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内生驱动机制研究

2023-03-15韩忠全

北方论丛 2023年2期
关键词:一流马克思主义学科

[摘 要] 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既是新时代定位学科基础作用和顺应教育政策的内在要求,也是展现地方特色优势、助推社会发展、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本文系统研究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现状,阐述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的一些成就、存在的一些问题、问题的成因分析,并努力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系统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流学科 内生驱动机制

[基金项目] 黑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研究”(JGXM_YJS_2021027);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龙江‘四大精神育人功效研究”(SJGSZD2021037);2021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特点与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研究”(21511)

[作者简介] 韩忠全,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哈尔滨 150080)

[DOI编号] 10.13761/j.cnki.cn23-1073/c.2023.02.00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看待事情和处理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正是贯彻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体现。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第二条中指出,“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是新时代学科建设与规划中的关键一环。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时间较短,但是理论成就和实践成果颇丰,学科发展态势良好。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需要认真总结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经验与成果,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困境与难题。这样才可以深度挖掘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重点推进方向与内容。

一、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近年来,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布局、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学科体系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这也意味着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党和国家的期待越来越吻合,学科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国家大政方针的科学阐释和智库作用日益凸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作用进一步显现。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同地方发展与繁荣紧密结合在一起。地方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完善提供充足的现实依据,同时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发展也为地方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和科学的方向指引。

(一)学科点分布更合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布局更加广泛,分布更加合理。学科点是学科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学科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学科点分布广泛、学科结构科学是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在学科点分布方面,经过最近几年的快速建设发展,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呈现增长幅度较快、建设质量良好的局面。截至2020年末,共有354家学科点分布在31个省份,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1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78家,非“双一流”建设高校235家[2]。这样的分布不仅是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密切相关,也是地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鲜明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各地区已然根据地方优势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地方高校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但是受制于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规模以及形式的不尽相同,导致学科分布的密度以及发展的程度也有所差距。学位授予点不仅在地方高校范围内得以扩大,而且在地方党校、科研院所也存在着大幅度的增加。这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将会在多个方面和多个领域不断为地方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自己的学科理论作用。

学科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开始是从政治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转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后来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并列为其五大二级学科。于2008年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近几年又增加“党的建设”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数量已经增加到7个,布局不断完善,且更加合理。于2022年教育部将“党史党建”作为独立一级学科,从而更加凸显党的建设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门类下二级学科的划分,是依据国家前进发展过程中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的分析和研究,也是共同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进一步朝着更加科学化体系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学科建设成果颇丰

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3]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同中国国情与发展形势紧密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阐释这些理论成果,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故事。同时对意识形态领域分析与研究更加学术化、大众化,且相应理论成果不断涌现。这对于现行政策和制度的分析更加具有前沿性与先导性。这是学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也有助于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门类下二级学科不断阐发更加科学的理论观点与学术看法。这些理论成果不仅鲜明阐述了中国现行的政策和制度,而且极大丰富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的内涵,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也努力造就了大批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与文化传播的生力军。在不断产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推进现代化的成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原理也更加熟识,理解也更加透彻,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也更加得心应手。

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采用各种方式为人民答疑解惑。为解答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地方各级领导集体定期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带头人、各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等,依据国家出台的政策制度,举办形式恰当、步骤规范、内容贴切的答疑活动,以此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一定时间内的重大问题与时政热点进行明晰和讲解,同时提出一些与事件走向密切相关的预测与分析。这既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丰富和发展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力措施。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也同样更加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前沿知识紧密结合。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这一极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在其他国家中不同领域范围内汲取学术研究成果,来充盈自身发展中所必需的养分。

(三)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在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都是依托于队伍建设才能不断取得丰硕成果。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创建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对于学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这也不断推進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中央党政直属机关、高等院校、各级党校和科研院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制定政策规范,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队伍建设。为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中宣部、教育部以及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党和国家为加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各方努力发挥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作用。按照国家教育部、宣传部的部署和要求,各地方高等院校陆续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对于学术前沿、最新理论的研究;部分省市还会组织相关人员赴国内外进行交流学习;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也会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等;教育部还专门划拨一定名额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和硕士指标以供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报考和攻读。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影响就是,参加高层次人才项目的人数不断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对于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更加透彻,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丰富内涵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尤其作为地方高校也在不断推出多样化的人才选拔项目,促使各层次的教学名师与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进而助力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队伍建设。

