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大简《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

2023-03-15魏逸暄

北方论丛 2023年2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摘 要] 新出安大简《仲尼曰》作为战国写本,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新材料。本文重点探讨《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对论及言行关系的简文加以解析,并指出《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的三个方面:主张言不过行,要求少言慎言,并强调慎言与“仁”的关联。在战国竹书本与传世文献相对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窥见儒家思想的传承性与复杂性,同时能够对《论语》等传世文献的成书、流传以及儒家思想的演变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安大简 《仲尼曰》 孔子 言行观 《论语》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语录类文献整理与儒家话语体系建构及传承的研究”(20&ZD265)

[作者簡介] 魏逸暄,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DOI编号] 10.13761/j.cnki.cn23-1073/c.2023.02.003

最近公布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1]所收《仲尼曰》,其体例近于《论语》,原无篇题,因基本以“仲尼曰”起首,故整理者拟题为《仲尼曰》。该篇辑录孔子言论凡25则,其内容或共见于《论语》《礼记》等典籍,或不见于传世古书。《仲尼曰》作为战国时期的写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孔子言论流传的早期情形,对于进一步探究先秦儒家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此前学者对传世文献所见孔子言行观多有讨论。如据武克忠总结,孔子的言行观表现为:言要追求“谨”“慎”“信”,行要追求“敏”“敬”“慎”,言行要一致,但某种程度上说行比言重要,并注重“躬行”[2]。此外,宋宁宁[3]、胡宁[4]等学者对孔子言行观有进一步探究。常佩雨则注意从上博简《弟子问》等出土文献出发,结合《论语》《礼记》等传世文献的记载,综合展现孔子的言行观[5]。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仲尼曰》中论及言行关系的条目入手,结合传世文献,对该篇所见孔子言行观的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文献学、思想史意义予以探讨。

一、《仲尼曰》中涉及言行观的简文

安大简《仲尼曰》中明确论及言行关系的条目共有4条,以下试作解析。

(1)仲尼曰:“华繁而实厚,天;言多而行不足,人。”(简1)

与此条简文相近的内容见于《大戴礼记·曾子疾病》:“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说苑·敬慎》:“夫华多实少者,天也;言多行少者,人也。”这两种文献均称出自曾子之口,《仲尼曰》则系于孔子。

其中有争议的是“厚”字。简文写作   ,整理者隶作“   ”,认为该字从“土”从“厚”,读作“厚”,其“厚”旁与清华简《系年》简91、《厚父》简13所见“厚”的写法相同;赘加土旁,与“厚”字的古文“垕”(见《说文》)同例,是“厚”的繁体,训“多”[1]45。有学者则指出所谓“   ”字应从“石”“生”声,读为“省”,“省”有减少、简约的意思 见简帛网简帛论坛《安大简〈仲尼曰〉初读》下的跟帖,第11楼,2022年5月2日。 。如此,则简文中“省”与“繁”对举,与传世文献中的“寡”“少”之义相近。此外,另有学者认为“   ”读为“厚”若无问题,则该字之前或脱漏“不”字,是为“不厚” 见简帛网简帛论坛《安大简〈仲尼曰〉初读》下的跟帖,第6楼,2022年4月14日。 。按:简文作   ,其下部确与“生”近似。该字的字形与《厚父》简13所见   最为接近,因赘加土旁,下部遂与“生”形近。该字若读作“厚”,则与《大戴礼记·曾子疾病》《说苑·敬慎》中的“寡”“少”意义皆相反。孔广森注云:“言万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6]97《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中“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与“言多而行寡者,人也”这两句构成类比的关系,即以草木生长的自然规律来比喻人的言行不一。为追求与传世文献的记载一致,有学者认为“   ”或可通“省”,或前有脱文。然而,无论是从字形还是用字习惯看,“   ”显然更有可能读作“厚”。作为战国写本的《仲尼曰》完全可能是另一种角度的论述,即“天”与“人”构成对比关系 陈民镇认为,《仲尼曰》的摘编者有意追求内容的前后对比与齐整的句式,参见陈民镇《论安大简〈仲尼曰〉的性质与编纂》,载《中国文化研究》2022年冬之卷。 ,而不一定要迁就传世文献的表述。

此句意为:花开得越繁盛结果就越多,这是自然的规律;话说得多做得却很少,这是人类社会的现象。

(2)仲尼曰:“君子溺于言,小人溺于水。”(简2)

此条简文见于《礼记·缁衣》:“子曰:‘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不过“君子”与“小人”二句的顺序与《仲尼曰》不同,整理者已指出《仲尼曰》的顺序与《玉篇·水部》注所引相同[1]45。郭店简及上博简均有《缁衣》的战国写本,然不见此章。

