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培育技术分析

2023-03-20方秋萍

大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皖南森林资源幼苗

方秋萍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庙首林场,安徽 旌德 242604)

0 引言

林业资源可以说是林地资源利用的基石,有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功用,尤其是为地球生态供给氧、涵养水等。正因为林业资源的“奉献”,野生动植物才能够存活繁衍。同样气候的调控依赖林业资源,如若生态圈内缺少林业资源,地球上的氧气无法自给自足,人类便不能正常地进行生产生活,故森林培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应得到林业工作者的重视。

1 森林培育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长期处于发展阶段的人口大国,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旅游发展,对林业要求极高。同样,我国又是山地、丘陵、平原占比大,林业资源覆盖广的国家,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30%,在世界排名中也名列前茅,位居第五。由此可见,我国是林业发展大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林业资源的开拓与发展,二者之间融会贯通、相待而成[1]。在此背景下,森林资源培育技术的研制、完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表1 森林面积前十国家

造林技术的重中之重就是森林培育技术,直接影响着整个林区树木的存活情况以及生长发展。而因林业资源生长周期长、生长缓慢等特点,从树种培育到采伐树木的所有流程,都要动态实时监控,以防发生不必要的折损。而森林培育技术,就是将培育种子、栽植苗木、管理林区、育林造林有机整合至一起,共同承担森林培育以及经营管理的义务与需求。我国培育森林的技术具有悠长的历史,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新科学技术的研发而不断完善,为林业资源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发展条件。下文将以皖南森林培育为例,探讨如何培育森林资源[2]。

2 皖南森林资源发展现状

2.1 皖南森林资源基本情况

皖南森林资源比较丰富,近年来在退耕还林的作用下,森林资源增长较快,森林蓄积量也较多,森林保护和营林造林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进展。首先,皖南现有森林面积广阔,呈明显向上增长趋势,林木总蓄积量平均以每年410m3的速率,持续增加。其次,皖南山区森林资源数量较为充足,自然环境条件有利于林业开发,多山的地理也为营林造林提出了条件。最后,野生动物以及自然资源环境的栖息、生长状况较20 世纪比明显的改善,自然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皖南森林旅游的发展与完善。

2.2 皖南森林发展问题

尽管皖南近年来森林资源发展速度很快,但受历史条件和自然原因的影响,皖南森林发展还面临着现实问题。①皖南森林资源分布未平衡,山区森林面积占比较高,而沿江丘陵地和冲积平原所占比小,森林经营发展条件也比较恶劣。②皖南林木成分内部结构还不均匀,主要明显特点是幼年林和成长林的配比还未平衡,林木资源发展仍需比较长的时期。③皖南营林造林的种类配比不合理,林产资源发展无法保持平衡,林产资源使用率较低,且林产资源以人工种植的林业为主,自然生态体系还不稳固,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对林产资源的浪费现象[3]。

2.3 皖南森林资源发展问题的原因

皖南森林资源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林业生产规模有限,内部结构也不合理。而安徽省为传统农业省份,几年来一直贯彻种植业优先的发展思想,占用了森林开发资源,严重影响了森林开发的品质和效益。加上对森林的保护工作监管不力,还面临着超过限量砍伐树木的现状,同时还有大量毁林开垦荒地的问题,这都导致了皖南林产资源遭到很大的损害,所以需要较长时间的修复。尤其是在国家森林保护政策和经济社会增长的巨大压力下,地区人口对林产资源的依赖性很大,这就导致了林产资源休养生息的空间较小,从而造成了局部地区林产资源的严重透支。

3 以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点

3.1 森林培育技术的价值分析

在森林培育科技运用的实践中,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从事林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能力,进而有效增强管理体系的科学化,以此来提升森林效益。在森林培育技术方面,由于森林栽培技术是将专业不同、技术不同、重点不同的多种学科有机整合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要综合掌握科学的森林培育方法,以及培育观念。在应用实践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培育技术时,还要带动栽植苗木的工作效率,提高管辖林区的存活率以及生长质量。

3.2 森林培育技术应用准备的要点

森林培育技术具有繁杂性、多样性的特点,管理森林也是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为此,选择森林培育技术时,要根据森林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斟酌与考虑,具体准备环节如下。

育种环节的要点。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森林选育项目开始较晚,以往传统模式下的林木选育重点是前期选育,不仅单纯影响了林木栽培质量,也限制了林木品质的提升发展。在现有的发展条件下,相关技术人员应尽量突破常规选育方法,增加使用无性繁殖材料及方法的次数,系统性选用树种,通过杂交育种和无性繁殖选择的方法来提升选育项目的效率,为林木栽培项目创造优秀的品种库。

苗木播种处理技术:在育苗整个流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树木品种和育苗季节,建立差异性大的处理技术应用系统,确定树木播种采集时间与处理方式,合理调控树木播种贮存环境,明确管理树木播种的主要技术条件和程序。例如,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皖南四季分明,所以播种时间既可以选择在秋季播种,也可以选择在春季播种。如若选择在秋季播种,那么树种仅需做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与保护工作就可以直接秋播;但如果选择春季播种,则要注意种子冬季的储藏环境。此外,育苗地的气候条件也要重视。皖南平均每年6 月中旬入梅,7 月上旬出梅,历时20 多天。所以要选择高地势、向阳的育地环境,有助于排水与灌溉苗木。以檫木为例,按照檫木的生态特征,黄红壤山区是其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且以坐南朝北的种植方式为佳。每月中旬,进行山地深翻技术30cm 以上,去掉石头、落叶、树枝和杂质。此外,圃畦四周做好排水沟,排水沟要低于步道10cm 以上,方便排涝和浇灌[4]。

