活动的场景,设计一本图册,让幼儿通过观看图册,回忆平时妈妈的形象,既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借鉴,又避免了幼儿单纯地模仿。

第二,把握示范的时机。示范呈现的时间段也会对幼儿的创作产生影响。示范的时机过早,幼儿绘画的思维就容易受到教师示范的局限,难有所创新;示范的时机过晚,幼儿随着活动的开展兴趣渐淡,可能对教师的示范不以为意,难以达成本次的活动目标,因此时机要恰到好处。例如,在大班美术教学活动“奇特的房子”中,教育目标是幼儿大胆想象各种造型和有特殊功能的房子,然后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在第一阶段,教师直接向幼儿展示了世界各地奇形怪状的建筑,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房子的外形奇特之处在哪里”。通过观赏和讨论,幼儿受到启发,开始想象并表达自己理想中的房屋设计,为第二阶段的创作做好准备。这种方法注重了幼儿的前期经验,让他们按照特定要求进行想象表达的绘画活动,示范宜早不宜晚。

(三)技能提升和游戏体验相匹配

在幼儿园美术课程中,将游戏化的元素融入设计过程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考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可理解性外,还需要确保游戏与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以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

第一,游戏设计应注重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观察活动在美术素养的培养中非常重要,也应贯穿整个游戏和教学过程中。在构建和进行游戏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所提供材料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并引导他们绘制心目中理想的作品。例如,在游戏“画立体”中,教师可以提供各种颜色的纸板,让幼儿用这些纸板组合成立体图形。通过让幼儿观察纸板的颜色和特征,并观察立体图形的构建过程,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绘画。

第二,游戏设计应重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幼儿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术的表现力有着关键作用。可以通过为幼儿提供一物多用的废旧材料开发幼儿的想象力。3~6岁是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他们有着强烈地创作欲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美术创作,锻炼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在美术教育中充分利用废旧物品,不仅能让幼儿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变废为宝,还能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根据提供的废旧材料可以进行各种创意美术活动,大胆想象创作。

四、结语

由于幼儿的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从幼儿的心理需要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来选择游戏类型,从而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兴趣,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把美术教育和游戏进行有机地融合,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增强自己对美术的兴趣,提升自己的美术技能,還能在进行的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游戏所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
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进行设计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幼儿音乐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方法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