此句意为:君子淹死于所说的话中,小人淹死在水中。

(3)仲尼曰:“伊諿=(言咠),而禹   =(言兹),以治天下,未闻多言而仁者。”(简3)

此条在现存的传世文献中未找到相对应的文本。“伊”,简文写作“死”,整理者读为“伊”,引《成阳灵台碑》尧姓“伊”之说,认为尧又称“伊尧”,可省称为“伊”,又指出“死”“伊”二字音近可通[1]46。按:“死”读为“伊”,可从整理者之说。但整理者认为“伊”为“伊尧”的说法颇有疑点:《成阳灵台碑》为东汉建宁五年所刻,此外,“伊尧”之称见于《东观汉记·世祖光武皇帝》“图谶著伊尧赤帝之子,俱与后稷并受命而为王”[7]8,另《潜夫论·五德志》中载“后嗣庆都,与龙合婚,生伊尧”[8]389,皆为汉代文献。王宁指出,称尧为陶唐氏、伊耆(祁)氏是汉代才有的说法,先秦无之 见简帛网简帛论坛《安大简〈仲尼曰〉初读》下的跟帖,第53楼,2022年8月29日。 。有学者认为“伊”当指伊尹 见简帛网简帛论坛《安大简〈仲尼曰〉初读》下的跟帖,第17楼,2022年8月20日。 ,陈民镇赞同其说,有进一步分析[9]。从伊尹传说在春秋战国的广泛流行以及古人对伊尹“尹治天下”[10]162的定位看,“伊”指伊尹的说法较为合理。

“諿=”与“   =”,整理者认为分别是“言咠”与“言丝”的合文,是“言如咠”与“言如丝”的省略说法;“咠”本义为聂语,即附耳私语之意,“言如咠”与“言如丝”都是形容说话的声音细小,出言缓慢谨慎;“言如丝”见于《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1]46然“言如丝”形容的是君王出言后的效果显著,从丝到纶,再到綍,有递进的意味,并非指声音的大小,故整理者之说可疑。陈民镇认为“咠”或读作“戢”,为收敛、约束之意,“兹”或与“裁”相通,有减省、节制之义,“‘伊言戢‘禹言裁,谓伊尹、夏禹出言节制,是下文‘多言的对立面”[9]。此条意在反对多言,作此理解确可疏通文义。

此条意为:伊尹和夏禹治理天下时说话谨慎,没有听说过有哪个话多之人能称得上是“仁”的。

(4)仲尼曰:“务言而惰行,虽言不听;务行伐功,虽劳不闻。”(简12-13)

此条不见于现存的儒家文献,但与《墨子·修身》中的“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句意相似,可相对照。

此条意为:致力于言语而行动上有所怠忽,即使说得有理别人也听不进去;致力于行动而夸耀他的功劳,即使很操劳也不会有名望。

二、《仲尼曰》言行观与传世文献的互证

安大简《仲尼曰》中具体谈及言行关系的条目看似不多,但在全篇中占比接近五分之一,远大于同类主题的内容在《论语》一书中的比重。陈民镇认为,《仲尼曰》的摘编者存在主题的偏好,言行关系便是其中重要一类[11]。通过与传世文献相比照,可以看出《仲尼曰》所见孔子言行观与《论语》《礼记》《大戴礼记》《孔子世家》等儒家典籍的记载具有一贯性,同时也有它自身的侧重点。一般认为,《论语》能大致反映孔子思想的原貌,是本文主要依据的材料。而《礼记》《大戴礼记》多为儒家后学的著述,其中的“子曰”“孔子曰”“仲尼曰”未必果真出自孔子之口,另《孔子家语》和《孔叢子》的性质尚有争议,这些材料可作为参考。

《仲尼曰》中所见孔子言行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言不过行

前引句(1)中的“言多而行不足,人”,对应《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中的“言多而行寡者,人也”与《说苑·敬慎》中的“言多行少者,人也”,反对话说得多,实践却很少,即言不过行,尤其强调行的优先地位。

如若只顾言而不重行,其结果便如句(4)所言“务言而惰行,虽言不听”,亦即《墨子·修身》所谓“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务言”与“惰行”或“缓行”相对,实际上便是“言多而行不足”。句(4)认为,如果行动跟不上,即便说得再好,别人也不会听他讲。

