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婉转崤函道
——欣读李久昌《崤函:唐诗之路》

2023-03-14许智银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函谷关潼关

◎许智银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唐代的都城无疑是长安,武则天时期的神都无疑是洛阳,长安和洛阳在唐代的地位正如唐高宗所言“两都,我东西宅”[1]。洛阳称东京,长安为西京,两京各有核心又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且不可偏废,而联系两京的必经之路便是崤函古道,李端《送客东归》云“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2],两京驿路上行旅东来西去,梅花凌雪盛开。朱庆余《种花》云“忆昔两京官道上,可怜桃李昼阴垂。不知谁作巡花使,空记玄宗遣种时”[2],从长安到洛阳的驿道旁并种果树,桃树李树浓荫密布。赵嘏《过喷玉泉》云“两京尘路一双鬓,不见玉泉千万秋”[2],无名氏《东阳夜怪诗》云“长安城东洛阳道,车轮不息尘浩浩”[2],长达五百余里的崤函古道崎岖艰险,见证了大唐的辉煌历史,也滋养了繁盛的唐诗。唐诗之路属于唐诗学的文化地理学研究范畴,“其目的在于还原唐诗产生的生态,勾画出唐诗之路的历史地理、诗人分布、作品生成的点和线,因此可以说唐诗之路就是唐诗考古之路。有学者提出了唐诗之路的两条路线,一是浙东唐诗之路,一是洛阳到西安的唐诗之路”[3]。联结长安和洛阳两都的崤函古道,天然成为洛阳到西安的唐诗之路,行走其间的诗人既有满腹经纶,又得山川之助,创造了独具两京文化特色的诗歌华章,李久昌先生《崤函:唐诗之路》(三秦出版社2023 年版)一书的出版,对于唐代文学及唐诗学的学术研究可谓功莫大焉。

崤函古道厚重的文化积淀与山水形胜水乳交融,为唐代诗人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发挥素材,造就了崤函唐诗创作的发达和崤函唐诗之路的繁盛。据作者考证统计,唐代诗人在崤函古道上创作的诗歌数量多达1300 多首,作者有400 余人,题材和内容都非常丰富,《崤函:唐诗之路》从中选录了384 首,涉及作者128 人,分门别类予以注释解析,其梳理撮要之功惠及后人,影响深远。纵观全书总论附录以及释读诗篇,反映出来的崤函文化洋洋大观极其多彩,撮要可以概括为以下3 个方面,兹做一拙述。

一、山河关隘多奇险

崤函之地即崤山函谷之总称,指崤山和函谷关所在的区域,东自河南新安,西迄陕西潼关。崤函千古险,确非虚言,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河南一·封域·山川险要》云:“自新安以西,历渑池、硖石、陕州、灵宝、阌乡,而至于潼关,凡四百八十里。其地皆河流翼岸,巍峰插天,绝谷深委,峻坂迂回。崤、函之险,实甲于天下矣。”[4]崤函之险甲天下,尽管崤函古道经行崤函及其毗邻地区的水陆道路令人生畏,但因为它是沟通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两大都城长安和洛阳的唯一要道,如李世民《入潼关》所言“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2],因而来往于崤函古道上的车马人流总是络绎不绝,众多的文人出使漫游建功立业,羁旅行役东奔西走,跋山涉水体验人生,留下了无数名垂千古的诗作。

崤函古道上的名山有华山、崤山、女几山等,大河有黄河、渭河、洛河等,关隘则以潼关、函谷关为著,在诗人笔下莫不雄奇惊险。开元、天宝中,刘长卿多次由洛阳赴长安应试,途经潼关,作《关门望华山》云:“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2]站在潼关门上遥望华山,莲花峰、落雁峰、朝阳峰直插云霄,在阳光照耀下青山林海云雨瀑布尽收眼底,华山神仙之气灵动飘荡,被唐玄宗封为“金天王”。徐夤《河流》吟咏黄河云:“洪流盘砥柱,淮济不同波。莫讶清时少,都缘曲处多。远能通玉塞,高复接银河。大禹成门崄,为龙始得过。”[2]砥柱亦谓之三门,位于黄河三门峡急流之中,因山若柱,故名砥柱。黄河浩浩荡荡绕砥柱而过,气势奔腾澎湃汇入大海,远连玉门关,高与银河通,大禹治水凿龙门功绩不朽。书法家柳公权游黄河三门峡作《砥柱》云:“禹凿锋鈚后,巍峨直至今。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压三门险,根随九曲深。拄天形突兀,逐浪势浮沉。”[2]仰观砥柱,如一根定海神针,顶压神、鬼、人三门,桀骜不驯,搏击中流,力挽狂澜。