(四)学科体系日益完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一级学科之前,无论是在教学实践方面,还是科研规划方面都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且受到其他学科专业挤压,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局限。在地方高校学科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承担着公共政治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学科发展规划等方面却更多依托政府管理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等二级院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专门的二级学院支撑,进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乏力现象。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校中培养和发展、管理与考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以来,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学科门类进一步细化,对于各领域发展规律的研究更加熟识,研究方法也更加趋于成熟。尤其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视,也推动着其朝着更加制度化、体系化的程度不断推进。

二级学科的不断丰富,是支撑着学科发展的支架,是不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源泉。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对学科本身的概念、观点与方法进行更加细致和准确的阐述,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加以重点突破。二级学科的增加也是在学术角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断丰富,为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研究方向,对于社会问题的研究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不仅是停留在理解清楚、表达明白的层次,还要不断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推进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

(五)学科建设方向明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方向就是坚持其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这种意识形态特征是整合其二级学科发展逻辑形成的政治性特征。这种意识形态性特征不仅仅是学科发展所要依仗的重要原则,更是地方发展与繁荣所依托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的发展方向就是为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正确解读,就是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就是为高校建设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整体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又由于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和演进历程不尽相同,作为统一的一级学科,其发展既要讲求突出重点,又要带动学科整体化发展。整体化发展对于学科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引领,也是保证学科不偏离正确方向的重要依托。在整体化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方向也要遵循学科规范的要求。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范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指导和引领作用。切实增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凝聚力和说服力,也是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建设方向。

总之,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发展较为迅速、发展质量较为良好、成效较为显著、特点较为突出,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术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理论成果不断丰富。在一流学科建设中成就较为瞩目,但是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题亟待解决,值得关注和思考。

二、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同当前时代和国家迫切需要相比,同党和政府急切需求相较,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不相适应、不够契合的问题。

(一)质量水平有待提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质量水平有待提升。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但是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理论成果数量较多,但是其重点关注的领域和视域大多集中在地方省市的范围内,且理论成果涉及的领域较为狭窄且依托的实际情况已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当今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不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研究还不够丰富。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需要更多关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法学、民族学等众多与之密切联系的领域,正是这些领域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学科群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提供较为丰富的知识来源,而且由于其所属的二级学科发展时间较长,对于学科发展有着自身的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对于深挖一流学科的发展规律和推进学科进一步完善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关注度不高。因此,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需给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壮大的理论来源,也是高校学科体系结构更加完善和合理的鲜明表征,对于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理论研究有待深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待深化。站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在国家总体规划中对当前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成果还不够丰富,对当今政策的解读分析还不够透彻。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多地回应现实的问题。现存的众多理论成果对于国家现代化发展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经济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对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变化还没有足够的水平去助力研究与剖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建设时间较短,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大多都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如各种公共政治课程、“四史”教育宣讲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对于科研任务难免会因时间、精力投入不足进而造成学术知识积累难以支撑重大科研项目,导致产出成果不足的现象。科研作为学术发展的重要依托之一,是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不断深化理论研究深度的重要支撑。

发展时间较短是学科理论成果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不仅是高等学校整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且事关国家方针政策的顺利推行,甚至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现阶段而言,由于正处于学科发展的起步阶段,建设的经验仍然不够丰富,依托的资源仍然十分有限,取得的成果还不够丰富,这就导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阐述仍然略显不足,对于国家运行态势的资政服务作用仍然力有不逮,对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助推作用仍然有待提高。

(三)整体建设亟待解决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整体化学科建设的投入不足。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行发展大多是依托于某一重点二级学科进行开展,其研究的方向和领域受制于各种条件往往将重点放在某一时期、某一发展阶段,而缺乏从整体演进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同其他一级学科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二级学科整体研究的理论成果还不够丰富。

