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流派头皮针治疗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2023-03-19赵婉妮安军明李彦娇赵镇涛弓依林
赵婉妮 安军明 李彦娇 赵镇涛 弓依林 高 宇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陕西 西安 710021)
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狭窄、闭塞或破裂,进而导致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功能缺损综合征[1-2]。我国是卒中的高发国家,卒中也是导致我国成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且其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3-4]。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进步,卒中造成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不可避免造成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平衡与协调功能障碍等后遗症[5]。针灸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6-8]。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头皮针疗法逐渐成为针灸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针刺部位主要在头部,故在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9-11]。目前头皮针流派众多,不同流派治疗方法及机制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不同流派头皮针治疗卒中后遗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1 方氏头皮针
1958年,方云鹏开始研究头部特定腧穴,其言头皮层可能存在一个能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的高级调控系统,后又经过不断总结最终形成了以中医经络、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全息象为理论基础的方氏头皮针体系,该体系包括伏象、伏脏、倒象、倒脏4个中枢刺激区,思维、记忆、说话、书写、运平、信号、听觉、嗅觉、视觉、平衡、呼循11个皮质功能刺激点[12]。经归纳总结发现,方氏头皮针对于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研究较多,治疗取穴以伏象、倒象、倒脏、运平、信号等应用最多。
1.1 卒中后偏瘫 方云鹏等[13]用方氏头皮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障碍取伏象、倒象患侧,感觉障碍取伏脏、倒脏患侧,神志不清取思维、记忆、信号,血压不稳取书写、听觉、呼循,语言障碍取说话、记忆、信号,并倡导应尽早采用头皮针治疗,并指出刺激量要随疗程的递增而变化,灵活掌握。赵卫锋等[14]采用方氏头皮针联合Rood技术治疗早期卒中后偏瘫患者,主穴取伏象(头、上肢、下肢)及倒象,配穴取倒脏下焦、伏象背、记忆、书写、运平、信号,结果显示在改善患者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所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肌张力Ashworth分级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方面效果显著。司宽红等[15]采用方氏头皮针同步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取穴伏象(头、颈、上肢、下肢)、倒象(上、中、下三部)及运平,结果显示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方面效果显著。袁清等[16]采用方氏头皮针结合普通体针治疗早期偏瘫患者,取穴伏象(头、上肢、下肢)、伏脏、倒象、倒脏、记忆、说话、运平、信号,结果显示联合方氏头皮针治疗较单纯体针治疗在改善患者FMA评分及ADL评分方面效果更佳。崔秀芳[17]采用方氏头皮针配合体针治疗卒中后偏瘫,取穴偏瘫同侧的伏象上肢、下肢,偏瘫对侧的倒象上、中、下三部,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FMA评分、ADL评分及BI评分改善均优于单纯体针治疗。张晶等[18]采用方氏头皮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后期偏瘫患者,取穴冠矢点及伏象颈肩区、翼点,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FMA评分及肌张力Brunnstrom分级改善均优于单纯补阳还五汤治疗者。岳瑜等[19]采用方氏头皮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患者,取主穴伏象、伏脏、倒象、倒脏,配穴记忆、书写、运平、信号,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及FMA评分改善均优于单纯补阳还五汤治疗。
1.2 卒中后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 黄娜等[20]采用方氏头皮针联合舌针、体针治疗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取穴冠矢点、说话、信号、平衡,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舌针、体针治疗。
1.3 卒中后吞咽障碍 李彦娇等[21]采用方氏头皮针联合冰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取穴伏象头、伏脏上焦、倒象上部、倒脏下焦、说话,结果显示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SSA)改善均优于单纯冰刺激治疗。
1.4 卒中后认知障碍 张小英等[22]采用方氏头皮针联合艾地苯醌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取穴伏象头、思维、书写、运平、平衡,结果显示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BI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改善均优于单纯艾地苯醌治疗。
2 焦氏头皮针
1971年,焦顺发基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研究出一种治疗脑源性疾病的新疗法,即焦氏头皮针,其分为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舞蹈震颤控制区、血管舒缩区、晕听区、言语二区、运用区、视区、言语三区、平衡区、胃区、胸腔区、生殖区、肝胆区、肠区,共16个刺激区[23-24]。经归纳总结发现,焦氏头皮针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研究更多,其次为脑卒中后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患者。在所查阅文献中取穴频次为:运动区11次、言语二区6次、感觉区5次、言语三区5次、足运感区4次、平衡区2次、胃区1次、胸腔区1次。
