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认同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

2023-03-14崔名芳曹娇妮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学家科技精神

崔名芳,曹娇妮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中国近代百年来积贫积弱的历史表明科技落后就会被动挨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的发展史证明,科技教育能救国、科技教育能兴国、科技教育能强国。历史和现实皆证明了“教育是国家之命脉,科技是兴国之源泉。”中华民族命运多舛,经历了由衰而盛、由弱而强的历史发展征程,这一过程也包含了中国科学事业曲折发展的历史轨迹。如今,中国依旧面临着纷繁芜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社会主义中国要长期稳定并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离不开科技和教育的与时俱进。科技是人类探索大自然蕴含的奥秘,变革、改造、完善和实现自身成就的伟大事业和技术手段。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指引,科学家精神是引导学者们孜孜以求、勇攀高峰、获取真知的精神向导。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良好的价值导向,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1]巴伯认为,“科学像所有社会组织起来的活动一样,是一项精神事业”[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3]因此,科学家精神作为一种承载文化和素质培养的意识形态和传输载体,其人文和社会价值需继续开发和弘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国家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更需要优秀青年在把追求科学真理和勇攀科技高峰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向导,真正实现做学问和塑造人格辩证统一。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科技的未来,在高校中重视、培育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对于为国家培育有理想、有追求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1 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阐释

科学家精神由各个领域长期驻守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们在从事各项科学活动中所凝练的精神价值和行为导向构筑而成,是他们从事科技探索活动中共同遵守的价值信念、评价标准和品质行为典范的总称。它贯穿于科技工作者的日常科学活动之中,成为指引他们科技行为导向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包括设置科技信念、规划价值目标、追求价值理念以及应用价值开发、实现价值路径和操作价值规范,是体现在科学研究中的信仰或理念,是中华民族在科技强国道路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宝藏和力量源泉。一方面,在科技领域规范科学家的行为和引导科学家的道德思想品质,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这一精神逐渐渗入到大众意识形态的深层次区域后,所产生的长远价值与公益价值又不断丰富和涵养科学家精神本身的时代内涵与当代价值。

我国现有的科学家精神内涵极为丰富、深厚,是科学家们求真务实、理性创新和高尚情操的结合体;其精髓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技创新精神,是勇于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向上精神,是淡泊名利、潜心科研的甘于奉献精神,是集智攻关、团结向上的协同合作精神,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不求回报的高尚育人精神”[4]。它所蕴含的内涵因子及渊源,植根于近现代对科学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报国、求真务实、严谨治学和道德典范等历史文化的传统里。它承载着老一辈科学家长期以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远大的人生信念,蕴含着中国科学家坚持科学探索最本质的精神基因和动力,代表着科学家群体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标识。他们是科技界长期形成的“四个精神”对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生动体现和高度融合,是凝练科学家精神时代新内涵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传承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厚精神滋养。

纵观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自觉地把个人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目标和救国、兴国紧密相连,从最初的“科技救国”到“科技报国”,再到如今的“科技强国”;我国的科学家精神也经历了从产生萌芽到飞跃发展,再到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整体过程,科学家精神始终充当着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桅杆,与时俱进地导航科技的风向标,不断累积和传递的科技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应用追求,展现出科学家们坚定科技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强烈地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科学家精神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民族精神中强大的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纽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科技强国的新时代,我国科学家精神又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文化内涵,其时代内涵精神的“最大公约数”集中体现为八个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种精神更需要一代代人来传承发扬,并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始终,终成为铸就新时代国家脊梁的精神支撑,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2 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5]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滋养和支撑,目前,科学家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目标明确的价值坐标。科学家精神中的宝贵育人资源可以引导大学生从科学家精神中汲取成长养分,在坚持爱国为民、求实求新、集智攻关上下功夫,成长为科技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在新时代科技接班人大学生中引育科学家精神就成为现代高校教育的目标和基础,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育中激发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感,树立科学报国的志向,是时代赋予的迫切要求。

