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慧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重构的意义、困境与对策

2023-03-16

关键词:话语思政智慧

胡 刚

(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随着世界进入数字生活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时期,数字治理在提速,数字鸿沟在缩小,数字生产、数字生活等也衬托出数字文明时代智慧中国建设的气象万千。人工智慧是数字文明与人类智慧发展同步同频的历史必然。在此情境下,必然会对人类社会思维交流、观念认知、思想传播等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智慧舆论场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构境遇的对比与关联中,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创造与知识系统的数智化传播趋势下,我们观察到了由此带来的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构境遇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在人工智慧赋能高校思政课“课堂范式革命”的大背景下,主动构建符合智慧化新场域特征的、契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方向的课程教学话语体系,以整体的姿态展现数字文明新形态下思政课教学话语影响合力和价值意义的既定内容传播与关系交往情境,产生能够直接影响青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聚合效应、引导效应和正向转化效应。

一、人工智慧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构重塑的理论意义

人工智慧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人类理性思维发展的历史性跃升,这是人类智慧与现代科技合理进化的必然产物。同时,为了体现意识形态话语的主体性和主导性,我们需要全面展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在本土化过程中的理论特色,并充分发挥虚拟语境的建构优势。这可以被视为对高校思想理论教育传统思维结构的有益补充。而且,考虑到人工智慧日益扩展的伦理范畴和价值边界,高校思政课的话语生态重建需要在成熟的话语意境和理论关联中进行。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地认同人工智慧生态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强调特定舆论场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考虑到智慧生态的场域特征。最后,还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改变话语表述范式来提升教学话语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的实际效果。

(一) 充分尊重人工智慧的技术机理,观照场域革命影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客观规律

人工智慧场域的逻辑起点是数字运算,在虚拟建构意义上它的逻辑预设与人的现实生活存在着“云泥之别”。数字化时代智能技术与其生态结构的实际影响,数字化个体信息描述的规范性,智慧生活参与者数据采集与管理的合法性、正当性,数字化教育过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价值认同的培育程度等方面的实然嵌入,形成了人工智慧生态这样一个“包含‘人力所能创造’范围在内的‘人工系统’”[2]。当然,人们大可不必纠结于这种数智时代的新生产力与传统思维习惯“史无前例”的“碰撞”,更不必“惊慌失措”。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3]580。基于此,“人工智能+”范畴更为强调线性逻辑的自然展示,强调知识内容在虚实场域间的平移,强调思政课程相关方在智慧生态中提升思想价值的思考效率。这些与思政课堂对于意识形态宣讲、情感交流需要,以及教育主体政治立场、知识水平、讲授技巧以及价值引领与意义整合,接受主体的主流价值坚持、个体理解能力与实践意愿等是正相关的。

因为在智能构建的应用场景和整体信息生态中,现实的人与虚拟系统相耦合的虚拟主体同样能够完成有明确意向的、认识和改造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智能世界的“机械伦理”与人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演进必然要同向而行,所蕴含的道德判断、价值观养成,以及人工智慧参与的教育类程序性工作,从结构上来说是可以完全兼容的。人工智慧不会是“天马行空、自由发展”的技术,也不应是“工具理性”的必然归宿,自然也不会在被赋予主体性的同时完全取代人在思政课教学思想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身份。它应是人类智能合理进化的重要延伸和技术成果,通过人类元思想体现相关观念与想法体现“显性智慧”,来实现对一般意义人类智能的模仿甚至超越,不断激发数字赋能“生态创新”和“话语再塑”。

因此,智慧生态应该积极参与助力思政课话语体系数字内容的与时俱进,要求蕴含应然社会伦理、主流价值与人文关怀,必然呈现为科学的理论意义与充沛的情感关怀,必须充分照顾到社会发展与文化意境的演变,充分把握受众对象数智时代“原住民”身份与话语样态呈现日趋多元化的特点。思政课意识形态话语的政治规定、价值主导与道德习惯的“善施教化”等功效,也会在“智慧+”所代表的新社会形态中得到加持,主动呼应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应然秩序。这既是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高度的内在要求,也提出了人工智慧技术进化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谐统一的时代任务。

