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淮河流域河湖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2023-03-15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7期
关键词:沭河南四湖淮河流域

于 猛

(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济南 250000)

1 山东淮河流域基本概况

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山东省淮河流域系指沂沭泗河上中游水系,位于山东省南部及西南部。该流域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既有山区、丘陵,又有平原、洼地和湖泊,总流域面积为5.10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55%。其中山丘区面积占46%,平原区面积占38%,湖泊洼地面积占16%。根据地形不同,可分为沂沭河流域、南四湖流域及邳苍地区三大片。山东省淮河流域降雨在时空分布上变化较大,降雨量地区分布状况大致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减少。该流域北以泰沂山脉与大汶河、小清河和潍河流域分界,西北以黄河为界,西南与安徽省、河南省相邻,南与江苏省接壤,行政区划包括菏泽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四市全部和日照市、淄博市、泰安市的一部分。

1.2 流域水文气象概况

山东省淮河流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该流域夏季盛行东南风与西南风,炎热多雨,冬季盛行东北风与西北风,天气寒冷而干燥;春季多风,秋季多雨,具有夏热、冬寒、春旱、秋涝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在11~14℃之间,并由西向东递减。月气温以1月份最低,一般在-1~-4℃。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5~27℃。无霜期在200~220d,年日照时数2400~2800h,年平均日照率为55%~65%。由于受季风影响,降雨在时空分布上变化较大。该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46.9mm,降雨量地区分布状况大致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山区多于平原地区。降雨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6~9月份)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0%以上。其中7、8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年最大值为最小值的2~4倍。

1.3 流域河湖水系概况

1.3.1 沂沭河流域概况

沂沭河流域由沂河、沭河两大河流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并大致平行南下。沂河流经临沂市并于郯城县吴道口村入江苏省,至苗圩入骆马湖,全长333km,其中山东省境内河道长287.5km。境内流域面积16302km2,其中沂河10287km2,沭河为5378km2。其中沂河支流众多,一级支流有36条,较大支流有东汶河、蒙河、祊河、李公河和白马河等。沭河流经临沭县至大官庄分为东、南两支,东支称为新沭河,南支称为老沭河。沭河在省界以上河道长262.2km,较大支流有袁公河、柳青河等。沂沭河流域大部在山东省临沂市境内,与泰沂山脉和大汶河流域为界,向南、向西逐步从山区过渡到丘陵和山前冲击平原地形。山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表径流较大,是沂沭泗河区洪水的主要来源。

1.3.2 南四湖流域概况

南四湖是山东省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湖泊相连而成,湖面面积1280km2,总库容60.12亿m3。南四湖南北长126km,东西宽5~25km,入湖河流共53条。1960年建成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南四湖分为上级湖以及下级湖。南四湖承接苏、鲁、豫、皖四省来水,总流域面积31180km2,其中山东省境内面积2.57万km2,湖西21400km2,湖东8500km2。入湖河流共53条。其中湖东28条,主要河流有洸府河、泗河、白马河等,均为山洪河道,源短流急。湖西25条,主要有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等,为平原坡水性河流,洪水峰低量大。湖东在津浦铁路以东多为山丘,以蒙山支脉与沂河相邻,铁路以西是丘陵平原,地面比降为1/1000~1/10000。南四湖湖西地势平坦,地貌多变,地面高程在60~33.5m之间,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步降低[1]。

1.3.3 邳苍地区及韩庄运河流域概况

邳苍地区及韩庄运河流域介于沂沭河水系和南四湖水系之间,主要河道有韩庄运河、邳苍分洪道等。韩庄运河是南四湖流域洪水的主要出口,干流从微山县韩庄镇微山湖起,向东至陶沟河与江苏省中运河相接,全长42.6km。邳苍分洪道排入中运河,汇入骆马湖。邳苍地区及韩庄运河流域总面积为5536km2。邳苍地区是沂河、泗河水系的洪水走廊,大部分河道洪水经江苏省骆马湖调蓄后下泄。该流域一般高程在200~300m,地面比降为1/2000~1/3000,主要河道为邳苍分洪道、东泇河和西泇河、陶沟河等。

2 山东淮河流域河湖生态修复现状

2.1 水环境治理现状

2.1.1 水质污染及防治现状

2021年,山东省153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确定的21项指标评价,水质优良的为115个,占比为75.2%;IV类的为38个,占24.8%。在上年度历史性消除劣V类水体的基础上,2021年又实现了消除V类水体的目标。从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质监测情况来看,山东淮河流域88个省控及以上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的为61个,占比为69.3%;IV类的为25个,占比28.4%;V类的为2个,占比为2.3%,连续3年消除劣V类水体。

2.1.2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山东省淮河流域把加强地下水综合管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管控思路,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综合平衡不同行业间用水需求,统筹山东淮河流域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用水行业之间可分配水量的配置,维持地下水系统在多年平均条件下的补排平衡,进一步维持地下水系统健康运转。根据《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山东省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46.9mm,折合水量381.2亿m3。保证率50%、75%、95%时年降水量分别为734.9、630.6、498.6mm。其中湖西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小,为654.1mm,日赣区最大,为861.9mm。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84.74亿m3,保证率50%、75%、95%时年径流量分别为75.47、48.62、22.90亿m3,相应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66.0mm,其中湖西区年均径流深最小,为56.5mm,沂沭河区最大为262.8mm。流域内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8.52亿m3,当地水资源总量为123.83亿m3。

