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述评(2010—2022)
2023-03-20吕成慧汪世蓉
吕成慧?汪世蓉
摘 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背景下,加强对现当代英译作品的研究也随之成为国内学术的新热点。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的研究内容日益多元,涵盖译本研究、文化研究、译者研究和出版传播研究;研究视野愈发开阔,囊括西方文艺理论视角、跨学科视角和比较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系统性逐步增强,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齐头并进;研究成果呈现多元深入的新局面,对代表作家和作品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全面把握目前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现状,有必要进行一次鸟瞰式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利用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爬梳国内外学术界在中国現当代文学英译研究领域(2010—2022)的研究现状,以期全面把握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前沿动态,并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研究走向进行合理展望。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述评;CiteSpac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一、引言
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背景下,现当代文学英译成为了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推动中国文学更好走向世界,有必要梳理目前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的热点、内容、视角、方法和标志性成果。2010—2022年的12年间,国家推出一系列对外译介建设项目,先后启动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项目;国内主要出版社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支撑,以“一带一路”工程建设为抓手,相继推出各大现当代文学英译系列丛书出版项目,如“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丛书”“当代文学名著英译丛书”“名译选读丛书”等。总体来看,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已经日趋完善,保证了大量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得到了译介和海外传播。伴随文学外译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理论研究也成为学术界持续升温的热点(龙晓翔、胡牧,202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文学外译的立项课题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态势,课题申报年均数目稳定在10~20项;为寻求更为密切的学术交流,专家学者们积极举办不少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研讨会。首届“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举办。此后,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连续举办了六届。在每一次研讨会上,参会专家的主题发言和学术报告都能产出丰硕成果。
2010—2022年的12年间,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作品取得了不少里程碑式的成就,莫言的作品以及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文学小说先后斩获多项国际奖项,吸引了翻译界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有效推动了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的深入发展。目前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呈现一副欣欣向荣的繁荣图景:文本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文化因素备受关注,译者研究更加活跃,出版和传播效果研究导向愈加明显,西方文艺理论视角、跨学科视角和比较研究视角得以建构,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齐头并进。有鉴于此,本文借助CNKI数据库,以这一时期产生的国内期刊发文和博士论文为依据,依托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爬梳国内外学术界2010—2022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出现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参考性建议,以期树立好中国文学乃至当代中国的世界新形象,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一)国外研究现状
笔者以“Translation”和“Chinese Literature”为主题词在SSCI数据库进行检索,以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为时间范围,通过剔除相关度较低的文章后,共获得26篇期刊论文,发表在Bible、Target、Perspectives等翻译学和语言学国际一区刊物期刊上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Shuang Yu(2010)曾在Perspectives上发文,他以多元系统理论为框架,以中国大陆、香港和西方世界在小说选材上呈现的不同为例证,试说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价值观会如何制约翻译体裁的选择;Bruno Cosima(2012)曾在Target发文探讨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影响中国当代诗歌英译作品在英语世界出版和传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将出版商、行业组织机构、销售人员、专业批评家和大学学者的观点都列为传播效果的影响因子。
