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茶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2023-03-14张沁怡李腊梅张谈捷梁秀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茶产业展望数字化

张沁怡 李腊梅 张谈捷 梁秀华

摘 要 基于我国茶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我国茶产业数字化发展面临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茶产业链融合水平低、产业内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展望了今后我国茶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夯实基础;以政府扶持为主导,指明方向;以标准化管理为前提,保障安全;以人才培养为契机,深挖潜力;以产业融合为嵌套,推动发展。

关键词 茶产业;数字化;展望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40

数字化是指将信息、数据、资源及过程转换为数字形式,以便在计算机系统或数字环境中进行存储、处理、传输的过程。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进行生产、交流、交易及创新的经济活动,是目前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1]。我国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悠久的茶文化传统,茶产业一直是我国农业的历史经典产业和农民的致富产业。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其他国家新兴茶叶产区的崛起,我国茶产业面临竞争激烈、转型升级等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利用数字经济为茶产业赋能已经成为推动我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1 我国茶产业数字化现状

1.1 我国茶产业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茶叶产量都稳居世界前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茶园面积约333.03万hm2,其中开采茶园面积约302.66万hm2,全国茶叶总产量318.1万t,总产值

3 180.68亿元。全国涉茶从业人员约7 000万人,消费群体4.9亿人[2]。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中提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同时随着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升级、5G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突破,信息通信技术与茶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对茶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仍将进一步拓展。然而,目前我国茶产业仍存在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调、科技转化率低、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等问题,制约着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对此,要以茶叶质量为本,加快建设茶产业互联网平台,推进茶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此背景下,我国茶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字经济物质基础。茶产业全链条包括茶叶的种植和生产加工,以及茶叶产品的销售,横跨一二三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考察时曾多次强调,做好“三茶”统筹,让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因此,在茶产业中进行数字化改革是推动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我国茶叶生产加工数字化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茶产业数字化转型上也做出了很多尝试,数字化已经运用在茶叶的种植、采摘乃至加工等环节,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安溪县、安徽省黄山市等重点茶产区,已经陆续通过采集、分析卫星遥感数据、茶青交易、茶叶流通数据,初步构建“茶产业大脑”,应用物联网、自动化设备,实现茶园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3]。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遥感监测和土壤分析,提高茶树生长环境的管理效果。连续化、标准化加工生产线也正向数字化作业迈进,以数字化驱动茶产业发展。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鼓励创建“数字茶园”,如浙江省已经在杭州、湖州、金华、绍兴等多市建立了智慧数字茶园;绍兴市新昌县的“新昌茶卫士”应用成功上架“浙江茶产业大脑”,在浙江省11个市76个县内逐步推广使用,为全省乃至全国茶园病虫害数字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有效帮助[4]。福建省福安市在多个茶场基地中进行了数字化投入;四川省雅安市建设了“京东农场”数字化茶园等;云南省108个县(市、区)通过将数字化应用到茶产业种植、采摘、加工中,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和茶叶质量[3]。

1.3 我国茶叶销售数字化现状

从销售渠道来看,茶叶作为一款体验型商品,传统的销售途径有专业交易市场、茶叶专卖店及各大商场、超市,但线上交易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茶叶流通最强有力的补充。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估算,2022年我国茶叶线上交易总额已经突破330亿元,近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2]。浙江省通过推进茶产业大脑建设,开发“浙茶香”系列应用场景,打造“浙农码”信息聚合,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得完整的售卖主体画像,一码包含茶园环境、加工流程及产品流通的全链条信息,确保消费者能买到正宗的产品[4]。

2 我国茶产业数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各地数字化转型的初步探索,茶产业的数字化赋能不仅能从种植生产环节准确把控茶叶生产加工流程的各项数据、提高茶叶质量,更能从销售环节疏通茶叶的流通渠道。但从目前的整体状况来看,我国茶产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初步阶段,数字经济发展潜力远未得到释放,整个茶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当前我国整体的数字化水平,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阻碍和问题[5]。

2.1 数字基础设施薄弱

茶园通常地处高山丘陵,周边的水电网并不通达,尤其是偏远地区、山区、海岛等地,仍存在与数字化、信息化匹配的配套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1,6]。部分地区规模相对较大、集中连片的茶基地不多,规模小而分散,且处于山地的居多,茶叶耕整地环节、修剪环节及采摘过程对于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高,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机装备的智能化程度更是有待提高[6]。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茶产业可能面临数据收集、存储、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2.2 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对茶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创新和投入较少,茶叶生产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初步实现了加工数字化,尚未完全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部分茶叶加工生产线缺乏在线检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进而难以有效应用新技术和工具。同时,在数据挖掘和利用上面,由于涉及机械、物理、数据分析、计算机、自动化等多项学科,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加入和研究投入。研发企业及相关专业研发技术人员的匮乏,也直接影响茶叶加工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和装备的升级换代[7]。茶企业可能缺乏有关数字化技术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即使能收集到气象、土壤等数据,也难以对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应用。

2.3 茶产业链融合水平低

茶产业涉及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要发挥数字化转型的协同效应,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连通。而目前,茶叶种植和加工的供应链模式较为分散,生产经营模式中家庭作坊的比重较大,茶资源的整合程度较低,生产供应链业态不够清晰,茶叶供应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稳定。多地茶产业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水平较低,如旅游业发展对茶产业的带动性不强,与茶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链条的融合性不强,在实际中往往各自运营。

