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专业“红”+“专”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2023-03-15田美玲郝瑞君寇圆圆
田美玲,郝瑞君,寇圆圆
(1.湖北文理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2.湖北舜合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北 襄阳 441000;3.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山东 龙口 265703)
近些年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承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等重要讲话[1]。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走向革命胜利和民族自由的先进文化,红色旅游是对革命事迹及纪念地的缅怀学习及参观游览活动[2];绿水青山为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是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支撑,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目前,面对来自国内外多元化与复杂化的文化冲击,有一些青少年缺乏坚定的文化认同感[3];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潮涌,也有不少人缺乏卓尔不群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要特别注重“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4],强调“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构建“红”+“专”协同育人模式。“红”即红色文化传承,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价值引领和塑造作用,提高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同感和传承性;“专”即专业技能培养,强调可持续发展中绿水青山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在旅游专业技能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红”+“专”协同育人模式在高校旅游专业思政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为专业学习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方向指引,另一方面避免了过去抛开专业谈思政的割裂现象,实现了思政建设与专业技能的有机融合。“红”+“专”协同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创新红色基因教育传承体系,深化旅游技能实践内涵,实现德技兼修的“双线结构”培养模式。
自2009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发文以推进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发展,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合并更为文旅融合指明了方向。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实践产业的融合使得文旅融合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因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研究红色文化和旅游专业的深度融合,是实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专业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思路。
1 理论基础
1.1 协同理论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aken,H.)是协同理论的创始人,该理论主要进行以下研究:在与外界存在交换(物质、能量或信息)的前提下,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怎样协调内部子系统间的关系,使其以自组织的形式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实现有序整合[5]。以协同理论为基础,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一个复杂系统,通过教师、课程、课堂及院校等多个内部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可以从时间、空间和功能上促使教师育人、课程育人、课堂育人、高校育人等各个系统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各要素有机整合。
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伺服原理是协同理论的三种表现形式[6]。自组织原理强调复杂系统对内部各要素自行主动性的调动能力,通过其内部主动协同作用来实现宏观有序发展[7]。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系统自组织动态演化规律,即各育人要素从最开始的杂乱无序,逐渐转向相互协调、合作,最终形成有序发展。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借助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力量实现全面有效的发展。
协同效应源于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系统结构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驱动力[8]。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这一复杂系统,要形成有序的运行结构和良好的整体效应,就需要促使教师、课程、课堂和院校等各系统协同行动、相互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伺服原理是指当要达到相变临界点时,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作用非常活跃,其中某些不易衰减的慢变量开始缓慢增强,并逐渐对那些变化快速的快变量产生支配作用[9]。这些迫使系统走向某种状态的慢变量叫序参量,支配着系统的整体走向。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师、课程、课堂、高校四大育人体系中的序参量分别是教学名师、示范课程、第一课堂、先行院校,它们的有序发展促使整个育人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
1.2 圈层结构理论
圈层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主要描述城市空间经济结构由核心向外围呈现圈层状分布的特性[10]。其由外向内表现为向心性,由内向外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圈层结构理论同时强调圈层之间的耦合作用,在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圈层结构理论,旅游专业可针对各育人要素对专业发展的作用大小,由内向外依次建立以教师共同体、课程共同体、课堂共同体和高校共同体为核心圈、关键圈、载体圈和辐射圈的圈层式协同育人模式。分别构建“核心圈—关键圈—载体圈—辐射圈”层层耦合的主体育人圈层,“结合型—组合型—融合型”层层传导的教师协同育人圈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内容”层层传导的课程协同育人圈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层层传导的课堂协同育人圈层,“地域协同—行政协同—特色协同”层层传导的高校协同育人圈层。
圈层扩展具有相应的波动性,核心圈层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其引领辐射作用越大,其他各个层级的圈层受到的影响带动就越大,圈层的总体建设效果就更加明显,进而缩小各圈层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圈层耦合”。因此,协同育人核心圈的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对关键圈、载体圈和辐射圈的引领作用,推动协同育人主体圈、教师圈、课程圈、课堂圈和高校圈的耦合与传导,加快推进红色教育与专业技能的融合发展。
2 文旅融合背景下“红”+“专”协同育人新解
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少高校存在红色文化传承力度不够、旅游实践教育深度不足、各自为阵的割裂培养等问题。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红色旅游业态应运而生,并表现出更高的内在统一性和更好的融合性。因此,文旅深度融合为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实现立德树人与专业技能系统融合提供了新切口、新思路和新解法。