从横向来看,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等二级学科角度出发,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哲学、政治学的角度入手,都不能完整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发展状况。而且其下属的二级学科之间存在的内生逻辑还有待深入挖掘,联系还不够紧密,缺乏一定程度的联系与沟通。究其原因,这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学术背景有很大关系。很大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学术背景较为繁杂,有着自身学术科研的重点方向,很难把握好学科门类下二级学科的内生联系,容易陷入研究方向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转向纯理论研究的其他一级学科的误区。

从纵向来看,从开始出现马克思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指导实践过程中来、到进一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流学科的发展建设逐渐迈向更加制度化、結构化和体系化的方向。但是通过对其发展过程的研究发现,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演进过程中大多数的成果都是以某一特定领域为研究重点进行展开,而对于整体性的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以二级学科均衡发展和一级学科整体发展并重为建设重点,以推进整体学科发展态势强劲、二级学科建设特色鲜明。

(四)体系边界有待明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边界有待进一步明晰和界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是具有鲜明政治立场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设是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的,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叠加,也不是纯粹地进行政治宣传而毫无学术性研究的学科门类。在学科体系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对于学科边界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不理解的地方。在体系划分过程中,既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其他相近的哲学、政治学、新闻学等一级学科之间的边界问题,又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其他二级学科之间的边界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同其他一级学科的边界有待进一步明晰。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其他一级学科的边界来说,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哲学、政治经济学乃至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相结合来进行讲解。这就导致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其他一级学科研究方法、逻辑思维的影响,而缺乏对自身学科独有的理论逻辑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思考。最终导致模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其他一级学科之间的界限。

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为例,单独的历史学科是对典型的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全面的剖析和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是更多地关注人民如何对历史发挥能动作用的学科,这其中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有一部分教师却是将历史学中的研究方向和关注重点照搬到近现代史专业,进而造成边界不够明晰的现象出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边界不明晰的影响较为深远。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过程中,研究对象、内容、重点和方法的相似性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重合;对于同一社会现象在不同的学科门类中存在着相似甚至是部分一致的观点态度,导致没有体现自身学科的研究特点与学术价值。

(五)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4]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二级学科门类不断丰富,学科发展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升,学科队伍不断壮大。但也受制于该学科发展时间较短,难以避免地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体制机制的缺失。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总体上已形成特有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体系。但是从培养对象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如专业知识的储备略显不足、自主研究意识略显薄弱、专业前景前沿信息掌握略微滞后等问题。

现可以将人才培养机制问题的原因大致细化为三个方面:首先,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牢靠。由于硕博阶段生源的多样性、学术背景的复杂性以及学习工作经历的不同,使得部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生存在着部分系统化理论化专业知识的缺失。这导致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地填补基础知识缺失的空白,大量时间精力被消耗。誠然,不同学科背景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供更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但是对于纯粹偏向工科、理科等学科背景的学生仍需要转换学术研究思维,才能在更短时间内掌握专业所需的研究方法。其次,专业忠诚度不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认知不足和专业忠诚度不够高的现象,一定数量博士研究生的求学目的与研究方向存在着一定程度偏差的情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是为了服务国家发展,需要培养政治立场足够坚定、学术思维足够严谨的时代新人。最后,人才培养过程中互动的形式过于单一,阶段性质考核以及后期抽样检验过于简略,这也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化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践行民族精神的有生力量。对于学科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达到获得学位的基础标准。

三、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问题成因分析

(一)积累经验还不丰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经验还不够丰富。每个学科的发展与壮大都同内容体系的充盈和知识储备的增加有着重要的联系。一方面,内容体系的不断发展是一流学科建设关键的一环。只有学科体系不断充盈,才会有阶段、有规律地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向着科学化发展,才会有节奏、有目的地积累更多的学科发展原则。另一方面,知识储备的不断丰富也是一流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只有知识储备不断增加,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才能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解,才能不断提升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学术思想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话语权有待提升。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的学科体系正是其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其发展沉淀也为增强其学科话语权提供了前提条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单独设置以前,其学科的内容体系和知识凝练都是由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等法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所分别负责的。这种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内容的不同划分给不同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负责的做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内各个方向细化发展有所助益。但是对于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验整体总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缺失,对于后续学科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创建以来,更加注重从学科总体发展角度入手进行规划建设,但是受制于建设时间较短、理论成果产出数量较少、理论成果阐释深度不够等诸多因素,学科建设经验仍然尤显不足,未能彻底突破原有条件的限制,掌握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发展的经验原则,对于党和国家方针的阐释仍然未能达到所期待的程度。

