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艺术展的当下及未来发展分析
2023-03-14赵东方哈尔滨音乐学院
赵东方(哈尔滨音乐学院)
艺术的责任之一是引导人们通过艺术活动感知世界,并建立起与世界的联系,当今盛行的沉浸式艺术展正是这样的存在。在观展过程中,观众与艺术作品、艺术家,乃至其他沉浸其中的观众都会建立起微妙的联系,这种默契会给人带来精神的释放。
营造出使人沉浸其中的环境尤为重要。作为新兴文化场域,业界理应对沉浸式艺术展持有更多关注。本文将对沉浸式艺术展历史演变进行阐释,对当代沉浸式艺术展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前景进行预测,望为当代沉浸式艺术展的发展献出一份力。
一、沉浸式艺术展历史演变
“沉浸”一词最早来源于韩愈《进学解》中的:“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用以形容人阅读时专注的状态。事实上,“沉浸式艺术”这一理念已存在许久。可以说,“沉浸式艺术”自艺术活动发生起,便伴随在人们身边。
(一)沉浸式艺术展的发端
在东西方艺术史上,都存在着带有沉浸特点的早期艺术作品。《红楼梦》中,曹雪芹描绘了贾宝玉梦中神游太虚幻境之奇景,梦幻之美使人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英国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在神奇的国度历经重重险阻后才发现一切只是梦境。这些作品通过奇妙的想象,将读者代入了如梦似幻的空间。敦煌壁画规模宏大、工笔精致,通过各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对人物进行描绘,表达出对美好愿景的希冀。壁画环绕于石窟各处,身处其中仿若置身仙境。可以说,敦煌壁画是我国最早的沉浸式艺术。东西方通过不同绘画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不同的精神世界,它们的意义却不止于此。敦煌壁画、教堂穹顶画通过各自精细的笔触力求将观赏者的精神引领到画中的世界,不难看出,早期艺术创作者对于沉浸式艺术的展示更多地带有主观目的性。
(二)沉浸式艺术展的诞生
20 世纪初,具有当代意义的沉浸式艺术展初见雏形。当时,电影艺术影响了一批艺术家,他们试图在创作中找到运动图像与光学感知的关系,这也为沉浸式艺术展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1900 年的巴黎世博会上,俄国馆展出的模拟火车装置内部的车窗安装着滚动的全景画。观赏时,观众就如身处火车中,欣赏到西伯利亚的美景。20 世纪60 年代,装置艺术家开始尝试将一件作品拓展至整个展厅。在《永恒的爱》中,草间弥生在展厅内布满彩色LED 灯,并在墙壁填满具有个人特色的画作,再通过镜面形成反射,打造出无限循环般的神秘空间。走入展厅,观众便会产生进入无限空间的错觉,自身也仿佛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不同于古时候的壁画,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艺术展并无创作者的个人目的,当观众进入展厅并与作品产生交流的那刻起,它们的意义便得以显现出来——真正的沉浸是令观众融于作品中。
(三)沉浸式艺术展的发展
1950 年,美国作家雷·道格拉斯·布莱伯利在《大草原》中描写了一所名为“Happylife”的房子,房内的各式机器令人仿佛置身于非洲大草原。这即是如今虚拟数字技术的初步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当代沉浸式艺术展所具有的“交互性”开始萌芽。
1989 年,新媒体艺术家邵志飞以曼哈顿、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中的地标作为背景,创作了《清晰可读的城市》。观众骑上自行车便可模拟真实游览行为。城市中的建筑物由词语组成,写成与各城市有关的文章。当观众通过控制方向行进时,即可阅读文章,从而了解不同城市。这一作品因其特有的交互性在当时大受欢迎,时至今日,它仍是数字艺术发展史上经典的一笔。沉浸式艺术发展至今,已不仅仅只有通过视觉效果营造沉浸感这一种形式,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参与进来,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创造出一场场精彩的沉浸式艺术展。
随着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当代“沉浸式艺术”一般指以数字媒体装置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当代沉浸式艺术展也便应运而生。沉浸式艺术展指通过全景式视域的营造,用物理性环绕或虚拟视域打造的方式进行效果展示的艺术展览形式,意图让普通观众更容易地获得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感。因此,沉浸式艺术展所独具的科技性、感官性与交互性是将其与常规艺术展进行区分的特质。
二、沉浸式艺术展发展现状
作为新兴艺术形式,沉浸式艺术展具有强烈的包容性及民主性特点,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更多极具创意性的形式,使其呈积极态势发展。据此,本章将选取目前沉浸式艺术展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趋势,分析它们各自的意义所在。
