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渊证治源流考※

2023-03-19赖慈爱徐宁聪邹浩波李云英

河北中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鼻渊

李 凯 赖慈爱 冯 娟 徐宁聪 邹浩波 李云英△

(1.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广东 广州 510120;2.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级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120;3.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120;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广东 广州 510000;5.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120)

鼻渊是发于鼻内窦窍的疾患,以流脓涕、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2020年《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修订版)将其定义为“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鼻塞,嗅觉减退,或鼻道有脓,可伴见头晕胀闷为特征的鼻病”[1]。鼻渊属于现代医学之鼻窦炎范畴,按病程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及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研究显示,我国人群中慢性鼻窦炎总体患病率达8%[2],除了较高的发病率外,其病理机制复杂,病情难治愈,易反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鼻渊已逐渐得到广泛重视,并成为国内外鼻科的研究热点。中医学对于鼻渊的认识和治疗历史悠久,对鼻渊的文献记载颇多,但对鼻渊的历史源流脉络,则少见系统梳理的文献报道,而总结前人诊疗思路和治疗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和临床价值。本文从病名、症状、病因、病机、证治入手,溯源以寻古人立法之意,对鼻渊相关理、法、方、治予以述评,对历代医籍中有关鼻渊的病证论述进行整理研究,考镜源流,寻找其学术起源和规律脉络,以期为临床研究鼻渊提供依据。

1 病名沿革

通过对现存中医古籍资料的整理,发现中医学对鼻渊的认识可追溯到《素问·气厥论》,言:“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流浊涕,如泉不止也。”[3]在《管子·度地篇》中有“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4]的记载。汉·许慎《说文解字·水部》将“渊”归入“水”部,并写道:“渊,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皃。”[5]据《古代汉语词典》记录,“渊”古代作“淵”“囦”,有回水、深潭等含义[6]。由此可知,以“鼻渊”命名,盖皆因只见浊涕不止,却不知浊涕从何处而来,似深潭之水源源不竭,意指该病“鼻涕量多,如水泉不竭,长流不止”。

进一步梳理后世相关文献发现,除唐代以外,多沿用“鼻渊”之名,但亦发现不少同病异名。据朱鹏举教授考证,唐代医著因避唐高祖李渊名讳而将“鼻渊”化用为“鼻淟”“鼻洞”[7]。“鼻淟”出自隋末唐初医著《黄帝内经太素·卷二十六·寒热相移》“胆移热于脑,则辛烦鼻淟,鼻淟者,浊涕下不止,传为衄?瞑目,故得之厥气”[8]。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窍病上》中曾写道:“夫鼻洞,鼻洞者浊下不止,传为鼽瞢瞑目,故得之气厥。”[9]

至宋、金元时代,有关鼻渊的记载渐多,并出现了“流涕”“鼻泓”两个异名。《仁斋直指方论·卷之二十二·鼻·鼻论》中有“……若风冷随气乘于鼻脑,则津液交涕,不能自收,谓之流涕”[10]的论述。“鼻泓”则见于南宋时期书作《志雅堂杂钞》:“范元长云,北方医书有《宣明论》,内有鼻泓一方用凉药者。”[11]但遍查传世本《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只见“鼻渊”之名,并无“鼻泓”一词,据朱鹏举教授考证,疑传世本《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的“鼻渊”是后人改回来的[7],此疑处尚待今后进一步考证。

进入明、清时期,随着中医学的逐渐发展,对鼻渊的认识不断加深,在一些医著中可见到鼻渊的专论,但受限于解剖结构的认识,当时的医家并没有“鼻窦”的概念,仍认为“鼻渊”来自于脑,故而可见到“浊涕”[12]、“脑漏”[13-14]等同一疾病的异名。民国时期陈守真在其医著《儿科萃精·第二册·卷三·身体诸病门》中论述鼻渊时,因其“流涕腥臭”,以“控脑砂”“脑崩”来命名[15]。但从清代以来,“鼻渊”已成为鼻窦炎最为常用的中医病名称谓。

从“鼻渊”的出现频率可以窥见历代中医对该病的认识、继承及与现代结合的创新。新中国成立后,从第一版中医学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16]开始,已正式将“鼻渊”单独列出并系统论述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如今已成为共识,并在耳鼻咽喉科的中医、中西医教材中一直沿用、发展[17-18]。