总体而言,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特征的数字文明时代的到来,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更智能、更互融的智慧社会生活形态的形成。这种智慧生态的新元素深度影响着思想理论新成果的生成与传播。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教学的重要渠道,思政课的教学范式也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这催生了教学话语体系的创新进路,超越了“互联网+”的传统范畴。从原来的技术辅助转变为将拟人智慧生态深度融入传统思政课教学场域,使得思政课的“现实+虚拟”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反馈等,都能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对提升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二) 智慧生态主动赋能思政课意识形态传播,提升其叙事说理能力的聚合效应

美国学者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曾指出,话语既“制造知识”,也“鼓励知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生态的深度融入,也必然会对思政课课程教学话语结构的革命性创造提出要求。由于人工智能所展示的“意识”是基于云计算和拟人逻辑的模拟,而人类意识与其所处的主客观世界的互动在认识论层面是深入且具体的。因而,无论是抽象的智慧算法和大数据系统,还是具有具体特征的人工智能机器规则,都需要充分考虑是否能作为虚实场域话语传播合作协同的关键因素。这可以使人们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活动及其表征的价值诉求、政治权力系统的话语体系等,产生与传统话语场互融互补的评价和影响,体现意识形态传播与人工智能技术进化的完美契合。科学阐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智慧思政课话语传播场景中的应然回归和实然出场,这同时也意味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同领域、不同意识形态要求的话语互动将成为意识形态价值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一般来说,理论的彻底性体现在其与人们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相契合,同时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展现出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以及作为特定价值诉求的象征,进行利益表达和主动传播。思政课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与人工智能生态的有效融合,能够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推动思政教育的个性化发展。这不仅突显了意识形态话语科学灌输的特性,也避免了由于教育对象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科学理解导致的“实践异化”。这种融合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在学生心中的教育效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思政话语以往被冠以“程序性话语”的刻板印象。如此,既能强调“叙事”与“讲理”的功能,凸显学术性与政治性,也能坚持科学灌输与有效启发,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系统全面深刻的理论讲授与学术意义,促成智慧教学环境中强化生态开放、学习自主,与讲求价值引导、伦理规范、理性认知的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有机契合。这里,总体上表征的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涵的系统性阐释,呼应的是人类智能合理进化的重要延伸和技术成果;也是观照有着鲜明历史积淀、时代特征与政治价值趋向的主流意识形态叙事话语与说理话语,在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传播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当然,思政课话语传播的科学灌输、价值劝导等意识形态诉求鲜明的工作内容,人工智慧或许由于嵌入角度或关联度等原因无法胜任,但并不妨碍“智慧+”生态深刻改变原有教育生态的供给方式。尽管人工智慧已然在话语交往关系重塑方面确立了自身独特的技术地位,但政治信仰与理论逻辑始终属于主流思想价值科学灌输的核心部分。更有别于传统语义逻辑为主的文本话语“转述”与“灌输”方式。其反映的新舆论生态技术机理与意识形态科学灌输特征内在一致,能够助力智慧生态话语叙事能力提升,充分展现教学主体与接受主体相互尊重,促进理解合作、实现教学相长。因为支撑人工智慧的算法和强计算能力,都必须建立在符合主流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的基础之上。而尽管人工智慧生态以超越人类大脑记忆运算、决策、控制等实际界限的“云智慧”获得超越机器学习阶段的可能,甚至不必要模仿人类完成任务的方式或重复人类智慧进化的生物过程;尽管显性思想教育的存在有其深远的意义,即使在未来AI技术步入“强人工智能”时代,拥有了类人化情感与自我意识,我们必须坚定地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话语场域中的主导地位和“出场资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基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活动,如思政课话语的生成、体系的构建以及话语权的明确。同时,我们也能对话语的意义进行深入解读和阐释,科学灌输话语价值并实现有效的认同。因此,话语传播机制、媒介载体与技术关系、叙事说理能力提升等都能与课程范式的合理进化保持正相关。