(二)与思政课耦合不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还不够充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过程中,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联系十分密切,且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良好的实践发展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难以协调教学和科研的比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联系十分紧密,而在实际教学科研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相匹配的现象。如前沿信息未能及时融入教学课程中,最新研究方法未能实际运用到科研中来,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解读不够大众化,未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等。

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工作者由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大多基于哲学、法学等其他一级学科,对于学科内涵和意义的掌握仍然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尤其是在科研经验与教研能力方面。这也就造成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理论阐述缺乏一定的深度和独特的见解,对于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仍然未能全面掌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独具的发展规律还不够了解。

另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阐释更多地是根据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出发。虽然针对性更强且更易于解释说明,但是从学科发展与理论阐释的角度而言,难免会缺乏整体化的视角。这也就导致未能够切实分析其发展衍生的内生逻辑,挖掘其具有广泛代表意义的深层规律。这也造成对于问题的分析难免会存在一定程度上部分细节和角度的缺失,仍然处于解决表面问题,而未能深度剖析其中所暗藏的根本性原因,进而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

(三)结构功能关注较少

结构与功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角度。学科建设的功能主要在研究和运用两方面得以体现。在研究方面,就学科理论研究而言,已经出现制度化体系化的雏形,按照学科发展的规律不断推进就可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就学科资源利用而言,学科资源的开发力度有待提升,学科研究发展的平台还不够丰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关注程度还不够高。

就运用功能而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终的目的也是通过理论引领实践的发展。这其中主要包括: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指导地位、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领航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作用等。推进学科发展既要针对重点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又要按部就班有序推进逐步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而这就需要提高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研究功能与运用功能。

学科建设的结构主要体现在基本理论、发展进程、理论教育三个方面。其中基本理论方面,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二级学科是应重点阐释的领域;在发展进程方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以及中共党史也可以作为理清历史脉络的重要研究方向;在理论教育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充分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要突破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固化僵化的趋势,增添更多从整体化角度出发的经验和成果。学科建设还要同高校发展的重点领域相结合,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独立发展结构合理的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

(四)学科间侧重点区分不细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其他学科间的研究侧重点区分不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联系密切的相关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等学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和重合度。这是学科发展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本身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脱胎于这些相关学科,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授课知识点重合和理论研究交叉重合现象。但是既然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一级学科,那么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同相关学科就已然发生改变,更多的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

二级学科的发展进程不够均衡。由于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設时间较短,大部分理论成果仍然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对于一些二级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专业,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著作。这也造成一部分青年学生对于这些二级学科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其他一级学科门类下,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级学科门类下,对于学科整体发展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其他一级学科的不同特点,否则便没有必要将其从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单独抽离出来。在地方高校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把握好各一级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流,同时也要对其差异和界限有着更加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科不断发展壮大。

(五)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也是由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引起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原因引起的。

首先,本科生源数量和质量问题。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学术研究的历史沉淀不足,自身发展的趋向性与侧重点一定程度上不合理,导致学生生源的选择范围较为狭小。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硕士点博士点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本科阶段就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院校较少,学生数量较少,生源也相对较少。本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存在着部分课程衔接不连贯的问题。

其次,硕博阶段学术思维转变的问题。在硕博阶段的部分学生存在着学术严肃性、学理性的缺乏,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缺少对专业的崇敬之情,甚至是对于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术语等也存在着不了解、不熟悉、不清楚的现象。学科的发展同样需要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在马言马”不是一句空谈,要真正在学术探讨和科研过程中贯彻执行下去。