总体而言,目前国际学术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的学者数量不多,研究结论也大多来自个人的经验总结,但是这些学者大多深耕文学翻译领域多年,尤其是外国学者或华裔学者,他们对于译入语国家的接受环境和接受群体了解更为深刻,透过他们的视角不仅可以直接了解到西方学界当前的主流思潮和学术观点,还可以帮助国内学者发现从源语角度难以察觉的问题,因此同样应该得到国内研究者的重视和呼应。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为全面了解该领域国内研究现状,笔者借助知网数据库,搜索主题词为“中国文学外译”“中国文学译介”“中国文学英译”“译介研究”,以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为时间限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选择了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共检索到1370篇期刊论文。在学术论文一栏选定博士论文,随后输入以上相同关键词,共筛选到28篇博士论文。通过剔除与本课题相关度较低的论文,最终筛选得出615篇期刊论文和8篇博士论文,总计623篇文献作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
1.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的核心概括,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对文章主题进行窥探。经CiteSpace计算,本研究搜集的文献中共出现161个节点,即出现了161个关键词。下图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数,频数越大,圆圈就越大。同时,表1总结了在统计时段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中出现频率大于10的关键词。
由表1可见,译介、翻译、翻译策略、接受、翻译家、出版、传播为近年来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的热点,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研究对单个文本对或多个文本对之间语言转换研究,而是将翻译活动研究回置到真实的文化历史背景中,研究主题和研究焦点逐渐呈现丰富多元的特点。
2. 研究内容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旨在从更加宏观的视角观察当前研究领域的各大“疆域”。经计算,得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如图2所示。
本次聚类以关键词K为聚类方式,经计算,在图1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基础上一共聚成了八类,分别是译介、翻译家、翻译、译介学、语料库、英语世界、副文本、中国。考虑到逐个分析八大聚类结果过程烦琐且效率较低,因此笔者在聚类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以下四个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分别是译本研究、文化研究、译者研究和出版传播研究,通过对四大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得出表2。
如表2所示,译本研究的文献量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占比最大。由于每部小说的语言使用各具特色,文本形态丰富,因此研究不可避免地集中于专业术语、双关语、典故、隐义、词语重叠、词类活用、旧词新意、幽默语、语气词等特殊字/词英译研究。如夏历(2020)基于英译《丰乳肥臀》探讨祈使句末“吧”字的意义功能及英译;陈吉荣(2010)基于《干校六记》分析叠词翻译与翻译体验性的关系。作为文学作品重要的表现手段,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不只是一种微观的言语修辞,还是一种宏观的思维方式,它是诗学的问题,也是文化的问题,对原文修辞的处理反映着译者的诗学观。如王树槐(2021)通过分析葛浩文反讽翻译艺术,以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提供借鉴。还有一部分学者对英译底本展开研究,分析英译本中人物、情节和环境中发生的改写、扭曲和变形。如徐敏慧(2013)立足《柏子》英译本结尾的改变,从译者立场、翻译评价诸方面入手分析讨论译文之所以如此的成因。随着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翻译的文本研究逐步融合翻译社会学、翻译文体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完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如孙琳、韩彩虹(2021)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切入,以刘宇昆英译本《北京折叠》为例,阐述如何基于翻译生态整体环境,分析四类文化负载词在译文中的翻译效果。针对文本的大部分研究是定性研究,也有一部分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开展定量的实证对比。
目前对于译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译者的文化身份,分析译者的离散、政治和个体文化身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如朱春发(2012)把《四世同堂》的翻译视作译者浦爱德建构其文化身份的文化实践,从文本内外来分析《四世同堂》的翻译如何体现她建構这种身份的诉求;黄勤、谢攀(2019)分析汉学家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在研究和译介沈从文小说的职业生涯中,因自身特殊的社会轨迹形成的他者文化态度对他的翻译行为以及他作为译者对他者文化形象的构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还有部分学者将目光放在了译者功能身份的转变,突破了仅在翻译过程中讨论译者主体性的局限,从传播学的观照放大了译者主体性在不同阶段的发挥,以及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如刘雪岚(2014)分析译者在对译文进行语境重构时必须要充分“显形”,翻译实践是译者的创造性劳动。
