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在乡村旅游项目中的价值体现
——以大芦村为例
2023-03-16谢俊琳
张 鹏 谢俊琳
(1.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2.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
引言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离“美”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农村之美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精神层面的美,二是视觉层面的美,将公共艺术设计融入农村建设中,使农村更加宜居和美观是公共艺术设计者应着重思考的问题[1]。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乡村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田园风光、人居环境、自然环境、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乡村色彩的自然与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迎合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圆了现代都市人的“绿色梦”,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容,是旅游开发的新探索。
国内的乡村旅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低档次的服务。随着国内旅游行业的发展与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旅游者对自然环境优美性、纯净性、天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新奇、民族味、乡土味的呼声越来越高,旅游景区唯有在这些方面下苦功夫,才能有效吸引旅游者[2]。
二、当前乡村旅游项目公共艺术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一)破坏原有生态环境
很多乡村地区周边景色宜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天然优势,但由于自然村落规划的随意性,一些本可被充分利用的公共空间变得破败、脏乱,这既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也导致空间利用不合理,有的村落生活垃圾随处可见,不仅破坏了环境的美观,还影响了旅游者的心情。另外,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在设计初期为了方便施工、减少运作成本,对原有环境进行大面积破坏,随意更改原有的地形地貌,砍伐场地内的树木,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
(二)缺少地方特色
公共艺术应与区域环境相协调,表现区域精神风貌,孤立的公共艺术是不存在的。目前,部分乡村旅游项目的公共艺术设计缺少农业特色,与区域环境不协调,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忽略了当地文化,一味模仿外国风格,导致地域特色在项目中无法得到体现。例如,部分乡村旅游项目是建立蔬菜、水果采摘园,不仅季节性较强,而且品种单一,产业链条也不够完善。也有乡村旅游项目公共设施不健全,在建设时只考虑实用功能,对美观性、地域性考虑不足。还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只是对果园、农田、牧场的叠加和罗列,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存在趋同性,缺乏文化个性,缺少吸引力。此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一些地域性较强的文化习俗也在逐渐流失,如竞技、集会等活动越来越少,本应是村里最热闹的婚礼喜事也失去了传统的味道。
(三)艺术化不到位
公共艺术设计可以传递地域文化色彩、人文风貌,是体现当地特色的重要方式,人们在欣赏公共艺术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所处地方的艺术文化氛围[3]。但从我国的一些乡村旅游项目来看,其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多是雕塑小品,设计创意不足,旅游者观看后易产生审美疲劳,失去游览兴趣,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有一些乡村旅游项目在公共艺术设计方面较为粗糙,细节不足。例如,旅游园区内缺少无障碍设施、果蔬清洗不便等,影响了旅游者的游览体验;乡间小路应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但一些村落的道路规划不到位,甚至没有进行道路硬化,一旦遭遇雨雪天气就会给旅游者 带来不便。
三、公共艺术设计在大芦村旅游项目中的运用
(一)项目介绍
大芦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城东背面,佛子镇西北面,距离县城3.8 km。从南宁方向可经过省道103—省道312—乡道007 到达大芦村;从玉林方向可经过省道308—省道312—乡道007 到达大芦村;从北海方向可经过国道209—省道312—乡道007 到达大芦村。可以说,大芦村旅游园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见图1)。
图1 大芦村俯瞰图
(二)设计原则
1.立足区域环境
美国城市规划专家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求为特征的偏向于实用的艺术,一个地方的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反映区域民俗传统,为当地民众所理解与接受。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4]。遵循这一原理,大芦村的乡村旅游项目设计应在充分理解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运用本地的建材、植物、土料,使设计凸显地方文化特性、农业特性和自然特性,设计者必须在收集、积累的基础上有感而发,这样设计出的公共艺术作品才会鲜活,才能引起旅游者的共鸣[5]。
2.展示现代农村面貌
