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瓦楞纸奇遇记—STEAM项目式学习案例

2023-03-17刘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铁岭小学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瓦楞纸书架实验

刘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铁岭小学校

● 项目简介

“双减”政策的推出,旨在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减轻其课业负担。在减负增效的基础上,为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班级决定建立一个图书角,因此需要一个书架来摆放图书。为了节能环保、减少开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家一致决定动手制作一个环保型的免费书架。制作前先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材料更经济实用、更健康环保。经研究讨论,大家认为木板和铁皮不容易切割,造价较高,因此一致决定用纸这种材质来制作书架。

项目名称:瓦楞纸奇遇记。

适用年级:3~5年级。

项目时长:9课时。

涉及学科:工程、数学、信息技术、科学、美术。

● 驱动问题

为班级图书角做一个坚固的纸质书架。

● 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

笔者设计的“瓦楞纸奇遇记”项目,不仅仅依靠一种学科知识和某种单一的能力,而是涉及了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美术、工程建筑等多种学科,并且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具有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瓦楞纸书架具体操作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目标:

①通过讨论、探究、制作、展示等活动深入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能运用画长方形的知识进行隔板的设计和制作,初步了解建筑学中的承重结构和进深等专业知识,并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理解瓦楞承重的原理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同时也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也就是物理学中的压强。

②在实践中学会用百度搜索查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并会下载和编辑。能简单应用PPT等软件进行编辑和展示。在完成基本框架后,能对作品进行装饰,并创造性地设计制作美术工艺品,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③在搜集纸壳箱、召开腾讯会议进行讨论、动手合作的过程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动手尝试、实验探究、展示对比等活动,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评价如下页表1所示。

表1

● 实施过程

任务一:瓦楞纸的诞生

时间安排:1课时。

驱动问题:比一比,看怎么摆放A4纸,承重最大。

学习活动:谁是大力士—一张纸的举重比赛。

(1)八人一组,选出两名组长,负责人员分工、活动策划。

(2)以组为单位对纸的承重能力进行检测,即纸的承重能力比赛。

比赛要求:

A.每组用两摞相同高度的书作为支架。

B.将一张A4纸放在支架上,用橡皮、书本等文具作为砝码。

C.比一比,看怎么摆放A4纸,承重最大。

(3)展示交流:怎样摆放承重最大?学生呈现了几种方案:第一种,把A4纸平铺在支架上,放一块橡皮,实验失败。第二种,把A4纸弯曲变成拱形,放在两个支架之间,用书挡住A4纸的两端,最多能放四块橡皮。第三种,将A4纸折成瓦楞状,顺向摆放,需要将橡皮压住四个角。当中间放入橡皮将四个角的橡皮去掉时,实验失败,说明需要靠四个角的橡皮做固定,否则不能承重。第四种,将瓦楞纸旋转角度横向摆放,放上一本语文书,成功。第五种,将两张瓦楞纸,一张纵向,一张横向,交叉摆放,并没有增加承重能力。第六种,用另外一张纸进行折叠,把瓦楞纸四边包裹起来固定,避免瓦楞纸的楞弯曲或者串动位置。此时,放置一个笔袋,纸面弯曲,放两个装满笔的笔袋,没有倒塌。通过几次实验对比得出比赛结果:固定好的瓦楞纸获胜。这次实验结果呈现出的也就是瓦楞纸板的原型,学生们通过实验,一致确定用瓦楞纸板制作纸质书架,既结实又环保。

任务二:瓦楞纸的认识

时间安排:1课时。

核心问题:分组查找、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瓦楞纸获胜的原因。

学习活动:我的大力士好朋友。

(1)前期准备。

①学生分组查找、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瓦楞纸获胜的原因。

②商讨展示形式,可以是制作PPT演示、视频播放等形式。

(2)展示汇报。

学生呈现了几种不同的展示形式:

A.制作PPT进行展示。

B.搜集视频,通过抖音、B站、百度等小程序或网站搜集瓦楞纸实验视频。让同学们直观了解瓦楞纸的承重能力。

C.也有的小组仅有发言稿,并未准备视频和PPT,图片也是用纸张打印出来。

D.还有的小组用Word文档的形式呈现了小组汇报的内容。

阶段性成果: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学生介绍了瓦楞纸的基本原理、基本类型、抗压强度和实验分析。学生经过查找资料,分析、交流、研讨,合力探索出瓦楞纸获胜的原因:瓦楞纸通过将力进行分散,使自己承重能力强。

学生明确了瓦楞纸承重能力强,涉及物理中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瓦楞纸有ABCDF五种类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还发现了瓦楞纸楞型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将每一种楞型的实验进行分析比对。接着,通过观看《科学向未来》的瓦楞纸抗压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瓦楞承重结构的强大。

另外一组学生,以瓦楞纸为核心,拓展了其他常见承重结构的梁、拱、桁架、网架,使同学们对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所了解,大开眼界,丰富了知识结构。

