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叙事在工业遗址景观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以广州太古仓码头为例
2023-03-14赵恺颖李文东陈敏张兰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赵恺颖 李文东 陈敏 张兰(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太古仓码头距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它是广州市工业遗存建筑群的代表之一,目前占地面积约5.4 万平方米,由长约312 米的码头岸线、七座保存较为完整的英式风格仓库建筑和三座丁字码头组成。自2010 年起,太古仓码头以及仓库建筑群相继开展改造工程,并融入电影院、红酒采购中心、创意设计办公室、展厅、西餐厅、酒楼等现代业态,在保留浓厚的历史面貌的基础上,使老码头仓库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交融的城市客厅。
光与影的结合拥有渲染空间的气氛、突出空间的细节、强调空间的主次、叙述空间的事件、重塑空间的结构以及表达时间的作用。本文尝试将光影的叙事手法应用于广州太古仓的夜景照明设计中。通过用灯光去表达夜景空间的内容、塑造建筑的历史形象、叙述空间的历史事件、展现城市夜生活,探讨光影语言对夜景照明的促进作用,从而拓展工业遗存夜景照明设计的方法。
二、广州太古仓具有的叙事特征
太古仓码头是记录广州城变迁和发展的载体,其中的历史元素和建筑的艺术形式具有叙述城市发展史的魅力。这种经历过时间洗礼后所沉淀出的叙事魅力,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历史特征
20 世纪初期,由于经营远东、中南亚以及来往广州至中国香港、上海、越南等地的航线需要,英国太古洋行在珠江堤岸兴建了太古仓码头,用于港口的运输和仓储货物。繁忙时期的太古仓,停泊码头装卸货物的船只多达30 艘,其中26 艘货船游轮重达3000 吨左右。历经百年沧桑,太古仓码头积淀了许多珍贵的城市记忆,也成为广州近现代贸易和港口运输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二)媒介特征
太古仓码头是记录广州内港繁荣变迁的空间媒介,其建筑的形态体现了百年前的工业建筑的审美方式,空间承载着昔日船运业务和航运作业的痕迹,其空间具备了叙事所需要的“时间、空间、故事”等基本要素。
(三)艺术特征
太古仓的七幢仓库沿珠江而建,每幢仓库建筑面积大致相等,仓库之间隔着一条等宽的通道,在整体规划上呈现出工业美学的逻辑性和秩序感。仓库建筑为高桩梁板式结构,笔直的柱体排列于建筑两侧的外墙上,配合墙体上平均分布的百叶高窗、红砖墙、硬山两坡顶的屋顶以及屋檐处欧式的墙角线,呈现出简练朴实的英式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另外,栈桥式的混凝土丁字码头、斑驳的锈铁轨道、粗犷的水塔以及码头的锚固点,无一不体现了设计美学下的破旧之美。
(四)人文休闲特征
由于太古仓所处的独特位置,可利用的巨大空间,以及临水的开阔视野,让游客在体验餐饮娱乐的同时,顺道观赏珠江的美景。
三、光影叙事在广州太古仓码头的实践
太古仓码头地处广州珠江堤岸的白鹅潭东南方向,北面为珠江白鹅潭,南面靠近河东大桥,位于海珠区革新路。太古仓码头由英国商人约翰·史怀雅始建于1904 年,并于1908 年投入使用至今,据当年在太古洋行任职的莫氏家族后人忆述,太古仓原有仓库10 幢,但由于某些过失导致了火灾的破坏,目前只剩下一排七幢的仓库。除了仓库外,园区内还有一座高耸的水塔和三座丁字码头。太古仓码头经过几轮的翻新修改后,目前主要承担餐饮、休闲娱乐、红酒展览展示、创意办公、葡萄酒展贸、游艇俱乐部等功能(图1)。