2.1.3 饮用水水源地情况

2021年,山东省列入国家考核的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79处,其中地表水水源地54处,地下水水源地25处。山东省淮河流域共有36处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水源地29处,地下水水源地7处。根据《2021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流域内国家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0.4%,省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8.9%。近年来,山东省淮河流域各地市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相关部门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要求,及时划定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区边界范围,设置并完善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和隔离防护设施。同时,逐步加强了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建设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供水结构进行了优化,压减地下水开采量,逐步扩大地表水供水量,增加可再生水资源的利用率。

2.2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现状

2.2.1 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较为短缺,同时受到径流高度人工控制的影响,带来了该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河道内生态用水被挤占、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同时,因该流域河湖径流变化较大,生态用水被挤占情况较为普遍,河道干涸枯萎问题突出,河湖水功能大为丧失。根据调查,山东省淮河流域2007年水功能区年入河废污水量为9.79亿m3,COD年入河量为12.88万t,NH3-N年入河量为1.05万t,近年来,流域各地市相关单位坚持以法制为保障,把依法治水作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健全完善河湖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责任和权利,按照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管理对象和工作范围进行了规范和界定。

2.2.2 河湖治理修复现状

南四湖流域依据自身自然资源禀赋,衔接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优化提升南四湖生态功能,合理配置各类要素资源,有序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努力构筑“一核一屏二带三区多廊”的河湖治理修复格局。“一核”,即以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按照“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构建集生态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体系;“一屏”,即加快推进建设济宁、枣庄东部低山丘陵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绿色屏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树种结构,实施荒山绿化攻坚工程;“二带”,即推进沿湖生态保护带、大运河生态保护带建设。精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构建“水清、岸绿、景美”的高标准生态保护带;“三区”,即保护和提升湖东农田集中区、汶泗农田集中区、鲁西南农田集中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手段,提升土地生产力;“多廊”,即以主要入湖河流为轴线,建设成多条生态廊道,形成多条绿带贯穿“三区”的生态格局。

3 山东淮河流域河湖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3.1 水质污染及防治存在的问题

山东淮河流域整体水质达标率存在偏低的问题。根据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山东省淮河流域全年期评价河流总河长2927km。需要警惕的是,目前该流域仍有11.5%的河段处于劣V类水质,主要超标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同时,各水资源分区的水质统计结果也不尽相同。其中,南四湖湖西区水质状况较差,超过86.5%的河段处于IV类、V类和劣V类水质;河流污径比高,面源污染贡献不容忽视。随着山东省淮河流域经济规模的逐步增加,一方面大量修建水库和灌渠网,对地表水资源形成层层截留,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显著减少;另一方面,大规模再生水排入河流,使得河流的自然水循环过程受到冲击,再生水源已逐步取代天然径流。

3.2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的认识不足。该流域内水资源总量为123.83亿m3,(1956—000年系列),总体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60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6。根据《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供需平衡分析结果,在流域基准年该流域平均总缺水量为10.81亿m3,缺水率为10.4%。部分区域过度开采水资源带来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裂缝等次生地质灾害,进一步导致水资源承载能力失衡、开采条件持续恶化等问题;区域内的水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的状况,以水定地定城定产的机制尚未建立。山东淮河流域部分地区水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的状况,区域水资源配置缺乏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市场对水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地下水管控监测手段和管理基础较为薄弱,没有形成长效管控的机制。

4 山东淮河流域河湖生态修复对策

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建议流域所在地市政府结合当地河湖生态修复情况,研究出台有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地下水管控和水生态保护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各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生态的行为。建议水行政执法部门加强对生态系统保护的监管力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分区、生态区划,明确水生态功能定位和空间分区,划定山东省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水生态红线。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自然岸线。控制用水总量,逐步退还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和超采的地下水。确定江河控制断面、淮河流域地下水系统的生态水量标准。

4.2 强化流域统筹协调管理,实施综合治理

坚持山东淮河流域所属河湖水量、水质和水生态的统一规划,全面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点源与非点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关系,科学制定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方案。立足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防洪减灾、水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等要求,科学配置流域、河流廊道及具体河段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施行以山东淮河流域为主要单元的综合管理,完善地下水管控与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流域河道防污治污工作机制。加强对各种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制定详细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实施秀水行动,开发南四湖、沂沭泗等生态走廊,强化流域内各片区关于水生态建设的协同联动,逐步实现全流域内河湖水质达标、河水清洁、用水安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猜你喜欢

沭河南四湖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不忘初心创沂沭泗基建新篇 除险加固保南四湖治水安澜
我家门前沭水流
苏北沂沭河流域水利建设资源的重置(1800—1965)
——以水稻种植进退为视角的考察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山东实施段)暨南四湖二级坝闸下西段股河上段剩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南四湖水资源管理浅议
南四湖过水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农田养分径流特征的初步研究
临沭县沭河治理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