2.1 卒中后偏瘫 符涛等[25]采用焦氏头皮针结合康复技术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取穴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言语二区、平衡区,结果显示治疗后改良BI(MB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神经功能症状评分改善均优于康复技术治疗。肖雷[26]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康复技术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取穴运动区,结果显示治疗后FMA评分、MBI评分及胫前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改善均优于单纯康复技术治疗。韩超等[27]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取穴运动区,结果显示治疗后FMA评分及步行周期、步长、步频、步速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李芳梅等[28]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醒脑开窍法与体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取穴运动区、感觉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健侧),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6.1%,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力得到明显改善。黄魏[29]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取穴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95.24%,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冯国祥[30]采用焦氏头皮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取穴健侧运动区、足运感区,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0%,具有治疗时间短、见效快、简易、方便等特点。张亮烽等[31]采用焦氏头皮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取穴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6%,认为焦氏头皮针可沟通经络,舒通经脉,平衡阴阳,调动机体的整体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陆道群[32]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醒脑开窍法、体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取穴运动区、感觉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3.33%,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2.2 卒中后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 罗金发等[33]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言语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取穴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结果显示治疗后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评分、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评分、MMSE评分改善均优于神经系统电刺激仪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贾博惟等[34]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症患者1例,取穴言语一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结果显示治疗前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诊断为1级,治疗后患者BDAE诊断恢复到5级,为卒中后言语障碍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谢莉[35]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系统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运动性失语者取言语一区,感觉性失语者取足运感区、言语二区,命名性失语者取言语三区,结果显示总有效率80.6%,焦氏头皮针对各种类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均有很好疗效。
2.3 卒中后情绪障碍 卢国珍等[36]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中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取穴额区、精神情感区、安神区,结果显示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4 卒中后平衡与协调功能障碍 刘兰兰等[37]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薄氏腹针治疗老年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取穴运动区,结果显示治疗后FMA评分、M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善均优于单纯采用个体化康复训练者。朱敏等[38]采用焦氏头皮针治疗卒中协调功能障碍患者,取穴平衡区,结果显示治疗后FMA评分、BBS评分及Holden步行分级改善均优于普通针刺治疗,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降低跌倒风险。
2.5 卒中后呃逆 丁明桥[39]采用焦氏头皮针联合体针治疗卒中后呃逆患者,取穴胃区、胸腔区,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体针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反射弧抑制迷走神经,从而起到止呃逆作用。
3 于氏头皮针
1972年,于致顺开始尝试用头皮针治疗卒中,其认为头部腧穴和全身腧穴一样,都可以通过整体调节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并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和经络理论为基础,提出针场假说理论,将头部治疗区划分为顶区、顶前区、额区、枕区、枕下区、颞区、项区共7区[40-42]。 经归纳总结发现,于氏头皮针对于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研究更多,其次为卒中后情绪障碍、卒中后吞咽障碍,取穴以顶区、顶前区、额区最常见。