任务三:产品设计

时间安排:1课时。

核心问题:绘制书架结构的简易示意图。

研学提示:

A.如何制作书架,讨论制作步骤。

B.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

C.小组成员分工。

D.绘制产品设计图:画出图形,标清长度。

任务四:制作产品

时间安排:5课时。

核心问题:利用瓦楞纸按照所绘示意图制作成品书架。

学习活动1:学生按照示意图初步制作书架。

安全须知:活动前。向学生强调剪刀和壁纸刀等锋利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如不能随意挥舞、不要伤到自己和他人等。不用时要及时收好,在将锋利工具递给别人时,要将锋利的一面朝下,将手柄递给他人,保证活动安全。

A组在制作中,放入书本后书架发生倾斜,学生们因此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决定把书架结构改为三角形,以增加书架的稳定性。但此种做法的缺点是重心偏坠,放置书的形状受限,数量较少。(这里涉及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

B组用一层瓦楞纸制作书架隔板倒塌,改进为在下方增加三个竖向瓦楞纸支撑。但因承重能力弱,放入书本后瓦楞有凹陷的情况发生,甚至长时间放置还会出现坍塌。

阶段性成果:略。

学习活动2:分析失败原因,提高产品承重能力实验研究。

分小组进行实验:一层瓦楞纸和两层瓦楞纸的承重对比。

一层瓦楞纸放置五本字典,成功;放六本,失败。两层瓦楞纸放置八本字典,成功。

通过实验发现,瓦楞纸的层数越多,厚度越大,承重能力越强。因此,学生探讨出改良书架的方案—用多层瓦楞纸制作。

学习活动3: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承重能力。

经讨论,学生首先确定长方体作为书架的整体结构,再在长方体书架后面增加背板起到固定作用。

根据放置书本的尺寸,以课本为例,测量课本的长,确定书架每层的高度比课本的长度要大。根据课本的宽,确定书架的进深(进深是建筑用语,指院子、建筑物的深度,家具侧视面的长度)。根据放置的书本重量确定隔板厚度,将两到三层瓦楞纸板粘在一起,承重效果较好。

阶段性成果:改进设计图如图2所示。

图2

学习活动4:根据优化方案改进书架结构并美化产品。

安全须知:注意剪刀和壁纸刀等锋利工具的使用,不能随意挥舞,注意不要伤到自己和他人。不用时要收好,在递给别人时,将锋利的一面朝下,将手柄递给他人。

制作步骤:

A.制作书架零件。(这里用到数学四年级上册画长方形的知识)

B.拼摆,采用胶粘或钉粘。(初步感知数学五年级上册长方体展开图的知识)

C.装饰:涂色、贴壁纸、装饰图案,还有的同学给抽屉安装滑道。(与美术相结合)

阶段性成果:展示产品性能,分享活动收获。

产品的展示与推广:

学生们都将书架厚度增加,长方体书架后面加上背板起到固定作用。A组在抽屉上加上滑道,抽拉比原来顺畅。B组利用了圆形和矩形的形状,设计了一位数字密码琐。同学们在改进、创新的基础上,又对柜体外观进行了创新性的美化,通过粘贴壁纸或包装纸、设计美化图案等进行柜体装饰。

总结性评价:作品评价如下页表2所示。

表2

任务五:瓦楞纸创意作品制作

时间安排:1课时。

驱动问题:根据瓦楞纸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

学习活动:学生根据瓦楞纸板的特点,如单层瓦楞纸能够卷曲、多层瓦楞纸板承重效果好等,结合其他承重结构来进行创意作品制作。

学习成果:

学生在改良优化后,制作出了精美的瓦楞纸书架,并且用瓦楞纸制作了笔筒、装饰品、小货车、小桌子等作品。(学生瓦楞纸创意作品展示如图3所示)

图3

● 效果和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笔者本着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原则,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因此,先以求助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及全班交流,让他们有了活动参与感和小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接下来,笔者设计了比赛活动环节,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开展小组角逐,进行组内实验,这样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也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所有学生都产生了参与其中的兴致。然后,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由学生独立探讨设计、制作什么材质的书架,如何制作书架,怎样改良书架等,通过一系列的有序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多方面思考与承重结构相关的问题,如拱形、瓦楞形,摆放的方向怎样更合适,如何进行材料加固等,学生通过“发现—分析—思考—实践—验证得出结论”的一连串实践活动,不断思考创新,丰富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动手实践过程中,从而加深对瓦楞纸的承重能力的认识,也对整个活动有了一个大体的认知。接着,学生按照自己的知识需求,通过互联网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整理,自己动手制作PPT演示文稿并在小组内、班级内开展汇报交流,互帮互助,相互启发。学生在收集、整理、汇报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也提升了综合能力。本项目实现了学与做的深度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能保证他们在兴致盎然的状态下,大胆实践,开拓与提升自身的相关能力,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寓教于乐的项目活动。

猜你喜欢

瓦楞纸书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瓦楞纸的秘密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飞机起飞
新书架
新书架
新书架
瓦楞纸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