(一)注重意境营造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大重要论题,其历史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其后的历史中,“意”与“境”的关系一直被文学家、文艺理论家所探讨。时至今日,意境的营造在文学、艺术界仍然十分受重视,沉浸式艺术展也不例外。2018 年深圳设计周上,作品《道·万象》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它借助数字手段,将古人想象中的世界呈现在众人眼前。琴声响起,名为鲲的大鱼由远处游来,深海中万物随之复苏。逐渐地,繁华景象衰退,鲲化为鹏,扶摇九天,一切归于平静。当琴声再次响起,过去的场景便再次上演。如此情、境、声交融的沉浸式场景牵动着每位观众的感官与情绪。
沉浸式艺术展能够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意境的营造。相比一些追求科技感但意义却不明晰的作品来说,能真正走入观众心里,让观众沉浸其中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沉浸式”作品。
(二)“流量展”数量增多
字面可见,流量展是凭借时尚特性引来无数观众进行参观的艺术展。事实上,流量艺术展的定义没有统一标准,大众的主观意识就是判断其是否具有“流量”的标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最早出现的流量艺术展可追溯至2012 年。此时,兰登国际的《雨屋》首登伦敦。如图1 所示,正如其名,《雨屋》是一个落雨的房间,其特别之处在于通过3D 镜头的监测和系统的控制,在不断落雨的房间内,观众可自由活动而不被淋湿。艺术家将科技作为创作语言,带给观众浪漫与超现实融合的空前体验,6 万余位观众不惜花费平均3 小时排队时间一睹展览,就是它热度的最好说明。
图1 《雨屋》,兰登国际,2012(图片来源:转引自艺术中国网站)
2016 年,纽约的“冰淇淋博物馆”作为限时开放的“快闪展”现身于惠特尼艺术博物馆外。此次展览划分了不同展室,如甜筒冰淇淋展室不仅陈列着许多冰淇淋,墙上更覆盖着甜筒碎渣——破损的甜筒制成的饲料;经过巧克力展室的巧克力喷泉后,便是展览的主打展室,即彩色糖粒池室。观众进入由彩色硬塑料填满的泳池后纷纷许愿、游戏,如同回到童年。冰淇淋博物馆具有的沉浸式体验使本次展览备受瞩目,创下5日内售空30 余万张门票的纪录。
流量性沉浸式艺术展能够如此盛行,与自身特点有着直接关系。发展到目前,大众对于流量艺术展已不再陌生。“流量”这一前缀使艺术展更趋于大众化,展览的受众也不再像过往一般限制于专业人士。
(三)玩转跨界合作
如今,越来越多的沉浸式艺术展与消费场所进行跨行业合作,这为双方创造了共赢的局面。沉浸式艺术展的走红使其他行业受到启发,更多的跨界合作随之出现。早在2006 年度的《当代艺术》中,朱利安·斯特拉布拉斯就指出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当代艺术呈现的三大特征,即“与大众文化的合谋和竞争,装置艺术的兴起,与时尚领域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后续的发展中,这几大特征被诠释得更为成熟。2018 年,时尚大师保罗·史密斯的个展“Hello,My Name Is Paul Smith”进行全球巡展。整个展览以明快、甜美的底色作为基调,充满Smith 的个人风格。展览不仅展出了Smith 的设计作品、个人藏品等,更还原了其个人工作室、第一家店铺等意义非凡的空间。其中那面巨大的纽扣墙备受瞩目,墙上7 万颗纽扣是Smith 认真工作留下的积累。每位观众经过时,都会在墙前停留许久,感受Smith 带来的震撼。“灵感无处不在”是Smith 的创作理念,工作室每样事物都能激发新创想,成为新系列的灵感来源。沉浸式艺术展与餐饮界的合作也是时下流行的商业模式,通过沉浸式氛围将视觉、听觉与味觉进行融合,予用餐过程以仪式感,数字艺术团队teamLab 的餐饮项目是如今最为成功的案例。在餐厅中,墙壁和餐桌由投影幕布铺成,用餐时,客人可以感受到光影中慢慢运动的花朵或流水。此外,餐厅还运用AI 技术探测餐具位置及上菜数量,餐具移动时,光影中的流水也随之移动。此种艺术与美食的融合,为客人带来极致的感官盛宴。置身其中,仿佛远离了纷繁的现实世界。
跨界合作对大众而言不失为接触艺术的良机。在过去,大众与艺术现场的距离尚远,人们疏于进入馆内观展。而沉浸式艺术展的出现逐渐改变了此情形。商业模式会激发大众的探索欲,在探索中,人们与艺术的距离越来越近。也可说,跨界合作得到的是“三赢”的结果。
虽然目前沉浸式艺术展形式新鲜,趣味性十足,但若仅凭华美表象吸引观众,艺术只会成为商业的附属品。在沉浸式艺术展的创作和策划中,最重要的应是艺术家、策展人的独立思想。只有当创作者适当运用沉浸式艺术展的特性,着重于对世间万象的挖掘,才能创作出真正有深度的作品。
三、沉浸式艺术展前景预测