“人间路止潼关险”,潼关雄踞晋、豫、秦三省,素来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潼关作为联结洛阳和长安的重要关口,在黄河大曲部东端南岸,古时是军事要塞。唐玄宗李隆基《潼关口号》云:“河曲回千里,关门限二京。所嗟非恃德,设险到天平。”[2]口号诗即随口吟诵而成。开元十二年(724 年)冬,唐玄宗东幸洛阳途经潼关,见千里黄河迂曲回环,潼关雄踞分割二京,关河相望景色壮丽,禁不住自负地说“险不可恃,治国以仁德为上”。张祜一生曾3 次入京,文宗大和五年(831 年)秋天,奉令狐楚表荐第3 次入长安求仕,经过潼关时作《入潼关》云:“都城三百里,雄险此回环。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秦皇曾虎视,汉祖昔龙颜。何处枭凶辈,干戈自不闲。”[2]称颂潼关南依华山,北临黄河,雄伟险峻,乃秦汉帝王所居,非跳梁者可觊觎,隐含反对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之意。张祜同时还有《晚秋潼关西门作》云:“日落寒郊烟物清,古槐阴黑少人行。关门西去华山色,秦地东来河水声。”[2]深秋郊野黄昏时分,潼关西门风烟凄迷,古槐阴黑人烟稀少,华山远景黄河水声,构成一幅萧瑟朦胧的图画,流露出孤旅悲凉的心境。林宽《关下早行》记述了唐人从潼关“早起赴前程”的普遍心理,诗云:“轧轧推危辙,听鸡独早行。风吹宿霭散,月照华山明。白首东西客,黄河昼夜清。相逢皆有事,唯我是闲情。”[2]鸡鸣开关放行,推车趁早出发,华山下晴空朗月,黄河水难得见清,四方客游之人,在外奔波劳累。以《黄鹤楼》著称的崔颢《题潼关楼》云:“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2]骤雨初晴登上关楼,山势雄伟,关门险峻,扼守着关中九州地区,黄河环绕华山之北,奔腾着沿陕路流走,雨后初晴美景满目,引发的却是离别乡愁。吴融困于举场长达二十余年,常年往来于长安,作《出潼关》云:“重门随地险,一径入天开。华岳眼前尽,黄河脚底来。飞轩何满路,丹陛正求才。独我疏慵质,飘然又此回。”[2]潼关重门依随险地而设,道路入天,华岳放眼而尽,黄河流下涌来万千景色,自己辛勤举业却劳而无功,又一次落第出关而归。郭文之《出关怀古》云:“雄关百二气佳哉,日色苍茫拂曙开。华岳三峰皆北拱,黄河一水自西来。汉津徐度原无险,楚炬才消但有灰。六国未亡秦已灭,凄凉空使后人哀。”[5]潼关的关门迎着曙光敞开,华山、黄河环绕拱卫,奈何项羽入咸阳渡过黄河火烧秦宫,朝代的兴亡更迭令人感慨哀伤。徐夤追忆自己早年经行潼关的情景,作《忆潼关》云:“洞壑双扉入到初,似从深阱睹高墟。天开白日临军国,山夹黄河护帝居。隋炀远游宜不反,奉春长策竟何如。须知皇汉能扃鐍,延得年过四百余。”[2]潼关的关门雄伟壮丽,护卫着京都长安,汉、隋两朝的教训警醒后人,但愿严守关门使唐祚绵长。