2 临床症状考略

鼻流浊涕、量多不止及鼻塞是鼻渊的主要症状,这方面古今医学的认识高度一致,并有较具体的描述。如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谓之:“鼻渊者,浊涕下而不止如水泉也。”“仲景云:肺中寒者,吐浊涕。”[19]明·无忌在《保幼新编·杂证》有载:“浊汁恒流者,名曰鼻渊。”[20]明·陈士铎在《辨证录·卷之三·鼻渊门》中指出了鼻渊的临床特点:“人有鼻塞不通,浊涕稠粘,已经数年,皆以为鼻渊而火结于脑也,谁知是肺经郁火不宣。”“人有无端鼻流清水者,久则流涕,又久则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不堪闻者……”[21]清·费伯雄在《医醇賸义》中亦有“鼻窍不通,时流浊涕”的论述[14]。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卷之四十八·小儿杂病诸候四·齆鼻候》中写道:“若气虚受风冷,风冷客于头脑,即其气不和,冷气停滞,搏于津液,脓涕结聚,即不闻香臭,谓之齆鼻。”[22]是在现存资料中首次记载了鼻渊有嗅觉下降的症状。

“辛頞鼻渊”的“辛”在《说文解字·辛部》中为“味辛,辛痛即泣出”[5]。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将其定义为“酸痛”之意[6]。“頞”在《古代汉语词典》是鼻梁的意思[6]。《说文解字·页部》认为“页”字的含义即头、头部,凡以“页”为部首的字均与头部相关,因此“頞”被释义为“鼻茎”[5],即鼻梁、鼻根部,故被《说文解字》纳入“页”部。结合“头晕胀闷”这一症状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辛”即是酸痛之意,“頞”则泛指前额部位,也就是说胆热上犯于脑,会出现前额部酸痛,伴鼻出脓涕而不止的情况。根据以上记载可得知,最晚在《内经》成书之时,当时的医家就已经发现了鼻渊还具有前额痛的症状。此后的医家也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更具体地描述了这一类症状。如明·虞抟《医学正传》以“胆移热于脑,鼻流浊涕。或时出黄水。甚者脑亦作痛”[23]描述鼻渊发作时的症状。清·李用粹《证治汇补》亦承前贤学说,沿用了“胆移热于脑,鼻流浊涕,或时出黄水。甚者脑亦作痛……”的论述[24]。清·吴世昌亦在其医著《奇方类编》中指出鼻渊有“鼻中时时流臭黄水,脑痛”的表现[25]。

现代医学认为,鼻息肉是鼻窦炎最常见的伴发疾病[2],而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中指出“……冷气停聚,血脉阴凝,岁月淹延,转加壅结,于是变生息肉”[10],可见早在宋代已有医家认识到了这两种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3 病因梳理

鼻之特点为“孔小、窦深”,难以直接窥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学对鼻渊的认识和研究,早期多延续《内经》的观点或在原有思路上发挥。如宋·赵佶《圣济总录·下册·卷一百一十六 鼻病门·鼻渊》中有“……夫脑为髓海,藏于至阴,故藏而不泻,今胆移邪热上入于脑,则阴气不固,而藏者泻矣,故脑液下渗于鼻,其证浊涕出不已,若水之有渊源也”[26]的记载。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亦认为鼻渊乃“胆移热于脑”,进而出现“……浊涕不止,如涌泉不渗而下”[27]。

尽管受限于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和医学科学技术水平,但古代医家对于鼻渊病因的总结探寻从未停止。如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卷上·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指出:“肺中寒,吐浊涕。”[28]隋·巢元方曾创新性地提出了鼻渊乃气虚而又外受风寒所致[22]。至明、清时期,随着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诞生了诸多对后世影响颇深的医著,鼻渊病因的各家观点渐成,并有了较为系统的学说。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认为鼻渊为:“夫鼻者肺之候。时常和则吸饮香臭矣。若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役之过……”[29]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必集·鼻证》载:“鼻渊证……名为脑漏。多因酒醴肥甘,或火由寒郁,以致湿热上熏,津汁溶溢而下,离经腐败而作腥臭。”[13]清·费伯雄《医醇賸义·脑漏》云:“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14]清·陈士铎《辨证录》认为,鼻流脓涕而不止皆因为:“此病得之饮酒太过,临风而卧,风入胆中,胆之酒毒,不能外泄,遂移其热于脑中。”[21]