3.1 卒中后偏瘫 张云云等[43]采用于氏头皮针丛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取穴顶区、顶前区,结果显示治疗后FMA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李岩松等[44]采用于氏头皮针丛刺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取穴顶区、顶前区,结果显示总有效率86.96%,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的特点。孙申田等[45]采用于氏头皮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取穴运动区,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图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3.2 卒中后吞咽障碍 祝鹏宇等[46]采用于氏头皮针结合颈项部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取穴额区、顶区、顶前区,结果显示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T-10)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纯颈项部针刺治疗。
3.3 卒中后情绪障碍 孙远征等[47]采用于氏头皮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取穴神庭透刺囱会、曲差与本神向上透刺额区,结果显示治疗后HAMD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评分、BI评分改善均优于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马力颖等[48]采用于氏头皮针治疗中风后抑郁患者,取穴额区,结果显示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
4 汤氏头皮针
1975年,汤颂延以经络、阴阳学说、微经络系统等理论为基础,依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创新提出汤氏头皮针,其将头皮分为前后两半部,共划分了53个映射区,9个映射点[49]。李文等[50]采用汤氏头皮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早期卒中后偏瘫患者,取穴心区、三焦区、腰骶区、语智区、风线、静线、血线、上肢阴阳区、下肢阴阳区,结果显示治疗后ADL评分及MBI评分改善均优于采用药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5 林氏头皮针
1979年,林学俭按照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大脑功能与血流分布定位、神经电生理定位提出林氏头皮针理论,其将头皮部分为3个常用刺激区:大脑功能定位区(运动区、感觉区、视区)、静区(运动前区、感觉后区、情感智力区、附加运动区、胸腔区、腹腔区、盆腔区、听理解区、声记忆区、语言形成区、视联络区、忧虑区)、小脑新区(小脑蚓区 、小脑半球区)[51]。王海丽等[52]总结归纳了林氏头皮针治疗卒中后遗症的取穴规律,运动功能障碍者取运动区(对侧)、小脑蚓区、小脑半球区(同侧),感觉障碍者取感觉区(对侧)、感觉后区、小脑蚓区,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共济失调者取小脑蚓区、小脑半球区(同侧),临床疗效颇佳。
6 俞昌德颅针
1980年,俞昌德认为卒中后遗症病情复杂,单纯体针无法达到较好的疗效,应头体针联合,并研究出针刺颅骨缝区治疗卒中后遗症的颅针法,其以颅骨解剖结构为基础,分为颞缝、矢状缝、人字缝、冠状缝[53-54]。王国书等[55-56]分别采用俞昌德颅针联合体针、俞昌德颅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取穴均为病灶侧颞缝、矢状缝、人字缝、冠状缝,结果显示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肌肉痉挛情况,降低肌张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7 朱氏头皮针
20世纪八十年代,朱明清以藏象学说、经络理论为基础,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提出朱氏头皮针理论,其将头部分为顶枕带、顶结前带、顶结后带、额顶带、额旁带等8个治疗带及巅顶会阴足踝区、上肢区、下肢区、上焦区、中焦区、下焦区、头面区等19个治疗区[57-58]。雷旭露等[59]采用朱氏头皮针长留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取穴巅顶会阴足踝区、上肢区(病灶对侧)、下肢区(病灶对侧)、头面区、上焦区、中焦区、下焦区,结果显示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改善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潘宾等[60]采用朱氏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取穴巅顶会阴足踝区、上肢区(病灶对侧)、下焦区,结果显示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及抗阻力主动活动范围(AROM)、肌电图改善均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8 刘氏八卦头针
1997年,刘炳权创立刘氏八卦头针,并作为治疗卒中后偏瘫的首选疗法,其分为百会小八卦、百会中八卦、百会大八卦。关振雄[61]整理总结刘氏八卦头针治疗卒中后遗症的取穴规律,下肢运动与感觉功能障碍者取百会小八卦,上下肢运动与感觉功能障碍兼书写障碍者取百会中八卦,记忆力障碍、运动性与命名性失语、上下肢运动与感觉障碍者取百会大八卦。
9 日本山元式新头皮针
20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山元敏胜博士在应用中国头皮针时不断积累经验,并创造提出山元式新头皮针,其包括A点、B点、C点、D点、E点[62]。王萍[63]采用日本山元式新头皮针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偏瘫患者,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5.08%,认为本法取穴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10 小结
通过对不同流派头皮针治疗卒中后遗症相关文献的总结分析后发现,以上9个头皮针流派皆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有报道,这表明头皮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确切。因各头皮针流派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及穴区划分,因而在对卒中后遗症治疗时各头皮针流派取穴方案各有特色。但现有报道中鲜有对各个头皮针流派之间进行对比研究,虽说不同流派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并不均匀,但若各头皮针流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会对中医针灸学的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