首先,科学家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文化教育阵地中的重要资源,其中一贯秉承的创新、求实和向上的“科学态度”和以爱国、奉献为中心的“家国情怀”,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使命任务高度一致。因此,在高校教育和学科建设中贯彻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能在教育内容上对大学生补充精神食粮,明确学习目标,充实灵魂和信仰;而且,在形式上对激励大学生将所学文化知识转变为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更有利于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融入科学家精神,用科学家精神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潜力,树立良好的学习导向和理想信念,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在成长、成才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尤其是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文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代科技文明的开拓者和创新者,更需要对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提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主观能动性,为科研创新推动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源源不断的新力量。再次,科学家精神还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把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规划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文化认同教育,树立科学报国的志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科技创新意识,意义重大而深远。

2.1 助力高校育人计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它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一项战略任务。[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从国家、社会、个体这三个层面实现内在统一,体现为科学家精神中所蕴含的爱国敬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治国安邦思想的高度融合。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和科技创新人才“蓄水池”,必须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就要求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深入贯彻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系构建,在文化教育中广泛融入思想政治和精神信念的教育,丰富和滋养他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学习的精神向导。科学家精神的育人价值正好符合党中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文化体制建设的各项要求。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科技体系的日新月异,高校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链接者和创新者,要跑好手中的接力棒,并争取赛出科研好成绩,实现更多“从0 到1”的科技新突破,为实现科技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这就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科研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学术的跟随者和学习者,还要充分发扬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集智攻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制定好新的目标,引领自己朝着科技领军者的角色发展和迈进,跨越更高的科研门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是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7]。因此,要发挥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作用,高校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学习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做好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科学软实力的衔接和创新工作,使之成为引育高校大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重要基石。[8]

2.2 发挥多效育人功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家精神也与时俱进,已切实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成为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精神能量源泉。为了更好地展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对大学生的精神价值导向作用,高校在文化构筑层面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在不同维度上的教育功能。首先,在宏观功能层面,高校文化教育中融入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所蕴含的批判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精神特质。能够打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认知的盲从、迷信与墨守成规的认知惰性。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奋发向上的精神,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犯错误的根源和概率,形成高浓度、高效率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这个层面的意义上说,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要强调科学家精神的与时俱进性,使之与当代社会发展轨道相适应、相协调就具有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其次,在微观功能层面,科学家精神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引导大学生勤奋好学,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们在面对各种诱惑与危险时能从容应对、理性思考。同时,科学家身上的闪光点可以成为大学生争相学习榜样,激励他们不断奋勇向前,科学规划个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真正成为德行兼备的国家栋梁。

2.3 深度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培养科学理性思维

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的认知发展史,是文化继承与更新、文明延续与创新的历史。自新文化运动开始,科学就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科学的种子。从那以后,“启迪民智”“科学救国”一直都是老一辈科学家们勇往直前的首要社会责任。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前仆后继,为推动现代科学发展和国家社会进步不懈奋斗。科学家精神正是源于这些对社会发展大任的担当中凝聚而成的价值观,从对科学家成长的时代背景与学术钻研精神的探讨与思考中,增强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谱系的认同,以提升他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能力。当今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高校文化教育需要能够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三观”和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家精神。透过科学家精神的凝聚与提炼过程,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紧跟时代发展脉搏,认知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高洞察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把握好前进方向。

3 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认同的危机

衡量精神承载的价值,标准在于其所传承的价值利益与其对所受群体的感召力量,并在实际生活中深化、完善个体或群体的生活价值观,在实际行动中将其贯穿于行为模式规范,进而延伸到人们认识事物客体对主体的认知导向和价值利益衡量的标尺。但在高校教育教学运行和实践过程中,科学家精神蕴含的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和报效祖国的核心素质,在高校大学生的功利价值衡量标尺中逐渐弱化。大学生对其认知和理解流于形式主义和口头说辞,无法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用以指导和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目标,导致大学生的主流教育文化价值观偏失、高校的创新文化建设缺乏活力,使教育的现实与目标脱节。