二、数智情境下思政课教学话语建构的现实困境

在当前的数字化环境中,技术理性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对个体道德理性和群体德性的解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话语生态的建构准则普遍表现为理论性和思想性的内在提升,以及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协调统一。这种变化相应地改变了数字化时代生活世界和价值世界的意识形态部分及其内涵。随着数字文明新话语场域的形成,我们被提醒要更加重视智慧情境对新的思维体系和话语交往的实际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回应同场域不同话语主体的“在场竞争”或“身份博弈”,而不是任何形式的“轻视”甚至“脱离”,以此来全面把握智慧思政课包括话语体系整体结构设计的意识形态传播要求等,对于智慧思政课话语生态的积极重塑和科学创新而言,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话语言说“平权”倾向与教化效果离散,智慧应用在话语实践活动中“越位”

在某些话语交往不甚充分的教学场域,人工智慧虽说不必再拘泥于传统思政课课堂教育活动关于教育者与受众对象要情感一致、同处固定物理空间的要求,但伦理规范与行为准则的“虚拟出场”,交往活动的“人效性”、“单线化、形式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反噬”,可能会削弱其强制性。虽然人工智慧支持话语受众的圈层化、分众化,通过精准获取用户习惯进行喜好匹配,实现个性化推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智慧情境下特殊的交往实践,使得思政课接受主体的话语世界出现“信息茧房”现象,他们可能会排斥其他“非我族类”的传播信息,从而产生“代际鸿沟”。

另外,对于追求话语权威、价值观引导的话语权创构而言,在智慧生态场域中受众对象的自主性学习机会增多,深层次的教育内容研讨与生活反思,将有可能由表层化的知晓所代替,精准化、个性化演变成跳跃式主观偏好。而且,人们也时常会出现因为过度关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功用的实现程度,无法完整考虑传统思政课堂层次不同、定位不同、受众群体接受能力不同的教育场域。加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灌输关系”、“主客体关系”由于对象性思维,容易忽视其间丰富的互动关系,其对象性指向削弱了科学灌输本不应忽视的主体性。从而强调话语表达的差异性而非内在价值的普遍性、统一性,过分解读“交往对等”、“话语平权”。因此,“平权”倾向使得思想意志、道德规范的教化效果表现为离散而非趋同,话语空间大量被线性的、扁平化教学直观感受与程式化话语所占据。结果是人工智慧成为价值决策的主要承担者,人类自身日渐“丢失”其主体性,倾向于语言符号与情绪表达的“象征性存在”。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位于“技术至上”的惯性思维,"智能技术依赖"逐渐取代了人类智慧进化中不可或缺的创造与创新,导致少数社会价值伦理的规制并非建立在理想信仰和道德伦理之上。此外,为了迎合受众的语言习惯,我们可能会不恰当地将话语传播的主导性、政治性和权威性与受众群体的主观喜好进行置换。这种做法看似强调个性,但实际上却强调自我支配、推崇个人至上,甚至忽视集体概念和社会意义,最终沦为“为我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经历从“工具关系”到“伙伴关系”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大数据与算法崇拜”的现象。由于对智能技术的过度信任,我们可能会忽视生命意义和生存权利等重要问题,甚至盲目追求“AI至上”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价值理性被工具思维所取代,思政课话语建构的技术人本性和合理性表现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和算法优势的“迷信”,从而产生了大数据推送和算法偏好的“技术错觉”。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担忧,我们可能会抹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创造性、自主性和独立性。为了保证思政课话语交往的政治考量和价值倾向,我们可能会刻意避免“灵魂困境”和“鸵鸟难题”等问题的出现,以及主体性彰显诉求不明显的情况,从而导致主体身份的“隐匿”和话语权利的“脱嵌”。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传授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包括历史观和阶级性等必然要求,无法完全体现在高校思政课程主体间的内生发展中。

(二) 公共场域传统话语失真、话语关系“失范”,“西式民主话语”冲突影响严重

在特定的数智化语境下,话语权的开放性、流动性和分散性与思政课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灌输性和说理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我们将这两者与智慧生态的融合创新相对应时,常常可以发现,公共性和自主性的凸显,相较于其他元素,似乎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度的提升,往往体现在对话题设定的“突然反问”倾向上。在智联万物的数字文明时代,各种主张和诉求的公共话语可能会形成一种“众生喧哗”的异质语境。公共话题的自由参与更多地被平等对话的要求所遮蔽,这使得话语实践活动的意识形态规定性变得模糊。此外,个性化和娱乐化色彩明显的公共话语似乎也有意脱离传统的话语空间规则和“公序良俗”的约束。随着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权”强势介入,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传播教育依赖关系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碎片化、快餐化、标题化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弱意识形态性、弱政治性的非教育性装饰。进而,随着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对社会生活,尤其是公共领域思想观念的生成与价值传播产生深度影响,不同道德认知与价值趋向的话语表达逐渐演变为“理所当然”的存在。这导致思政课话语言说的内容定位变得模糊不清,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言说模式。

