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一家人
2023-03-20梁柱生
梁柱生
梁昂大学毕业回家乡工作,在县电视台当实习记者,住在单身宿舍。他母亲是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单位也给她分了一间房子。开始,梁昂还到母亲那儿去吃晚饭,可中秋前夕,新一轮新冠病毒疫情袭来,母子俩积极投身到抗疫中,母亲加班加点检测核酸,梁昂采访报道鼓舞士气,别说吃饭见面,就连打电话的时间都很少。
这天,主任对梁昂说:“目前疫情防控非常严峻,我县虽然还没发现感染者,为了安全起见,县里实行全员核酸检测。你做核酸了没有?”
梁昂回答:“昨天做了,阴性。”
“那好,今天县医院派医生到各乡镇卫生院指导工作,你到杨梅镇采访吧,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顺便回家看看,这也是公私兼顾———你大学毕业还没回过家哩!”
主任知道梁昂家住杨梅镇,父亲是副镇长,家中还有十分疼爱他的奶奶,疫情使一家人分居四处。
梁昂笑道:“我家在杨梅镇最偏远的红石村。采访这么忙,哪有时间回去?只好过家门而不入了。”
“那就到镇政府去见见你爸嘛。我跟你爸是多年的老朋友,代我向他问好。”主任说。
梁昂来到杨梅镇,得知由县医院和镇卫生院组成的核酸检测队已奔赴红石村,在那儿进行集中检测。梁昂知道自己来晚了,马上前往,同时心中窃喜:第一站就是红石村,那太好了,如果时间充裕,真可以回家看看奶奶!
他已有一年多没回过村子了,一毕业就到县电视台工作,节假日也经常加班。父母都在外头工作,只有奶奶一人在家,幸亏父亲隔三岔五回去看望一下。
在红石村的小广场上,来了不少村民,人人都戴着口罩,除非是很熟悉的人,不然很难认出。村民排成长长的行列,相互间隔一米,乡村两级干部有的在维持秩序,有的在登记,有的在扫健康码或输入身份证号,有的在回答大家的提问。做了登记的人,就到旁边的临时检测室窗口那儿检测。检测医生戴着口罩、防护面罩,穿着防护服,捂得似乎比宇航员还严实。
为了辨认,他们就把各自的名字写在胸前和后背上。两个医生一组,一人站在门口递一次性棉签,还要指导群众如何张嘴,因为不少村民都是第一次做核酸,不懂得流程;另一人把棉签拭子伸进被检测者的喉咙里采样,之后把拭子头儿折断装进贴了标签的胍盐灭活病毒采样管里。
梁昂赶到时,旁边的高音喇叭还在反复通知村民到村委会来检测核酸。
“阿昂!”有人叫道。梁昂一看,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正朝他招手。因为对方戴着口罩,他看了一会儿才认出是父亲。他朝父亲招一下手算作回应,接着便架起三脚架,开始拍摄。
梁父还想再说什么,见他这样忙,就把话咽了下去。
梁昂拍到核酸检测点时,发现那位正在忙碌的医生的胸前写着“廉芳华”三个字,不禁轻轻叫了声:“妈!”
廉芳华抬头,发现是儿子,眼睛亮了一下。她淡淡地说了句“你来啦”,仍埋头工作。
村民们做了核酸检测就走了,小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少。
到了中午,梁副镇长一翻登记表,发现村民只有五人没做,都是年龄偏大或有腿疾的。
村主任说:“这五人反正整天在家,又没到外头去过,就不做了吧?”
梁副镇长严肃地道:“这咋行?全员核酸就是所有人都必须做,不能落下一个人。他们虽然在家,难免有其他人来串门。万一串门村民是感染者呢?所以这事不能掉以轻心。”
廉芳华点点头说:“对的。我们午饭后上门去做就是了。”
“可是廉医生,这几家没有铺水泥路,车开不到跟前去,尤其是你婆婆家,离得最远,有八公里,全是羊肠小道。”村主任说。
这些情况廉芳华也了解,于是对村主任说:“我每次逢年过节回去看婆婆,都是把车停在村委会,之后走路,早就习惯了,你放心吧!”说毕,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太太正背着背篼,拄着拐杖颤巍巍走过来。那不正是婆婆吗?
