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兽医社会化服务现状及探讨
2023-03-18王志强罗时来
唐 愚,王志强,周 旋,赵 达,罗时来
(湖南省湘潭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湘潭 411228)
当前,我国畜牧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阶段,养殖场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兽医社会化服务。兽医社会化服务是指具备条件的兽医社会化组织和机构,通过契约的形式,为养殖生产企业、政府部门等市场主体和机构提供有偿服务[1]。兽医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兽医服务的重要实现形式。2017 年农业部下发《农业部关于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要充分认识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兽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既是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的根本要求,又是深化兽医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兽医服务供给方式的着力点,有利于整合运用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兽医工作新模式;有利于提高我国兽医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满足养殖业转型升级对专业化、组织化兽医服务的迫切需求,巩固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2]。
近年来,湘潭县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需要,将兽医社会化服务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抓手,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我县将持续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积极创新兽医社会化服务机制,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保障。现将湘潭县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进行简明的阐述,并对如何构建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几点个人建议,笔者之见,只是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1 湘潭县畜禽养殖情况
湘潭县是传统畜禽养殖大县,生猪、家禽、牛、羊等产业基础雄厚,我县的生猪养殖产业历年来均荣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称号。据国家统计局湘潭县调查队统计,2021 年年末全县共计存栏生猪82.59万头,全年共计出栏生猪129.12 万头。近年来,湘潭县家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进驻了湘潭立华牧业有限公司、湖南万盛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湘潭县分公司、湖南湘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湘潭县分公司等一批现代化肉(蛋)鸡养殖企业,年出栏家禽量突破2000 万羽;2021 年全县出栏牛1.42 万头,同比增长15%;出栏羊11.03 万只,同比增长17%。目前,全县有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1 家,地方资源保种场1 家(沙子岭猪),一级扩繁场5 家,二级扩繁场10 家,年出栏生猪500 头以上的规模场329 家。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左右。
2 兽医机构和人员基本情况
2018 年2 月,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原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和县农业局、县农机局合并组建成湘潭县农业农村局,目前县农业农村局承担原畜牧兽医水产局所有职能。湘潭县农业农村局内设畜牧兽医水产管理机构有兽医股、畜牧水产股,下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兽医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3 个副科级二级机构,具有完善的县级兽医管理机构。湘潭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管理机构现有工作人员46 人,工作人员数量基本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全县17 个乡镇均设置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三权”归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业务上接受县农业农村局指导,承担所在辖区动物防疫、检疫等工作,乡镇兽医机构均具有相应比较完善的人员、工作、经费等保障条件,有在编在岗专职动物防疫员54 人,2020 年另聘请了20 名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充实了乡镇兽医工作人员队伍。全县320 个建制村和31个居委会(社区)配备了326 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乡镇、村级专职兽医工作人员数量基本满足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动物疫情报告等工作需要。
3 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现状
3.1 动物强制免疫劳务外包
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湘潭县于2014 年开始在白石镇通过引进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对动物强制免疫防疫工作运作模式进行了试点。具体做法是由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甲方)与安康养猪合作社(乙方)签订合同,再由乙方与联村动物防疫员签订目标责任状。村级防疫员不再与政府部门直接签订责任状(协议书)。白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求乙方防疫工作达到“四个百分百和一个百分之七十”,即入户率达到100%,免疫注射率100%,挂标率100%,档案填写规范100%,抗体检测合格率70%以上。做到“五个不漏”,即“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白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按合同要求为每位联村防疫员购买200 元的简易人身意外保险,负责提供相应的防疫物资如疫苗及有关器械等,县级业务部门每年度对全县春秋季动物免疫情况进行调研通报,免疫注射率、挂标率达100%,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在70%以上,县级拨付到乡镇的强制免疫劳务补助经费全额发放,另由甲方奖给乙方2~6 万元;免疫注射率、挂标率和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未达标则扣除2~3 万元劳务补助经费。