公共艺术是植根于时代的实用性艺术,其设计与实现需要各方面技术与知识的支撑,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公共艺术设计的演变。在大芦村的乡村旅游项目公共艺术设计中,公共艺术设计应成为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舞台,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在优美、夸张的艺术形式中展现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创造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高科技农业艺术”,实现公共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将现代农业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出来[6]。
3.维护区域生态环境
公共艺术设计应本着绿色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区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设计者应考虑的要素。水文、日照等自然条件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基础条件,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基础条件才能选择最合适的材料[7]。以植物选择为例,大芦村的公共艺术设计应选择耐寒、耐阴的植物,如旱柳、榆树、松树等。另外,应尽可能使用地方材料来营造景观,如对秸秆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其作为公共艺术材料,体现出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倡导积极的生活状态。
(三)设计策略
1.以保持原生态面貌为核心的古建筑设计
大芦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1522—1850 年),建筑面积22 万m2。大芦村建筑群具有明、清时期岭南建筑风格特色,是目前广西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和最完整的明清时代民居建筑群,是富有艺术性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是人们研究岭南地区明清时代民居文化的一处典型的活样板。2013 年5 月,大芦村古建筑群获国务院批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芦村古建筑资源丰富,但除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仍有相当数量的古建筑未得到有效保护与开发。对于这类古建筑的设计,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原有建筑风格,恢复其原貌。同时,在建筑内里、视线盲区可采用现代材料进行加固,在复原古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增强其耐久性。
以大芦村古博物馆的设计为例,该馆融入了大芦村古建筑文化、私家庭院艺术、楹联艺术等展示内容,建成了集大芦村古建筑文化赏析、园林艺术欣赏、楹联书画展示、品茗休闲娱乐、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空间。建筑外侧采用了钢化玻璃支撑加固,不遮挡建筑原貌,保留了古建筑原有风采;优化了内部光照系统,设计了沿墙展览栏,视觉上扩大了内部空间,解决了古建筑内部空间狭窄的问题。对破损的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等进行了还原性修复,起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使用村民家中闲置的旧物件,如旧门板、陶罐、咸菜坛子等进行组合造景,使这些旧物件产生岁月感,使观者与景观产生精神上的交流。
2.将现代设施融入区域设施
对于旅游景区而言,现代设施的融入是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措施,如购物、休憩等设施、建筑等。但现代设施和建筑往往与古建筑群风格不协调,如何将现代设施融入区域风貌中,成为景区旅游规划思考的重要问题[8]。
大芦村景区内的现代设施规划设计,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以上问题,通过古建筑加固改造、新建同风格建筑等方式,使现代设施与景区风格统一起来。以景区内星巴克咖啡馆的设计为例,入口沿用并修缮原有古建筑,同时在色调、材质、建筑风格上与周围建筑相匹配;主体建筑为新建,建筑风格亦融入古建筑群中,力求在实现建筑功能的基础上融入景区风格,不显突兀。
以景观标识设计为例,以建筑结构为原型的标识,具有建筑特色,并增加了民族传统纹样进行点缀,使之更加契合景区的整体风貌。
以灯光系统设计为例,特色文化与灯光相结合,增强地域特色。运用智能化的灯光控制系统,减少人工维护。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进行灯光搭配,调节灯光的变化。同时,村落整体照明以点光源为主体,结合射灯与村民建筑自有照明,达到整体夜间景观亮化的效果。整体色调以橘色为主,多种其他颜色的灯光作为节点点缀,烘托出村落整体温馨友好的氛围。
3.打造体现区域传统民俗的沉浸式旅游项目
大芦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浓厚,以传统民俗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繁多,最著名的属“跳岭头”文化活动。公共艺术是民众的艺术,它能体现民众自发的积极性,带给民众一种自娱自乐或自我教育的方式。“跳岭头”多在中秋节前后10 余天内举行,“岭头队”(师公)到村边岭上进行舞祭活动,师公戴着面具,表演“抛偈”(舞蹈)和“唱格”(歌舞);表演程序为安坛、请神、收禁、歌舞等,歌舞过程均有鼓乐伴奏。
围绕“跳岭头”的旅游项目设计,一方面是以旅游观光为主,观赏民俗表演,另一方面是以旅游消费为主,以“跳岭头”中的文化创意产品为商品、纪念品。在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同时,将民俗融入旅游开发中,促进大芦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综上所述,良好的公共艺术设计能有效改善乡村旅游项目的景区面貌,带来更多的客流量,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设计者应在充分尊重区域景观、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对景区建筑、设施、装饰进行艺术化设计,打造环境优美的乡村旅游观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