除了译本和译者这两个翻译研究最常见的对象之外,近几年学者们将目光从译者本人转移到到了编辑、出版商、国外专家及普通读者的身上,从接受的角度反推文学外译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策略。如吴赟,何敏(2019)从译介语境、译介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译者的翻译策略这三方面诠释《三体》英译本在美国被积极接受的主要原因;黄勤,谢攀(2018)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了郭沫若在翻译场域中与不同行为主体间的资本较量及这种资本较量对郭沫若不同时期翻译活动的影响。还有一些学者通过统计图书销量、出版渠道、读者反馈、作品发行量、西方主流媒体提及率等相关数据来分析译介效果。如鲍晓英(2015)通过对莫言英译作品受众的问卷调查,借用OOLC、WORLDCAT、EBSCO等搜索系统,直接联系莫言作品出版机构等方法,分析和判断莫言英译作品译介效果。
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意象对等研究和文化负载词研究上,即以文化翻译理论的视角来分析译者在处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底本时,采取的翻译诗学观。如徐德荣,范雅雯(2020)以曹文轩的代表作《青铜葵花》为例,从方言词、俗语、惯用语和成语四个角度探讨乡土语言在翻译中的处理策略,从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等区别性特质考察译文对原文风格再造的得失;陈保红(2018)针对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蛙》和《红高粱家族》中“方言土语”的翻译,从而把握译者处理方言土语的特点,找出其翻译规律,并评估其得失,以期为中国乡土文学的翻译提供借鉴。
3. 研究视角
在传统的研究视角得以沿用的同时,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输入为国内研究界注入了新鲜血液。此外各种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交叉与整合,使得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这么大的互联网络里,任何一个作品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单点,比较视角的引入也是这一时期英译研究的一个突出现象。
(1)西方文艺文化理论的引鉴与采用
作为一门年轻的研究学科,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理论和研究对象上已经逐渐形成自己固有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西方翻译界和文学界现行的理论思潮则为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种各样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理论的引进,如多元系统论、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等,将翻译实践与文化语境、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起来,拓展了国内研究界的思考维度和批评视域。如张鹏蓉,杨健(2014)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女性译者朱虹的系列译作进行研究,总结其翻译特点为: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以一种充满友爱的方式来回避某些贬义短语,表达对女性的同情;汪世蓉(2017)讨论华人离散译者的多重身份会如何影响他们的文化译介思想及实践,并提出华人离散译者的跨文化协调能力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优势;刘云虹(2018)立足于对多元系统论的再思考,对当前文学译介与传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该以开放发展的目光来看待中国文学外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2)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模式,实现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互动
翻译学的跨学科性决定了翻译过程研究必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张思永,2020)。近些年来,学界从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符号学以及文献学等学科视角出发,以期帮助揭开翻译过程的奥秘。此处重点选择语言学和文献学视角展开简单梳理。
翻译研究自诞生之初就与语言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差异息息相关的翻译问题归根结底是在语言层面体现的。当前阶段,学者们主要运用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生态语言学、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帮助定义翻译,解释翻译现象,构建翻译理论。如邓隽(2019)立足语用学综观视角,针对葛浩文英译作品《丰乳肥臀》展开研究,从意识突显、动态顺应、文化顺应多个角度分析原文和译文,阐释译文在各个层面上的顺应;邵璐(2020)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从衔接和信息性考察《格萨尔王》现代版英译本的语篇性。
文献学通过收集、研读译者的翻译手稿、草稿、传记、日记、访谈、译作序跋与后记、第三方评价、与出版社和编辑之间的书信往来等各种史料,可以追溯回译者翻译实践的“那时那刻”洞察译本的生成、进化乃至成熟的过程。如许诗焱,许多(2018)以葛浩文、林丽君翻译《推拿》过程中与作者毕飞宇之间的往来邮件为基础,展现出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作者互动对译文生成的影响;孙会军(2019)在叙述葛浩文与《马伯乐》的缘分时从葛浩文1980年12月1日写给一位德国教授的一份信件开始追根溯源,剖析葛翻译选择背后的文化态度。
(3)比较视角的引入