图1 太古仓码头的重要景观节点分析(图片来源:笔者自制)
在广州太古仓码头夜景照明中因地制宜,结合太古仓码头的建筑特点,挖掘历史、人文等特征,突显老码头的历史感,以及展现码头独特的欧式风情,设计要点如下。
(1)设计理念
打造一个能彰显广州中西交融的历史文化气息、讲述城市发展与船运发展故事的夜景观。
(2)设计主题
利用光还原消失的空间,唤醒仓库区域的封尘记忆,叙述太古仓的前世今生;利用光的动态影像,模拟太古仓码头昔日工作的情景,让游客了解到太古仓码头曾经的繁荣景象;利用互动性的灯光,促使人们互动交流,营造欢乐的气氛,使老仓库码头在神奇的光影下焕发新的生命力。设计主题确定为“涅槃重生,闪耀珠江”。
(3)设计策略
①将仓库建筑、水塔作为太古仓码头的整体元素,对建筑和水塔的立面进行整体的泛光照明,强调建筑群上连续折线式的硬山两坡顶的外轮廓结构,在夜间的珠江河岸上展现出太古仓鲜明的形象。
②太古仓东广场曾是火灾毁坏的两幢仓库的旧址,将东广场设定为叙述空间故事的篇章,在规划广场整体照明的同时,利用装置的光影展现被毁坏的仓库空间布局。
③连接东广场和丁字码头的仓库通道,在保证安全照明的同时,重点打亮通道两侧的高窗以及柱体等细节,同时在墙体上增设带有码头运作活动的互动动画,使人们在游走的过程中体验昔日码头的繁忙情景。
④将丁字码头区域打造为太古仓码头的休闲娱乐的休闲胜地,在照明设计上以突出酒吧、夜市摊位、游艇等休闲文化为主,让游客体验广州的夜生活。
(4)光影叙事手法与效果呈现
①光影渲染建筑厚重的历史感(图2)
图2 太古仓建筑、水塔照明设计手法与效果呈现(图片来源:笔者设计)
在仓库建筑的屋顶轮廓线以及建筑的东西外立面墙体上安装2700K 暖色温的洗墙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亮暗渐变的灯光,突显出折线式的山墙轮廓、建筑的体量感和红砖墙的历史感。同时,在建筑的高墙上,以4000K 暖白色温的洗墙灯和投光灯分别刻画建筑方形和圆形的高窗。不同的亮度和色温层次的搭配,强调建筑整体的同时,刻画出建筑体独特的细节。
②光影的颠倒叙事——讲述场地的前世今生(图3)
图3 东广场照明设计手法与效果呈现(图片来源:笔者设计)
东广场上利用与码头元素相似的竹竿式造型的路灯,为广场提供基础性的安全感照明。同时,在东广场的地面上,根据遭遇火灾毁坏的老仓库位置,划分出两个仓库的平面的痕迹,并在地面的痕迹处开槽,在槽内设置有喷雾装置管道和可变色的洗墙灯,槽上覆盖有预留长条状细缝的钢板。当装置的灯光和喷雾开启时,洗墙灯的灯光在烟雾介质的配合下,形成一道道无形的光墙,强调出两个旧仓库的位置。在光影的颠倒叙事下,过去印象与现在景象的虚实交叠,产生出一种时空穿越的神秘感,促使人们探究更多太古仓码头的故事。
③光影的连续叙事——太古仓历史大事记在通道上的展现(图4)
图4 仓库通道照明设计手法与效果呈现(图片来源:笔者设计)
平行排列的仓库间形成的六条通道,其中北向的两条通道为酒家以及红酒贸易的后勤通道,其余的四条通道是对游客开放的公共通道。在四条通道上安装能够保证安全照明的路灯的前提下,同时设置投影灯和红外感应装置,将太古仓码头所发生的事件以动态投影的方式向游客展现出来。投影的动画可根据人的动画位置,在相应的墙体和地面投射出符合视觉角度的动态画面。光影的连续叙事让游客如同阅读太古仓的回忆录一样,加深游客对区域的了解。
④光影的平行叙事——太古仓码头夜景意象的构建(见图5)
图5 丁字码头照明设计手法与效果呈现(图片来源:笔者设计)
在码头的夜景设计上,为配合游客的观景以及通行需要,在丁字码头的栏杆处设置踢脚灯的低位照明,从而保证游客游玩过程中的开阔视野。同时在丁字码头的尽头处设置吊臂机灯光装置,配合集装箱式的西餐吧以及户外餐厅,在视觉上还原出码头作业的景象,在吊臂机的高杆上设置大功率的投光灯,透过餐厅外的植物,为露天餐厅营造出月光照明的效果。