最后,学科认同感使命感问题。由于这种认同感和使命感的缺失,会使后续专业研究汇总出现乏力的状况。这种情感是在研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不断深化的,是在深耕马恩经典理论过程中不断显现的,是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思想的熏陶过程中不断形成的。这种情感的缺失会导致硕博阶段的学生难以有意识地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联系的重大问题,难以积极主动地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奉献属于新时代青年的一份力量。

四、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

十多年来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研究过程中取得了许多具有战略性价值的成果,同时问题和挑战也随之而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机制研究还较为薄弱。内生驱动机制是系统或者体系推进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其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的性质、结构、动力、模式、功能、内在矛盾、价值体系等方面内容。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更多是将主要的关注点聚焦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方面本文从党建引领、标杆带头、重点内容、政府支持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在微观方面则是从教学科研、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智库资政四个角度进行研判和论述。

(一)宏观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

1.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党的建设引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这一论断关系重大,具体体现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重大问题,事关高校及全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局”[5]。虽然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发挥作用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但是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的力度与成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与效果,学科建设还需要校院两级党组织统一领导部署和引领政治方向,更加精准全面细致地解读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发挥更高水平的思想理论教育作用。2022年教育部将党史党建学科设立为一级学科,凸显了国家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视与期许。党和国家推进党的建设,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党性修养,党性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立场的问题。只有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才能打造一支工作作风好、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进一步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同党的建设关系密切。只有在党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党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来支撑,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践来源。

加强地方高校党委、学院党委(党总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导。首先,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重要指导,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以期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与业务能力。其次,努力提升领导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所有共产党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是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将自身的命运荣辱同国家人民的未来前途紧密结合,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能力。在不断提纯党性的过程中,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完善与发展。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各方的鼎力支持。在当今社会各种文化思潮交互激荡的社会环境下,地方高校各级党组织应当为增强学科内生驱动力而给予大力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的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力研究过程中发现,不仅仅要党组织发挥作用,高校行政部门同样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在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作用和突出特点,以此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向心力与影响力。

2.发挥学科带头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发挥学科带头作用。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研究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地方高校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位置定准,要与党和国家的定位保持一致,强调其在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其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引领带头作用。在不同的地域范围中,不同高校不断发展所依托重点专业学科也不尽相同,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重点领域也可以有所侧重,更好地发挥地方特色。

发挥学科带头作用应同地方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同客观实际紧密结合,在地域范围内从建设经验较为丰富的国家级、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汲取成功经验。同时还要结合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轨迹历程,建设具有独到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地方高校学院构成更加合理完整。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地方高校建设的重点工程,正是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体现。

发挥学科带头作用应提升其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仅是作为高校普通一级学科存在,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依托。在对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的内生驱动机制研究过程中,需要整合好并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使其发挥正确的方向引领作用。只有方向正确,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使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需坚定其对学科发展的信仰。地方高校还需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对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进行关注和帮助,提升青年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将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更好地贯彻与执行下去。与此同时,学科建设还需要对科研硬件以及软件条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学科的发展不会因软硬件的缺失对学科成果的产出造成影响。

发挥学科带头作用还需要依据国家政策文件的要求。在一流学科发展过程中需对标国家学科建设相应的指导文件来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前景,这样才可以做到有迹可循、有枝可依,不偏离学科发展的正途。在研读国家政策要求中,不断梳理出自身发展建设的重点方向。

3.突出重点建设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凝练出重点建设内容与领域。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的时间较短,但是在地方高校整体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却十分重要,也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科发展需要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经验,以此为契机,凝练出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要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点内容,应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推进方向密切相关,应同社会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应同地方建设发展休戚相系。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地坚持发挥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作用与价值,需要明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尤其是能同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借此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建设的重点研究内容应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方向应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指导,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其他学科的先进成果中汲取养分,从而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跨学科研究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学科内容进行叠加,也不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内容重新排列组合,而是对不同相关学科之间的重点问题进行整合梳理,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内生逻辑。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经验来解决马克思主义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但同时又不失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独特性,这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就是在总结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凝练形成的极具代表性的指导规律的学科,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也可以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壮大。