比较视野的引入有助于厘清翻译的本质,揭示语言和翻译背后隐藏的奥秘。早期的比较翻译一般聚焦于微观的译本对比和理论比较,如王建国,谢飞(2020)从边城的四个译本入手,结合汉英语用差异,探讨译者母语语用习惯对于翻译实践的影响;陈顺意(2021)以《荷塘月色》七译本为例,从意义和风格两方面讨论文学翻译的忠实问题。比较翻译研究发展至今,其研究对象与范畴、研究范式与方法等已发生诸多变化(夏天,2018),比较翻译研究开始从文化、外交、历史的角度出发,将翻译看作是文化交际中双向互动的结果,把译者、赞助人、读者、专家、出版商,源语/译入语文化语境、审美取向、诗学价值等都纳入比较的范围。如张曼,查诗怡(2018)从伊文·金和老舍两位译者的翻译意图出发,解读政治意图和审美需求在两个文本中的复杂体现;刘萍(2021)立足比较文学视域,对翻译家朱湘的翻译思想进行梳理和评析。
4. 研究方法
(1)思辨性研究法
目前国内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以定性研究的理论推理和译例分析为主,思辨性大于实证性。近年来学界主要针对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了思辨性研究:一是现当代文学译介模式和策略研究,二是重要翻译家及其翻译模式研究。
考虑到目前只有少部分文学作品在海外受到热烈欢迎,大部分作品最后都只能被海外图书馆束之高阁,因此有必要對在译介全过程中涉及的译介主体、译介选材、译介渠道、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则包括钻探中外译者合作机制、摸索译本筛选机制、探索如何运用多模态融媒体出版模式开拓新局面、了解受众群体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念,挖掘译出行为遇到的障碍和机遇,如蒋梦莹,孙会军(2018)以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为例,借用符际翻译的概念和文化翻译相关理论,探讨小说英译版本与电影改编版本、芭蕾舞剧版本如何通过不同媒介再现小说,让原著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得以延续。
近年来,翻译研究正经历着从文本研究到文化研究再到译介主体研究的转变,译者隐身的“咒语”被逐渐打破,译者主体性的地位逐渐凸显。目前国内现当代文学译者研究主要从不同类型译者的翻译选材、翻译策略、翻译思想等维度出发(邵璐,2022),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三大类:一是对国内成功翻译家或者具有多重文化经历的华人离散译者进行分析,如黄勤、信萧萧(2021)以沙博理和王际真英译《家》为例,针对文化外译中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二是关注海外著名翻译家及其翻译作品,如甘露(2017)立足葛浩文的诗学翻译观,探讨葛的翻译诗学观是如何操纵他的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三是开展类型文本和译者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端阅读的盛行,以玄幻、仙侠为主要卖点的网络“草根”文学得以出海;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科幻文学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人类共同体的共鸣感主题引爆海外市场。针对该类出海传播范围广、反响好的文学英译作品及背后作者进行分析有助于为其他类型文学作品提供借鉴和启示。
(2)实证性研究法
与思辨研究不同,实证性研究可以让模糊的研究结论转向客观科学的数据分析和事实呈现。目前,学界占主流的实证性研究法为定量分析法。目前定量研究法主要应用于译者语言风格研究、海外传播效果研究、研究成果评价等方面。
译者的语言风格研究主要是采用语料库方法,通过建立语料库,可以对译本的词性、平均词长、句长、段落长度、具体实词、虚词、高频词分布、词类共现以及标点符号等代码参数项进行统计,从而窥探译本的写作风格。对译者翻译风格进行语料库分析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最早用来研究《红楼梦》的作者归属问题,近年来开始延伸到现当代文学领域(杨建军,2016)。如许明、蒋跃(2020)基于自建的小说《阿Q正传》汉英平行语料库,从词汇丰富度、活动度、主题集中度、文本相似度以及文本可读性五个计量风格学指标进行不同翻译方向译本的风格计量学对比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作品海外传播效果研究,或是直接采用调查问卷、深入访谈的方式,或是间接通过统计图书馆馆藏数据、头部图书销售网站销量、读者评论与评分、图书出版渠道、西方主流媒体提及率等数据,考察某部现当代文学英译作品的海外出版和接受情况。如刘国芝、池昌海和李清柳(2022)运用定量和实证法,查究《红高粱》在美国图书馆馆藏量以及读者评分数据,发现书目前是莫言在美国传播范围较广,接受程度较高的作品;曹进、丁瑶(2017)以读者反应理论和奈达的测试理论为依托,选取了《丰乳肥臀》英译本的一个章节,以完形填空测试和阅读日志记录为手段,调查了译本在潜在目的语读者中的接受情况;王汝蕙、张福贵(2018)通过与美国数据测量公司Nielsen取得联系,获取莫言译著销售数据,调研美国书评网站Goodreads、综合美国Amazon网站以及相关研究资料的数据,考察莫言文学作品的美国接受和传播情况。
研究成果评价属于综述类研究,这类研究一般依托CNKI、ProQuest、SSCI等数据库和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馆藏资源,检索符合条件的文献资源,随后进行数据梳理和分析。研究内容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整体概况做鸟瞰式梳理和归纳,总结目前研究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呈现研究的前沿动态,并一般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趋势做出合理展望,如李琴、王和平(2018)对2007—2016年间CSSCI源刊发表的翻译与中国文学走出去相关论文进行的共词可视化分析,梳理得出目前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主要热点和突出问题。另一种是单独考察某一个英译作品或是学界对某一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和进化史,如操乐鹏(2019)对鲁迅译论在当代(1949—1966年)的接收和重组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5. 标志性成果
(1)莫言作品译介研究