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西南,东自河南崤山,西至陕西潼关,《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南道二·陕州》引《西征记》曰:“函谷关城,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其中劣通,东西十五里,绝岸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关去长安四百里。日入则闭,鸡鸣则开,秦法也。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曰天险。所谓‘秦得百二’也。”[6]秦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为通往两京的咽喉之地,人称“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一夫当关,万夫莫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与潼关一起构成了一个险要共同体。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年(628 年)作《帝京篇》组诗10 首,第1 首描绘京城长安人文地理的壮观景象,云:“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2]赞美关中平原富饶,突出拱卫帝京的函谷极其险要。崔道融漫游各地至函谷关,作《关下》云:“百二山河壮帝畿,关门何事更开迟。应从漏却田文后,每度闻鸡不免疑。”[2]首句已成吟咏函谷关的符号名言,百二山河亦作百二秦关,谓以二抵百,一说谓百的一倍,关中凭借函谷关而得以繁荣,战国田文孟尝君借助门客学鸡鸣,夜逃函谷关的故事历久弥新。汪遵《函谷关》云:“脱祸东奔壮气摧,马如飞电毂如雷。当时若不听弹铗,那得关门半夜开。”[2]借孟尝君利用鸡鸣狗盗之徒逃出函谷关归为齐相之事,说明人才无比重要,劝诫统治者广招贤才宽宏纳士。胡曾的咏史组诗之一《函谷关》云:“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2]诗人以诙谐的笔调,赞扬孟尝君礼贤下士的屈己精神,抒发人才重要的感慨,透露出借古讽今的意味。皮日休《古函关》云:“破落古关城,犹能扼帝京。今朝行客过,不待晓鸡鸣。”[2]作者行经灵宝秦函谷关,有感于函谷关的破落,无人扼守,对当朝武备废弛深感忧虑。司空图《秦关》云:“形胜今虽在,荒凉恨不穷。虎狼秦国破,狐兔汉陵空。”[2]秦关即指灵宝秦函谷关,显然是一首咏史诗,由之慨叹历史的变迁,江山依旧,时光飞驰,雄霸一时的秦汉王朝,只留下秦关的残垣和破败的陵阙,唐王朝的国运将走向何方呢?弘农(今灵宝)人杨齐哲,游历灵宝时有感而作《过函谷关》云:“地险崤函北,途经分陕东。逶迤众山尽,荒凉古塞空。河光流晓日,树影散朝风。圣德今无外,何处是关中。”[2]古关曾经形势险要,为周召二公治地,目下却只见荒凉,希望无论关内、关外,皆能沐浴圣恩。

历史上函谷关址曾有变更,战国时期的秦函谷关因为杨仆上书,东徙至今新安县境内,新建关城,即汉函谷关。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祖籍宜阳的楼船将军杨仆,屡立大功,耻为关外民,于是上书请求东徙函谷关。“武帝之意亦好广阔,时年冬,东徙函谷关于新安,距灵宝函谷关三百里”,杨仆因此成为关内人。东迁后的函谷关史称汉函谷关、新函谷关、函谷新关,原灵宝故关称秦函谷关、旧函谷关、函谷旧关,简称秦关或旧关。孟迟《新安故关》即咏徙关故事,诗云:“汉帝英雄重武材,崇山险处凿门开。如今更有将军否,移取潼关向北来。”[2]汉武帝东迁函谷关,意在通过“广关”扩大关中的范围,从而增强对关东的控制。罗隐游汉函谷关时作《早登新安县楼》云:“关城树色齐,往事未全迷。塞路真人气,封门壮士泥。草浓延蝶舞,花密教莺啼。若以鸣为德,鸾皇不及鸡。”[2]诗人流寓新安县,清早登上县城楼,以汉关为秦关而凭吊怀古,借鸡鸣狗盗之事讥讽重末技而轻贤能的世风,其言善矣。

二、驿亭行宫聚风骚

崤函古道作为唐代法定的“大路驿”,交通建设极具典型意义。唐王朝在沿线设陕州、虢州、河南府,加强对经行一带的武备控制,又在中途置行宫16 座,驿站22 所,极大地方便了公私出行。唐代文人行在驿路,宿在驿站,习以为常,驿站中的人际交往和驿路沿途的游玩、赏景成为他们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也是他们聚会、谈艺、作诗最为频繁的场所。刘禹锡《送王司马之陕州》云“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2],可谓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唐人在崤函古道上相互酬唱赋和的盛况。大和三年(829 年),白居易从长安至洛阳,作《从陕至东京》云:“从陕至东京,山低路渐平。风光四百里,车马十三程。花共垂鞭看,杯多并辔倾。笙歌与谈笑,随分自将行。”[2]描写崤山南路美色佳景和行驿,真实反映了当时崤函古道驿传交通发达的情形。大和九年(835 年)春,白居易从洛阳回故居下邽,作《西行》云“寿安流水馆,硖石青山郭。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2],描述崤函古道的宜人风景,表达行旅愉快的喜悦,已成吟咏崤函古道风光的名句。由下邽东归洛阳时,白居易又作《东归》云:“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前夕宿三堂,今旦游申湖。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2]崤函古道发达的驿路交通,令人悠闲自得。