“妈,您怎么来了?还背了东西。赶场?今天又不逢场……”廉芳华拿个口罩迎上去,给婆婆戴上,并帮她将背篼卸下。梁副镇长和梁昂也过来跟老人打招呼。
老太太眼花,没看清楚来人是谁,还没容她叫出声,对方拿个口罩将她口鼻捂住,使本来走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她呼吸都有些困难,不得不张嘴。背篼卸下后,她觉得浑身轻松了很多。这时,两个戴口罩的人,分别叫她“妈”和“奶奶”,她这才反应过来:原先那人是儿媳,穿戴得跟电视上的防疫大夫一模一样。
“喇叭里不是叫大家到村委会来做核酸吗,所以俺就来了。”老太太呼吸均匀后说。
廉芳华说:“妈,您上了年纪,就在家里等着嘛,我们吃了午饭后便上门服务。”
老太太看了眼旁边的方便面,撇撇嘴:“吃个方便面也叫午饭?连俺这个都不算午饭哩,但总比方便面好吃。”说着拿掉背篼上用来保温的干帕子,揭开不锈钢锅盖,一股又香又甜的气息一下子弥漫开来。梁昂首先惊喜道:“团圆糕!”
廉芳华疑惑地问:“您咋想起今天做团圆糕了?”
“因为今儿个咱们家团圆了呀!中秋因为疫情,你们肯定都要加班,所以今天提前过节。”老太太笑道。
原來,在梁昂毕业前夕,老太太叫儿子买了十几斤米粉,打算等孙子回来给他做团圆糕吃,因为梁昂从小就喜欢吃。可左等右等不见梁昂回来,后来才知是参加抗疫宣传了。昨天听喇叭说今天要全员核酸,她就把团圆糕做好,今天一大早就蒸,之后背过来犒劳医务人员,没想到,一家人全在这儿,真正地团圆了。
老太太做核酸时,梁昂全程拍摄,录同期声。
“老奶奶,请问您今年多大年纪啦?”梁昂伸过话筒问。老太太不悦道:“你是我孙儿都不晓得?”
梁昂急道:“奶奶,我是站在观众的角度问您哪!”
老太太哦了声,很快进入角色:“今年八十二岁啦!”
梁昂:“您这么大年纪,为啥还要来做核酸?”
奶奶:“做核酸可不论年纪,是为了筛查疫情。咱们国家好呀,国力增强,人民富裕,管它啥子新冠旧冠,年纪多大都给免费治。现在政府号召全员核酸,我们老年人也不能落后哇!”
梁昂:“您家离集中检测点八公里,是不通汽车的小路,请问您走了几个钟头?”
奶奶:“两个多钟头。人老了,走不快,不过还是赶上了。”
梁昂听后,眼眶湿润了。
采访完毕,老太太提议:“咱们一家平时难得相聚,特别是疫情发生后,你们都很忙,我也理解。趁今天难得在一起,咱们照张全家福吧!”
“好,全员核酸检测使咱们全家团圆,简称全圆!”梁昂高兴道。
村主任主动说:“我帮你们照。”
以“核酸集中检测点”红色横幅为背景,老太太站中间,两旁站着儿子、儿媳和孙子。村主任用手机照了好几张,还录了一小段视频,一家人齐声喊:“全员核酸!全民抗疫!从我做起!”
梁昂回到单位后,除了写常规新闻外,还写了一则通讯《八旬老太太步行八公里前来做核酸》,送到省台,很快被采用。他还把此事剪辑成短视频,一下子火了,网民纷纷给老太太点赞,称她是最美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