类似的观念亦见于《论语》一书。《论语·宪问》:“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指出,君子当以“其言而过其行”为耻。“其言而过其行”即《仲尼曰》中的“言多而行不足”,其对立面便是《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所言“言不过行”。《论语·为政》云:“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认为君子对于自己要说的话,应该先去实行,再说出来,即先行而后言。孔子指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强调君子要注意规范自身,说话时要谨慎少言,而行动则要敏捷,同样强调行的优先性。《论语·学而》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也言及君子应当做事敏捷而言语谨慎。《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宰予昼寝,孔子说道:“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孔子认为对于他人所说的话、所作的承诺,不能听之信之,而是要先考察他的行为,看是否能够与他所说的话相合。可见,孔子主张言不过行,并尤其强调行的优先性,这是与《仲尼曰》句(1)、句(4)所反映的观念相一致的。句(1)与《大戴礼记·曾子疾病》《说苑·敬慎》所记曾子之言相合,句(4)与《墨子》的论述相合,《仲尼曰》则称这两句皆是孔子之言。尽管这两句是否果真出自孔子尚无明确的证据,但它们所表达的思想确是与孔子相通的。

在《论语》之外的其他文献中,亦有孔子强调言不过行、行胜于言的记载。如《孔子家语·颜回》云:“颜回问于孔子曰:‘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孔子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本文所引《孔子家语》的内容参见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齐鲁书社2009年版。以下不一一说明。 这里孔子强调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以行言,是用行动来说话,而小人则是用舌头来说话,也就是泛于空谈,而未见实际行动。《孔子家语·好生》载:“孔子曰:‘……有其德而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而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其认为若是只有言语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此为君子所耻。所谓“有其言而无其行”,也属于言过其行。凡此种种论述,实则皆是在强调君子当避免言多而行少,做到“慎言”而无“惰行”。

在《论语》中,孔子更多凸显行的优先性,并贬斥多言,强调言不过行、先行后言。在儒家后学的著作中,尤其是相传由子思所撰的《中庸》《缁衣》诸篇,则更加强调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因此,有学者认为,言行一致的倾向是子思思想的一个特征,与孔子思想不尽相同 参见末永高康撰,佐藤将之监译:《郭店〈缁衣〉的形式和思维中的子思思想之特质》,载《科学·经济·社会》,2021年第4期。 。《礼记·中庸》所说的“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就是指言语要顾及行动,行动顾及言语,如此方才符合笃实的君子标准。无论是言多行少,或是行多言少,皆非君子所为。《中庸》反对言行不一,认为君子应努力达到言行一致的平衡性,这既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也是发展。《礼记·缁衣》引孔子语:“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顾)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该句强调言行相顾与言行一致。《礼记·缁衣》又云:“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这段话属于《缁衣》作者的发挥,意谓能够说得出但做不到的话,那君子就不要说;能够做得出但不可说的事情,那君子就不要去做,旨在说明君子要注重言行相合。与之相近的观念,亦见于上博简《弟子问》简12所记孔子语:“也,求为之言;有夫言也,求为之行,言行相近,然后君子。”[12]275陈伟依文意在“也”之前补“有夫行”三字,顾史考从此说,又将简12与简15拼合,其文曰:“君子〔有夫行〕也,求为之言;有夫言也,求为之行。言行相近,然后君子。”[13]167《中庸》《缁衣》以及上博简《弟子问》所表达的言行观,与《论语》所见言行观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中庸》《缁衣》《弟子问》所见孔子之言是否能反映真正的孔子思想,尚可作进一步研究。

总之,《仲尼曰》中句(1)(4)这两则语录,皆主张言不过行,并强调行的优先性,这是与《论语》的观念相契合的。这两则尚未见到类似于《中庸》《缁衣》的强调言行一致的表述。

(二)少言慎言

句(2)“君子溺于言,小人溺于水”的内容,亦见于《礼记·缁衣》:“子曰:‘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皆在其所亵也。夫水近于人而溺人,德易狎而难亲也,易以溺人。口费而烦,易出难悔,易以溺人;夫民闭于人而有鄙心,可敬不可慢,易以溺人。故君子不可不慎也。”其强调君子要注意其言语,话一旦说出便难以反悔,容易祸从口出,这与《大戴礼记·劝学》中所说的“言有召祸”句意相似,意在强调君子应当慎言。

句(1)谓“言多而行不足,人”,已反对“言多”。句(3)在释文上虽仍有诸多争议,但从全句看,其重点在“未闻多言而仁者”,亦即反对“多言”。多言自是与少言相对,少言实际上指向的是慎言,即言语谨慎,不轻易发言。

