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CGTN建构国家形象的叙事研究

2023-03-15梁强姚志英

关键词: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主流媒体

梁强 姚志英

[摘 要]主流媒体CGTN传播对建构国家形象产生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形塑我们的国家形象,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话语权,能够树立更强的国际威望。跨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CGTN建构国家形象面临创意不足导致传播形式内容过于单一、主流媒体CGTN传播的国内文化题材较少、形象建构未能融合“自塑”和“他塑”等现实问题,据此文章将注重以“数据可视化”及“沉浸式体验”为切入点探索全新叙事模式,具体而言包括精心设置媒介议题,建构良好国家形象;以“新世界主义”为核心,创新叙事内容和方式;建构国家正面形象,彰显和平形象本色;整合各类媒介资源,开展多元传播活动。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主流媒体;CGTN;国家形象;叙事表达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3)06-0142-06

[收稿日期]2023-09-27

[基金项目]2023年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译介学视角下凤阳花鼓外宣翻译研究”(2023AH051562);安徽省重大教研项目“基于‘五重维度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2022jyxm1106);滁州学院校级一般项目“译介学视角下江淮分水岭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翻译研究”(2022XJYB22)

[作者简介]梁强,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商务英语、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姚志英,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跨文化翻译、英语教学。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40多年的高速增长时期,在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文化和社会等多个领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是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体系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1](P100-10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和打击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开始利用其先进的宣传武器蓄意污蔑和抹黑中国,意欲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取得主动权,捏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的众多发展成果,扭曲我们国民的和谐、幸福生活,使得外国民众对我们国家的整体形象产生了完全与事实相悖的负面看法,阻碍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国家开展顺畅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活动。面对着愈发复杂、多变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在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CGTN为代表的各类主流媒体应主动承担起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任,积极响应十四五计划中国家对媒体深度融合提出的各项要求,加快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转型进程,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并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具民族化和时代化特征的健康文明大国形象。

一、主流媒体CGTN传播对建构国家形象的积极影响

(一)能够有效形塑我们的国家形象

作为能够展现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性内容,国家形象不但是这个国家的隐形资产 ,同时还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声誉、地位和发展前景[2](P41-43)。长期以来,中国始终遵循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等治国理政原则,同时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诸多成绩,在国际社会中我国已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种种发展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和认可,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仍坚定地走着构建和谐社会和总可持续发展和平道路,为世界和平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已不再是任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欺负的落后国家,中国早已是其核心成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在国际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所坚持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更是成为了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先效仿的示范和榜样,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带动了国家形象的稳步提升。在我国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持续提升的形势下,为了压制我国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通过国际传播不断打击并抹黑中国的国家形象,将我国过去的落后形象等同于现在,利用我国社会中出现过的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等不良问题试图以偏概全[3](P17-25)。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主流媒体CGTN则迎来的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对那些西方不良媒体和政客们不停的污蔑、打击和甩锅,CGTN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声,用更加公正客观的态度向世界报道中国并讲述中国故事,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视角出发让全球华人甚至是外国网友感同身受,显著改善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二)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所谓的国际话语权就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话语表达主体意愿、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国际事务和影响国际舆论的综合能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国家形象已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与之相对应的国际话语权却提升缓慢。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打破欧美等西方传统强国在传播语境上的统治和束缚,我国在国际传播上已加大投入,借助我们的主流媒体有效改善国际社会对中国负面评价越来越多的局面。以往中国的国家形象更多依赖其他国家媒体的“他塑”,我国媒体还不具备“自塑”国家形象的能力,西方媒体并不会根据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报道和塑造中国,他们报道的内容甚至会与事实严重不符,意图打压和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为此,主流媒体CGTN就应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针对性设置话语议题,在国际社会舞台上准确表达出中国立场,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特点和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让国际受众切实感受到中国价值,反击西方媒体,澄清事实,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并提升我们的国际话语权。