盘豆驿亦名盘豆馆,是崤函古道上的著名驿站,面临玉涧水(即阌乡水,今双桥河),水陆相兼,景色尤佳。故址在唐阌乡县东12.5 千米处,即今灵宝故县镇娄店下黄河滩地。传说汉武帝微时经过湖城,遇仙翁以牙盘飨豆,羹而进之,后因名其地为“盘豆”。权德舆《盘豆驿》云:“盘豆绿云上古驿,望思台下使人愁。江充得计太子死,日暮戾园风雨秋。”[2]盘豆驿东有大槐树,高大茂密,耸入云天,时称“两京道上槐王”,形容为“绿云”可见枝叶繁茂,联想到汉武帝时的巫蛊之祸,充满历史沧桑之感。武元衡《使次盘豆驿望永乐县》云:“山川不记何年别,城郭应非昔所经。欲驻征车终日望,天河云雨晦冥冥。”[2]永乐县在今山西芮城西南永乐镇一带,位于黄河北岸,与盘豆驿隔河相望。作者奉诏出使久离家乡,长期在外做官,经过众多的山川河流城郭村寨,一直在旅途中长途跋涉,情不自禁思念家乡渴望安定。李商隐《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云:“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2]诗题中出关指出潼关,邮亭此处指盘豆馆,夜闻芦叶之声,怆然有怀,追忆少时年华,暗比杨仆耻为关外人,慨叹仕途坎坷。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云:“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2]。桃塞即桃林塞,指灵宝函谷关以西至湖城之间的古道。蒲城即蒲坂城,为唐河东道蒲州城所在(今山西永济),隔河与盘豆驿相对。盘豆驿水馆后轩面临大川,眺望如开画屏之幽致,地则直连关内,极目开爽,胜似吴山楚水,令人流连忘返。

崤函古道上的驿馆还有关西驿、潼关驿、阌乡驿、湖城驿、荆山馆、虢州公馆、稠桑驿、桃林驿、甘棠驿、硖石驿、嘉祥驿、鹿桥驿、临泉驿、三乡驿、福昌馆、宜阳馆、柳泉驿、甘棠馆、寿安山馆、三泉驿、甘水驿、临都驿、芳桂宫驿、渑池南馆、新安驿等,无一不留有诗人的足迹和诗篇。孟迟《题嘉祥驿》云:“树顶烟微绿,山根菊暗香。何人独鞭马,落日上嘉祥。”[2]嘉祥驿在莎栅城,即今陕州区宫前乡宫前村东附近。这是一首题壁诗,黄昏时光,夕阳西下,诗人骑马独归,倍显孤寂凄凉。卢渥《题嘉祥驿》云:“交亲荣饯洛城空,秉钺戎装上将同。星使自天丹诏下,雕鞍照地数程中。马嘶静谷声偏响,旆映晴山色更红。到后定知人易化,满街棠树有遗风。”[2]乾符元年(874 年),作者出为陕府观察使,临行,东都洛阳官员争相设宴饯送,洛阳城为之空巷,人们踮足观看,络绎不绝,队伍绵延几十里,卢渥因作本诗,题于嘉祥驿的诗板上。刘禹锡《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云:“秋次池上馆,林塘照南荣。尘衣纷未解,幽思浩已盈。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恨为一夕客,愁听晨鸡鸣。”[2]湖城驿为湖城县在城驿,在今灵宝阳平镇文乡村附近。永贞元年(805 年)九月,诗人贬任连州刺史,途经湖城,见众芳凋谢万物萧条,孤独寂寞之愁思油然而生。刘禹锡另有两首《题寿安甘棠馆》,诗云:“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余步”[2]。元和九年至十一年间(814—816 年),因照顾在洛阳的老母亲,作者经常往返长安洛阳之间,休憩于寿安甘棠馆,吟诵甘棠开放繁茂之景,如烟似霞美不胜收,犹冲落半岩花。杜牧《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云:“一渠东注芳华苑,苑锁池塘百岁空。水殿半倾蟾口涩,为谁流下蓼花中。”[2]开成元年(836 年)夏,诗人游甘棠馆,目睹昔年繁荣的芳华苑和水殿业已徒然荒废,而御沟之水却绵延长流,不禁喟然感慨,希望皇帝能再幸洛阳,有所作为。杜牧的另一首《春尽途中》描写鸿关亭云:“田园不事来游宦,故国谁教尔别离。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诗。”[2]会昌二年(842 年)春,杜牧由比部员外郎外放任黄州刺史,出潼关经行阌乡关亭,痛寂寞孤苦,愤报国无门,触景生情,慨叹身世。此关亭即鸿关亭,一名洪关,在今灵宝豫灵镇底董一带,地处出入潼关之要冲。大中五年(851 年)秋末,杜牧由湖州除官赴京,又过阌乡关亭,作《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云:“君王若悟治安论,安史何人敢弄兵。”[2]希望统治者反省“安史之乱”,免蹈历史覆辙。李约游走他乡,身染病疾,夜宿宜阳馆,作《病中宿宜阳馆闻雨》云:“难眠夏夜抵秋赊,帘幔深垂窗烛斜。风吹桐竹更无雨,白发病人心到家。”[2]诗人独对孤灯残焰,不闻雨声,只见消夏清冷的桐竹,禁不住思念起远方的故乡。若耶溪女子题写在福昌三乡驿壁上的《题三乡诗》诗云:“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殁妾空还。谢娘卫女不相待,为雨为云归此山。”[2]会昌二年(842 年),女子婚后随丈夫西入函谷关,寓居晋昌(今陕西石泉),悠闲自在,不料丈夫突亡,她只得孤身一人,辗转回乡,行至三乡驿悲伤不已,追念昔日生活美好,哀叹繁华尽逝燕笑不再。后来看到此诗应和的有十多人,如陆贞洞《和三乡诗》、刘谷《和三乡诗》、王祝《和三乡诗》、王涤《和三乡诗》、贾驰《复睹三乡题处留赠》等。