总而言之,中医学对鼻渊病因的认识始于“胆热”说,逐渐认识到外邪袭扰、经络脏腑受损、饮食不节及情志因素皆可致病。现存古文献中并无提及鼻渊发病与先天禀赋的关系,但结合现代研究,遗传或免疫缺陷等因素亦可致脏腑功能虚损,湿浊内生,或伏邪遇外邪诱引而发病,诸如此类因素致罹患鼻渊,值得中医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挖掘及研究。

4 病机概要

《内经》中的“胆热移脑”论是明清以前鼻渊的病机基础,明代以前的医家多沿用此思路。至明代以来,随着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各医家对鼻渊病机的认识不再囿于“胆热”之说,助推发展更为全面的鼻渊证治体系。通过梳理总结历代医家的观点和学说,发现鼻渊的病机多为实证,为外邪侵袭,内外合邪致病,或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内生痰热,病邪循经上扰,壅塞窍机而发病;亦有因脏腑虚损,生化乏源,输布失司,导致窦窍失养而发为鼻渊[30]。

4.1 实证

4.1.1 肝胆火盛,离经上扰 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机升降失司,郁而化火,胆火循经上犯于脑,蕴结于窦窍,熏腐肌膜,热炼津液而为浊涕,漏下不止;或邪热犯胆,热极生风,热势借风之上扬之性而上犯,燔灼气血,热蒸鼻窍而发为鼻渊。明·李梃《医学入门·卷之五·杂病分类·风类·鼻》言:“鼻塞久则气壅不转,热郁于脑,清浊混乱,为鼽、为衄、为渊。”[31]清·陈士铎《辨证录·卷之三·鼻渊门》载:“人有无端鼻流清水者,久则流涕,又久则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不堪闻者,流至十年,而人死矣,此病得之饮酒太过,临风而卧,风入胆中,胆之酒毒,不能外泄,遂移其热于脑中。”[21]清·费伯雄《医醇賸义》则认为:“阳邪外烁,肝火内燔,鼻窍半通,时流黄水,此火伤之脑漏也。”[14]清·汪文绮在其著作《杂症会心录·卷下·鼻渊》中持“内热生风”的观点,言:“鼻渊乃风热灼脑而液下渗,或黄或白,或带血如脓状,此肾虚之症也。斯言极中病情,第此风非外入之风,乃肝胆火胜而热极风生也。”[32]

4.1.2 风邪袭扰,痰热蒙窍 起居不慎,冷暖失调,或饮食劳倦,本气先虚,风热之邪趁虚袭表伤肺,致宣降失司,水津不布,充塞窍隙,熏蒸为涕,此为风热袭扰之鼻渊,多为急性起病。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六·鼻病》载:“一论鼻流浊涕不止者,名曰鼻渊乃风热在脑,伤其脑气,脑气不固,而液自渗泄也。”[29]明·朱橚在《普济方·第二册·卷四十四·头门·总论》中描述了风热袭扰而成鼻渊的过程:“头面风者,是体虚,阳经脉为风所乘也,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而受风,谓之首风……别有一种脑泻,亦缘风邪入于髓海,凝滞不散化为脓,轻则黄脓浊涕,重则败坏臭秽不可闻。”[3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下)·鼻》言:“鼻渊,流浊涕,是脑受风热。”[34]

4.1.3 风寒外束,凝郁为火风 寒之邪袭表,然患者又平素摄生不慎,常内积湿热,外邪先受,引动在里内邪,进而发病,上犯鼻窍;或风寒之邪失治误治,郁于体内,日久化热,循经上扰清窍,故犯鼻渊。明·虞抟《医学正传·卷之五·鼻病》云:“其或触冒风寒,始则伤于皮毛,而成鼻塞不通之候,或为浊涕,或流清汁,久而不已,名曰鼻渊,此为外寒束内热之证也。”[23]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卷之六·鼻口症》载:“有脑漏成鼻渊者,由风寒入脑,郁久化热,经云:胆移热于脑,令人鼻渊。”[35]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七·诸汗源流(涕泪涎唾)》中有“鼻渊一症,则为脑病,其原皆由肺经感受风寒,久而凝入脑户,太阳湿热又为蒸郁……”[36]的论述。民国·陈守真在《儿科萃精·第二册·卷三·身体诸病门》中指出:“鼻渊虽由胆热移脑,其实兼受风寒凝郁火邪而成。”[15]