3.1 主流教育文化价值观偏失

高校文化素质和道德精神教育是塑造大学生科学家精神最重要的手段。素质文化教育是人化和化人,即人创造了文化精神,同时又用以教育人、引导人、规范人并提升人的思想和行为意识。[9]科学家精神中的忧国忧民意识是国强民富的精神支柱,大学生对于科学家精神领悟的程度,对其形成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非常重要。

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家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科研水平发挥着导航的作用,并将指引着大学生在科技跑道上砥砺奋进。在当今纷繁芜杂的国际形势和多变的世界体系中,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市场化已成为世界多元化体系中文化交融、交汇和交锋的重要表征,多元文化与多元思潮正在对大学生的文化立场、文化选择和文化价值观产生着冲击和影响。如果在高校文化教育传授中不能对科学家精神进行正确、有效的解读和传承,大学生的文化主流价值观就会更多地倾向于追求物质需求与功利,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思考科学的价值利益和实践目的,且因主流教育文化价值观的偏失,倒向利己主义的行为模式。这种精神价值标准必将导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认知发生偏移,让大学生与受教育的目的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危害个人成才和国家发展。

3.2 高校创新文化建设活力不足

高校创新文化是高校教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存在,时刻影响着学校创新工作的开展。[10]科学家精神是提振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发挥着先进导向的作用。提升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将推动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然而,在高校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导致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产生不同程度的淡化。首先,在科研创新方面,以遵循科研共同规范为客观准则,有时候未能从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引领层面对大学生科研探索的精神品质和人格塑造提出更高的要求,忽视了“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这一过程中主体应具备的品格与意志,即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内驱力。其次,对高校大学生价值引领工作重视度不够,校园文化建设中对科学家精神的宣传教育引导不到位,不能形成校园浓厚的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氛围,导致大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不主动、对科学家精神认识不深刻,难以深刻领会并践行科学家精神。再次,传统教育理念倾向会限制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些大学生受科学家创新事迹的影响,可能会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产生一些大胆的想法。此时,要具体分析大学生的求异、求新思想,对于有明确想法的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在考察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确实可行的情况下可以予以鼓励并给予支持,适度将传统教育理念与创新发展教育融合,激发科研精神,引导大学生摆脱当下“摆烂”“躺平”“孔乙己的长衫”等学习状态。最后,高校教师队伍还存在少数对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认识不足、体悟不深的现状。有些教师存在缺乏探索教育创新观念,安于现状,在教学中引育科学家精神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新颖,直接影响了科学家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继承与弘扬,降低了科学家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群体的感召力。

3.3 新媒体大环境下即时满足机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冲击

新媒体是指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新形势媒体,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它已成为一种社会大环境,每个人都身临其境。大学生是冲浪新媒体领域的核心群体,也正处在“三观”塑型阶段和科学家精神养成的关键时期。然而,大学生自身心理不成熟、涉世不深、经验不足、理想信念扎根不牢,庞杂的信息会对身心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会产生沉迷于网络、热衷于直播、跟风短视频、盲目追星、深陷网贷泥潭等不良现象,进而导致大学生在面对专业学习、科学研究时,缺乏韧劲与定力,对“甘坐十年冷板凳”的刻苦钻研精神产生质疑;在面对就业择业时,好高骛远,不愿吃苦,不甘奉献,最终高不成低不就,甚者拒绝就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就是因为青年大学生没有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长效的价值引领机制,在面对非主流文化的冲击时,对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精神的认知缺失。

3.4 高校教育目标与现实差距凸显

在多元文化浪潮冲击中领悟并坚守科学家精神,并从心灵上产生对其价值目标和行为立场产生共鸣,弘扬出其主旋律,是当代大学生精神价值认同培育的难点和热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地诠释:“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适应的素被遵从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而当新的等级关系形成以后,原有的观念就变得陈旧,等级的和固化的东西将逐渐烟消云散,而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11]。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或思想观念发展的过于成熟,就逐渐趋于保守维持,并慢慢地陷入文化惰性和滞后的陷阱,而在社会群体中往往表现为普遍性的认知偏见和不反思的墨守成规,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则表现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盲从或漠视。