孔子有关慎言的论述,亦见于传世文献。《论语·里仁》载:“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孔子主张慎言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之所以言语不轻易说出口,是害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亦即言不过行。《礼记·坊记》载:“子云:……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孔疏云:“‘君子约言者,省约其言,则小人多言也。‘小人先言者,小人行在于后,必先用其言。君子则后言先行其行,二者相互也。”[14]1406同样是在强调少言慎言,言不过行。孔子所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均强调慎言之必要,慎言与敏行相辅相成。

孔子主张敏行慎言,同时也主张谨行慎言。《论语·为政》云:“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所说的为官之道,涉及慎言与慎行这两个方面,唯有慎言慎行,方能减少言语的错误以及行动的懊悔。再如《礼记·缁衣》云:“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其谓说话要考虑其后果,做事时同样也应当谨慎,核查其弊端,考虑周全再行动,因此不但慎言,还要慎行。《大戴礼记·劝学》系儒家后学著作,更是明确指出崇尚慎言慎行的缘故,即“故言有召祸,行有招辱,君子慎其所立焉”,言语不当会招来祸患,而行为不适则会招致耻辱,因此君子在言行方面需要谨慎。但“慎行”之说,在《仲尼曰》中并没有直接体现。

孔子亦将其慎言的理念付之实践。《论语·乡党》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由此可见,孔子遵循慎言的法则,力求无过。

另有《孔子家语·六本》记孔子之语:“夫终日言,不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之患,唯智者能之。故自修者,必恐惧以除患,恭俭以避难者也。终日为善,一言则败之,可不慎乎!”此处孔子所说的“自修者”,即注重自我修养的普通人,与“智者”相对。该句谓人们要时刻保有恐惧与恭俭之心,一言可败之,祸从口出,故需保有谨慎之心,亦是在论说慎言之道。

孔子这种慎言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到弟子,《论语·子张》中便记载了子贡之语:“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子贡作为孔子的学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慎言之说。儒家将慎言与君子的学识修养水平相联系,不知则不多言,如此便可减少错误,这也与孔子所说的“慎言其余,则寡尤”“一言则败之,可不慎乎”相契合。

《仲尼曰》关于少言慎言的论述,与《论语》等传世文献相契合,反映了孔子言行观的重要方面。结合传世文献,可知孔子之所以提出慎言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减少错误,“慎言其余,则寡尤”,若不慎言,则会陷入“君子溺于言”的境地;二是为了强调行的优先性,避免“言多而行不足”的情况。

(三)慎言与“仁”的关联

“仁”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十分肯定并推崇“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论语·述而》) ,可见“仁”在孔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论语》中也多次记录弟子问仁于孔子,孔子面对不同的提问者,对“仁”这一概念的詮释而有所区别,故后世多认为这体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尤其是宋代以来,执此观点者甚众。如宋人陈祥道《论语全解》云:“圣人之于人,岂能推其所有,强其所无哉?亦因其性而道之也。故司马牛未可与言仁,则告之以仁‘为之难而已。樊迟、子张可与言仁,而未可与言为仁,故或告之以‘先难,或告之以‘爱人,或告之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或告之以‘恭、宽、信、敏、恵而已。惟颜子然后能尽仁,故告之以‘克己复礼,‘克‘复仁之事也。仲弓可与言仁,未可以尽仁,故告之以‘敬恕而已。讱与难一也,言之难则曰讱,为之难则曰难。牛多言而躁,言讱云者,救之失欤?”[15]138-139而随着《仲尼曰》的问世,一句“未闻多言而仁者”,将言与“仁”这两个概念再次联系起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孔子将言与“仁”相联系仅仅是针对司马牛的性格而言么?抛开弟子问,言与“仁”的联系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又起到何种作用呢?

《仲尼曰》中所说的“未闻多言而仁者”,在《论语·颜渊》中有类似的表述,即:“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可谓之仁已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有记录:“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16]2214内容大体一致,而增加了对司马牛言多而急躁的性格描述。因此,杨伯峻认为“根据司马迁的这一说法,孔子的答语是针对问者‘多言而燥的缺点而说的”[17]122。今结合简文可知,孔子所谓“仁”的标准本就含有在言语上的要求与限制,“讱”即出言谨慎缓慢之意,孔子所说的“仁者,其言也讱”正与“未闻多言而仁者”之意相通。也就是说,慎言是“仁”的重要表现。当然,不可否认,孔子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讱”,必有出于对弟子性格问题的考量,但若是仅仅将这句话狭义地理解为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恐有未安。从《论语》一书来看,谈及慎言与“仁”关系的话语并非仅此一句,另有《子路》篇载:“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这里所说的“讷”谓语言迟钝、忍而少言之意,与“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相通。孔子认为有这四种品格之人近于仁德,即少言慎言是近于“仁”的必备品格之一。