学科建设的重点內容也可以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养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整合其他学科的优势资源与经验成果,积极发挥其他学科的榜样示范作用,重视研究其他学科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及领域。一流学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是吸收借鉴临近学科的经验,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近学科的建设历史较长,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的普遍性规律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这些相近学科的经验并不是意味着完全地照搬照抄,也不是以学习融合为由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方向,将关注点落在其他学科内容特点上。如果这样做,就会失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价值与意义。

4.提高政府宣传力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过程中可以借助政府的宣传帮助。地方高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极其重要的智库资政作用,其重要的作用在于向社会各部门各领域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以期可以带动地方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而助推伟大中国梦的顺利实现。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满足社会正常平稳运行的需要,是为了满足地方高校稳步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建设发展规律,坚持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育体系,力图培养综合素质水平高、专业本领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达到上述目标不仅需要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为其他的学科和领域提供一批批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新人,而且还需要在学生生源上下功夫,招收不同层次和方向的研究生来充盈不同的学术背景,进而争取达到培养专业领域宽广、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而这些措施的施行与完成不仅需要依靠地方高校实施和推进,同时还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学科建设还需要在社会范围内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家、社会、地方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社会范围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还有待提升,仍有部分人只是简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定为只在政府和高校发挥作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高校的一门专业学科,而不了解它的政治性和实践性特征。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极为重要的行政机关,是维系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为坚定的拥护者与信仰者,其自身的运行就已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典型范例。正处于伟大的新时代,时代青年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此肩负起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的伟大重任,解决人们所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更需要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在进行实践和决策过程中获得更加中肯和科学的建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断发展,对于地方政府的高质量运转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地方政府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注,可以在制度施行过程中合理采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的建议,促进地方繁荣与发展。同时为学科建设增添专项经费予以支持,为学科工作者提供更多可以宣传与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平台与机会等措施助推学科发展,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微观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

1.加大教学科研投入力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投入。丰富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是衡量学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尽管作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时间较短,但是在党和国家关注与支持下,发展速度较快且质量较好,取得了一系列較为显著的成果。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马工程”研究与建设成果得以产出,国家社科、教育部以及省级基金项目不断立项与完成,有着显著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和高水平学术论文不断出版与发表,这对于学科建设而言意义重大。但是面对当今社会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实际情况,不应满足之前取得的成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发展进程较快,但是部分二级学科的建设进程和产出成果仍需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一些二级学科发展态势强劲,也产出了极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但是部分二级学科由于自身领域与其他学科高度的重合性,很难找出自身的特殊优势和学术研究方向。为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鼓励青年教师到基层、国外高校等地进行考察和学习,并积极申报各级专项基金项目,借此机会来不断深化对学科发展较为前沿的成果的认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突破自身认知的局限性,构建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建设科研投入比重同过去相比有所提高,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承担本学院本硕博学生专业课程的同时,还承担着全校思政课的教学任务,这也占据了大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精力与时间。

科研精力的确需要不断投入,但是对于教学这一领域的关注也同样重要。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也要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对于取得优秀成就的教师进行鼓励和支持,树立良好正面的形象,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以增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此外,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成立一些专业期刊。专业期刊数量的增加不仅可以起到促进专业前沿知识传播的作用,而且可以提升学科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专业期刊是指系统刊发某一行业或某一学科领域内系列论文的连续出版物。专业学术期刊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特殊的服务功能和重要作用,那就是针对性地解决某一领域内遇到的理论难题,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避免或减少损失。由此可以看出,专业期刊无论是在学术发展的角度还是在理论研究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由于大量学术研究成果不断产出,原有的期刊数量难以容纳基数日益增加的学术论文,且同地方社会与高校特色的匹配程度较低,因此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对于专业期刊的创办与运营投入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不断产出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具包容性的专业期刊。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成果,并为地方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2.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学科建设需要重视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作用。受制于学校层次和地方发展条件等客观因素,仍然存在着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依托在其他二级学院还未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机构的情况,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化和整体化发展有着较为重大的影响。