唐代崤函古道上的行宫有轩游宫、上阳宫、桃源宫、弘农宫、绣岭宫、兰峰宫、莎册宫、绮岫宫、福昌宫、兰昌宫、连昌宫、甘泉宫、连曜宫、紫桂宫等,皆是诗人驻足歇息的好去处。李隆基《轩游宫十五夜》云:“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2]轩游宫始建于隋,初称别院宫,咸亨五年(674 年)更名,亦称阌乡别馆,位于阌乡县城内,即今灵宝豫灵镇文底南原村一带。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正月,唐玄宗自长安东幸洛阳,途中驻跸轩游宫,春夜月圆,志得意满与群臣宴享娱乐。由“旧游”可知,唐玄宗东幸洛阳曾多次驻跸轩游宫。李洞《绣岭宫词》云:“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2]绣岭宫是建在崤山南路上的行宫,在今陕州区菜园乡高家庄村南。春意盎然之时,鹤发老翁感伤当时乱世,缅怀太平盛世,令人心痛。陆龟蒙《绣岭宫》云:“绣岭花残翠倚空,碧窗瑶砌旧行宫。闲乘小驷浓阴下,时举金鞭半袖风。”[2]面对荒凉冷落的绣岭宫,诗人不由得怀念那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王建《过绮岫宫》云:“玉楼倾倒粉墙空,重叠青山绕故宫。武帝去来罗袖尽,野花黄蝶领春风。”[2]绮岫宫在东都永宁县西,唐高宗显庆三年(658 年)置,即今洛宁旧县村西五里屹塔庙,遗址尚存。“安史之乱”后绮岫宫陷入衰败,今时之野花黄蝶与昔日之玉楼罗袖相对照,寄寓盛衰无常之慨。元稹《连昌宫词》云:“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簌簌。……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2]连昌宫建于显庆三年(658 年),是崤函古道上最大的行宫之一,地处连昌河入洛河夹角地带,三川环绕,景色优美,“在福昌县西十九里”,即今宜阳三乡镇三乡村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及杨贵妃等都曾临幸此官。由连昌宫边一老人,追述连昌宫“安史之乱”前后的巨大变化,揭露批判乱前朝政的腐败,追溯招致祸乱的原因,抒发对太平清明理想盛世的无限向往。韩愈《和李司勋过连昌宫》云:“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山原。宫前遗老来相问,今是开元几叶孙。”[2]元和十二年(817 年)十二月,韩愈平定淮西叛乱回朝,通过对比连昌宫磅礴的气势以及衰败景象,前朝遗老的问讯述说,抒发时代兴废变迁的万端感慨,表现对元和中兴的希望,质直如话。孟迟《兰昌宫》云:“宫门两片掩埃尘,墙上无花草不春。谁见当时禁中事,阿娇解佩与何人。”[2]兰昌宫在崤山南路,故址即今宜阳三乡镇南寨村一带,“西距福昌县治十七里”。诗人游历兰昌宫,目睹宫门、颓垣、枯草及阒寂无人的凄凉景色,映衬昔日繁华热闹的美人如玉、歌舞风流,抚今追昔,抒发大唐盛世不在、江河日下的感慨。恰如杜牧《洛阳长句》所言:“天汉东穿白玉京,日华浮动翠光生。桥边游女珮环委,波底上阳金碧明。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连昌绣岭行宫在,玉辇何时父老迎。”[2]开成元年(836 年),作者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面对洛阳久已闲置荒凉的宫阙园林,崤山南路上荒芜的行宫,喟然长叹盛世难再,唯有忧愁怅惘。