在作家作品研究方面,莫言研究是近些年来的重头戏,其研究成果最突出体现在对其译作为何得以成功传播和接受的探讨上。值得注意的是,对莫言获奖背后翻译问题的讨论,早以脱离了传统语言层面讨论的藩篱,而是进入了译介学的领域,从传播和接受效果上展开研究。“谁来译”“谁来出版”“如何推广”这些以往在思考、翻译问题时被忽略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学界的注意。
莫言的“破局”为学界加深对译介主体模式研究打开了新思路。学界分析发现,莫言的作品基本都是由海外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翻译,抛开国外翻译家天然的语言和文化优势不言,这些知名学者在海外早已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他们的选择,实际上就为莫言作品在海外传播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目前,学界已经逐步形成了独立的译者模式研究理论,如胡安江先后提出了汉学家模式(2010)和中西合译模式(2012),张倩(2015)在综述胡安江译者模式观的基础之上,探索海外华人为主体的离散译者模式;宋庆伟(2018)从葛浩文英译本中明明存在翻译失当和误译等问题,但仍然在西方世界拥有较为广泛的读者和受众这一现象出发,提出和谐达致的译者模式和循序渐进的翻译策略。
在传播和接受效果研究方面,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到赞助人、图书经纪人、编辑、出版商、读者等译介活动中的重要中间人。此外,通过研究发现,汉学家、西方文學和文化界批评家们的评论和推介对于译作能否在西方文学场域获得一席之地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邵璐(2011)曾提到王德威、葛浩文等知名汉学家的大力推介为莫言作品创造了更大的曝光量,使其作品译本有更大机会被西方头部出版社出版并加以宣传;王启伟(2018)从译者的赞助、权威评论家的赞助、专业期刊和出版机构的赞助、文学奖项和影视媒介的赞助等方面,探讨了莫言作品的赞助人体系;韩雪(2019)以《师傅越来越幽默》英译版出版过程为例,考察在推出英译版时,出版者是如何创造性地对作品进行重构,从而使译著既传达了原文的主旨和意蕴,又能受到西方读者的青睐。
(2)科幻小说译介研究
近年来小说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科幻小说的译介研究上。2015年,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荣获雨果奖,中国科幻小说的译介研究也因此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关注,成为新的研究亮点。近年来,科幻小说英译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对译介历史进行梳理,二是选取经典科幻英译作品作微观分析。
对译介史进行回顾与梳理有助于展现不同时期科幻小说译介的发展演变轨迹和流变规律,帮助我们把握翻译与历史、社会之间微妙的关系,如王雪明、刘奕(2015)通过梳理中国科幻小说百年译介历史,总结其发展特点与趋势并反思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梁昊文(2019)从译介内容、译介主体、翻译策略、传播途径和译介接受四个方面对本土科幻作品外译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高茜、王晓辉(2021)系统梳理了2000—2020年中国科幻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并分析译介热潮背后的影响因素。
对典型科幻英译作品进行个案分析近些年来也逐渐深入,其中学界最关注的是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这两部作品的成功输出与译介的关系密不可分,如顾忆青(2017)围绕译介过程、翻译策略和接受效果三个维度展开描述剖析,探究《三体》三部曲英文版的成功缘由;徐松健、孙会军(2018)关注《北京折叠》英译本对原文引语的处理,认为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改作自由直接引语可以提升了译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吴赟、何敏(2019)从译介语境、译介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译者的翻译策略这三方面诠释《三体》英译本在美国被积极接受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一)研究过于聚焦获奖作家作品,忽略了其他小众文学与译者
小众文学与译者被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个别译者与译本的关注度过高,针对非“大热”译者和译本的研究寥寥可数。从近十二年的数据来看,译者研究主要集中在葛浩文(Goldblatt)、蓝诗玲(Julia Lovell)等国际知名汉学家、翻译家。但事实上,除葛浩文之外,还可以看到其他中国文学的知音和积极传播者如王德威、詹森、杜迈可、戴静等(陈岚,2008)。杜迈克(Michael Duke)为揭示中国文学的艺术价值,编选了《当代中国文学》(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詹森作为中国当代作家残雪较早认识的一位美国汉学家,参与翻译了残雪的两本小说集《天堂里的对话》和《苍老的浮云》。译本方面,莫言的系列作品是当之无愧的研究大热之一,老舍、鲁迅、贾平凹、沈从文的作品英译研究也占到了一席之地,但是更多的国内优秀现当代文学英译作家及作品却少有学者问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突破选材局限,拓展选材范围,关注广阔天地下其他现当代文学的英译情况。(2)不同文体和体裁研究成果比例失衡,近九成的研究集中在小说和诗歌的英译,戏剧和散文的英译研究门可罗雀。在小说英译研究中,又以莫言、贾平凹等主流作家为代表的严肃文学英译研究占比最大,似乎以武侠、玄幻、网游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网络文学难登大雅之堂。但实际上,中国的网络武侠小说早已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国武侠热”。例如RWX(任我行)在2014年创立了WuxiaWorld网站,上传以《盘龙》为代表的中国网络武侠小说。目前,该网站已发展为全球浏览量最大的中国网络文学英文翻译网站。网文出海对传播中国文化的意义不言自明,道教修行、武术文化、玄学风水、巫鬼文化、神鬼志怪传说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借“船”(网络文学)出海,或将开辟一条“走出去”的新路子。(3)各大地域文学英译现状针对性研究起步晚、发展慢。