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问政:如何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安心照护?

2023-03-15王幸芳

杭州 2023年2期
关键词:托幼托育问政

文 王幸芳

如果说2022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亮出了民生“短板”、汇聚了民意表达,那如何有所为、所为效果如何则更考验着杭州的城市治理水平。在托育服务方面,杭州亮出了“提问-回应-整改”的态度。

“为小”服务考题怎么答

当前,杭州3岁以下婴幼儿人口为28.11万人,对照护问题有了更高需求。

在2022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现场,除了聚焦为老服务问题外,还把目光投向了“一小”。在“为小”的服务中,杭州遇到了哪些考题?

“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曝光有关“一小”问题16个,其中涉及具体点位问题14个。

成长驿站数量多,却没有发挥作用?比如钱塘区白杨街道观澜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处于闲置状态,工作人员见有人询问,才临时搬来了一些玩具。公办托班需求多,职能部门如何满足?比如西湖区西子湖幼儿园(九溪园区)就因为场地和资金原因,没有开设托班。“安心托幼”如何让家长安心?比如拱墅区武林街道惟馨托育幼儿成长中心超范围经营,存在违规开设托班、提供餐食以及未进行托育机构备案等三方面问题。

问题都查摆出来了,杭州如何补齐短板?

01 搭建好的成长驿站,为何会处于闲置状态?

成长驿站儿童利用率不高,管理也存在缺位,相关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会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进行系统解决,同时强化日常管理培训教育和监督检查。

02 普惠托育机构如何能让家长更安心托幼?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托幼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从2019年前后发展至今,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下一步,杭州市将加快推进“从有到优”的转变。针对托幼机构建设不均衡问题,市卫健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托幼机构的管理办法,明确新建小区每百户必须按照15平方米配建,旧住宅区要按照每百户10平方米配建,并对普惠托幼机构给予一定补助,从经费上支持办托。

“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曝光有关“一小”问题16个,其中涉及具体点位问题14个。

举一反三进行时

电视问政节目播出后,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整改。

截至目前,针对问政现场曝光的11个“一小”问题已落实整改完成并持续跟踪,其余3个涉及到补充申报材料或者改造工程,正在推进整改中。

在婴幼儿成长驿站功能缺失方面,活动现场曝光的婴幼儿成长驿站功能缺失、处境尴尬问题分别涉及拱墅、西湖、萧山、钱塘、淳安5个区县,如成长驿站关门、联系电话空号、设施少、无专职管理人员等皆因管理不善出现服务缺位。相关属地迅速通过落实专职或引入合作机构、充实AB岗、增加设施、加强监管等多种措施整改到位。在钱塘区白杨街道观澜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已在共建书吧、小区内的婴幼儿活动设施等加强资源共享,目前已经开展手工、阅读、心理辅导等课程。

在托育机构市场服务监管不足等方面,活动现场曝光的4家机构涉及上城、拱墅、钱塘三个区,主要反映未取得资质未经备案、预收费时间长、配餐不符合3岁婴幼儿饮食标准等问题。属地一方面严格核查,督促企业整改到位,一方面主动上门对接,提供政务服务,帮助推动解决难题。针对惟馨托育幼儿成长中心的情况,拱墅区卫健部门反馈,已先后多次上门检查,未发现托育情况。并且两次约谈机构法人,要求机构实事求是开展宣传,如果从事托育服务的,要及时申请托育机构备案。后续将加大对辖区范围内机构的了解和沟通,及时上门核实了解情况。

在普惠性托位紧缺方面,背后折射的是供需不平衡问题,并非短时间内就能整改。职能部门将通过向内挖潜,改建、扩建幼儿园,以及在新建幼儿园规划审批中提前把好设计关等方式进一步增加托班托位。目前,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已将该西子湖幼儿园九溪园区内的一个专用教室改造成托班教室,并增设厕所,提供20个普惠性托位;将三台山园区内的一个茶艺教室和阅览室改造成托班,提供20个普惠性托位。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还与西湖区教育局进行跨区域协作型幼儿园结队签约,希望通过西湖区的名园引领、名师共享、资源共建等方式,实现景区教育资源优质协同发展。在今后的教育规划方面,也将统筹好小学幼儿园的房产资源,盘活存量,使校园规划布点更加合理。

截至目前,针对问政现场曝光的11个“一小”问题已落实整改完成并持续跟踪,其余3个涉及到补充申报材料或者改造工程,正在推进整改中。

“为小”服务的化解良药

结合问政活动、媒体调查及相关调研,民意互动平台梳理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和对策建议:

如何破解托位资源不足与过剩并存的结构性供需失衡的矛盾?建议要稳步扩容托位,推动供需匹配精准,提高服务质量。对照“十四五”规划目标,以现代社区、未来社区、民生实事项目等载体,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建办法,通过数字赋能建立托育设施配建分析“一张图”,稳步扩大托位供给,精准匹配供需。大力发展普惠托育,积极开展示范型托育机构评选活动,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质量。加大对托育机构的宣传,扩大托育机构的影响力,消除信息壁垒。

如何破解婴幼儿成长驿站存在建“热”用“冷”现象?建议要推广专业合作,完善运维管理机制,提升驿站建设质效。鼓励采取聘用专业人员、与周边托育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购买服务等形式,完善运维管理机制,关注并推广部分区、县(市)引入专业机构合作的经验,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充实驿站服务内容和服务场景。加强育儿帮帮团志愿者骨干师资队伍建设,依托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

如何破解托育服务专业人才短缺但职业吸引力不高的矛盾?建议要优化从业环境,加快人才队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市属院校设置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加快培养育婴、保育、保健等专业人才。加快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完善从业人员职后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技术等级考核、评估、认证和晋级机制,探索建立多层次的职称晋升制度,为从业人员提供晋升发展的平台。探索建立与婴幼儿照护服务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现岗位、技能和绩效的科学薪酬体系,逐步提高人员工资待遇。通过相关行业协会等平台举办技能竞赛、开展评优评先、加强宣传倡导等机制为从业人员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荣誉感。

通过数字赋能建立托育设施配建分析“一张图”,稳步扩大托位供给,精准匹配供需。

如何处理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备案但部分托育机构备案难的问题?建议要加强部门协同与条块联动,创新克难,做好备案监管与服务。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中”的理念,在对未备案托育机构推进备案登记的过程中,厘清原因、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尤其在抓好消防安全关、做好备案登记工作上,加强部门协同、条块联动,形成合力,创新破题,既做好指导服务,又确保监管到位,机构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托幼托育问政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托育服务:国家义务与机构角色
解决托育难题需合力托底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深耕“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用情用心用力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内蒙古托育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0-3岁托幼机构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中西部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筹备暨陕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启动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召开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街道食药监管所开展集体用餐场所专项检查
呼和浩特:幼儿不可私自带食品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