三、历史情怀烁古今

唐诗是唐代历史的文化情怀书写,崤函地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历史人物众多,历史事件频繁,历史名胜云集,神话传说缤纷,形成了密集而厚重的文化景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这些最为鲜明、引人瞩目的崤函景观,成为唐人诗兴勃发的触媒点,举凡咏史怀古、民俗风情、科举交游、羁旅送别、田园思乡,无不被诗人表现得酣畅淋漓。

杜甫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即作于崤函古道上,《潼关吏》云:“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乾元二年(759 年)春三月,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诗人从洛阳回华州任所,一路经新安、石壕,抵潼关。作为长安的屏障,潼关官军加紧修关筑城,积极备战,以便固守御敌。《石壕吏》云:“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描写了官吏夜间在石壕村征兵的情景,真实记录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痛苦。《新安吏》云:“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描写官吏在新安征兵的场景,成年的“丁男”早已被抓尽,尚未成年的男孩也被迫入伍。《新婚别》云:“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唐军邺城战败后,在这一带大肆征兵,一位新娘子面对官军拉夫从军,虽痛苦不已,却能深明大义坚强地鼓励丈夫从军。《垂老别》云:“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讲述了一个暮年从军的老翁与老妻惜别的悲苦故事,真实再现了战乱给崤函人民生活带来的无穷灾难。《无家别》云:“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2]一个战败归乡的士兵,因家人都已死去,有家等于无家,不得已重新被征入伍,战乱带来的田园芜废、人烟稀少、民不聊生,不堪入目。韦庄《秦妇吟》云:“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2]广明元年(880 年),黄巢军攻入长安,作者因在京都应举陷于城中,3 年后逃出长安,一路经霸陵、华阴、潼关、陕州、新安东逃洛阳,假借一个从长安逃出的“秦妇”之口,对当时社会的动乱、起义军和官军的行为,做了比较全面且符合史实的描述,反映了战争给社会秩序带来的巨大破坏和唐室将倾之际的沧桑巨变。

崤函地区的风俗民情别有格调,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云:“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及此留惠爱,庶几风化淳。”[2]刘长史,名不详,约天宝四年迁弘农郡(即虢州)长史。弘农郡地邻鼎湖,因黄帝遗爱而民风淳朴,祝福刘长史为官弘农,一展才华,再现虢州传统的政风良俗。罗隐《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云:“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不上寿阳公主面,怜君开得却无端。”[2]咸通十一年(870 年),诗人由洛阳循崤山北路赴长安,途经新安时恰逢正月初七日人日,目睹梅花飘香片片纷飞的美丽景色,抒发自己科举无望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云:“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余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2]开元十一年(723 年)春,唐玄宗由洛阳出发,经潼关返回长安,在农历清明前一天寒食节,观赏驿路春色,生机盎然,明媚可人。李隆基还有《途次陕州》云:“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树古棠阴在,耕余让畔空。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2]开元十二年(724 年),唐玄宗东幸洛阳,途经陕州时,见民风古朴,以礼让为荣,加以赞颂,抒发了倾慕先贤圣德,期望有所建树的情怀。蔡希寂《陕中作》云:“西别秦关近,东行陕服长。川原余让畔,歌吹忆遗棠。河水流城下,山云起路傍。更怜栖泊处,池馆绕林篁。”[2]陕州美丽的景色,耕者互让田界的敦厚民风,令人羡慕。