译介出版和传播研究一直是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者们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但是近些年来,鲜少有学者对国内不同区域文学作品的海外译介展开分类研究。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孕育出拥有不同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的作家。任何一位作家都出生、生长在某一地域,该地域的文学元素必然植入其记忆和心灵之中(朱万曙,2014),如江苏作家苏童的写作贯穿了南方气质和南方想象,陕西作家贾平凹笔下的农耕世界朴素却又充满灵气,西藏作家阿来的作品带有雪域高原独有的傲寒。那么这些写作风格和叙事方式迥异的地域文学在海外译介和传播的现状如何?是否遇到了困境和障碍?有无针对性策略来促进传播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拓展?这些都是值得深挖的话题。中国文学“走出去”落到本质其实是由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作家不断创作文学作品,进行译介,最终实现传播。从各个地域文学译介和传播的视角不断深入,可以为我们研究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合理且有效的介入方式,减少文学传播的盲目性。
(二)理论创新过程中本土资源开发不足,跨学科研究亟待加强
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西方文学和翻译研究理论得到了引进和译介,翻译学界内部也表现出一种对于新理论的热情追求,但是“为理论而理论”的现象也的确存在。解释和引入西方的翻译和文学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在总结自己的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才是真正的创新。任何理论创新都必须有其思想基础(许钧,2023),对于中国学者而言,重视本土翻译实践,回望中国传统译论,尝试挖掘、利用好自身的翻译资源便是理论创新的灵感来源之一。学界如张柏然先生的翻译思想便源自中国传统哲学,张柏然(2001)曾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汉民族的综合思维和模糊思维层面出发,解释英汉语言之间为何会出现形合和意合的重大区别。可以见得,挖掘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当下意义,对于形成具有中国批评话语特征的翻译理论至关重要。学者们应该重拾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在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发展状况的同时,批判地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在扬弃和交融的基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批评理论和研究范式。
翻译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诸多学科之间存在理论的交叉和互鉴,使得自身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但是跨学科的合作,不仅要实现理论互通,还应该及时沟通理论成果。例如,我国部分文学作品较之英语国家,在法国传播和接受效果更好,那就有必要将英译情况和法译情况做对比分析,从而更加明确面对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不同区域的译介策略。
(三)海外译介策略仍然存在争议
中国文化(学)主动 “走出去”,既表达了中华民族推进世界各种文明交流交融的美好愿望,也顺应了丰富世界文化(学),维护文化(学)多样性的时代要求(龙晓翔、胡牧,2021)。但关于中国文化(学)是否切实、有效地走了出去,近年来引发了学界部分学者的焦虑。为了减少译入语读者阅读作品的异质感,改变写作和翻译模式是频繁被提出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在翻译模式方面,要尽量迎合西方诗学价值观,让译本在语言风格、叙事策略、写作方式等方面无限贴近用译入语写成的作品。但是此观点被另一部分学者所驳斥,认为在此翻译价值观的指导下,译出语译者必然会选择符合译入语国家读者阅读期待的作品,从而迫使作者为了翻译而写作,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被扼杀在摇篮中。实际上,中国文学保持自身,其实就是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因为差异本身就是价值(曹丹红、许钧,2016)。如果为了走出去而一味迎合西方诗学观,丢弃掉中华民族特有的叙事方式,那无疑会令一批真正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报以好奇的海外读者失望。翻译和所有的跨文化实践相同,永远充满了矛盾,译者的异化翻译和出版社要求的归化翻译要求总是冲突的,最好的出路便是寻找到“中间道路”,探索如何在保持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引海外读者,在动态发展间取得平衡。
四、结语
从2010年到2022年,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涵盖了宏观的文本翻译策略探讨、文化差异,还出现了针对译者主体性、译者文化身份、译者批评、读者接受情况的描述性微观研究。英译研究逐渐摆脱了学科分野的束缚,通过大量吸收融合国内外新理论、新思想、新学说,将西方文艺理论学说、跨学科理论与比较视角应用于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使得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手段更加多样,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辅相成。未来研究建议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大力挖掘本土资源实现理论创新,加强跨学科理论共享,在动态平衡间寻找合适的译介策略,以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加稳健地在世界文学之林绽放光彩,为世界读懂中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Bruno C.The public lif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translation[J].Target,2012,24(2):253-285.