(三)能够树立更强的国际威望

国际威望与国际声誉是类似的概念,它们均是指该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和科学等各个领域中获得的各项先进成果向其他国家传播并在国际社会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国家形象,面对着竞争愈发激烈的国际社会环境,国际威望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关键因素,其主要体现在精神上的威望和物质上的威望两个层面,前者是指这个国家在科技创新和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实力,后者则指这个国家军事、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实力[4](P20-26)。国际威望虽然是一个非物质性的概念,但其却是真实且客观存在的,在近代历史中,英美等国家为提升自身的国际威望选择了毫无人性的军事扩张,可见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国际威望,軍事实力越强大,国际威望的提升空间就越大。在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国际威望同样会受到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两者可以说是决定国家国际威望的物质基础,因此,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军事实力就成为提升国家国际威望的有效手段[5](P65-69)。现阶段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各国都会选择借助非军事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国际威望,而互联网时代的国际传播就成为重要手段,各类互联网社交平台已成为国家增强自身国际威望的主要阵地,他们可以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影像等形式将自己的理念、思想、文化和观点等多方面内容投射到其他国家,以不断增强本国的国家利益,因此,以CGTN为代表的各大主流媒体可通过多样化的国际传播来建构国家形象,并树立更强的国际威望。

二、跨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CGTN建构国家形象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创意不足导致传播形式内容过于单一

跨文化视域下以CGTN为代表的各类主流媒体和多媒体平台在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向世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主流媒体CGTN往往都是从官方的角度报道专业性的内容,如果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和枯燥,西方国家的民众就不会有太大意愿深入了解这些内容,他们喜欢更具动感和活力的新闻内容。随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保持着高度关注,即便我们长期坚持着维护世界公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原则,这些国家还是会借助他们的媒体批评和打压中国,面对这些无端的批评和指责,以CGTN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必须立即进行回击,但实际情况却是并没有获得理想的回击效果[6](P42-51+115)。虽然国际媒介环境中仍是西方国家强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弱的局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们主流媒体报道新闻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意性,未能充分吸引西方民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导致他们没有积极性深入地了解中国,一些内容虽然报道得很客观和全面,他们如果连看都不看就不会有任何效果。真正有兴趣了解中国或是在中国居住过的外国友人都知道,中国一直都是一个热爱和追求和平的国家,中共从不会主动发起战争,更不会虐待自己的人民,我们的人民热情好客且勤劳勇敢,我们热爱着国家和政府,知道中国政府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改善和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但大部分的西方人并不知道这些,虽然以CGTN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国际媒介环境中已进行了各种宣传,但受限于内容和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西方人并不支持和买账,严重影响了各大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7](P23-28)。

(二)主流媒体CGTN传播的国内文化题材较少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以CGTN为代表的各大主流媒体在其官网或是推特上主要还是推送那些在国际社会容易引起共鸣的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往往都不会主动传播与国家传统文化相关的题材内容,这与我们国家新时期的文化输出要求并不相符,不利于我们建构良好的文明大国形象。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国书法、中国艺术、中国瓷器和中国风水等,我们有太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向世界展示,只要找准切入点并创新其呈现形式,这些内容就一定会被国际受众认可和喜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西方媒体并没有真实地报道这些变化,导致大部分西方民众都还认为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为此,我们就应在各类主流媒体和平台上积极传承和宣扬民族传统文化,让这些优秀的文化内容被全世界看到,充分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主流媒体CGTN还是以报道和传播官方舞台上的文化为主,面对这些文化国内外受众都会觉得离自己太过遥远,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不同国家文化虽都会受到冲击但却能实现共存,主流媒体CGTN应敢于将话筒和镜头交给社会大众,让国际受众感受到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形象建构未能融合“自塑”和“他塑”

当国内外出现各类突发事件或严重的国际舆论时,主流媒体CGTN都会在自己的官网和推特等各种渠道及时报道并主动发声,尽可能在事件和舆论中掌握国际话语权,从而逐步提升我们国家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改变以往国家形象建构只能被动防御而不能主动出击的局面。现阶段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和处理各种棘手的国际问题时中国也已经成为主角,享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决定权,面对国际社会中的时事热点问题中国从来都是敢于发声并表达观点,充分发挥自身主流媒体的积极作用,掌握舆论的主导权,我们的国家形象正走在从“他塑”到“自塑”的转型进程中[8](P35-39)。面对国家形象“自塑”的现实要求,主流媒体CGTN真正做到了快速报道、敢于报道和有效报道,但如果“自塑”过多又会给国际受众一种自吹自擂的感觉,在一些节目中CGTN邀请了很多外国朋友介绍和评价中国,虽然这些外国友人对中国都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赞美,但这些行为却仍属于“自塑”的范畴,这时我们就需要去争取正向积极的“他塑”。面对西方国家的恶意打击和抹黑,主流媒体CGTN要主动回击这些“他塑”,同时争取其他国家主流媒体的正面“他塑”,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形象建构过程中“自塑”和正向的“他塑”还未能实现较好融合。