2.4 产业内发展不平衡

数字化发展初期需要建设相关硬件设施,如各类传感器、管道等,需要大量的投入,加之茶叶生产经营成本较高、回报周期长,这对于中小微茶企来说存在一定的负担[6,8]。投入和资源有限,易形成数字鸿沟,削弱中小微茶企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对数字化赋能茶产业的推动力度不够平衡,如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投入等的不平衡,也包括各地对数字化改革认知不平衡,均会间接影响全国茶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3 我国茶产业数字化展望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茶产业的发展方向,更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力手段。通过科技创新、政府扶持、标准化管理、人才培养、产业融合等手段提高我国茶产业数字化水平,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3.1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夯实基础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要继续依靠科技创新提升茶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强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协同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为茶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积极研发适用于丘陵、高山等地的高适应性专用智能化农机,改变山陵地区智能化机械匮乏的现状,加快改变传统耕作管理方式。而数据同样是茶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基石,如何做好感知数据采集处理是数字化转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围绕茶叶生产中的关键因子,关注重点病虫害精准防控和灾害性预警预报,推动茶叶生产从“靠天”“靠感觉经验”向“靠数据”“靠设备”转变[3]。

3.2 以政府扶持为主导,指明方向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指明茶产业数字化转型方向。1)茶产业数字化转型前期投资高、回报周期长,为帮助中小微茶企加速数字化转型,当地政府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智能化设备纳入农机购买范畴,确保农户、茶企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享受一定比例的政策优惠福利。2)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吸引金融資本,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引导开发特色保险新品种,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9]。3)与水利、电力、气象等多部门协同合作,积极与茶企联动对接,共同推进整个茶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整合多方数据构建茶叶大数据平台,共享数据,使资源得到更为优化的配置。共同帮助茶企解决在用水、用电、网络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6]。4)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建立茶叶产业联盟或协会,促进茶企间的合作,加强产业协同和合作创新。

3.3 以标准化管理为前提,保障安全

茶叶品质要做到让消费者放心,标准化管理是茶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1)在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茶产业效率。同时,积极推动构建统一、合理、有效的管理标准和建设规范,为各地的茶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标准,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2)鼓励建设一批茶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区,包括数字茶园、数字茶叶加工工厂等,数字茶园建设包括各类智能化监控监测设施、自动化滴灌设施等,保证种植环节的标准化;数字化加工工厂包括茶叶加工环节的各项智能化管理装备,保证加工环节的标准统一实施。3)全过程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产品可溯化追踪,实现茶叶产品全程供应链的数字化监管[10]。推广茶叶产品二维码,实现一码查询、一码服务、一码监管等精准化功能,为其他建设中或者即将建设的茶叶数字化园区提供有效参考[4]。

3.4 以人才培养为契机,深挖潜力

当前,具有数字化专业知识的高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这也是阻碍我国茶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1)鼓励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引导信息领域、机械自动化领域人才进入茶产业开展科研和探究。为目前茶行业的从事人员提供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数字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2)鼓励高校、研究院等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为茶产业和农业数字化转型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农业+数字化”人才队伍。3)鼓励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帮扶吸引高质量人才,稳定持续推进茶产业装备数字化,进而向茶产业数字化迈进。4)为地理位置不佳的茶叶产区提高互联网的便捷性,提供线上线下课程,培养一批为农服务、为茶服务的高质量人才[9]。

3.5 以产业融合为嵌套,推动发展

以数字化技术打通产业链条,才能最大限度将地域的劣势转为优势,让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各要素协同配置,凸显产业整体效益。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拓展茶产业的文化、旅游等功能,加快推动茶旅融合模式落地,结合线上游览,促进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的融合发展。销售环节中,充分利用小程序、应用软件等载体,将茶园全景、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等智能化数据及时上传,提升消费者的感知体验,增强信任度,增加茶叶的附加值。用好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为茶产业创造出更多的发展红利,为茶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强有力的动能[10]。

参考文献:

[1] 陈程.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和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23(28):195-198.

[2] 梅宇,张朔.2022年中国茶叶生产与内销形势分析[J].中国茶叶,2023,45(4):25-30.

[3] 王慧慧.中国茶产业数字化赋能对茶叶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23.

[4] 金晶.浙江省茶产业数字化改革进程与展望[J].中国茶叶加工,2022(3):6-10.

[5] 周成伟,吴学进,芦坤,等.数字化茶厂的探索与启示:以小罐茶为例[J].中国茶叶加工,2022(3):73-77.

[6] 方文红,陈书梅,黄蕾.数字技术在茶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及思考:以黄山市数字茶业发展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3,29(10):140-143.

[7] 沈帅,袁海波,朱宏凯,等.茶叶数字化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 2022,44(8):1-8.

[8] 臧梦璐.数字“黑科技”走进茶园[J].光彩,2021(6):26-27.

[9] 仇晓东.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海阳市为例[J].山西农经,2023(19):23-25.

[10] 潘颖,唐军,张迅,等.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7):26-29.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茶产业展望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浅析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战略
数字化制胜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