[2]Yu S.The era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Developments in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fictions[J].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2010,18(4):275-285.
[3]謝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2014(1):1-10.
[4]龙晓翔,胡牧.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研究:现状与未来(2015—2019)[J].翻译与传播,2021(2):73-88.
[5]魏家海,李洁.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文献计量分析(2011—2020)[J].山东外语教学,2022,43(1):95-106.
[6]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7]陈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研究概述[J].湖南社会科学,2008(3):158-161.
[8]许钧.关于文学翻译的语言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44(1):91-98.
[9]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4):5-10.
[10]曹丹红,许钧.关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若干思考[J].小说评论,2016(1):56-64.
[11]朱万曙.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学——以徽州文化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4):25-32.
[12]李琴,王和平.国内翻译与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现状与展望——一项基于CSSCI源刊的共词可视化分析(2007—2016)[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41(1):134-141.
[13]夏历.祈使句末“吧”字的意义功能及英译:基于英译《丰乳肥臀》的研究[J].中国翻译,2020,41(2):163-169.
[14]陈吉荣.汉语重叠词的突显意义及其在翻译中的识解型式——《干校六记》重叠词英汉语料的比较分析[J].上海翻译,2010(4):30-34.
[15]王树槐.葛浩文反讽翻译艺术的诗学分析[J].中国翻译,2021,42(6):86-94,192.
[16]徐敏慧.从《柏子》英译本结尾的改变谈起——翻译社会学视角[J].中国翻译,2013,34(4):74-78.
[17]孙琳,韩彩虹.《北京折叠》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生态翻译学视角[J].上海翻译,2021(4):90-94.
[18]朱春发.《四世同堂》英译和浦爱德文化身份建构的诉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35(2):81-88.
[19]黄勤,谢攀.以亲善之态促《边城》西行——译者的他者文化态度对其翻译行为的影响[J].中国翻译,2019,40(5):64-71,189.
[20]刘雪岚.《鹿鼎记》英译本中的语境重构与译者显形[J].上海翻译,2014(3):66-69.
[21]吴赟,何敏.《三体》在美国的译介之旅:语境、主体与策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42(1):94-102.
[22]黄勤,谢攀.翻译场域中的资本较量对郭沫若翻译活动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8,39(5):95-99.
[23]鲍晓英.从莫言英译作品译介效果看中国文学“走出去”[J].中国翻译,2015,36(1):13-17,126.
[24]徐德荣,范雅雯.乡土语言与中国儿童文学英译的风格再造——以曹文轩作品《青铜葵花》的翻译为例[J].外语教学,2020,41(1):93-98.
[25]陈保红.方言土语英译研究——以《蛙》和《红高粱家族》为个案[J].上海翻译,2018(3):27-31.
[26]王建国,谢飞.论汉英语用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基于对《边城》四译本的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2020,41(3):100-109,189.
[27]陈顺意.文学翻译的忠实:以《荷塘月色》七译本为例[J].中国翻译,2021,42(5):158-165.
[28]刘云虹.翻译定位与翻译成长性——中国文学外译语境下的多元系统论再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41(4):94-100.
[29]张鹏蓉,杨健.女性主义视角下朱虹译作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5):123-127.
