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的意义、挑战与路径

2023-03-16产梦萍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乡村振兴

产梦萍

摘   要:乡村振兴是当前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促进共同富裕、解决新时代新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适宜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挑战,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既需要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也需要促进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尤其是要把握好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的着力点,从而推进乡村生态高质量振兴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生态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3-0020-0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明确要求。乡村振兴是一项重要的乡村发展策略,它不仅关系着乡村的生态问题,同时也关系着乡村的经济情况,它的建立需要结合人们对乡村发展具体情况的了解和对振兴乡村的信心,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发展策略,它将作用并将长期作用于解决乡村的发展问题。当下,乡村振兴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迫在眉睫[1]。为了处理好新出现的乡村生态问题,迎接乡村生态新改变、新挑战,需要深入研究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与实践,引领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道路。本文着重从重要意义、面临问题、路径对策三个方面去分析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问题,以期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一、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意义

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是建成适宜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包括乡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个维度。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者相互独立、不能同时兼顾,认为两者之间的结合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殊不知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是实现乡村生态和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助于保护原有的乡村生态环境,也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增长[2]。人与自然想要和谐共处,首先需要使生态环境达到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良好状态。有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达到农村居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需要农村居民不断地去寻找适宜他们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甚至把原有的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进行改造,以满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环境的需要[3]。这同样是对农村的生态问题、经济问题、农村居民需求问题的有机结合,是完成三者协同、有效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打造好绿色、可持续的乡村建设,需要把建成适宜农村居民生活的生态环境这一任务作为前提,这也是农村生态价值的关键。适宜村民的生态环境无法凭空出现,而是要基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改造,建立在原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上,是对原有的乡村自然资源、乡村风光和乡村环境保护开发措施要求的进一步提升[4]。

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是促进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生态振兴问题非常关注。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就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并指出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必须重视乡村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保护原有的乡村环境,在这个前提下,构建适宜村民居住的乡村生态环境。尊重和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协调促进乡村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题中之义[5]。建造适宜村民居住的优良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带来一定的生态价值,也会给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好处。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考察时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实现乡村自然价值的增长需要关注生态环境自身,良好的、适宜农村居民生活的乡村生态环境能够赋能乡村自然价值。在乡村生态振兴发展的新阶段,首要工作就是建设适宜居民生活的生态环境,这同时也是发展乡村生态振兴的紧要任务。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农村某些商品、产业的生态价值可以转换为经济价值,通过对农村生态价值的深入挖掘,结合市场导向可将其转换为农村的生态资金和生态产业,这对农村的生态与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促进了农村生态与经济领域的振兴发展,也是对乡村生态价值的一种新诠释[6]。

二、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挑战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第一,在过去的乡村发展探索阶段,人们只看见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乡村的生态建设,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了原有的乡村生态系统,使得生态环境出现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等直接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经济生产,甚至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尽管这些年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断向农村居民进行大量的生态文化宣传,使得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了极大的提升,但部分农村居民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和相关专职人员该处理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无视、不予理会的处理方式,由此导致了宣传组织人员无法在农村地区形成系统、集中的生态环境活动和号召,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为解决这一难题,还需要加大对农村居民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的宣传[7]。

第二,造成乡村环境问题的原因较为繁多复杂,仅关注某一小处的乡村环境问题去兴师动众,而不顾全乡村生态的整体发展,不但劳民伤财也会事倍功半,既解决不了农村居民生产、居住的生态环境问题,还会导致财力损耗,使得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第三,因为近些年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广大的乡村居民开始利用自身所处地区优势结合市场导向发展农副产品、手工技艺、特色养殖、农村旅游等农村产业,但由于这些产业属于低端产业,产品附加值低,缺少创新机制技术支持,因此无法产生高额经济回报,后续发展动力迟缓,且乡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机制不足,使得乡村的创新机制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乡村生产实践活动开展陷入困境[8]。更不用提生产后的销售环节,由于缺乏品牌铸造,无法凸显产品特色和优势,无法享有好的品牌带来的效益,也丧失了一定的产品宣传亮点。