而无论是在“人声鼎沸”的公共空间、“个性宣泄”的“自留地”,抑或是“熙熙攘攘”、“纷纷扰扰”的舆论场、“众声喧哗”的话语场,形形色色的价值诉求“你方唱罢我登场”极为活跃。在当今社会,各种非主流亚文化形态以其个性化的话语空间吸引了青年学生。受到朋辈示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流行用语和非理性词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这种话语设计往往倾向于迎合而非契合,容易使人混淆“快乐轻松”与“庸俗娱乐”、个性化定制与过度窄播化的概念。如果不能有效地引导民心、主导民意、引领走向,就可能导致原生话语体系主体间关联断层,使话语关系“失范”。权力话语的规定性与“人工智慧+”话语场景中通行术语的随意性存在价值尺度冲突,这引发了关于思政课话语交往“脸谱化”的讨论。因此,如果将教学话语简单地定义为表述政治规范的“文本内容”口语化,就可能忽视了相关理论逻辑结构与话语机理的解析,导致话语价值指向的不确定性。在现实语境中,这可能表现为理想信念、政治信仰的逐渐缺失、“审美疲劳”与“疏离现象”,以及话语传播的弱化和话语价值内涵层次不高。

此外,由于意识形态因素和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影响,现实语境转换时常会遇到西方话语基于“意识形态偏见”设置的“话语陷阱”,以及基于西方话语规则的“恶意演绎”、“扭曲抹黑”、“利益裹挟”。这些试图以普世面目出现的西方政治话语一直试图以形形色色的“杂音”抢占话语权制高点,试图影响中国社会主流舆论走向,以固化成符合其一贯标榜的“适合普罗大众”的西式民主价值。尤其是其“精心打扮”的政治话语不断尝试同化不同技术意义的话语场,试图解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疏离主流价值观与思想共识,使得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更为隐蔽,影响思政课中国特色学术话语表达方式乃至思维习惯的形成。

应当认识到,上述潜在影响不仅可能扭曲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政治性和历史性,还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等核心话语元素被边缘化。由此,关于话语体系正当性与价值共识建构的讨论,可能会因为传统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伦理关怀功能被削弱,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聚焦缺乏足够的学理支撑和合理解释,而显得无足轻重。在这种情况下,话语表达被错误地归类为“独白式语言”,在已然撕裂的语境中表现为“自说自话”。这种产生话语隔阂的交往关系显然不是智慧思政融课话语体系创新的真正目标。

三、人工智慧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发展的有效对策

鉴于高校思政课的独特教学地位和显著的政治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智能+教育”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经历了革命性的变革。对于人工智能伦理内涵的深度关注,必须充分考虑教学语言与媒介环境互动的不确定性,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表述与智慧生态结构元素的系统整合。同时,我们应着眼于意识形态传播生态格局的持续更新和科学创新,凝练思政课教学话语数字内容的因果逻辑与价值实践的技术路径,全面展示“智慧+”思政课程教学范式如何全面服务于“铸魂育人”的关键任务及其过程性特征。

(一) 牢牢掌握思政课话语权,体现数字文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思想力量

一般来说,理论话语的“铸魂塑形”是人们依照一定规律认识、理解与改造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生活世界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话语生成与形态衍化的开放性,同时也反映了时代思考的思想伟力。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场域的蝶变,我们常常看到“主体泛化”的现象,这使得智慧思政教学系统及其话语生态的再塑更加需要强调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话语权。在数字文明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有着特定利益诉求、意识形态属性和阶级立场,有着明确国家上层建筑政治权力支撑。聚焦于话语主体的行为准则,以及话语传播与接受的相关方对待数字内容的基本规则,也是对数字文明场域中意识形态话语权利与权力关系系统整合过程的呼应。在这里,话语权利表征的是话语主体对内在价值的确认,对主体间理论互动、思想交流的认可,以及对交往理性的尊崇。而话语权力则强调明确的政治权威与意识形态控制,这也是对话语主体间交往有效认同的过程。