由于权力下放,劳务承包方有了一定自主权,优化了人员组合,精干了村防疫力量,绝大多数防疫员能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动物防疫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工作实效与经费密切挂钩,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奖罚到位,村级防疫员都积极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近年来从市、县业务主管部门对白石镇动物强制免疫工作进行调研和抽查的情况来看,该镇的应免畜禽免疫率达100%、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均达70%以上。同时湘潭县将白石镇的劳务外包模式在全县范围内作为试点经验推广,先后有河口镇、射埠镇等4 个乡镇采用引进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开展春秋季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3.2 实施动物防疫专员特聘计划
3.2.1 实施动物防疫专员特聘计划的历史背景
2018 年8 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确诊以来,生猪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基层动物防疫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一些地方动物防疫机构队伍弱化,突出表现在机构体系不完善、基层工作队伍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基础设施老化陈旧,基层防疫体系‘网破、线断、人散’的情况还比较普遍,难以满足防疫工作和产业发展需要。”[3]。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在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在生猪调出大县实施乡镇动物防疫特聘计划”的要求。为贯彻落实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要求,2020 年9 月15 日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快补齐全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短板的通知》(潭政办发〔2020〕26 号)(以下简称《通知》),该文件提出了“落实屠宰环节官方兽医配备要求”“规范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和管理,保证检疫工作人员力量”“各乡镇(街道)要保证3~5 名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在岗”“2020 年要实现无动物防疫专业化人员乡镇的清零”等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要求,并将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绩效考核。
3.2.2 湘潭县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据统计,截至2020 年6 月底,湘潭县17 个乡镇在岗在编的专职动物防疫员仅38 人,且人员呈老龄化趋势,分水乡、茶恩寺镇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无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如按《通知》的相关要求,乡镇动物防疫技术人员缺口就多达30 余人。
3.2.3 湘潭县特聘动物防疫专员招募和使用现状。
为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开展动物防疫专员特聘计划的相关要求和落实《通知》等文件精神,湘潭县农业农村局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在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中设立特聘动物防疫专员的通知》(农办牧〔2020〕17 号)、《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 年湖南省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农办畜牧〔2020〕62 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按照2020 年省厅下达的15 名特聘动物防疫专员计划任务数(省厅下达1 名特聘动物防疫专员计划每年拨付2 万元经费)并结合实际,制订了《湘潭县在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中设立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工作方案(草案)》,该方案明确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工作待遇人均6 万元/年(包括招募费用、劳务公司服务费、养老、医疗、失业和意外伤害保险等),招募人数为20 人,湘潭县人民政府第十六届六十五次常务会议对该方案进行了审议并原则同意,同时要求县农业农村局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需要,特聘动物防疫专员招募人数不少于15 人,不多于20 人。
2020 年底湘潭县农业农村局采用购买劳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面向社会招募了20 名特聘动物防疫专员,整个招募过程采取使用异地评委、纪委全程监督、全过程公开透明的方法,确保了入选特聘动物防疫专员的业务素质,20 名特聘动物防疫专员中有16 人具有畜牧兽医大专以上学历,2 人具备执业兽医师资格。同时制订了《湘潭县特聘动物防疫专员管理办法》等文件,用于规范特聘动物防疫专员的招募、管理和考核等工作。
特聘动物防疫专员的劳动关系在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县农业农村局对不符合用工要求的人员可根据合同退回公司,同时人员管理实行年度考核、一年一聘的用人制度,在加强特聘动物防疫专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的同时,能充分发挥他们熟悉的养殖情况和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势,促使其积极深入群众、走村入户,开展动物防疫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参与监测采样、疫情调查、协助检疫、疫情扑灭等工作,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在各乡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缓解了基层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提升了湘潭县动物防疫工作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