4.1.4 湿热相搏,熏蒸鼻窍 饮食失节,过食肥甘甜腻,或醉饱房劳,使脾胃受湿,运化受阻,清浊升降失司,郁困于中焦之湿邪蕴酿为热,湿热相搏,邪毒循经熏蒸鼻窍而发病。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认为:“此证多因酒醴肥甘,或久用热物,或火由寒郁,以致湿热上熏,津汁溶溢而下,离经腐败……”[13]。清·罗美《古今名医汇萃·卷七·口鼻齿证》云:“鼻渊由太阳督脉之火上连于脑,多由湿热上熏,津汁溶溢而下。”[37]

4.1.5 阳明伏火 清·张璐首次提出“阳明伏火”之说,于其著作《张氏医通·卷八·七窍门下·鼻·鼻渊》中对此进行了描述:“鼻出浊涕,即今之脑漏是也……要皆阳明伏火所致。宜风药散之。辛荑散加苍耳、薄荷。夏月,加黄芩、石膏。”[38]肺开窍于鼻,属西方辛金,对应秋,主阖,对应阳明阳土。《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阳明之上,燥气治之”[3]之说,指土中深伏湿热燥火,阳明失阖则火热燥逆上,循经上扰鼻窍,发为本病,故用风药宣散土中郁热,加石膏清解阳明伏火。根据民国·王德宣《温病正宗》中所言“肝胆为发温之源,阳明为成温之薮”[39],其阳明伏热之源头为挟胆逆上,“少阳之上,火气治之”[3],故加黄芩治其源头之胆热。

4.2 虚证

4.2.1 先天亏虚,禀赋不足 鼻渊病久,伤及肾气,气化无力,寒湿之邪充塞窦窍,故涕液难收。此外,鼻渊的发病可与禀赋因素有关,现代医学亦认为本病具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禀赋于素患鼻渊之父母,可因肾中精气不足,元阴元阳亏虚,无力生化,无以培根,而自幼成鼻渊之病。明·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拾遗门·鼻》中指出鼻渊可由于肾虚所致:“涕或黄,或白,或时带血,如脑髓状,此由肾虚所生。”[12]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赤水玄珠·鼻门·鼻鼽鼻渊》、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卷上·辨鼻渊鼻痔鼻衄论》均载有:“……肾阴虚而不能纳气元,故火无所畏,上迫肺金,由是津液之气不得降下,并于空窍,转为浊涕,津液为之逆流矣。”[40-41]

4.2.2 肺气不足,失于卫外 鼻为肺窍,肺与鼻关系最为密切,肺不和则鼻失宣调,或形寒饮冷,肺阳受损,肺气虚寒,则香臭不察。禀赋体质是鼻渊的易感因素之一,除肾精不足外,还可见肺气自虚,气化不行,水津不布,窦窍失于温煦,水湿之邪壅聚窦窍而诱发鼻渊。清·陈士铎《辨证录·卷之三·鼻渊门》指出,鼻渊除胆热外,还有肺气虚寒型:“……鼻渊也,原有寒热二症,不止胆热而成之也。然同是鼻渊,而寒热何以分乎?盖涕臭者热也,涕清而不臭者寒也。热属实热,寒属虚寒,兹但流清涕而不腥臭,正虚寒之病也。”[21]

4.2.3 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鼻者,为清气出入之道,喜清而恶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浊降而清升,宣降有度,倘若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浊阴充塞,致窍隙郁闭,鼻失其职,则浊涕自生,遂成鼻渊也。清·庆云阁《医学摘粹·杂证要法·七窍病类·鼻病》指出:“如中气不运,肺金壅满,即不感风寒,而浊涕时下者,此即鼻渊之谓也,而究其本原,总由土湿胃逆,浊气填塞于上,肺是以无降路矣。”[42]

综上所述,从病位看,鼻渊发自窦窍,其病位在鼻,与肺、脾、肾、肝四脏及胆、胃二腑关系较密切。从病性看,鼻渊的发病机制实证多从热、从风、从湿立论,虚证多从虚寒论之。从发病时间关系看,初期多为风热之邪袭表,或外邪引动内邪,阳明伏火循经上扰鼻窍,或风寒束表,入里化热,上犯窦窍;中期表证失治误治,内外合邪,充塞窦窍,或外邪已去,多为肝胆火热,脾胃湿热,上蒸鼻窍而为病;后期病久伤正,损及阳根,生化无源,则涕液难收。从发病因果看,不外乎禀赋不足,生化乏源,或脏腑虚损,运化失司,或饮食劳倦,伏邪于内,或外邪诱引,内外合邪,或情志不畅,胆失疏泄,以致邪留窦隙,发为鼻渊。