二级学院的创设是不断提升学科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科地位的鲜明表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设立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与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助于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过程中,学科团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科团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薄弱之处,以期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等方面作为重点方向加以攻克,这是保证质量的需要,也是推进发展的需要。

學科建设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引领作用。此外,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还要强化顶层设计,凸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引领作用和政治立场,将思政课的核心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他一级学科的专业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其不同于其他学科,除了具备同其他学科相同的专业性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建设,增加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的交流,进而从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推进国家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沟通合作、协同发展。

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本硕博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是检验学科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持续发展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做到“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6]。对地方高校学科体系发展而言,在遵循教育部下发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基础上,可以根据地方高校发展需要,增加地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卓越学科建设,以此带动相关学科沿着国家的需求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不断发展与壮大。人才培养和管理方案是学科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环节,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铁律,也不是可以随意更变的规则,是在深刻把握时代变化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抉择。一代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不断涌现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不断丰富的内生动力。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和考核的标准及要求要更加体现学术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对于学科生源结构、知识背景、学习研究成果的产出标准,以及后续科研或者就业规划需要有着更加正确的预期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生源数量和质量是学科建设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与此同时,就当前大部分的地方高校阶段性培养状况来看,存在着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生源数量较少的状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阶段课程安排难以完全贴合覆盖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在地方高校学科发展过程中,争取各种条件来推进本科阶段相应专业的开设,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生数量;争取将基础知识和学术思维在本科学习中就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为学科建设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硕博阶段的考察需要更加科学严谨。同时还要兼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状,在硕博选拔过程中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突出学生对于未来研究规划、专业资料收集、专业基础情况掌握等能力的考量。在硕博阶段的课程规划中,要努力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争取在一定年限内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为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输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人才。

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于学术能力的培养。在本硕博贯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增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能力、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对于更高水平的学术与科研的追求与向往。通过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将本硕博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一流资源转化为一流课程,将最近的理论成果内化于课堂教学中来,将时政热点、制度法规以最恰当合理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同时在形成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核心课程群的基础上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其中必修课程是整体学科理论的高度凝练,旨在将学科发展的大体脉络和典型成果展现给学生;选修课程是对学科特定领域的深度剖析,旨在让学生对特定领域的研究方法、历史事件以及内生逻辑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

4.发挥引领建设作用

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发挥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航作用。在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历程中,其二级学科现已增加至七门,其中增设的党的建设这一二级学科指向性较为明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识形态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引领。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发展建设,不仅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化推进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作用,对于地方社会各领域协同合作中也贡献出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引,进而“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7]。新时代各种文化潮流不断激荡,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指导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刻不容缓。

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国家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文化建设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根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是漫无目的肆意发展,也不是墨守成规的“命题式”发展,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需要坚定理论自信。思想是行动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引。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飞速变化发展的今天,中国作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支持力量,不仅要推进本国经济发展,维系国内政治安全稳定,而且还要对国际问题表明中国立场与态度,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盈中国理论,让理论有来路,更有去处,进而助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完善与发展。

另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助力学科变革。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旧有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与当今人们的思想状态存在着不相匹配的状况,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水平飞速进步,自然科学体系不断充盈,旧有的形式和条件在不断改变,新的危机和挑战正在不断产生,这就迫切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升级重组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总之,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已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现在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这些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浅薄的建议。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有助于进一步强化理论自觉自信和深化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參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艾四林,吴潜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5]中办、国办印发《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N].人民日报,2015-01-20.

[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4-30.

[7]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

[责任编辑 李金辉]

Study on the Endogenous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s of Marxist Theory in Local Universities

HAN Zhong-quan

Abstract: Constructing an endogenous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of Marxist theory in local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positioning the basic role of disciplines and conforming to education policies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an important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for showing the advantages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Marxist theory first-class discipline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expounds some achievements obtained, existing problems, cause analy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s of Marxist theory in local universities, tring to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 the endogenous driving mechanism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s of Marxist theory in local universities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Marxist Theory  First-class Disciplines  Endogenous Driving Mechanism

猜你喜欢

一流马克思主义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