2.1 文旅融合对旅游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市场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特别是文化底蕴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转变[11]。红色文化作为市场吸引力与日俱增的文化旅游要素[12],亟需大量素质高、专业扎实的红色文化讲解员来服务和传承。2018年文旅部启动“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13],便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红色旅游人才新要求。同时,旅游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旅游从业者的影响日益增大,如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态正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14],这就要求旅游从业者不只是进行简单的景观讲解,更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运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开展产品创意、线路设计和营销推广等相关活动。
2.2 文旅融合为旅游专业协同育人提供了新切口
目前,各院校在党和国家的引领和号召下,多采取观看影片、探访革命圣地、举办红歌活动等方式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传承,通过社会调查、集中实习等方式加强旅游实践教育[15],但是这些活动是零散、孤立的开展,未形成连贯系统的教育体系,因此效果不太理想。以下是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大多数高校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和旅游实践教育的主要载体及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和旅游实践教育主要载体及评价
从表1可以看出,各个院校“红”+“专”协同育人的载体种类较多,表现形式较为多样,但是每种教育形式各自为阵、前后连贯性差、难成一体,尚未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培养体系,因此存在红色文化传承力度不够、旅游实践教育深度不足等问题。而文旅深度融合注重培养德技兼修、知行合一的现代化人才,通过红色文化认同与旅游专业技能双线并举的人才培育方式,寻求“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专业技能”双线融合的发展模式,构建“红”+“专”协同育人创新体系。
2.3 文旅融合为旅游专业协同育人提供了新解法
文旅融合催生了旅游专业“红”+“专”协同育人新解法:由各自为阵的割裂培养转变为求同存异的系统融合。红色教育作为暗线引领价值观,专业技能作为明线提升实践能力。文旅融合,明暗互动,相得益彰。红色教育与旅游专业的系统结合,增加了红色文化与专业技能彼此的有效“粘合度”,让学生在革命精神的熏陶下体会绿水青山的来之不易,既要“政治思想好”又要“专业技能强”,提高其德技兼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在旅游实践基地适当开展红色旅游微视频比赛、“红”+“专”主题创意大赛等,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协同育人体系。
3 旅游专业“红”+“专”育人创新体系的构建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专业可以红色文化课程体系为核心,把旅游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平台,创新红色基因教育传承体系,深化旅游技能实践内涵,构建德技兼修的“双线结构”创新体系。如图1所示。
一是创新红色文化与旅游专业课程融合体系,实现课程育人。在专修思政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思政”导向助力旅游专业课程建设,深入探究各专业课程中的红色文化元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探寻红色文化与专业建设的辩证统一。
二是创新红色文化与旅游实训基地融合体系,实现实践育人。倡导在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尝试在旅游实训基地开展与红色文化相融合的实践教育,推进红色基因可持续传承,引领旅游实践红色风尚。比如,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发挥网络时空特性,开辟红色教育与旅游实践的线上+线下双重育人平台。
4 旅游专业“红”+“专”协同育人圈层模式构建
旅游专业“红”+“专”育人创新体系,实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将其与旅游专业技能实践有机融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教师共同体、课程共同体、课堂共同体和高校共同体为核心圈、关键圈、载体圈和辐射圈的圈层式协同育人模式。如图2所示。
4.1 教师共同体
教师是协同育人的主力军,教师共同体是圈层式协同育人模式的核心圈层。应优先选择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经验丰富的教师,一是从同一学科的不同方向抽取优秀教师构建“结合型”育人共同体,二是别抽取不同学科即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构建“组合型”育人共同体,三是抽取“双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构建“融合型”育人共同体,实现圈层式教师个体协同。圈层具有波动性,核心圈层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其引领辐射作用越大,其他各个层级的圈层受到的影响带动就越大,圈层总体的建设效果就会更加明显。因此,教师共同体是圈层式协同育人体系的关键所在。
4.2 课程共同体
课程共同体是圈层式协同育人模式的关键圈层。打造“红”+“专”育人课程共同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协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更要突出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性。以专业知识为出发点,结合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价值取向,提高审美素养。2)教育方法协同。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的基础上,结合隐性教育法将价值目标渗透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如浸润式、滴灌式等教育方法的协同使用。3)课程思政内容协同。将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不同课程属性,既可以尝试进行初步的课程组合或结合,也可以进一步开展课程整合或融合。
4.3 课堂共同体
课堂共同体是圈层式协同育人模式的载体圈层,是学生接受红色教育、专业和技能培养的平台和载体。课堂教育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注重知识教育,第二课堂侧重实践锻炼。第一课堂要做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同时可以参考第一课堂的思路方法,制定第二课堂的学习计划。建立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社会企业导师内外联动、专业讲授与行业引领双轨并行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第二课堂陶冶式、体验式教育机制,深入探寻实践课程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将其贯穿于实践操作、景区展练、翻转讲解等各个教育环节,着力提高学生不畏困难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4.4 高校共同体
高校共同体是宏观层面的协同,是圈层式协同育人模式的辐射圈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高校共同体:第一,地域协同。同一城市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相互学习借鉴,红色教育和专业实践融合比较好的高校可以发挥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整体上提升当地高校的协同育人水平。第二,行政协同。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同一省份的高校属于统一的行政单元,具有共同的政策导向性,应加强合作与交流,由省内红色教育和专业实践融合比较好的先行学校带动其他高校快速发展。第三,特色协同。具有相同特色的高校,可以相互协作交流,因为它们在专业知识的讲授、红色内容的融合、专业技能的实践等方面都拥有较高的相似度,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协同育人建设。可以在红色教育和专业实践融合比较好的先行学校率先探索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育人模式,供同类院校试验改良,从而实现高校间的圈层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