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了不起的函谷关

2024-01-04王晓明

小学生学习指导·小军迷联盟 2023年11期
关键词:函谷关新安县秦军

王晓明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里面经常提到函谷关,引发了很多小军迷的好奇之心。战国时期,六国联军多次攻打秦国,但是都被函谷关挡住了,只能望“关”兴叹。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个了不起的函谷关。

最重要的道路——崤(xiáo)函道

函谷关和潼关都是古代著名的雄关,但它们不是同时存在的,是先有函谷关,后有潼关。虽然它们不在同一时代,但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就是扼守关中通往中原的通道——崤函道。

如果说哪条道路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那一定是崤函道。在周、汉、唐时期,它联系着长安、洛阳两大古都,非常繁荣,是“丝绸之路”最东方向的起点。繁荣之外,崤函道又是非常险峻的,有的地方仅容一车通行,左侧是山崖,右侧是绝壁,下面就是奔腾的黄河。

崤函道最早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领地,身在关中地区的秦军若想去中原,都要经过晋国的同意才行。春秋时期两国曾经结下秦晋之好,传为美谈,但后来双方反目成仇,晋军在秦军出征返回时,在崤山伏击了秦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崤之战。

函谷关名字的由来

进入战国时期,晋国分裂为魏、韩、赵三个国家,魏国控制了崤函道。秦国为打开东出的大门,通过几十年的战争,打败了魏国,夺取了崤函道的控制权。随后秦国就在崤函道最险峻的地方——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王垛村修建了函谷关。关城的西侧就是长达7.5千米的函谷,谷道仅容一车通行,函谷关就是这么得名的。

函谷关与秦朝的建立

秦国修建函谷关后,进出随意。机会好的时候,迅速开关出战,打得敌国措手不及;战局不利时,就退入关内自保,可谓如鱼得水。虽然六国联军也曾攻入過函谷关,但函谷关的主要防御方向是针对关外,关内这边工事很少,六国虽然打得进函谷关,但背关作战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六国在得到利益后都匆匆撤兵了。

有了函谷关做依靠,秦国奋发图强,经过历代君王的不懈努力,终于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三个函谷关

函谷关虽然险峻,但关址也有过迁移。在汉武帝时期,有个名叫杨仆的将军,他是新安县人,新安县在函谷关以东,是关外地区,杨仆平日常以居于关外为耻辱。有一次,杨仆立了军功,他提出不要封赏,想用自己的家产来迁徙函谷关,函谷关如果往东迁徙,新安县就涵括在内了,他便会成为关内人。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函谷关就东迁到新安县城东。这个新关通常被称为新函谷关或者汉函谷关,旧关则被称为旧函谷关或者秦函谷关。

新关虽然也能控制崤函道,但远不如旧关险要,军事意义也就不如从前了。好在西汉以后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东汉又定都洛阳,新、旧两关都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东汉末年,曹操与占据关中的马超、韩遂发生战争。曹操率兵西征时,发现旧函谷关道路崎岖艰险,行军不便,为解决后勤补给问题,他在旧关北5千米的黄河南岸,开通了一条新道,道路一改,关隘也随之迁移,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三个函谷关,称魏函谷关。

通关文书

秦汉时期,对关隘的管理非常严格,官吏、行人出入关都要出具专门的通关文书。守关的士兵要对文书进行核对。文书职务、身份、姓名、任务、起止地点、经由路线、随行人数等,都有简明扼要的介绍。核对无误方可放行,对丢失文书或者持假冒文书者都会严惩。

如今,旧函谷关的关址修建了大规模的函谷关旅游景区;新函谷关的关址,近几年正在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不久的将来也会建成考古公园;只有魏函谷关没使用多久便遭废弃,而今只剩下古道和烽火台的遗址。

猜你喜欢

函谷关新安县秦军
看,秦军的炫酷装备
“秦军”是如何炼成的
新安县
新莽时期“函谷关门”画像砖研究
趁火打劫(下)
新安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查
新安县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新安县
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
睢宁九女墩汉墓“老子西出函谷关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