科学家精神是保持文化活力的一种重要精神特质,是高校文化教育中的灵魂。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具有内在的怀疑性和批判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打破传统文化教育固有的僵化、封闭、退化与保守发展趋势,使文化教育处于一种远离平衡态的进化发展态势,这也是大力倡导科学家精神的根本目的。当今社会,很多大学生对于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或淡化,他们认为这种精神与自己非常遥远,甚至认为是大话空话,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地变现为物质利益;部分学生认为科学家精神高高在上,需要有杰出贡献的人才能具备。

没有把学术造诣和科学家精神很好地融和起来,就不能形成强有力的良性价值观。因此,现代高等教育应重视科学家精神,在战略层面上对其教育育人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全过程融入、贯穿高校教育。把其育人价值上升到文化战略和教育战略层面,构筑“科学家育人精神”工程,促使这一精神在育人方面的教化、凝聚与激励等价值功能得以彰显和实现。

4 高校培育大学生科学家精神的实践路径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12]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普及与科学氛围浓度的提高都需要文化受众者的大部分接受和领悟。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文化本体而言,最需要的是大学生群体能够在认知的范围内自愿接受、自觉遵行,从心灵上引起对科学家精神的思想共鸣、增强文化认同,才能使其高效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我们根据高校环境和大学生群体,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下四方面路径,以此推动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文化本体认同。

4.1 探索以爱国奉献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新样态

课堂教学融入以爱国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建设,形成中国科学家精神传递的高效育人载体。将胸怀祖国、潜心研究、为国为民的科学家精神带入课堂教学中,可以辐射正能量,唤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在各种鲜活的事例中悟出做人、做学问的道理,为大学生树立爱国、奋斗和奉献的科学家精神楷模。引领大学生把个人理想和信念追求自觉融入国家的发展伟业,从心中自觉迸发科技兴国的报国心和强国志,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大学生自觉把“小我”与“大我”相结合,提升个人学习的理论认识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复兴发光发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品格,焕发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励当代大学生报国为民,赓续创新奋斗的精神血脉。首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专业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家爱国奉献事迹。抓住在大学生与科学家之间共同专业理想的关联点,拉近大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精准对焦大学生心理诉求,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自信,还能够从内心深处增强对科学家精神的价值认同。其次,采取课堂上播放科学家或科研团队、权威专家或学者的方式,针对某一专业知识的讲解、普及科研常识、开展立德树人相关主题教育等。实现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听到来自科学专业的声音,以此达到醍醐灌顶、直击心灵、振奋人心的教学效果,真切感受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组织思政大课堂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定期学习,将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将课堂交给学生,思政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按照我国科技发展历程、科学研究领域、亦或是科学研究成果等方向,纵横学习探究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深厚底蕴、理论渊源、凝练过程。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开设专题讲述大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家的爱国、敬业精神对祖国发展强大的推动作用。一是以时代发展为序,阐释科技文化对提升国家地位和综合国力的影响。而无论哪个时代的科技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家的爱国敬业精神,科学家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充实、丰富,对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出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性和进步性特征。二是将典型的先进事迹带入课堂教学。展现老一辈科学家们坚持自立自强、坚定科技创新的信心和决心,深入挖掘先进事迹背后的内核力量,塑造建构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他们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出我国广大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家精神。

4.2 开展多元立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与精神化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首先,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文化建设活动,培育高校大学生的科学热情。一是,可以举办奖励创新赛事、挑战杯、科协文化宣传、提倡科研诚信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和创办科学文化研究学术期刊等多种科研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科学事业成就和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增强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力和感知度。这些多样式的科学文化建设活动是大学生形成科学家精神心理氛围的重要载体,对于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激励作用,从人文精神特色上丰富和完善了高校文化教育中的科学家精神。二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讲理想、比贡献”之类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寓于共同理想、将理想寓于奉献之中,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新时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13]其次,开展涵养科学家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丰润和滋养高校大学生的科学家精神。高校可以利用已有的校园科学与人文环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在培育塑造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增加“校史馆”“纪念馆”和“名人馆”等地的内容。组织参观考察,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志愿者、讲解员的志愿机会,让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论认识转化到实际行动中,深刻领悟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着力以此为基础发扬科学家群落文化,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的影响力,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科学的动力,让科学家精神在高校大学生中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事、见精神。激发大学生热爱科学和崇尚科学的思维意识,促进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变。最后,可以组织大学生作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宣讲人。走进当地的中小学校园、乡村社区开展主题宣讲,为新时代中小学生讲述中国科学家的理想信念、远大抱负、丰功伟绩,为人民群众讲述科学家的爱国济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让新时代科学家、我国科学事业为更多人知晓,以此增强全社会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