再看孔子回答顏渊问仁时说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如果说孔子认为颜渊能够尽仁,那么他对于颜渊的要求是最高的,通过礼而达成“仁”的境界,而如何体现“礼”呢?这又能落实于孔子的言行观,因此慎言与“仁”的联系不言而喻。

反观《论语》有云:“巧言令色,鲜矣仁。”其分别在《学而》与《阳货》中出现。包咸注云:“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说之,少能有仁也。”[18]4花言巧语势必要多说浮夸之语,正与君子慎言之道相悖,故孔子说这种人的仁德不多。

孔子反对多言,主张慎言,不仅是为了能够减少错误或是强调行的优先性,更与其思想核心之“仁”存在密切的联系。以往学者因孔子对“仁”这一概念的回答不尽相同,而认为孔子之所以谈及“仁者,其言也讱”,是针对司马牛的多言而躁的特点而言。今结合《仲尼曰》,可重新审视孔子的“慎言”观念。孔子谓“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孔子认可伊尹的表现,伊尹的出现能够让不仁者远离,说明伊尹确为典范,而他对禹的评价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禹,吾无间然矣” (《论语·泰伯》) ,如此高尚之人,他们确为仁者无疑。故《仲尼曰》句(3)以伊尹和禹为“仁”的典范,他们的共同点是敏行慎言。

《仲尼曰》中谈及孔子言行观的内容有明确的指向性,即主张言不过行,要求少言慎言,并强调慎言与“仁”的关联。对于出土文献材料的运用,亦不能割裂其与传世文献之间的联系,通过二者的互证,可进一步深入体会孔子言行观的核心思想,并揭示孔子与儒家后学的思想差异。

结语

《仲尼曰》反映了孔子主张言不过行,要求少言慎言,以及强调慎言与“仁”的关联的言行观,这三方面并非相互割裂,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在更深刻体会孔子言行观内涵的同时,也要看到《仲尼曰》中没有提及的如“慎行”“言而有信”“主忠信”等命题,在《论语》等传世文献中亦是孔子言行观的重要方面。究其原因,或是囿于抄写篇幅,或是摘抄者的主观偏好所致。

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仲尼曰》已有的内容都是编选的重点,从该篇可以看出时人对于言行要求的倾向性与规范性。而《仲尼曰》中的这些内容有的流传至今,但也经历过增删改易,有的则在流传过程中遗失,甚至在后世遭到人为的取舍。通过研究《仲尼曰》,在简本与传世文献相对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窥见儒家思想的传承性与复杂性,同时能够对《论语》等传世文献的成书、流传以及孔子思想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这也是《仲尼曰》独特的文献价值所在。

[参 考 文 献]

[1]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编;黄德宽,徐在国主编.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M].上海:中西书局,2022.

[2] 武克忠.论孔子的言、行观[J].齐鲁学刊,1998(3).

[3] 宋宁宁.孔子言行观浅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4).

[4] 胡宁.《论语》“学文”辨义——兼论孔子的言行观[J].华中国学,2018(3).

[5] 常佩雨.“言行相近,然后君子”——从上博简《弟子问》看孔子的言行观[J].文艺评论,2012(4).

[6]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63.

[7] 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 王符撰,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陈民镇.安大简《仲尼曰》补说[EB/OL].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网站,2022-09-05.

[10]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 陈民镇.论安大简《仲尼曰》的性质与编纂[J].中国文化研究,2022(4).

[12]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3] 顾史考.上博竹书孔子语录文献研究[M].上海:中西书局,2021.

[14] 郑玄注,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 陈祥道撰,刘蔷,姜海军校点.论语全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6]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7]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8] 何晏注,邢昺疏,朱汉民整理,张岂之审定.论语注疏[M]//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王洪军]

The Confucius Views on Words and Deeds in  Zhongniyue  of  Bamboo Slips Collected by Anhui University   ——Mutual Verification with Handed-Down Documents

WEI Yi-xuan

Abstract: The newly excavated  Zhongniyue , as a transcript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a new material for the study on Confucius thought. The paper focuses on Confucius view of words and deeds in  Zhongniyue ,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and deeds and points out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fucius views on words and deeds in  Zhongniyue,  emphasizing that words are not deeds, requiring less words and cautious words, and emphas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utious words and “benevolence”.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the bamboo slips of the Warring States and handed-down documents, we can not only see the inheritance and and complexity of Confucianism, but als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other handed-down documents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fucianism.

Key words: Bamboo Slips Collected by Anhui University   Zhongniyue  Confucius  Views on Words and Deed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