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音乐功能,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以巢湖民歌为例
2023-03-14余雯丽郭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余雯丽 郭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谢嘉幸提出的母语音乐教育中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提出民族音乐文化所内含的情感和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的智慧发源地。结合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一核心理念,社会也是学校。即在当今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下,传统音乐文化在社会音乐教育的辅助下,巢湖民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丰富的资源和文化价值,巢湖民歌作为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切入点,在社会音乐教育中展开对这一体系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每个人的力量。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突出强调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革命文化都是我们当代教育的导向。对于音乐学科而言,深耕传统音乐文化是当代音乐的根源和绵绵不断的补给能量。已有很多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优秀传统音乐相关课程和活动,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和文化价值。但是社会音乐教育作为另一方面的补充,还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应引起更多的研究关注。
一、社会音乐教育
社会音乐教育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指学校以外的文艺单位、团体以及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关音乐方面的教育。具体涉及了社会学、音乐学、教育学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出普及性、融合性、发展性等时代新特征。
在我国历史中,音乐社会观追其本质都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帝王阶级的统治,其内涵是礼乐治国的思想,体现出浓厚的政治情感。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文化风格以及多元化文化的融合,也是人们抒发情感的一种媒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有别于学校音乐教育的系统性,场所、时间和人员都具有灵活性。社会音乐教育,更多为了“功利性”的学习,缺乏创造力的培养。近年来,地方政府、社区举办的各类晚会活动都促进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但由于音乐伴奏和歌谱等的资源缺乏,人们往往指定熟悉的曲目,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曲目库”,导致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在传承过程中也需注意用发展的眼光,让传统音乐文化更加全面性、多样性和综合性。人应在扑朔迷离的音乐运动现象中寻求本质规律并形成相应的知识、观念体系,以此来宣传于推断音乐运动的人,使人们在自觉、冷静、理智的状态中从事艺术实践和完善艺术实践。在社会音乐教育中,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和教育更要从实践性的角度出发,在具体过程中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应是大众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与群众要求合拍起来。我们一直强调在学校教育中的美育教育,但全民美育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美育应走出校园,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二、传统音乐文化在社会音乐教育的融合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承载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富有深刻的内涵。但目前现状来看,我们一直在延用西方的乐理知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中国乐理以供学习,其民间音乐也渐渐失传。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各类学者都积极提出了独特见解,在各地推崇母语音乐教育,传承民间音乐和地方性特色音乐以及各种非遗音乐文化等,并要励志建构一套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内含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在社会音乐教育方面,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发掘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开发传统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
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有生命力、最为丰富、占比例最大的一个类别。巢湖民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巢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文化特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并且民歌作为审美对象,具有朴实之美、生活之美、生动之美的特色,是美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篇章。
(一)巢湖民歌现状
民歌的美好大多源于它的单纯,民歌的魅力在于它的单纯和真挚,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华丽伴奏衬托,它只是它。它就像一面镜子,以自己动态的形式照见自己的文化和文化变迁。它也是人们朴素的审美情趣,是人们纯真的情感表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心中鉴定的信仰。
巢湖民歌作为我国首批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之一,因其自身表现形式丰富、语言鲜活、艺术创作手法独特,使巢湖民歌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目前学界对巢湖民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统传承语境失语的状况下,传统传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民间音乐传承的需求,有学者认为当下高校应该积极将地方音乐纳入自身教学体系中。与此同时,巢湖民歌在当地也有对其学习的传承保护,巢湖民歌蕴含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传承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抒发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且目前的巢湖民歌非遗传承人和传唱人更多来自乡村基层群众,将传承的使命赋予每一位社会成员。
(二)巢湖民歌与社会音乐教育的融合
1.历史性
民歌的发展离不开一方水土的孕育,而巢湖的历史根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据学者研究表明巢湖流域有早期智人在此活动,是东方人类发祥地之一,其始祖“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名列燧人、伏羲(女娲)、神农、轩辕诸氏之前,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领袖和道德典范。并且有巢氏最早形成部落和邦国,建立了巢文化。数千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造就了巢湖民歌的深厚历史价值。社会音乐教育的研究不仅仅是音乐,更是对文化、对历史、对社会的延续。
2.生活性
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关注的重要内容,音乐课程实施中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并非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二者是互构的。巢湖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主要传唱在劳动时、喜庆节日或爱情表达时,表现人民的生活主题,所以我们在传唱巢湖民歌时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表达。表达了人们劳动的辛勤,爱情的向往、生活的热爱。如《送晚茶》,歌唱的内容就是人民日常生活,歌曲生动形象,饱含生活的浪漫和乐趣,由此表现出巢湖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采访巢湖民歌国家级传承人——李家莲老师时,老师一见面,就借词填调的即兴演唱:“同学们,我心紧张啊,开头来把山歌唱,哦~吼~,将茶满,煲好哎~还需大家来捧场咯,哎嗨呦~”,活灵活现展示了巢湖民歌这类体裁渗入生活的形象。用这样的歌唱方式来进行交流比用正常言语沟通的方式更能反映生活处处有民歌,民歌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活是民歌的载体,巢湖人民生活在巢湖这一民歌之乡,在生活中受到民歌文化的熏陶,在民歌的摇篮中成长,民歌对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歌曲中的旋律性,唱词、唱法等音乐基本元素方面,巢湖民歌特色还有民间舞蹈的特性,比如《一支秧歌一趟秧》,在一些舞台表演中都会设计关于这首民歌的舞蹈动作,舞蹈元素来自劳动人民在插秧时的真实动作,并加以美化和舞台艺术化。
3.社会性
