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中的思维定式

2023-03-19汪建标

电脑迷 2023年22期
关键词:思维拓展思维定式低年级学生

汪建标

【摘  要】 生活中常出现思维定式,在学生日常学习中也常有出现,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中这种现象很常见。主要表现在学生受到常见数学问题以及例题的影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是从理解题意本身出发,而是按照固定思维套用一般解题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产生错误。文章从“思维定式的表现、思维定式的成因、解決思维定式的方法”这三个方面对思维定式作初步研究。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小学数学;思维定式;思维拓展

一、思维定式的表现

(一)注重模仿,不注重辨别、思考

模仿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特性,而且这个时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其实教师在教学中会希望学生能够善于去模仿,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时期,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逐渐学习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但是书本上的例题只是展示其中的常规解题方法。部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尝到了模仿的甜处,所以在拓展思维训练过程中,还是习惯性地去模仿,不会考虑到其中的矛盾点,甚至发现矛盾或者不对的地方,而不去改正。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能有效地理解吃透书本知识,或者仅仅局限于书本上介绍的某一种解题方法,所以就导致遇到同类问题的变式只会按照书本的解题方法去解题,从而出现错误。思维出现定势、局限。比如在计算9+5时,有部分学生依旧通过沿用之前学习的数手指的方法数出来,导致后来20以内加减法口算出现速度慢、容易出错的现象。思维定势一旦出现,就会下意识不接受或者排斥新的知识方法,而当老一套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新的知识又不理解运用的时候,学生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心理就可能发生改变,对后期的教学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一味按照教师的解题方法解题

课堂上教师讲解例题或者题目的主要目的是巩固书本知识点和将知识点拓展延伸,从而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在此过程中,教师会介绍不同的题目以及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这些解题方法是根据题意而定,但是部分学生就会用掌握的多种方法尝试解答,这样会出现在一个题目上耗时过长的现象。但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精力十分有限,这样会增加学生的精力负担,时间一长会对学生思维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长时间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会对已经掌握的解题方法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已掌握的解题方法得不到巩固,甚至会遗忘已掌握的解题方法。例如,15比几多3?得到:15-3=12。15比3多几?学生很快做出来:15-3=12。几比15多3?经过上面两题的练习,和教师的强调“比……多……”一般用减法的影响,从而得到15-3=12的结果。一是因为上面两题的负面影响,二是由于一般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强调“比……多……”一般用减法,从而使学生形成直接用做题技巧去做题,而不是根据题意选用正确的方法的习惯。

(三)照搬他人方法

很多低年级学生都难以独立思考,往往提问时,别人怎么回答,自己也会照样回答,这样就会出现一个细小的错误成片学生去犯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课堂提问上、小组讨论中很常见。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一次两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盲从,想尽快回答答案,缺少自己思考的时间。没有思考,就缺少知识的形成过程,另外,这样会使学生很难体会到思考数学问题的乐趣,体验感变差,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四)盲目按照以往经验做题

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学习经验积累都不是很多。而学生一旦遇到陌生的问题情境时,潜意识会按照自己的经验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当对知识点理解不深或者审题不仔细,及对问题情境很陌生的时候,这种思维模式会导致很不好的结果。例如,在判断题中出现这样的题目“把18个苹果放进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6个苹果”,结果接近一半的学生出现了错误。当老师问平均分的概念的时候,学生都能回答正确,所以是在审题方面出现了问题,没有及时地发现“放进”并不是指“平均放进”,审题不仔细是导致错误的根源。

二、思维定式的成因

(一)学生认知障碍

低年级学生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认知障碍。主要体现在不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生活经验的缺失。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导致许多题目所蕴含的信息对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而且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是不会区分熟悉信息和陌生信息之间的异同,从而出现照搬照套的现象,这样很容易就会出现错误。其实,许多知识的学习之始就是在于激发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再经过比较异同点,探索解决方法,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在一步步形成中增加学生的认知和知识点的积累。这是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不应急躁于学生能快速掌握。

(二)教师过分强调解题技巧

由于学生对题目缺乏相应的理解,教师又急于让学生能够做对题目,就容易出现教师过分对解题方法及做题技巧的强调,致使学生轻视题意理解,重视解题方法,从而本末倒置。不同的题目对解题方法的要求是有差异的,解题的关键是基于对题意的理解,然后再采用合适的方法去解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解题意放在首位。低年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出现列式错误,不知道是选用加法还是减法,比如看到“一共”用加法,看到“还剩”用减法,这样就有可能出现错误。教师在平时教学导入及过程中应该重视情境的创建,在平时课堂上要多注重培养学生情境想象能力。