崤函古道也是人生离别路,送往迎来的饯行情深意浓,陶翰《送朱大出关》云:“丈夫多别离,各有四方事。拔剑因高歌,萧萧北风至。故人有斗酒,是夜共君醉。努力强加餐,当年莫相弃。”[2]朱大,楚地人,多次进京应举,10 年不中,遂拂衣离京出潼关而去,陶翰为之饯别,怜惜友人怀才不遇,赞赏友人品格高洁,勉励他积极进取以图未来。刘禹锡《送王司马之陕州》云:“暂辍清斋出太常,空携诗卷赴甘棠。府公既有朝中旧,司马应容酒后狂。案牍来时唯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2]王司马即乐府诗人王建,大和二年(828 年)秋,王建由太常丞出为陕州司马,众人争相作诗送行,形成了一次集体诗歌赠别活动,如白居易《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张籍《赠别王侍御赴任陕州司马》、贾岛《送陕府王建司马》、姚合《寄陕州王司马》等,此诗最后两句“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极富才情,反映了两京驿路上酬唱争胜,以之为趣的文学创作活动,说明繁忙的两京驿路和驿馆已成为唐诗的重要生产源。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云:“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2]岑参曾任虢州刺史3 年,创作了四十余首诗歌,几占其全部作品四分之一强。送别离筵上秦筝弹奏的乐曲如怨如诉,营造出难割难舍的惜别氛围,蕴含了对长安的深情思念,对失意境遇的满腹悲伤哀怨。诗中的红亭为虢州官舍宴请、游赏、聚会的场所,故址在今灵宝城关镇西华村九柏台附近,即今新华西路正对土原处。据岑参虢州诸诗,虢州东亭、西亭、水亭、后亭皆有“红亭”之称。“岑参诗中多次提到西亭,如《西亭子送李司马》云‘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郡城指虢州,西亭在虢州城西山上,又名西亭子,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亭子很高。《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云‘百尺红亭对万峰,平明相送到斋钟’,红亭突显了亭子的颜色。还有《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西亭送蒋侍御还京》等诗,皆是写西亭送人。其《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曰‘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曰‘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说明虢州有许多亭子,都是诗人饮酒赋诗送别行人的常去之处”[7]。崤函地区的历史人物先贤达者数不胜数,韦庄《尹喜宅》云:“荒原秋殿柏萧萧,何代风烟占寂寥。紫气已随仙仗去,白云空向帝乡消。濛濛暮雨春鸡唱,漠漠寒芜雪兔跳。欲问灵踪无处所,十洲空阔阆山遥。”[2]尹喜宅即函谷关令尹喜故宅,唐玄宗时认定太初宫为尹喜故宅旧地,故址在今灵宝秦函谷东城门北偏西处。韦庄大中时迁虢州,村居十载,感慨传说中的仙道灵踪,抒发伤悼之情。周昙《田文》云:“下客常才不足珍,谁为狗盗脱强秦。秦关若待鸡鸣出,笑杀临淄土偶人。”[2]孟尝君田文发挥门客鸡鸣狗盗之技,最终逃出函谷关,实是具有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智慧。周昙《杨震》云:“为国推贤匪惠私,十金为报遽相危。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2]华阴人杨震乃东汉大儒,死后葬于潼关亭,在去东莱郡途中拒绝王密送礼的故事,为人称道,具备为官清正的高尚品德和刚直不阿的高风亮节。许棠《经故杨太尉旧居》云:“在汉信垂功,于唐道更隆。一川留古迹,多代仰高风。树折巢堕鸟,阶荒草覆虫。行人过岂少,独驻夕阳中。”[2]杨太尉即杨震,其故居有二,一在今陕西潼关安乐乡水峪口村,一在今灵宝豫灵镇杨家村。杨震故居荒凉残败,但他精通儒学令人仰慕,为政清廉值得缅怀,隐隐表达出对晚唐官场黑暗的深深忧虑。李隆基《过王濬墓》云:“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受任敌已灭,策勋名不彰。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长戟今何在,孤坟此路傍。不观松柏茂,空余荆棘场。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2]西晋名将王濬字士治,弘农湖县(今灵宝阌乡西)人,其墓在今灵宝西阎乡大字营村。唐玄宗东幸洛阳途经阌乡王濬墓前往凭吊,将王濬的盖世功绩与“策勋名不彰”的遭遇作对比,将昔日繁盛与今日寂寥进行对比,在深邃沉重的历史中感悟人生。罗邺《过王濬墓》云:“埋骨千年近路尘,路傍碑号晋将军。当时若使无功业,早个耕桑到此坟。”[2]目睹王濬身后享受建墓立碑,埋骨于大路旁受到保护,免于被农耕桑植所毁,表达了对王濬盖世功绩的敬重之情。罗隐《王濬墓》云:“男儿未必尽英雄,但到时来即命通。若使吴都犹王气,将军何处立殊功。”[2]赞叹王濬抓住机遇,灭吴统一全国,顿生时来即命通,时势造英雄之叹,表达了进步的历史观。皎然《万回寺》云:“万里称逆化,愚蠢性亦全。紫绂拖身上,妖姬安膝前。见他拘坐寂,故我是眠禅。吾知至人心,杳若青冥天。”[2]万回,阌乡人,俗姓张。传其少时有异术,曾日行万里而回,因号万回。唐高宗、武后时,常应诏入内道场,人称“万回菩萨”。中宗时赐号“法元公”,玄宗时追封“虢国公”。万回寺在阌乡南1 千米,即今灵宝豫灵万回村,始建于唐,后世多有重修,明清时改称“法云寺”。僧皎然礼瞻万回雕像圣迹,回顾万回愚而性全、武后赠锦袍玉带、唐睿宗赠宫人等事迹,称赞万回道德修养的“至人”境界,表达了顺道逍遥的精神追求。卢纶《和崔侍郎游万固寺》云:“闻说中方高树林,曙华先照啭春禽。风云才子冶游思,蒲柳老人惆怅心。石路青苔花漫漫,雪檐垂溜玉森森。贺君此去君方至,河水东流西日沉。”[2]万固寺即万回寺,初春时节,与好友同游万回寺,恭贺崔侍郎赴任长安,同时亦有羡慕之意。

