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宁波经验”看如何加快杭州“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

2023-03-15李明松姚睿陈璇璇

杭州 2023年2期
关键词:工厂大脑制造业

文 李明松 姚睿 陈璇璇

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是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支柱,其核心业务是“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它既要为政府智能化调节经济服务,更要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当前,“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正成为浙江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

杭州市《关于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未来工厂”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组织型制造“悄然成势”,“平台+”“链主+”成为新的转型亮点,未来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变革方向更加清晰。但杭州也存在着产业大脑与未来工厂融合不够,导致“订单引流”组织不够有力、“聚能工厂”生态聚合效应尚不明显、“链主工厂”本地化配套能力不足、“云端工厂”全网开发需要破题等突出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宁波市“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试点扩面、迭代升级,已取得明显成效,有关经验值得杭州借鉴。

宁波市“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情况及经验

宁波市大力推进以“新体系、新智造、新产业、新治理”为重点的数字经济系统建设,高标准推动行业产业大脑建设,高效率布局未来工厂,数据生产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被充分激发,引领更多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和产业集群主动智变升级。

产业大脑建设稳步推进。宁波市6个行业产业大脑被列入省级试点,其中宁波市牵头建设的化工、家电、服装、文体、模具等5个工业分区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成为全省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江北区申报的智能传感器行业产业大脑成为2022年产业大脑信息业分区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化工产业大脑已覆盖全省46个化工园区、打通500余个产业链核心节点,联储联备网上商城企业注册数超2万家,为企业提升采购效率60%,降低采购成本20%以上。模具产业大脑的“智模贷”,利用成本、交期、订单等关键数据建模,开展企业信用评价,为模具企业授信。服装行业产业大脑已上线的“3D仿真设计应用”,实现设计共享,样衣制作周期可缩短80%,样衣制作成本可降低70%。

未来工厂进一步培育。目前,宁波已有11个项目列入“十四五”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数量列全省第一;三星、雅戈尔、爱柯迪3个项目入选国家“5G+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雅戈尔作为纺织行业典型案例被工信部推广;吉利、东方电缆等12家企业列入省级“未来工厂”及试点;镇海、鄞州、慈溪3地成功列入省级区域新智造试点,海曙纺织服装、北仑模具成功列入省级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

“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有效结合。宁波“产业大脑”立足于产业及其细分领域,汇聚政府、企业、行业等海量数据,以数据驱动生产要素整合优化,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政府治理有效。数字驱动与产业发展全面融合,“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形成从中枢到网端的网络组织生态体系,驱动生产方式转变、产业链组织重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实现订单、技工、产能等资源和数据共享,增强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推动杭州“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的建议

未来五年浙江将在全域推广“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展新模式,实现数字经济总量规模新一轮“双倍增”。对此,杭州应积极借鉴宁波经验,持续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链接的数字经济系统,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谋划,加快数字经济系统建设。积极对标对表省级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要素环境支撑,推动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深度融合,建立完善数字经济系统,促进“订单引流”、生态聚合,提升“链主工厂”本地化配套能力,并在推进过程中提炼好产业组织变革的杭州经验,为杭州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双引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高标准推进,迭代升级产业大脑。紧跟数字经济系统最新架构变化,做好省级示范和揭榜项目迭代升级与推广应用;指导区县(市)深化推进生物医药、数字安防、快递、化纤、机器人、无人驾驶、印制电路板等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发展新范式;积极参与省数据价值化改革,持续完善市级产业数据仓,制定重大应用数据落仓规范及考核指标体系。

高质量融合,分级打造未来工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制造业制造方式创新、企业形态重构和要素资源重组。分层级推进企业争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试点,进一步完善未来工厂培育机制。深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百千万”工程,加快打造一批以“链主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数字化企业梯队。

高水平建设,构筑数字经济新支撑。聚焦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夯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深化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有序推进5G网络布局,升级骨干网和城域网,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的互联架构。探索云计算数据中心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发挥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作用,打造互联网交换中心生态。坚持高端化、自主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做强关键基础件、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化产业集群规划设计,培育打造机器人、智能成型装备等标志性产业链。

高效率服务,拓展政企服务新渠道。创新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鼓励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制造业龙头企业推进“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壮大数字工程服务支撑力量。完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智能物联、集成电路、软件产业、生物医药、新制造业计划等政策,深化市领导领衔推进重点产业链机制,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持续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探索完善产业联盟,全面构建“热带雨林式”数字生态。强化供需对接,持续开展“百场千企”数字化赋能对接系列活动,分行业、分专题、分区域组织对接活动,推广特色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新模式,为制造业企业和服务商搭建对接平台。

猜你喜欢

工厂大脑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