意识形态范畴的话语权与所处历史阶段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根本性质,与生产力由谁代表、发展成果归谁享有等社会属性有关。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的发展史证明了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而进行的自我改造,证明了话语体系对应的是“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3]51。而话语权力“都是在话语中产生,在话语中再造的,也是在话语中体现争夺和得到改变的”[4],话语权生成也必然是要关注人类思想历史的演化。它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元话语权威”的主导地位,话语主体是以充分的话语权利来完整表达主流意识形态,要求明确话语权结构体系的政治概念与范畴、话语内容的灌输范式与政治话语的基本边界,由此形成主流意识形态意义鲜明的教化效力。以往传统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5]。既不能依赖“经验主义”,也不能机械地信奉所谓“经院哲学”,更不能将带有明确意识形态意味的思政课话语权“拱手相让”,甚至在西方话语“普世价值观”幌子下“让渡”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教育主导地位。

即便身处数字文明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整体结构中无论是文本话语、教学话语还是评价话语,都有一个最为基础的逻辑起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与政治方向。数字文明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再塑,必然要体现明确的意识形态价值指向与传播程效,并在此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意味着要确认思想表达的意识形态价值存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话语生成和完整表达的理论源头和思想灵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科学表达、有效传播、思想引领和价值影响。因此,政治性和真理性是首要的价值考虑,这使得带有鲜明价值趋向和政治特色的思政课话语体系具有实践属性,能够完整展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准确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最终都归结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价值意涵。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价值的尊重,有历史反思和学理溯源,也坚持正向思考和辩证思维,而不是“随波逐流”。既能映射到话语特质的强政治性、强韧性与斗争性、革命性,也重视语言技巧与人的魅力,观照到话语表达的终极意义不仅在于规劝道德世界的“向善而生”,还在于认同虚实交互、充分理解、有效协同、深度参与的智慧思政课程情境,强调其基于价值判断与道德选择的伦理属性、思想意志的政治属性等,保证课程活动实施能产生合理且更为符合本心的实际获得感。

(二) 尊重教学结构优化与评价范式转换的现实诉求,有效赋能思政课堂话语体系创新

从协同创新角度而言,智慧语境的相关表达至多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群体话语的新补充,其自身也至多是传统意义上理论宣讲与科学灌输场景的智慧升级与延展。因此,基于一定教学理念,整合了教学本质、媒介载体、教学内容、方法风格以及师生、生生在内的教育关系等结构体系的重构再塑,是通过有具体意境的话语体系来完成教学全过程,来体现思想理论教学与科学灌输完整展开的价值意义。积极呼应数字文明新场域下高校思政课“课堂范式革命”,以稳定持续的教学效能体现智慧智适应学习场景的教学优势。以真诚互动、有效认同的主体间教育交往实现课堂生态理念重构、教学过程再造,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原有思政课“程序化”、事实性知识传播的固有路径,推动现有课程教学组织系统向“数智联动”的智慧生态转化,重塑思政课生态课堂结构系统所蕴含的“有机互动、和谐共生、复杂多样、动态平衡”教育关系。同时,重新审视新生态下教学活动实施的角色定位,以及话语形态的重构、表达系统的重组、教学理念与社会关系的再塑等。

人工智慧生态的深度融合,使得智慧思政课的价值分析工具更趋“理性”,也会使得人们对定量评价的“唯数据论”批评逐渐转向对智慧生态融合整体程效的关注。这里呼吁的不仅仅是基于“既往”教育内容的宣教,还应有必要的“开来”,需要立足实践、对接现实,需要将“‘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结合起来”[6],将其话语影响、阐释深度、宣传广度与理解程度等,作为评判主流话语是否实现有效认同的关键指标。具体而言即为运用超级算法辅助大数据,以智能抓取、数理建模等工具方法,讲求精细操作、精准对焦,强调个性化“滴灌”。通过“精准制定和全通道配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7],精准分析,综合用户习惯,专注于话语内容、教育效果,强调表达方式与价值意蕴的转换,完成话语结构体系性改造,使教育活动主客体特征具象化,并完整保留其个性特征与参与轨迹。在话语传播范式的末端阶段,教育主体应习惯于进行必要的理念创新与教学反思,能够主动运用拟人智慧生态的过程性评价结果,修正教育趋向,创造更为合理、更为精准且全面客观的教育方式,提供系统性评价反馈,对教育程效、学习体验实施精准评估。