三、跨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CGTN建构国家形象的全新叙事模式

跨文化视域下为向世界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并讲述中国故事,应在充分认识到各类主流媒体对建构国家形象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现代化新媒体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VR、AI和5G等现代化技术层出不穷并对我国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在主流媒体CGTN的创意叙事表达中,实现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各类元素的有效融合,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众更有兴趣和意愿了解中国和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

(一)数据可视化让中国更能够被西方了解和认同

首先,数据新闻能够向全世界更加清晰地阐释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数据新闻又被称之为数据驱动新闻,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与新闻媒体报道深度融合和创新后的产物,数据新闻的核心内容是数据可视化,即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利用数据的自身属性能够深度挖掘到背后隐藏的深层次信息,促使受众在读到新闻后就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其核心主旨,通常在以客观数据为支撑的新闻报道中会运用数据新闻技术[9](P102-111+130)。主流媒体CGTN的官方网站中即可看到数据新闻的运用,将新闻背后隐藏的关键信息数据清晰地展现给广大受众,我们国家的发展路程、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内容以及现在正在发生的新闻都可以被转换为数字化形式,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通过浏览网站能够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近些年来的辉煌历程,让中国健康正向的国家形象更具影響力和传播力;其次,设计交互式界面让信息更具可读性。在大型数据新闻类报道《设计未来》中罗列了大量的数据新闻,以其为基础还绘制出了相对应的简报和图表,之后设计人员以更具交互式特点的网站界面来呈现这些简报和报表,受众看到这些内容后可实时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诸多成绩,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治国理政能力,对建构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设计未来》中还可根据社会、经济、农业、工业和环保等不同主题筛选中共1953年以来制定的历次五年计划的核心内容,让西方受众准确了解到中国五年计划的内涵要义和本质特点,认同中国的奋斗历史和治理经验,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全新的认知。

(二)沉浸式体验有助于拓展国际受众的感知

首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旧媒体不断升级发展并相互融合,传统媒体甚至已经成为新媒体的内容,主流媒体CGTN借助各类现代化的数字技术让观众感受到了真实的观感体验,以更高的维度获取信息资源。如以VR为核心技术的《VR中国:世界名胜》视频系列,每个视频虽不长,但却能够将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和壮美山河真实地呈现给观者,观看视频时观者可随意拖动电脑鼠标或是放大、缩小手机屏幕以观看到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其次,自由选择视角将遥远的景观现场真实呈现给广大受众[10](P163-175)。VR技术不再受到固定镜头选择的限制和束缚,观看媒介景观时受众可以自由选择视角,大大保证了景观本身的真实性。VR技术具有显著的拟真性特点,受众看到的景观与事实基本相符,受众的电脑、手机屏幕和景观拍摄者的摄像头成为连接观看地和景观所属地区的畅通渠道,观看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景观魅力。观众通过VR技术看到媒介景观并作出相应反应时,其也就进入到了媒介景观设计者制定的“思想建构”中,此时所给出的所有反应都会成为观众通过观察景观所产生的真实情感,让国内外受众对我们的伟大祖国有了全新认知,完成国家形象在人们心灵中的建构过程。

四、跨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CGTN建构国家形象的叙事策略

(一)精心设置媒介议题,建构良好国家形象

首先,跨文化视域下以CGTN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建构国家形象时要想发挥出经济作用,应充分认识到合理、精心设置媒介议题的重要作用,其将对受众的理解和思考角度产生直接影响。国家形象本质上就是这个国家民众和外部其他国家人民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农业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和行业给出的评估和认知,某种程度上国家形象能够体现出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但其与这个国家的现实情况却并不相同。在“拟态环境”理论中对国家形象也有着相关叙述,国家形象是能够被塑造的,而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则是需要被塑造的。面对着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和愈发复杂的国际关系,国家形象对该国获得国际认同以及获得更强的国际话语权已产生重要影响。新时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媒介的普及和应用对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具有决定性影响,在现代化技术的帮助下媒介可以全面收集并迅速分析、整合各类信息数据,将整合后的内容传递给该媒介的实际受众,借助所设置的议题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有意愿深度了解这一议题的相关内容,以逐步影响他们对议题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在主客观双方面均可对国家形象产生新的认知[11](P50-55)。

