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研究

2023-03-14李飞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记实用性观点

李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将各种学科知识整合起来,设计一系列任务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全面提升语言、知识、技能、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的素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高中必修的任务群,教师要认真界定哪些类型的文本属于实用性文本,并结合文本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学会用实用性文本中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新闻报告类包括新闻、访谈、调查等各种不同的文体,它们的特点在于有丰富的信息,围绕这些关键信息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此类文章时,要引导他们挖掘关键信息。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一篇新闻评论,笔者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抓住关键信息。在任务一中,学生先整体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是什么,试着厘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在此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新闻评论分论点、论据、论证这几个部分,要运用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学生可以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运用了哪些论据,自己是否认同其观点。在这番解读后,学生基本把握住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在任务二中,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说说作者如何界定工匠精神,学生发现“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爱岗敬业”等都是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他们更细致地挖掘了文本的信息。在任务三中,笔者设定了具有代入性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记者,试着了解自己身边是否有人具有工匠精神,然后也写一篇新闻报道,要求体现出新闻文体特点,讲清楚关键信息。

新闻传媒类作品具有真实性、实效性等特点,所以教学的重点就在于要模拟接近生活真实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能进入到特定情境中和新闻中的主人公进行对话。在此过程中,他们能更好地把握关鍵信息,提升阅读效果。

科学知识类文本也是应用类文本中的重要类型,它们的特点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各种自然科学类的知识。在教授这类文章的时候,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传承求真精神,思考如何才能更客观、科学地阐述观点,有条理地呈现各种知识。

笔者结合《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设计了“中国建筑和……”主题任务群,让学生将各种不同的学科融入进去,自主搜索材料然后参与阅读活动,并将探索所得整合起来创作小论文。在任务一中,学生展开趣味讨论,说说中国建筑和哪些科学知识有关,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建筑学,其次他们还想到了力学、数学等其他的学科。在任务二中,学生要自主上网搜索和该主题有关的文章。如有学生想要了解的是“中国建筑和数学”,他自主收集了《中国古建筑中的数学》《生活之美离不开数学之美——我国著名建筑中的几何美》《探秘中国古建筑的数学密码》等文章,并整合相关信息,思考建筑和数学的关系是什么。在任务三中,学生要基于求真精神,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分析中国建筑上,笔者引导他们在确保数学观点、公式正确的基础上,用更生动的语言表达观点。如有学生谈到了对称性,并用科学的观点阐述了对称的事物为何会让人感到美,这样就更好地传承了求真精神,而不是想当然地提出观点。

结合自然科学类文章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意识,其次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在创作时将科学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最后再组织他们自主创作,学生的参与效果就会更好。

人物传记是记述人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性的文章,它们的特点是展现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体现人物的独特性格,突出其精神品质。人物传记有独特的写作方法,它虽然和小说一样都塑造人物形象,并记叙了与该人物相关的事迹,但是比小说更具有真实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其独特的写作方法。

《“探界者”钟扬》是精彩的人物传记,笔者让学生将其和《童年》等传记体小说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并设计了两个不同的任务。在任务一中,学生对比分析,找出小说和传记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点。笔者给学生提供思维导图作为支架,他们可以运用导图标注上两者的不同之处整理思路。如有学生认为传记讲究纪实性,而小说追求艺术性,所以两者虽然形似,实际上有所不同。还有学生从虚构性入手,认为小说允许虚构,而传记则要避免出现虚假的内容。有的学生从写作手法入手,认为小说常常用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而传记在这方面用得比较少,常常以客观记叙为主。在任务二中,学生展开了“一题两写”的活动,以某位名人作为写作对象,分别撰写传记和小说,要求体现出两者不同的写作手法。如有学生写了“屠呦呦”的事迹,在传记中主要引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片段,而在小说中则加入了想象,虚构了故事,并着重刻画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究人物传记和小说之间的区别,在总结了写作方法后,再参与到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主创作提升读写综合水平。

文艺评论类主要展现文学鉴赏的基本常识,陈述作者对文学作品的观点,它也是实用性文本的一种。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常识,并将阅读和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说“木叶”》一文介绍了“意象”等文学鉴赏中常常探讨的范畴,并采用了阐释、对比、分析等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在任务一中,笔者让学生分析课文,说说作者如何鉴赏文章,怎样提出新观点,以及如何证明观点。学生发现作者通过列举、对比的方法,阐述了“木”被大量使用的原因,并从暗示性的文学赏析角度入手探究,提出诗人为何会用“木”描绘树叶,想要表达怎样的隐含寓意。在任务二中,学生要拓展阅读,了解更多的鉴赏常识并和同学互动交流,总结归纳赏析方法。如有学生总结了知人论世、披文入情等赏析方法。在任务三中,笔者让学生运用常见的鉴赏方法围绕经典文学作品撰写评论。如有学生采用对比法,将《窦娥冤》和《哈姆雷特》放在一起,分析中西方悲剧创作的理念有何不同,探讨这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否有关。让学生学以致用,使之更好地把握了文艺评论类作品。

在任务群探索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常识和具体方法,而且还要组织他们积极对话交流,说说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特看法。若能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则学生的审美赏析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任务群教学的特点是能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进行整合教学,让学生在任务和问题的驱动下展开自主探究活动,这样就能将各种学习目标结合起来,体现出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特点,能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各种不同文体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和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传记实用性观点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观点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业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