因特聘动物防疫专员招募、使用、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较好,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于2021 年底将湘潭县特聘动物防疫专员招募指标数增至17 人。湘潭县动物疫病防控及特聘动物防疫专员的招募、使用工作,得到了湖南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领导的一致肯定,2022 年1 月,湘潭县被评为2021年湖南省动物疫病防控绩效考核先进县。
4 兽医社会化服务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中最大的制约是制度供给不足,致使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一些公益性服务薄弱、经营性服务灵活性不高,区域协调性不强、统筹规划指导不足等问题[4]。目前,湘潭县兽医社会化服务内容单一,仅限于政府向第三方机构购买劳务;兽医社会化服务主体力量还很薄弱,主营业务高度依赖向政府方输出劳务,缺乏拓展业务范围的能力;兽医社会化服务主体不能独立承担对劳务输出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不能自主提升劳务输出人员的业务能力;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数量较少,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5 建议
5.1 改革强制免疫模式,精减村级防疫员队伍
5.1.1 村级防疫队伍基本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2 年12 月,湘潭县村级防疫员共326 人,其中50 岁以上196 人,35~50 岁123人,35 岁以下7 人,均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购买劳务或直接签订劳务协议购买劳务人员。村级防疫员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的特点,一方面原因是工资待遇低,年轻人不愿从事该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有季节性特点,一般为春、秋两季,加上部分年龄较大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期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养老保险问题,故在现有的模式下要精减村级防疫队伍存在较大困难。
5.1.2 强制免疫模式改革的建议
由于强制免疫病种的改变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需要,湘潭县动物强制免疫工作重点由原来由村级防疫员上户对散养户牛羊注射口蹄疫疫苗,生猪注射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禽类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羊注射小反刍兽疫苗等,转变为由村级防疫员上户指导生猪散养户做好口蹄疫疫苗注射工作,上户对散养户牛羊注射口蹄疫疫苗,禽类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羊注射小反刍兽疫苗等,再加之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散养户大面积退出生猪养殖,加速了生猪规模化养殖的进程,较之以前村级防疫员劳动强度有所降低。
尤其是2023 年我县规模养殖场全面实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规模养殖企业只能通过自行采购合法疫苗免疫或向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服务等形式落实强制免疫措施。故根据当前动物防疫工作趋势,个人认为正是对传统春秋两季动物强制免疫模式进行改革的契机。改革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强制免疫模式的改革。由原来的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模式,转变为全年免疫模式。因绝大多数散养户不具备自行为散养畜禽注射免疫疫苗的能力,故村级防疫员为散养户提供公益性强制免疫注射服务的原则必须坚持,同时全年免疫模式能更加科学防控畜禽疫病的发生。
(2)工作区域和职责改革。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服务区域由原来的行政村划分向划定的网格区域转变,工作职能由主要做好强制免疫工作,转变为承担散养户强制免疫、协助检疫、疫情监测、疫情扑灭、畜禽产业统计、协保理赔等多项职能,实现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的重心下移的目标。
(3)聘任制度改革。人员配置上,由原来的1 村1 人、改为按需配备,建议为10 村1 人或多村1人,按湘潭县现有养殖量,将村级防疫员队伍控制在40 人以内,仿效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劳务外包模式,委托人力资源公司公开选聘,政府购买劳务,促进精简增效,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的队伍,由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与村级防疫员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薪酬管理,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所需资金除省级下拨的村级防疫员劳务补助经费外,差额部分由县、乡财政共同承担。
(4)考评制度改革。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评价结果与工资挂钩。对工作表现突出,给予奖励,对完不成工作任务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对综合考评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5.2 扶持、培育新型兽医社会服务主体
加强政策支持,扶持、培育一批具有提供兽医人员劳务输出、业务培训、动物疫情监测、动物诊疗、实验室检测等能力的新型兽医社会化服务主体。新型兽医社会化服务主体应具备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和提升员工业务水平能力,改变目前仅提供劳务输出这种单一的服务方式,摆脱对政府购买服务的依赖性。
5.3 搭建平台,引导供需双方深度合作
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市场认知度和认可度普遍不高,在鼓励兽医社会化服务主体自我宣传、自我发展的同时,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按照“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原则,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兽医社会化服务主体与政府、养殖户、合作社等需求方充分交流,建立互信,推动双方深度合作[1]。
5.4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和范围
政府购买服务并不意味着责任的转嫁,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和兽医社会化体系虽然分工不同,但防控动物疫病是其共同目标。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5]。坚持费随事转,逐步将“养人”支出转向“办事”支出原则,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和范围,就是对兽医社会服务主体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