5 治法梳理

《内经》中未见有关鼻渊治疗的具体方法,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窍病上》中记载有关于鼻病的“方五十五首,灸法六首”[9],但并无专为“鼻渊(洞)”及其主要症状“浊涕”而设的方,但在《备急千金药方·卷五下·少小婴孺方下》[9]则有涉及“浊涕”的外用药。专门论治“浊涕”的方药可见于宋代,而南宋时期开始出现治疗“鼻渊”的专方,此后这类专方在金元时期得到发展,至明代渐趋丰富。根据治疗途径的不同,鼻渊治法可分为内服汤药、局部外用药、针灸、导引等方法。

5.1 内服汤药 宋·王贶在《全生指迷方·卷二·寒证》中指出:“鼻窒塞,浊涕如脓……小汗者,温肺汤主之。”[43]宋·赵佶《圣济总录·下册·卷一百一十六·鼻病门·鼻渊》载治鼻渊有防风散方、前胡汤方、鸡苏丸方、芎藭散方、荆芥散方及辛夷膏方[26]。宋·严用和《重辑严氏济生方》中创制的苍耳散[44],是治疗鼻渊的基础方,也是当代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大方脉杂医科·头痛·热证》中载辛夷散加减可“治风热上壅,鼻流浊涕,或腥臭头昏,眉棱角痛”[45]。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卷四·鼻病七十六》中记录有治疗鼻渊的自拟方一首“治鼻渊。南星、半夏、苍术、白芷、神曲、酒芩、辛夷、荆芥”[46]。明·孙一奎在《赤水玄珠全集·赤水玄珠·鼻门·鼻鼽鼻渊》记载治疗“脑漏”方三则“脑漏散、川乌散、八味丸”[41]。清·陈士铎《辨证录·卷之三·鼻渊门》记载治疗鼻渊有取渊汤、探渊丹、温肺止流丹、逍遥散加味及宣肺散[21]。

5.2 局部外用药 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卷五下·少小婴孺方下》中介绍了治疗鼻渊的纳鼻法:“治小儿鼻塞不通,浊涕出方:杏仁(半两)、蜀椒、附子、细辛(各六铢),右四味名咀,以醋五合渍药一宿,明旦以猪脂五合煎。令附子色黄,膏成去滓,待冷以涂絮导鼻孔中,日再,兼摩顶上。”[9]清·张璐在《张氏医通·卷八·七窍门下·鼻·鼻渊》记录了治疗鼻渊的熏鼻法和穴位贴敷疗法:“鼻渊脑漏,用生附子为末,煨葱涎,和如泥,夜间涂涌泉穴。一方,以老少年阴干,有嘴壶内烧烟,以壶嘴向鼻熏之,左漏熏右,右漏熏左。一方,以石首鱼脑煅过,和生白矾、脑、麝搐之,一法,用白鲞头一枚,炙燥为末,放火在有嘴壶内,盖好,以嘴向鼻,吸烟熏之,分七日熏,烧完即愈。”[38]局部外用药为外治法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可以直达病所,更快收效,其中,熏鼻法的理念至今在中西医治疗方案中均有体现。

5.3 针刺 针刺治疗鼻渊具有宣通鼻窍之功,临床效果显著。明·张介宾《类经图翼·类经附翼目录·四卷·玉龙赋》中载:“头风鼻渊,上星可取。”[47]明·李梃《医学入门·卷之一·针灸·附杂病穴法》言:“……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努。鼻塞不闻香臭,针迎香、合谷。鼻痔鼻流浊涕者,泻太冲、合谷。鼻渊鼻衄虚者,专补上星。”[31]