其次,准确把握国内的热点新闻事件,对其进行广泛宣传,实现对国家形象的持续传播。当我国国内出现有利于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热点新闻时间后,CGTN等主流外宣媒体一定要具备对其进行持续追踪和报道的能力,将该热点新闻事件的出现背景实时情况传递给国际受众,随着之后事件的不断发展,主流媒体CGTN在持续跟踪报道的基础上一定要保证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针对性地向国际受众传递有亮点特色的新闻内容,从而帮助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建立友好、健康的国家形象。以2022年在我国北京举办的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主流媒体CGTN在其官网和推特等宣传媒介上分别设置了“冬奥会”模块,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让国际受众及时掌握了冬奥会的赛事信息,同时也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亮点宣传,如跟随记者的第一视角探访奥运村和比赛场地,以Vlog的形式将冬奥会举办过程中各个国家运动员的感人故事记录并报道出去,将对各个国家运动员的各个采访及时报道出去等,让各国观众都能够对北京冬奥会产生进一步的了解。针对性地设置冬奥会议题,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国的文化魅力,中国已经有能力办好各类体育赛事,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早已成为了世界强国。

最后,紧抓国际议题,营造和谐舆论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曾发表了以下讲话,即“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分众化和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各类媒体应采取有效举措以构建舆论引导的全新格局”[12](P85-87)。无论是国内新闻报道还是国际新闻报道都要讲求导向性,面对着长期以来“西方强势中国弱势”的国际舆论格局,以CGTN为代表的各大主流媒体更要迎难而上,更加真实、客观并且公正地报道国内外的热点时事新闻,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任何一名媒体传播者一定会有自己的主观情感,新聞信息的报道和传播过程中很难不带有一点偏向性,为此,传播过程中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传播技巧。举例来说,当需要报道那些有明显利益冲突的国际议题时,主流媒体CGTN往往都会直面这些议题并给出公正分析,从多方面和各个角度对其分析并得出结论,要敢于并且擅于维护我们的国家形象。适度运用“两面提示”,既要表达好自己的观点,也要从其他国家的角度出发提示对方的观点,给国际受众一种公平公正的心理感受。

(二)以“新世界主义”为核心,创新叙事内容和方式

首先,更新国际传播理念,构建更具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新世界主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基础,它是对西方现代世界主义和中国传统天下主义的双方面超越,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同万邦”“天下大同”等思想高度一致,力求打破东西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隔阂,从而打造统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13](P81-84)。借助现代媒介开展国际文化传播活动时,我国推行“新世界主义”的核心理念便是具有伟大民族特色的中国精神,要讲好中国故事并树立好文明大国形象,从而完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已多次给出重要指示,在国际社会环境中我们国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要将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展现给全世界,坚持协同发展和和平发展,维护国际社会的正义公平,为打造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重要贡献。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CGTN就应以“新世界主义”为内容生产核心打造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向世界各国人民讲好中国故事,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塑造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大国形象。

其次,打造更具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符号,展现民族自信。跨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CGTN进行国际传播时应打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符号内容与我国现有文化环境中的符号生产过程有着紧密联系,CGTN在选择传播内容时就要将与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社会发展情况相关联的内容融入进去,打造更多中国符号。主流媒体CGTN在这方面已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在旅游和美食等节目中展现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和历史面貌,有中国的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美食文化和高铁风景线等等,“西藏新铁路沿线”就是一档被国际受众所熟知的系列节目,从拉萨到林芝铁路共设立了9个站点,到达每一个站点时都会带领观众领略當地特有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充分展现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同时也展示出我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成就,极大增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国际话语权。

最后,创新传播方式,更加贴近国外年轻受众的工作和生活,实现跨文化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对传播生态圈产生了巨大影响,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和受众接受信息的途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受众越来越年轻,主流媒体CGTN也应结合年轻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创新传播方式,贴近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与他们的信息接收需求和习惯相吻合。CGTN面向的是全世界受众,受限于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打造出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在传播翻译过程一定会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传播效果。因此,跨文化视域下CGTN等各大主流媒体应采取更加年轻化的文化传播方式,将我们的文化符号精准地转译给购机受众。针对那些有汉语学习需求的年轻受众,应结合他们的需求选择更加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摆脱以往对普通文字的枯燥教学,让国外受众更有兴趣学习汉语文化。还可以短视频的形式向国外受众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如CGTN的经典栏目“诗词里的中国”就是将诗词中的写作背景、作者思想和文化内涵详细翻译并进行拼音注释,国际受众在学习汉语文化的同时还了解到了中国诗歌里的浓情诗意。