在近年的发展中,沉浸式艺术展的功能性越来越明晰。在未来,这一艺术形式将为我国艺术行业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本章将根据前文的分析,对沉浸式艺术展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一)促进艺术消费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倾注了全部情感从而凝练出优质的作品,而艺术作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慰藉,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在寻求精神富足之时,对艺术品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这便促进了艺术的消费。沉浸式艺术展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消费。就目前形势来看,观众一般通过社交平台的宣传对展览产生兴趣,从而购买门票观看展览,而门票正是艺术消费的第一步。此外,艺术展的周边产品也是艺术消费的一部分。观众在观展之后,可进入周边产品区进行浏览。艺术家联名的版画、潮玩及展览限定周边产品全部呈现于此,每位观众都可凭喜好对其进行挑选和购买。
在如今的艺术品行业上,画廊、拍卖行等机构作为市场对艺术品进行买卖,为消费者寻求艺术作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从而促进了市场上的艺术消费。虽然美术馆并非为作品销售的机构,但是每一场沉浸式艺术展都以自己的方式促进着艺术消费。未来,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沉浸式艺术展也将更大地促进艺术消费。
(二)助力新时期审美教育
知识储备不同的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存在着差异,自然,他们对艺术展览中的作品以及艺术家也持有不同看法。有学者将当代艺术展览观众分为三类(即学习型观众、普通型观众、专业型观众),并认为在当代艺术空间中,普通型观众占绝大多数。普通观众在当代艺术展览的参观中对展品信息较为陌生,观看意念不强,只是试图陶冶性情,从中感知艺术氛围的烘托,拍照纪念。因此,对于一次成功的艺术展览,设计仍要以大多数普通公众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将观众纳入博物馆活动与发展规划之中。
除去学习、专业型观众外,普通型观众获取展览信息的渠道大多为社交媒体。这一类展览中,所涉及的多为装置、霓虹灯、VR 等元素。部分业界人士认为,它们可能正在固化着年轻人的“套路式思维”。沉浸式艺术展的科技性对年轻一代来说不外乎是一种极大的兴趣,他们因好奇而来,带着快意而归。不论目的如何,在观展过程中,他们始终接触了艺术,并或多或少地获取了艺术带给自己的情感价值。
对于此种现象,业界持有两种看法。其一是认为“赫胥黎式”滑稽戏不该再上演;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艺术教育要慢慢来,从大众没见过,到因不懂而疑惑,到年轻观众认为美而打卡,直到他们的下一代在此环境中长大,能够真正接纳、理解和品鉴艺术。而沉浸式艺术展要做的,就是将美育这一功能加深,为大众的艺术普及献出一分力量。
(三)增强社会文化认同
就文化层面而言,人的观展行为本就属于文化活动,而沉浸式艺术展作为公共性艺术体验场,已成为一种文化景观。当观众进入其中并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便已构建出一个看似虚拟的真实空间。在观展中,观众与世界建立起全新连结,足以证明这一文化活动的意义。王春辰教授认为,艺术家能够有意识地去联结公众非常重要,问题不在于具体的艺术形式,而在于创作者在作品中是否能充分实现其想法。在teamLab 团队的作品《呼应灯森林》中,当一位观众身处“森林”,最近的灯会发出亮光及声响,并伴有形成共振的色彩。同时以该盏灯为起点,光会传播到相邻两灯。如此下去,每盏灯传递着相同色彩,直至所有灯亮起。在森林中,当光线和以他人为起点的光相遇时,便可感知到他人的存在。这种随机相遇让观展过程十分有趣,置身其中的观众能够感受到彼此间的微妙连结,产生心底的共鸣。沉浸式艺术展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在空间中传达了各样现象,让观众在其构建的空间中实现文化认同。在未来,沉浸式艺术展对空间性建构将会有更深刻的诠释。可见,观众通过观展获得心灵的疗愈、知识的增加,以及文化认同的提升,沉浸式艺术展又可凭借这些价值得到更多的提升空间,这便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结语
5G 时代的到来使沉浸式艺术展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便需要业界展开更深的思考。归根究底,还是这一问题——怎样的沉浸式艺术展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相比于情感上的交互,仍有部分展览更注重科技层面的塑造。科技揭开了世界的神秘面纱,而艺术恰好令世界神秘的一面得以还原。因此在对科技与艺术进行融合时,更重要的是让艺术的灵魂不被科技的外壳埋没。一场出色的沉浸式艺术展所表达的应是创作者对宇宙万物的思考,而载体只需起到辅助作用。
在未来,沉浸式艺术展将会带给大众更多正向作用。在观展过程中,只有大众更多地关注艺术家对事物的思考、作品本身反应的现象,以及带给自己的精神释放时,隐藏于科技外表下的艺术灵魂才可发挥自身价值。可见,当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者共同努力时,沉浸式艺术展便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