5.4 灸法 灸法具有较好的温通作用,而被古代医家用于鼻渊的治疗。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八·鼻口门》云:“久病流涕不禁:百会(灸)。”[48]明·楼英《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七·鼻渊》记载了灸法治疗鼻渊:“《撮》鼻流清涕浊涕:鼻流清涕浊涕灸上星二七壮,清补浊泻。《集》又发:上星、人中、风府,不愈,再取后穴:百会、风池、风门、大椎。鼻流臭秽:上星、曲差灸之,合谷,不愈取后穴:人中、迎香。”[49]清·廖润鸿《针灸集成·勉学堂针灸集成总目录·卷二·鼻》总结前贤学说并汇编成“针灸法”:“鼻流清涕浊涕灸上星二七壮,又取人中风府,不愈又取百会风池风门大椎(纲目)。鼻塞不闻香臭取迎香上星合谷,不愈灸人中风府百劳前谷(纲目)。鼻流臭秽取上星曲差合谷人中迎香(纲目)。鼻中瘜肉取风池风门风府人中禾髎(东垣)。鼻涕多宜灸囟会前顶迎香(资生)。”[50]

5.5 导引 导引可逐窦窍之邪。除了药物及针灸等治疗鼻渊外,古代医家亦将导引之法用于缓解鼻渊患者的症状,并指导平日的护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九·鼻病诸候·鼻齆候》云:“养生方导引法云:东向坐,不息三通,手捻鼻两孔。治鼻中息。交脚踑坐,治鼻中患,通脚痈疮,去其涕唾,令鼻道通,得闻香臭。久行不已,彻闻十方。”[22]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鼻病源流》载有:“《保生秘要》曰:用中指尖于掌心搓令极热,熨搓迎香二穴,可时搓时运,兼行后功。此法并治不闻香臭。”[36]非常详栩地描述了通过导引操治疗鼻渊的方法。

6 传变转归

鼻渊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明·李梃《医学入门·卷之五·杂病分类·风类·鼻》载:“凡鼻涕鼽、渊鼽,久甚不愈者,非心血亏,则肾水少。”[31]明·虞抟《医学正传·卷之五·鼻病》指出:“又有胆移热于脑,则为辛额鼻渊,鼻中浊涕如涌泉下渗而下,久而不已,则为鼻蔑、衄血、瘜肉、鼻痈等证,医者宜各以类推而治之,无忽也。”[23]清·陈士铎《辨证录·卷三·鼻渊门(三则)》中载有“人有无端鼻流清水者,久则流涕,又久则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不堪闻者,流至十年,而人死矣”[21]之说。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鼻病源流》云:“《正传》曰:鼻渊者,外寒束内热之症。又曰:鼻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36]民国·陈守真《儿科萃精·第二册·卷三·身体诸病门·鼻渊》则认为:“若控脑砂,则淋沥腥秽不止,脑亦时痛。或眩晕。必有虫蚀。”[15]

7 预防调护

除体质及外感因素外,鼻渊还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本病预防发生和复发。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卷上·辨鼻渊鼻痔鼻衄论》言:“此宜戒怒以养阳,绝欲以养阴,断炙煿,远酒面,以防作热,然后假之良医,滋肾清肺为君,开郁顺气为臣,补阴养血为佐,俾火息金清,降令胥行,气畅郁舒,清窍无壅,阳开阴阖,相依相附,脏腑各司乃职,自慎以培其根,药饵以治其病,间有可愈者。苟或骄恣不慎,或误投凉药,虽仓扁不能使之长生矣。”[41]

8 结语

综上所述,鼻渊的病名及理论最早见于《内经》,证治相关论述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发展。外邪袭扰、经络脏腑受损、饮食不节及情志因素皆可致鼻渊,其病位在鼻,与肺、脾、肾、肝、胆和胃等脏腑相关。鼻渊的发病机制虚实均有,实证多从热、从风、从湿立论,虚证上多从虚寒论之。鼻渊的辨证论治及变证治疗,既有运用方药,也有使用针灸,临床须考虑患者禀赋、个体差异,内服、外治相结合,随证治之,使治疗方案更全面,防失治误治。施治的同时还应强调用药时机及调护事宜,这些均能为现代临床中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和术后康复提供思路,对中医学进一步研究鼻部炎症性疾病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鼻渊
自拟疏风排脓汤鼻腔冲洗治疗不同证型鼻渊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建忠用苍耳子散治疗鼻渊的临床体会
苇茎汤加味治疗小儿鼻渊验案举隅
千金苇茎汤治疗鼻渊经验探讨
顾敏勇应用“鼻肺同治”法治疗小儿鼻渊经验总结
分析自拟辛夷鼻炎汤治疗鼻渊的临床疗效
郑日新教授经验方配合针灸治疗肺经风热型鼻渊的临床效果
鼻渊方治疗顽固性慢性鼻渊1例
从湿热阳虚论治鼻渊刍议
鼻渊的中医治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