这些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科学实践活动,对于外推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影响力,内化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科学本质是一种丰润和滋养。这使得科学家精神在薪火相传的过程中注重人文性与仪式感,突出实践性和时代性,更有利于国家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

4.3 搭建以涵养科学家精神为出发点走近科学家的互动大平台

高校大学生与新时代科学家近距离接触,发挥科学家优秀品格的典型示范效应和人格魅力感召,推动科学家精神在广大青年学子中得以高效传承与弘扬,激发其投身科技事业的热情和追求。每一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和迎难而上的创新精神都秉承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是中国科学家精神传承的活载体和传送带,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外在形象化和人格化的具体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和发挥着建构中国科学家精神堡垒的典型示范作用。

高校可以邀请新时代德艺双馨的科学家现身校园,通过开展学术报告、科普报告、宣讲报告等形式,培育大学生科学家精神。邀请权威的专家学者现身教学一线、走进高校实验室,指点迷津、指导实验、传授经验。通过近距离的接触科学家,可以让大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感悟科学家的求实创新精神和不断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向上精神。进而感悟、内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自觉地以前辈科学家为精神榜样,树立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信念与决心,投身到科学事业中。在所属领域开拓创新,真正把“知识”和“科学”浸润在社会良知和精神的崇高包裹之中,缔造出社会所期、时代所需的有用、有识之才。

同时,高校可以组织对前辈科学家学术发展资料收集整理的报告活动,实施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举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学术展活动,开展对科技界杰出人物的宣传和学习活动。促进科学家精神和事迹在校园文化中的传播,营造浓郁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使大学生在这种精神氛围中潜移默化地逐渐认知、认同。进而自觉践行中国科学家精神,主动参与到发扬光大科学家精神的实践中,真正起到推动高校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典范作用。

4.4 创新以校园网络环境育人为载体的校园网络传播机制

网络文化是新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化形态,其主要特点是受众多、影响面大,波及范围广。“人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4]网络在高校已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介手段,利用好这个有效的平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科学家精神的宣传具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和效果。[15]因此,要善于利用校园网络传播机制开展科学家精神宣传,提升学习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的实效性。首先,要加大高校官方网络对科学家精神的宣传力度。高校官方网站可以创建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栏目,整合关于科学家的各类网络资源,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服务教育教学的资料,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家精神学习。通过常态化官网推送至师生账号进行宣传学习,从而促进对科学家精神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践行。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创作科学家精神相关的作品,并支持高效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建立校方与学生合作宣传模式,教师组织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制作科学家精神相关的文学作品、微课堂、短视频等作品在校园APP、校园公众号、官方媒体账号等传媒介质进行宣传,旨在传递正确价值观,提升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学用贯通能力,使科学家精神入脑入心、铸魂育人。再次,利用校园网络传播机制进行学术知识传播,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学生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专业学习、科研实验等学习动态的分享,让非本专业的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最后,高校应给予大学生在校园内更多的话语权,活跃交流探讨的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大学生在探索知识海洋时深刻体悟科学家们对真理追求的执著与热爱,进而在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中,追求学习过程中艺术性、学术性和交流性的和谐统一,使科学家精神能在潜移默化中“益智怡情”。

精神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科学家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为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自然而然地要为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在高校大学生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以及人才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这一新要求,是应对“十四五”规划及更长的新征程中,我国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新形势而提出的时代需求。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大学生肩上的创新责任更为重大,这就更迫切的要求在高校教育中更好地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1]的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潜心致研,服务社会,追求真理,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6]。

猜你喜欢

科学家科技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假如我是科学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