三、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

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需要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的目的是建设好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工程,作为乡村振兴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生态振兴,发挥着恢复乡村生态发展的重要作用,而生态系统建设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构成部分。乡村生态系统由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个小部分所构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综合型系统[9]。其中的自然生态系统指的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资源和环境状态,比如土地、大气、水源、生物等,它们的总和构成了自然界完整循环的天然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经济生态系统指的是能源的转化途径、资源的利用情况、生产方式的模式、生产的效益和生产的效率与如何进行生产等,经济生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直接反映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水平[10]。社会生态系统包括个人、集体和人与人传递交换的信息、创造的文化等内容,在乡村系统里表现为村部落、集镇、村组织、村镇文化等。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在农村区域环境里,乡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离不开乡村自然环境的支撑。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扩展着乡村环境的视角和边界,连接着大自然中各个生物,构成了完整的生命循环系统,它们也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1]。生命共同体作用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的循环发展中,比如说生命共同体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相应的大气环境的变化也会造成生命共同体的一系列变化反应,它影响着生命共同体的运行方式和生存质量。要想实现人们理想的生存状态,完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希冀和目标,就要改善空气水平、土地状况、植被覆盖率、水源质量。而在乡村的生态系统中,农村经济生态系统需要改善和提升传统农业、传统手工业的技艺及扩展相应产业链的业务等,像以当地乡村风景为依托发展的旅游业,依赖当地土地发展的种植业、畜牧业,对原有农产品进行再处理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依靠乡村湖海资源发展的渔业,以及借助于乡村劳动力优势发展的乡村服务行业等[12]。

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需要促进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乡村的生态环境离不开乡村这块土地的文化,二者紧密关联,我国的乡村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生态知识和地域文化,这些乡村生态文化知识充实着乡村生态文化系统[13]。以前的农村居民选择的是传统的农耕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在日常的生产实践里摸索总结农事规律,在农事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规律,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低碳生产生活,与土地共存。他们尊重土地、尊重自然,在劳动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界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的观察审视,掌握生产要素和获取自然给予的回报;他们感恩自然的慷慨,对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他们在从事农事时学会了趋时避害、辨土施肥、用养结合的农事知识和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循环观等,他们在劳动实践里总结的这些农事智慧推进了当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绿色产业。可以说乡村经济生态系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促成了乡村经济生態系统的产生,乡村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里吸取了资源和能量,这些资源和能量给予了乡村生态系统以支持。此外,它还需要提供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源来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它需要解决农村居民的就业难题,帮助提高乡村居民的工资收入,帮助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提升,使得乡村经济、秩序发展稳定,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由此促进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有学者说过:“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子系统与其生态环境子系统在特定时空的有机结合,它是人类智慧圈的基本功能单元。”乡村生态系统并非一个孤立的系统,它由乡村区域之间、乡村区域与乡村个人之间的关系组成,它着重关注的是其中的生态关系,但并不是单纯的生态关系,也涉及乡村与个人之间效益回报的问题,乡村生态系统是由处于该乡村生态圈内的个人、组织团体和圈层构成的,它是乡村居民与乡村环境之间的最好链接。如果想维护好并且治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根据社会情况,制定完善好各种法律、道德的规则和准则样板。除此之外,还要做到让乡村各个小组织及个人获得自在、公平、足够的发展,努力化解这些关系里面存在的偏见、不公平与误解。生态系统的三部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三者并非彼此对立,而是互相交错、相得益彰的,有着各自专属的构造与运行模式,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带来了社会、生态、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乡村生态振兴的新发展阶段,要想振兴乡村,使乡村恢复其曾经拥有的辉煌,就需要做到尊重自然规律和法则,依据自然规律和法则行事,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系统,维护其生态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和开发乡村的生态资源,促进乡村生态和乡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乡村居民提供适宜居住、适宜生活、适宜发展的乡村环境。同时,大力开发乡村区域优势,综合市场需求发展依托于当地环境的乡村旅游业、乡村手工业等,实现乡村发展的转型升级,由第一第二产业为依托、主导过渡到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带动各个行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居民的教育、收入、就业需求,最终真正地达到农村生态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漆向东,彭荣胜.中国城乡关系政策70年:调整与演进[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7-15.

[2]   漆向东.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辨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8-32.

[3]   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126.

[4]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4.

[5]   王太明,王丹.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类型划分及治理机制[J].求实,2021,(2):51-69.

[6]   路璐.擦亮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国家名片[J].红旗文稿,2019,(13):28-30.

[7]   熊春文.疫情应对中农户生计与粮食安全[J].江西社会科学,2020,(11):5-12.

[8]   刘忱.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J].新农村(黑龙江),2018,(2):54-58.

[9]   王太明.中国共产党减贫的实践历程、基本经验及未来转向[J].经济学家,2021,(7):17-26.

[10]   叶敬忠.留守女性的发展贡献与新时代成果共享[J].妇女研究论丛,2018,(1):11-13.

[11]   路璐,许颖.大运河文化遗产与民族国家记忆建构[J].浙江学刊,2021,(5):65-72.

[12]   路璐.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受众新媒体消费研究[J].视听界,2013,(5):37-42.

[13]   孙彦斐,唐晓岚.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21,(4):193-199.

[责任编辑   刘   瑶]

猜你喜欢

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乡村振兴
新发展阶段和“十四五”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把握好阐释好中国现代化新征程的发展大逻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法治意蕴
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