施肥技术:施肥能够促使苗木木质的进行以及帮助苗木得以快速发育,在这个阶段中,应根据苗木萌芽、萌发、成长等各个阶段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施肥种类和数量,从而保证苗木能够得到充足的施肥。一般松土与除草均可一起进行,松土深度以不大于床面的3cm 为宜,拔出杂草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直接把栽植幼苗的根部周围泥土全部拔松。栽植苗木时要间隔在15d左右施肥一次,6 月时可施些较稀的沼渣肥料。7 月和8月时可施些尿素肥料,用量一般以45~75kg/hm 为宜,可结合施肥后再加入.施肥时要均匀喷施或浇施,但喷施前要适时淋浇苗头,以防幼苗肥害。8 月底,选择好阴天时把遮阳网撤除,让幼苗早在炼苗准备好过冬。9 月,抑制幼苗的发生,以免苗木幼嫩不利越冬。最好于9 月上中旬对幼苗进行磷、钾肥,以提高幼苗肥壮度,但注意不浇水或少浇水,以减少幼苗在越冬期间冻梢。檫木幼苗生长1 年以上后,苗可达100cm 以上,地径约为1.0~1.5cm,产苗1~15 万株/hm。值得注意的是,南方红豆杉的施肥方法与之不同,南方红豆杉的发育速度较慢,幼苗生长时也不需要太多的肥料,所以在幼苗生长时仅需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科学、少量的施肥即可,但施肥时的浓度配比一定要保证幼苗水肥的顺利供给才能进行浇灌。尿素肥料可在苗木生长中期时辅助施肥,但当幼苗生长进入8 月中旬时暂停施用速效肥,浇施时按0.5%的磷钾肥来促使幼苗完全木质化,以确保幼苗生长能成功越冬[5]。

浇灌技术:浇灌是育苗工艺中的基本工艺和技术,在这一阶段中需要进行如下工艺管理:正确掌握浇灌育苗技术,在育苗过程中一般要求大量的水,而且浇水不要过多,一定要避免干扰苗木的呼吸和发育。为了控制浇灌用水的水质,在浇水过程中会有病菌,且藻类也会随水到达苗根周围,不利于苗木的生长以及养分的吸收。例如,金钱松的苗木不耐潮湿,所以一定要保证苗床稍干燥,这样的话苗木才可以顺利发育。此外,幼苗在7~8 月份很容易遇到伏旱期,所以此时不要常常灌水,具体情况要依据苗木发育状况以及苗圃的干湿度来确定,若灌水过度或严重,很容易导致苗木根系腐烂。所以,为避免金钱松根部因长时间的积水而腐烂,要及时检查并清理金钱松种植区的积水状况。若干旱连续几日,以致严重妨碍了苗木的正常发育,则需要适当地为苗木逐一进行浇水或漫灌,注意,漫灌的频次不能太多。

整地技术:一定要严格按照森林资源培育规划和设计,结合林地环境、地理气候、土壤条件、环保要求等各种因素,确定适宜的整地方法。以榉树为例,榉树树高、树茎生长发育的紧要时期是在6—8 月,这段时间的施肥间隔应在15d 左右,依据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确定其施肥量。至于生长时期的除草工作,苗床除草要勤,控制杂草的主要手段是除小、除了;雨季要做到雨后圃地不积水,旱季保持圃地土壤湿润。榉树苗木侧枝生长较为突出,如果不处理侧枝,苗木会出现无主干生长的现象。因此,这段时间除了日常管理以外,还要修剪幼苗的侧枝,侧枝修剪虽然比较烦琐,但对苗木的主干培养和日后移栽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林木栽培技术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国日益关注森林的建设,这使林业建设遇到了重要的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考验。在新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林业建设需要在维护经济权益的同时又能够提高环境效益,并充分运用林木栽培科学技术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唯有如此,中国的森林才能够步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国的环保也才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4 促进林木栽培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中国森林总面积处于全球前列,因此不要单纯注重效益的提高,更应注意对自然环境的维护,加强培育森林资源的力量,增加林地面积,减少供求失调的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相关专业人员也应及时革新自身的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以此达到最优化的培育成果。

在树种的选择与搭配方面,要调整树种的数量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林木管理和栽培结构,使得单一区域内的林木增长率得到改善,增加植物的资源面积,达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森林的管理者之间应建立在一起保护森林资源,并进行科学技术有效治理的共识,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有助于进行社会主义生态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切实意识到社会的可持续治理对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安徽省以森林培育与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通过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方式提升森林质量,已取得显著成果,且由安徽省林业部门提出的林长制改革上升为国家决策部署,并在2020 年入选中国改革十大案例,其他地区可借鉴该地区的森林发展经验,调整发展策略。

表2 安徽省2020—2021 年森林覆盖率增长明细

表3 安徽省2019 年部分城市造林面积 单位:hm2

5 结语

培育森林资源是实现科学持续性发展森林资源的必经之路,也是重要基石。因此,我国林业技术人员在恢复森林种植面积、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森林资源的培育技术与经营技术,保证其高质量、高效益成长。

猜你喜欢

皖南森林资源幼苗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皖南印象》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