尽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反映了政治刚性和必然的政治价值要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数字环境下对思政课的整体教学与话语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与创新。以智慧话语的算法优势和大数据系统支持为主导的“课堂话语”与“实践话语”,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性、科学性和真理性。人工智慧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基于交往互联、跨场景融合,依托大数据、智能算法和领域专家等相关理论思考与经验总结,最终体现在技术革命领域的系统性存在,主张分享话语权利。因此,我们欣然接受“智慧进化”所带来的“技术革命”和“场域革命”,并对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传统课堂范式进行基于拟态时空域的“跨界创新”。这种创新不仅具有理性思路,而且具有深远的价值意义。我们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系统的存在视为“伙伴”而非“工具”,以有效地推动思政课课堂生态结构的优化、语言艺术与教学形态的转变。这标志着从“互联网+思政课”向“智慧思政融课”课堂的“范式革命”在技术进化和时代飞跃中的进步。

(三) 重构思政课话语意义认同与传播范式,实现科学灌输理念的“顺势而为”

话语认同是基础,也是前提。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性之研究方法、新时代开拓创新之探索精神,分析新时代社会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实质表现;以发展的视角直面挑战、迎接挑战;还原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发展历程,将思政课话语革命与对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之关注深度融合。以数据聚合与多学科整合的数字实践,强调数字文明新时代话语意义认同。明确的是道德规范、价值诉求、思想观念的科学传播,尤为需要强调实现历史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同的内化效果。而传统意义上主流思想理论传播所强调的价值交流、理性思维的效果与定式,同样需要通过感性话语信息、非语言因素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所包含的政治信仰、社会理想与思想价值等,达成自觉有效认同,主动固化为道德习惯与思想政治品格。“任尔东西南北风”,于泛在交互的情境中提升教育关系的重构效果,智能沉浸的教育生态中同步显现传统场域思政课堂的“虚拟语境”,在虚实耦合的技术关系中实现智慧生态课堂话语意义的学理转换。

应该说,智慧思政课话语传播范式,融合了逻辑理性、实践理性和学理理性等元素。我们高度重视智能技术的支撑以及数据的共享,这确保了拟态空间的实质性存在,并持续主导着思政课堂的科学灌输。这是对一般感性宣教的有效强化和实际拓展。因为“话语语境的时代化、话语场域的智慧化、话语载体的拟人化、话语传播的多元化造就了人工智慧语境下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表达的新颖性和重构性”[8],也是需要聚焦于传统思政课话语形态的“传播范式革命”与意识形态有效传播,蕴含相应价值目标、思想认识、道德规范等关键内容依托有效传播范式,促成主体间自由讨论、实质认同,增强话语交往的亲和感与主体间互动。对于思政课教学话语智慧传播呈现的效果而言,应是既要有人愿意听,也要让人听得懂、做得到;既要让数据温暖人心,也要使其能通晓人情世故、世间百态。这是对意识形态话语含义的理性表达和真诚认同的追求。

智慧思政融课话语生态的科学重塑,依旧需要体现思想理论、价值认知以及社会伦理、政治价值的科学灌输、和谐共融,需要意识形态话语的说服力、感染力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力、公信力。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础,既关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也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过程。既有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的“解疑释惑”,也有强调话语场“虚实互促”的实践体会,顺应高校思政课课堂话语演化轨迹的“灌输范式革命”。需要说明的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科学性、历史性和生活性,是为了凸显其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基本途径和基础方式。这是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的,是完整表达意识形态要求和时代发展意境的方法论前提。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遵循,也是强调尊重智慧话语生态传播规律和技术伦理,彰显理论宣讲的时代性和学理性,体现关注经典文献、聚焦时代境遇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最终,我们要强调话语内容的教育性、思想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既要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灌输,又要有情感互动和思想意识交往,以构建体现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张力的独特意境。

猜你喜欢

话语思政智慧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有智慧的羊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