谢嘉幸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可见学唱巢湖民歌,也应从娃娃抓起,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解。采访巢湖民歌省级传承人——蒋四林老师说道:他从前在学校教书的时候,自编巢湖名歌的相关乐谱和教材,教孩子们唱家乡的巢湖民歌。随着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人民不仅局限于物质的追求,也偏向于精神文明的追求。很多家长积极发展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掀起一阵“学琴热”。
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应注重对传统音乐的学习,更应深刻了解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带给我们当代人的启示:古人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人生境界;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优秀音乐文化应时刻铭记于心,激励青年人的奋斗精神;前人质朴的生活教会我们热爱生活,充满对未来的向往。深入巢湖民歌的学习,从歌唱、演奏和舞蹈等各方面,在社会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在其中加入巢湖民歌的经典歌曲,如《巢湖好》、《十里长冲好风光》和《姑嫂对花》等。加强在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中对巢湖民歌的学习,充分发挥社会价值,形成在生活的各阶段和环境都能体验到巢湖民歌的魅力。
(三)巢湖民歌的传承价值
一个民族的文化,实质上就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的描述,民歌构成了这一描述的组成部分。民歌是文化与历史的符号,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根脉,是民族根源的一部分,一直承载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真实还原了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和思想感情,是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是华夏儿女血肉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1.文化价值
巢湖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孕育出了优秀的巢湖民歌以及淳朴的风土人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篇章。其历史文化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巢湖民歌的传唱不单单是普通歌曲,比如李焕之谱曲的歌曲《巢湖好》,更是巢湖地区的人文情怀体现,对巢湖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巢湖民歌来传承巢湖地区的文化,展示出巢湖的独特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
2.社会价值
巢湖民歌的很多歌曲是表达人民生活日常,是劳动人民的生活表现,如《老鹰调》等,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为了缓解辛苦劳动的疲劳,还有对婚姻和夫妻生活的教导作用。民歌的多元性发展对个地方的人民和生活习惯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礼乐思想”使音乐具有约束功能和对社会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3.教育价值
巢湖民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教育意义,对人的发展具有启发。根据研究,巢湖民歌最早可追溯到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丰富的文化价值,有助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人对美的感知和体验,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从而促进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解放。
三、为传统音乐文化做的保护措施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无非是社会理想不断转化为社会现实,传统音乐需要在学校弘扬和专业性的学习,也要在社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承,社会的群体比学校的基数人群更多,将视角转到社会层次,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巢湖民歌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应传唱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对以往生活的赞美,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一)国家和政府
国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指出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文化,并且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历史意义,以音乐文化为例,其丰富优秀的作品、曲调、歌唱等,有丰厚的研究价值、丰富的学习资源、丰硕的文化根源、丰满的人文情怀等。
各级地区政府都在积极对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甚至非遗文化进行各项保护措施,宣传其地方性特色文化底蕴。巢湖地区政府也在极力弘扬本地区文化特色,进一步开发旅游业吸引外来人员,去各地活动演出宣传巢湖民歌的优秀文化。各级政府也积极编制当地特色课本教材,以供在学校教育中方便使用。
(二)社区和家庭
隶属于特色文化地区的中小学和高校,都在大力推崇各地方戏曲、民歌、舞蹈等进入学生们的课堂。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社区的文化对我们耳濡目染有深刻的影响。
家庭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祖父辈代代形成的文化理念、父母的文化熏陶、儿童的胎教以及父母的爱好等形成的文化氛围,都对孩子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是否能让传统音乐文化激起孩子的兴趣,在家庭教育中,母语教育也是重要的环节,民歌的方言特点不容小觑。
(三)社会个体
巢湖民歌目前主要有李家莲和蒋四林等一批传承人,在非常积极努力参与各种宣传活动。但传承优秀文化不能仅仅依靠某个体,更需要每一位群众的共同发扬,一起分享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进行演唱等,在各地区也能呈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碰撞和“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
所谓民间音乐也是取材于人民生活,流传于民众百姓,所以真正地学习到好的民间音乐应该回归民间和社会生活。并且中国音乐的发展和传承,自古以来在民间社会就有很大的成就,当我们在宣传这些传统音乐文化时,不能只作为一种标本,音乐是具有时间、空间的文化载体,具有生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像“博物馆”式传承,我们要回到民间,应该回到社会,进行“活态化”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是每一位华夏子女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自上而下,从国家到各级地区到个人,接力好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每一环节的接力棒。
四、社会音乐教育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启示
让传统音乐“不传统”,变成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需要每一位的支持,各界社会力量都应发动起来。中国自古以来,民歌的延续都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法,这与中华民族音乐特点相关,它的音调是非固定的,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人的心态会演绎出不同的效果和情感表达。
在当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在传承方法上也需要适当的提高效率,我们可以适当借助一套系统化的内容和结构,形成社会音乐教育的独有体系。同时在歌谱的教材编著上也需要加强,整理出丰富的音频、影视、谱例等材料,在资料来源上提供便利性。
将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结合,相辅相成,让传统音乐的传承不仅在“音乐专业”领域锣鼓喧天,“非音乐专业”领域更是我们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盾。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齐心协力,是每一位公民需树立起的思想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每一分力量。
五、结语
目前巢湖民歌和其他传统民间音乐一样面临着传承的重要问题,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一样都应担任起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学校音乐教育可以发挥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专业”优势,同时将视野转向社会音乐教育也是发挥“非专业人士的专业”优势。民间音乐伴随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不可与社会脱离,传承好传统音乐文化是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传承好传统音乐文化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传承好传统音乐文化是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重要环节,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