(三)建构国家正面形象,彰显和平形象本色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他们的具体国情和民情也各不相同,主流媒体CGTN通过国际传播建构国家形象时应先找到目前面对的困难和瓶颈,再根据这些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叙事策略,找到能够展现本国国情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个性化内容进行快速传播和广泛宣传,从而取得良好的国家形象建构效果。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早已有着防范和戒备心理,西方媒体和政客在国际社会中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将我们国家塑造为想要谋取他国利益的形象,他们对中国形象的蓄意抹黑已是一件成年累月的事情,为此,CGTN等主流媒体应准确把握回击他们的发力点,找到能够凸显出中国追求和平和共同发展大国形象的个性特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建构我们国家的正面形象[14](P1-10+148)。实践中应积极宣扬打造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先进理念,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都是一个追求共同发展并热爱和平的国家,精准打击西方媒体和政客们所说的“中国威胁论”,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受众认识到全人类面对的是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大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只是在提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方案和实践经验,绝不是西方国家恶意编造的经济和文化侵入,CGTN还要大力宣传中国在应对气候变暖、粮食安全、网络安全、跨国范围和资源短缺等重大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全人类都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15](P77-78)。

(四)整合各类媒介资源,开展多元传播活动

主流媒体CGTN通过国际传播建构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应形成科学统筹、协同合作和高效运转的国际传播机制体系,打造全媒体矩阵,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支撑,不断丰富和优化国际传播内容,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延伸国际传播社交圈,发挥自身的话语体系优势,真正做到借助外国友人的嘴讲好每一个中国故事。现阶段CGTN推行的是电视主打、移动优先的发展策略,在电视方面包含多个外国语电视频道和海外分台,同时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了多语种的互联网社交平台,CGTN有自己的官网 ,不同语种的电视频道都有着各自的官方推特账号和运营团队,每一个账号都集聚了庞大的粉丝基础。跨文化视域下主流媒体CGTN在国家形象建构和叙事表达中为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其统筹负责人以及各个电视频道和海外分台的具体负责人应及时更新国际传播理念,科学整合各类媒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互通,开展不同形式的国际传播活动,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全球新闻监测系统,汇集全球各大权威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新闻资源,对其精准分析并及时报道。

结语

在多种形式的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不断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塑造现代文明大国形象是一项艰巨且责任重任的任务,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发明显的背景下,国际舆论格局仍处于一种“西强东弱”的局面,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出现,传统媒介和新媒介迅速开始融合并不断冲击着“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CGTN等各类主流媒体在国家形象建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传播和引导优势,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及时更新理念并采取更具出创意性的叙事和传播策略,强化自身的国际传播效果,增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塑造一个真实的可敬、可爱又可信的中国国家形象。

[参 考 文 献]

[1]周艳. 中国主流媒体海外短视频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9).

[2]邢祥,余璇. 全球交往视角下新型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研究——以2023年CGTN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 新闻爱好者,2023(8).

[3]赵永华,韦佳玥,窦书棋. 媒体合作与国际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共同建构——基于《这里是中国》与YouTube网评的互文性分析[J]. 新闻春秋,2023(4).

[4]刘思雨,季峰. 主流媒体国际体育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CGTN报道北京冬奥会的议程举隅[J]. 体育学刊,2023,30(1).

[5]樊丽,赵一梅. 符号聚合视域下国家形象的民间话语表达路径探析[J]. 中国出版,2022(18).

[6]胡伟华,徐英捷. 国际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二十年之流变——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 外语电化教学,2022(4).

[7]刘曼. 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形象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疫情防控海报为例[J]. 外语研究,2022,39(4).

[8]江素珍. 主流媒体短视频中的国家形象研究[J]. 中国出版,2022(10).

[9]高凯,李本乾.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内容特征与国家形象建构——结合北美主流媒体影评的考察[J]. 未来传播,2022,29(1).

[10]张爱军. 自媒体视阈下国家形象的个性化建构[J]. 探索,2022(1).

[11]舒笑梅,董传礼. 来华留学生短视频接受与中国国家形象认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7).

[12]李舒,黄馨茹. 后疫情时代主流媒体建构国家形象创新探索——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非凡的领航》为例[J]. 电视研究,2021(4).

[13]王润珏,胡正荣. 真实、立体、全面: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 出版发行研究,2019(8).

[14]高卫华,贾梦梦. 美国主流媒体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象报道框架分析[J]. 新闻大学,2016(4).

[15]陈路平. 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读研究——以日本媒体为例[J]. 青年记者,2014(14).

[责任编辑 孙兰瑛]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主流媒体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巴黎夜未眠》中体现的中法跨文化要素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