(三)学生思想惰性

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看题目或者一目十行看题然后直接写答案的现象。这种现象多见于数学解决问题中,多以文字描述的题目中。出现时期一般多在一年级下学期至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中。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有阅读障碍,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思想惰性。懒于看,懒于思考,思想上存在惰性,依赖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这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这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题目做错,另外还有深远影响就是学生形成不好的习惯,致使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更为严重的是使已经理解的知识点形成错误理解甚至遗忘,对教学效果起到了反作用。

(四)教师备课不充分

数学教学是使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学生在生活经验、知识获取程度、知识掌握上是有差异的。教师在备课备学情时,对学生的基础差异没有充分考虑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形成部分学生不能紧跟教学过程,部分教学环节参与度不够,知识点形成过程会出现缺失。在课堂上的机动灵活性差,只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上必定不会很理想。而对一些学生而言,个别知识点的不理解、缺失,会导致知识点间不能形成串联,知识面出现漏洞,最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解决思维定式的方法

学生的思维定式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养成的。形成的因素有很多,究其根源,基本集中在学生和教师方面。下文是依据以往经验以及相关探究总结出来的解决学生思维定式的一些方法。

(一)活化课堂,清除认知障碍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基本是基于对情境的认知,而不是对知识本身的思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构建真实情境,在情境中模拟问题,引发思考,使问题能具体可见地表达出来。例如,在课堂上经常准备好学具让学生自己演示或者上台表演情境画面,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能使知识矛盾点具现化、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要学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思考怎么解决,用什么方法,引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学生的思维就会现实化,真实化。数学源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并且能够形成长久的记忆。将教学情境化为自身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增加生活经验,学生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后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教学中,前期应尽量避免一个知识点出现过多的变式,尽量训练学生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在确保学生掌握了这些简单的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适当地延伸拓展。只有打好基础才可以延伸。在设置问题上,要尽量直接、简单化,同时避免过多的语言描述。

(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考,而不是强行灌输想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方法。低年级知识点并不是很多,教师教学中不能只求课程上完就结束教学。另外,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多采用小组活动、指名汇报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自主思考。学生在讨论中,能发现多种思考方式,活化思维,在后期学习中,能够区别情境采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师也要及时参与活动中,与学生共同探究,予以引导指正。在数学学习中,开拓思维是最主要的目的。在例题讲解中,应紧抓例题,深入理解,按照例题进行变式训练,对例题深入解读,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任务需要完成,但是完成教学任务不是最终的目的,消除学生不好的思维定势,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一年级在学习位置课时,和学生一起做立体手工图,和学生一起描述位置,然后再引导学生规范表达。在学习几和第几这一课时,教师可带领他们走出教室通过排队游戏方式来使他们理解这一知识点。这两节课学生反馈情况都优于平时,而且表示学习得很认真很开心。

(三)鼓励学生思考,消除思想惰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常常鼓励学生去思考,哪怕思考方式是错误的,或者得到结果不正确,也不要去批评,因为如果去批评,下次学生不会去思考更多,甚至会不去思考,这样会促使学生的思想惰性更加严重。教师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于答疑解惑,去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尝到解题过程中思考的乐趣,感受到思考之后教师的鼓励,这样会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也应该从根本上做出改变,要多问为什么,敢于质疑。久而久之,学生思考的方式可以更趋于合理。

(四)破除题海战术,重在思维训练

练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重复、复杂的练习题,这些题目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即过度巩固。一些复杂的题目增加了学生思考压力,甚至对自身知识产生怀疑、否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甄别出这些题目,为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学习层次的题目。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尽量做些简单的,只含有单一知识点的题目,避免知识点的串联及迁移;针对基础扎实的学生,基础性的题目减少,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及知识点串联的题目。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有效巩固已学习的知识点,而且还能在做题中体验到知识点运用的成就感,更能激发思考及学习主动性。

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式,一方面要设置合理的生活情景及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尽可能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感知。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基础,设置合理及适合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去思考,多思考,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思考,拓展學生思维,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除了用好的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外,更应该具有一份恒心、一份信心和一份爱心。小学数学学习是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以后高学段的理化学习都有很深的影响,思维的训练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反思总结及试验新的方式方法去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以期能开发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能够有趣、轻松,把数学学习变成一个享受的过程。

猜你喜欢

思维拓展思维定式低年级学生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浅谈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做法
浅谈戏剧影视古装造型课程的教学方法
高三学生解生物选择题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溯源创新文,纯朴立新章
有效抑制数学思维定式的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