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听力要趁早
2023-03-15张乾
张乾
据中国残联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深受听力损失与耳疾困扰的人数高达30%以上。在中国的残疾人中,有听力障碍者人最多。此外,由于工作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耳疾发病日趋年轻化。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正常新生儿中的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0.3%,其中重度至极重度的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0.1%。导致耳聋的因素主要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
听力障碍不仅会导致沟通交流障碍,还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听障者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面对众多的听障者,除了采取必要的医疗、康复对策外,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听力保健知识,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是预防听力障碍的关键。
如何防治听力损伤
保护听力要趁早,在妊娠期就应注意胎儿的听力保健,如母体尽量避免接受预防注射;不要接受腹部放射性照射;预防母体出现病菌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用药时禁用耳毒性药物(水杨酸类制剂、抗生素等药物)。在妊娠期,胎儿不仅会发生器质性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内耳毛细胞也可能受到损伤。此外,早产引产时导致的外伤、孕期或生产时的意外缺氧、新生儿黄疸等,都可能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因此,对这些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是防治新生儿耳聋的重要环节。
5岁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听力损失不仅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或聋哑,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造成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是尽早发现听力问题的有效手段。我国已经普遍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目前采用两阶段筛查方式,即初筛和复筛:新生儿出生48小时后至出院前进行初筛,如果未通过筛查,则在新生儿42天时进入复筛阶段;复筛仍有问题的,会在3个月时进行系统化听力学诊断,当确诊为听力障碍时,就要进行早期干预。
在临床上,常常发现有些孩子在刚出生时通过了听力筛查,后期成长过程中却出现了听力障碍。因此,家长要对孩子的听力保健给予持续关注,对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特别关注,比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有听力障碍家族史的新生儿。即便这些孩子通过了听力筛查,在3岁前,也应每年到专业听力诊疗机构进行一次听力检查。
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过关、也无听力高危因素的健康儿童,家长应在其成长过程中注意什么问题呢?一般来说,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节点,如1~3个月的婴儿在面对突然出现的、较大的声音时会出现惊吓反应;3~6个月的婴儿会寻找或转向声源;6~9个月的婴儿会转向讲话中被提及的人或物体;9~12个月的婴儿会听从大人的指令做动作;12~15个月的幼儿能说出单字词。一旦发现异常,需尽早去专业医疗机构检查。
对于月龄更大的孩子,家长可以注意孩子是否有一些特殊行为,比如,总是把家长的话当“耳旁风”;看电视时,习惯把音量调得很大;有异常响动时,大家有反应,孩子却总是没有动静;孩子接电话时习惯只用一侧耳朵倾听。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就应怀疑孩子可能有听力异常,应尽早去专业医疗机构检查。此外,60%的儿童都曾发生过急性中耳炎,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孩子,复查时应做一次听力评估。对孩子来说,游泳、洗脸时水进入耳朵有可能导致中耳炎,但更应重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中耳炎。
部分有听力损伤的患儿是在幼儿园入园体检时被发现的。因此,家长应重视幼儿园体检,同时呼吁所有幼儿园在入园体检时加入听力筛查这一项目。
出现听力障碍怎么办
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应尽早检查和治疗。如果是传导性的听力下降,即中耳路径传导出现问题,可逆性较高,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可使听力恢复正常。如果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即听神经和耳蜗受损,通过药物治疗提高或恢复听力的概率非常低,这类患者可选择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
在佩戴人工耳蜗前,应到正规医院评估听力受损程度,由专业医生制定听力补偿方案。很多孩子或家长觉得佩戴助听器“很丢人”“会被歧视”,从而拒绝佩戴。其实,佩戴助听器就像佩戴眼镜一样,是让孩子重获听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孩子已出现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是进行听力重建的有效方法,越早植入,对患儿的语言学习越有利。在耳聋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内耳畸形导致的听力下降,这些患儿可通过手术提高或恢復听力。
无论是何种原因引发的听力障碍,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我们都应多留心、早发现,通过专业筛查早诊断,因人而异早治疗。
【责任编辑】张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