[30]张思永.翻译过程的跨学科研究发展与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20(5):91-100.
[31]邓隽.语用综观视域下《丰乳肥臀》英译研究[J].上海翻译,2019(5):73-77.
[32]许诗焱,许多.译者—作者互动与翻译过程:基于葛浩文翻译档案的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50(3):441-450,481.
[33]孙会军.“马伯乐”的前世今生——萧红小说《马伯乐》的翻译、续书与续译[J].中国翻译,2019,40(3):86-95,189-190.
[34]夏天.比较翻译学:疆域拓展与范式转变[J].中国外语,2018,15(4):85-90.
[35]刘萍.比较文学视域下朱湘翻译思想述评[J].中国翻译,2021,42(4):76-82.
[36]张曼,查诗怡.《离婚》——伊文·金与老舍译本比较分析[J].华文文学,2015(6):52-60.
[37]许明,蒋跃.《阿Q正传》译入译出文本的风格计量学对比[J].外语研究,2020,37(3):86-92,103.
[38]劉国芝,池昌海,李清柳.英译小说《红高粱》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J].中国翻译,2022,43(2):59-66.
[39]操乐鹏.鲁迅译论在当代(1949—1966年)——兼及文学翻译的当代转型[J].理论月刊,2019(8):69-75.
[40]黄勤,信萧萧.文化外译中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之关系研究——以沙博理和王际真英译《家》为例[J].上海翻译,2021(1):33-38.
[41]邵璐.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框架、思路与方法[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6):17-22.
[42]邵璐.莫言小说英译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11(1):45-56.
[43]甘露.葛浩文的翻译诗学研究——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J].上海翻译,2017(1):21-26.
[44]蒋梦莹,孙会军.符际翻译与后翻译研究视角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对外传播——从《妻妾成群》到《大红灯笼高高挂》[J].外语教学,2018,39(5):90-94.
[45]张倩.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飞散译者模式探索——以童明英译木心短篇小说集《空房》为例[J].外语教学,2015,36(3):105-109.
[46]汪世蓉.身份博弈与文化协调:论华人离散译者的文化译介[J].中国比较文学,2017(2):103-115,14.
[47]王雪明,刘奕.中国百年科幻小说译介: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15,36(6):28-33,128.
[48]顾忆青.科幻世界的中国想象: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在美国的译介与接受[J].东方翻译,2017(1):11-17.
[49]曹进,丁瑶.《丰乳肥臀》英译本可接受性的调查研究——以美国田纳西州读者的抽样调查为例[J].中国翻译,2017,38(6):33-38.
[50]宋慶伟.莫言小说译介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以译者模式和翻译策略为研究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18(11):177-181.
[51]韩雪.寻找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秘诀——以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为例[J].出版广角,2019(3):67-69.
[52]王启伟.赞助人体系下莫言作品海外传播再思考——从文学的生产与流通谈起[J].出版发行研究,2018(7):76-80.
[53]高茜,王晓辉.中国科幻小说英译发展述评:2000—2020年[J].中国翻译,2021,42(5):57-64,192.
[54]梁昊文.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外译及其研究述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30(1):41-46,52.
[55]徐松健,孙会军.《北京折叠》英译本对原文引语的处理及分析[J].外语研究,2018,35(3):77-81.
[56]王汝蕙,张福贵.莫言小说获奖后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J].文艺争鸣,2018(1):163-170.
[57]刘云虹,许钧.问题·理论·方法——关于翻译研究的对谈[J].中国外语,2023,20(4):1,11-16.
[58]张思洁,张柏然.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维反思[J].中国翻译,2001(4):13-18.
A Review of Studies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Based on CiteSpace (2010-2022)
Lv Chenghui Wang Shirong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elling Chinas stories well and making Chinas voice heard, studies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become a hotly discussed topic in China. Recently, the field has witnessed an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research contents, covering translated scripts, culture, translators, pub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Research horizons have become more inclusive, including Western literary and art theories,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peculative studies and empirical studies are progressing at a similar pace, while the research on representative authors and works has yielded fruitful results.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comprehend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field, it is imperative to undertake a systematic sorting and summary. By utilizing CiteSpace as an aid, this study endeavors to discer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is field from 2010 to 2022, with the aim of capturing the trend and subsequently formulating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research; Review; Cit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