诗人是最擅长发思古之幽即景抒怀的群体,李世民《还陕述怀》云:“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2]贞观十一年(637 年)二月,唐太宗即位后首次行幸洛阳宫,途经陕州,回想起武德初曾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颇多感慨,隋末动乱群雄竞逐,有志者事竟成,洋溢出“今来宇宙平”的胜利喜悦。魏徵《述怀》云:“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2]武德元年(618 年)十月,李密率魏徵等入长安归降唐朝,其旧部徐世勣仍控制着山东地区,不愿降唐,魏徵不畏艰险,自请前往安抚,奉使出潼关,投笔从戎,为实现抱负建功立业而不惮艰险勇往直前以报国恩,表达了为唐王朝建功立业的拳拳之心。李贺《咏怀二首》其二云:“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头上无幅巾,苦檗已染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2]元和四年(809 年),作者举进士不第,在家乡昌谷读书闲居,对镜自嘲,感叹虽劳心过度,却功名未就,不得不役于文字,苦苦追求。天复元年(901 年),吴融因朱全忠兵犯京师,唐昭宗避难凤翔,扈从不及,寓居阌乡3 年,曾作《书怀》云:“傍岩依树结檐楹,夏物萧疏景更清。滩响忽高何处雨,松阴自转远山晴。见多邻犬遥相认,来惯幽禽近不惊。争得便夸饶胜事,九衢尘里免劳生。”[2]描写阌乡盛夏阴晴不定、萧疏清爽,透露出一股恬淡无欲、悠然自得、知足闲适的情味。吴融还有《阌乡寓居十首》[2],通过对阌乡山泉、清溪、茅屋、木塔、山禽、飞鸟、山僧等不同山野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勾画出阌乡一片静极美极的田园美景。又有《偶书》云:“青牛关畔寄孤村,山当屏风石当门。芳树绿阴连蔽芾,长河飞浪接昆仑。苔田绿后蛙争聚,麦垄黄时雀更喧。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2]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沉醉和惬意,折射出对现实消极退避的心理。吴融死后又归葬阌乡,墓在今灵宝豫灵镇麻庄村西。唐代文人在崤函地区做官或寓居的有王勃、元稹、王建、李商隐、卢纶、韦庄等,加之李贺、姚合、宋之问等本土诗人,为崤函唐诗繁荣出彩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久昌先生长期致力于崤函文化研究,已有多部专著出版,本书的出版丰富了崤函文化研究的内容,对地域文化与文学、黄河文化以及旅游文化的研究都有示范意义,目前正在谋划《崤函古道唐诗全编》,希望能早日看到成果,弘扬光大崤函文化。

猜你喜欢

函谷关潼关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新莽时期“函谷关门”画像砖研究
函谷关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研究
潼关:优化营商环境
了不起的函谷关
——从函谷关到潼关之一
一路走来,一路歌——记潼关中学校长侯润生
潼关方言的文白异读
睢宁九女墩汉墓“老子西出函谷关图”考
抗战大剧《兵出潼关》
汉函谷关遗址考古 千年古关露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