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实施策略
2023-03-18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課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针对一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单一技术重复教学、比赛情境创设不真实等问题,如何实现“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1~2项运动技能,是广大体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践行课程标准理念,结合本期“草根争鸣”栏目研讨主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一、完善动作组合,提升学练赛水平
《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要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巩固和运用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参与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如何在学、练、赛的不同阶段设计适合的技术组合,是教师引导学生达成学业要求的重要途径。
广东钟鑫魁以“足球:脚背正面运球”为例,以学习单脚直线运球,到练习前后和横向移动控球,再到小组比赛“变向运球比快”等多个动作组合,提高了学生的人球结合能力,整堂课采用小组合作练习、集体研讨、竞赛等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对比赛的阅读能力。陕西师英果指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习阶段首先要理解动作技术的基本概念,如篮球教学中投篮、传球等基本动作;其次,练习时需要分析每个动作技术的难易程度,应该从简单易学的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难度较大的动作,如从原地运球到行进间运球再到高低、变向运球等;最后,开始设计动作技术组合练习,并尝试在比赛中运用。山东韩曾锋在“足球射门”课例中采用倒推法,探究总结出比赛中更多出现的是有防守下的动态射门,从而引导学生先学习掌握移动射门,再通过不同的运球结合射门动作,逐渐过渡到有防守的射门技术,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设计动作技术组合应从基本概念的理解、基础动作的掌握开始,循序渐进地提升动作组合的难度,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的动作组合形式,采用集体合作、游戏竞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将所学动作组合运用到实际比赛中。同时也可以从“赛”出发到“学、练”,提升学练的实效性。总的来说,设计有效的动作技术组合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练习和比赛的关键,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技能。
二、合理创设运动情境,丰富学练赛内容
在《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到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练,需要创设多种复杂的运动情境,根据学习目标、教学进度等引导学生在对抗练习、体育展示或比赛等真实、复杂的运动情境中获得丰富的运动体验和认知,提高技战术水平和体能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
新疆张朝明以七年级“篮球运传球”教学中用小飞虎队保家卫国的故事设置了爱国主义情境,根据“学、练、赛”教学过程,设置了“招募”——集合整队布置本堂课的任务;“训练”——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分组学练;“考核”——教师检测学生的练习成果;“出征”——分组比赛将所学动作运用到赛场上的4个环节,形成了学会、勤练、常赛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运球的动作技术。山东张衍莹提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如,在跑跳的综合体能练习时,设置“战场情境”,将体操垫、标志盘等视为“陷阱”和“机关”,把沙包当作“炮弹”,球门当作敌人的大本营,让学生在快速奔跑中完成跳跃、投掷等动作,最后比赛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学生在这种“战斗”的情境下,提高了学练兴趣,提升了体能。山东怀欣谈到通过电教设备创设情境,将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变得生动形象。如,“前滚翻”教学时,利用平板电脑让学生观看奥运会自由体操比赛视频,奥运健儿的精彩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学生滚翻是垫上运动的基本动作之一,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前滚翻的分解动作视频,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练、赛。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创设复杂的教学情境应先定义运动情境,将体育教学目标根据学情、教材、场地资源融合外化为学生需要跳一跳就能接受的运动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既能直观、形象地把握知识与技能,又能感受到积极幸福的情绪气氛。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材重难点,合理利用场地器材设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此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将抽象的动作讲解形象化,同时对学生进行体育品德的培养。
三、巧设问题链,探究学练赛策略
问题链教学是问题驱动教学的典型方式,是指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事先设计一系列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按照需要的顺序联系起来构成一条或几条问题链,课堂教学要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而逐层深入教学内容,直到实现学习目标。如何设计问题链,研讨中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分享。
江苏张小梅认为设计问题链要考虑学情,小学课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浙江王玲以“舞彩带龙”为例,谈到设计问题链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第一,设计的问题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在实际教学中,设计并提醒学生“当龙头到达哪个位置的时候可以开始起动跳跃”。学生2人1组相互配合、提醒,得出龙头自上而下刚过身体时跳跃的答案。第二,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要太复杂的描述。在舞龙时有上8和下8,当教师只做示范不讲解的时候,学生舞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下8,此时教师就要提出问题:两种舞龙的方式,龙头的运行轨迹是怎么样的,学生分组练习,并且记录。第三,通过一个个问题,形成问题链,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技能。如上所述的会上8下8、会穿越,但是教学目标是掌握舞彩带龙的技能,是整套具有观赏性的运动项目,所以要通过问题设计把这些单个的技能完整地展示出来。此时可以提出问题,动作之间怎么样才能做到无缝连接?让学生分组讨论。山东乔守宇在“跳绳”一课中,通过3个问题(握绳、上肢动作、下肢动作)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轻松、简单地掌握跳绳的技巧。安徽范莉莉在“前滚翻”大单元教学中,从问题“如何做到团身紧与滚成直线”到“怎样才能前滚翻成蹲立”再到“如何运用前滚翻技术”,在问题链的驱动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反馈,以能力发展为主线,建构有机关联的问题链,逐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链应以学生为本,聚焦核心素养。问题链的设计应是连续、递进、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教学设计;应与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教学环节有关;应立足于单元教学的视角,与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相符合,更符合教学进程的需求,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策略的初心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一脉相承,都指向“全人”的发展,即超越知识与技能,聚焦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从学习角度看,学是基础,练是提高,赛是运用,进一步说,学中有练,练中有学,赛中既有练又有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运用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技术动作,最后不断完善动作组合,提高比赛中的水平。教师应该将“学、练、赛”三者有机关联起来,并做到真正激活和解放学生,这样体育课堂将会充满活力、生命力、挑战力,进而通过整体学习和整体的知识与技能去涵养整体的人,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李焕荣(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华学校,2500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