三个位置吊臂机灯光装置的形态和高低各有不同。在RGB 全彩泛光灯的渲染下,构建出码头夜晚的繁忙景象。吊臂机灯光装置在特定的时间内会进行灯光秀表演。灯光表演根据风声、水声、鸟声、轮船鸣笛声以及欢快的音乐进行编排,以此叙述码头的水岸文化、贸易文化以及休闲娱乐文化。通过有节奏地控制灯光的开合、光色、亮度、色温的变化,让游客在灯光表演下了解到平行空间下不同码头的空间故事,加深人们对太古仓码头文化印象的同时,促进其观光旅游的发展。
(5)技术与控制。
①灯具选型及布灯方式
建筑上采用3000K 暖白光的洗墙灯对太古仓外立面进行泛光照明,色温的选择务求贴近建筑的红砖墙的色彩效果。在光源显色性的选择上一般为RA80 以上,利用暖黄的光色渲染出建筑厚重的历史感。仓库的高窗则采用4000K 中性白光的洗墙灯进行洗亮,通过高色温的光色突显仓库建筑高窗的细节。
沿着人行道的广场上采用造型如同竹竿形态的景观灯进行功能性的基础照明,其光源的色温为3000K,约5 米间距布置一盏,为广场的空间提供柔和舒适的亮度。广场的地面凹槽处选取RGBW 可变色的洗墙灯,当七彩变色的洗墙灯透过雾气照射出地面时,形成一堵虚拟的地面分割墙。利用戏剧化的光影效果用来唤醒因火灾而消失的仓库记忆,提醒人们要热爱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仓库间的通道上通过建筑立面的下照3000K 色温的洗墙灯提供一定的安全照度外,增加与游客互动的投影互动装置。通过红外感应装置捕捉人的移动位置,从而投射出与太古仓相关的动画情节,增加空间游玩的趣味性。在丁字码头的上,通过在栏杆位置的踢脚灯实现基础性的安全照明,踢脚灯安装高度为离地0.3 米。这样能避免因庭院灯过高而产生眩光,避免游客观景视野不佳。
②亮度等级划分
整个园区的亮度分为三个亮度等级。首先是垂直方向上的建筑立面照明为一级亮度,呈现太古仓厚重的历史感;其次是丁字码头的照明为二级亮度,通过吊臂机灯光装置的泛光照明渲染码头的热闹的氛围;最后是水平方向上东广场的照明和通道照明为三级亮度,通过景观灯的基础性照明以及地面构建的光影痕迹,展现太古仓的空间记忆。通过对场地亮度层级的构建,打造主次分明夜景效果。
③灯光秀表演
白鹅潭方向是展现太古仓码头全貌重要位置。为了能在珠江上突显太古仓地标的作用,在丁字码头和太古仓建筑立面上,设置联动的灯光秀表演。通过对太古仓建筑立面的洗墙灯进行段控处理,实现风吹动、水波动的光影效果。另外,结合丁字码头上的吊臂机装置的灯光的动态变化,为珠江夜游增加一个独具历史底蕴的新亮点。
④控制模式
太古仓码头夜景照明设计根据日常和节假日时间的不同,分为日常模式和节假日模式。日常模式为18:30-22:00 时段,主要开启部分景观灯具,并利用智能调光模式将光源100%的亮度降到50%,起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节假日模式则为18:30-24:00 时段,开启所有的景观灯具。同时对太古仓码头灯光实行分时段控制,分为:入夜模式18:30-19:30,此时段照明主要入口区域,广告牌区域以及道路照明;夜晚模式19:30-22:00,此时段为夜晚最热闹的时间,部分或全部灯光开启,呈现轻松、休闲、活跃的夜景照明气氛;深夜模式22:00-24:00,此时段人们活动逐渐平息,进入休息状态,装饰性景观照明关闭,保留出入口、道路区域的安全照明。
四、结语
老仓库码头等工业遗址建筑大多都有着不凡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夜景照明作为城市景观照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能够丰富城市内涵、传承城市记忆和展现城市个性的独特魅力。本文以广州太古仓码头景观照明设计为例,通过挖掘场地区域的空间历史,了解场地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光影叙事与工业遗址夜景的结合方法——利用光影的颠倒叙事、连续叙事以及平行叙事的手法对景观空间进行描绘、复原和再创造,使游客既能在光的空间意象感受到场地的历史状态、历史进程和文化特色,又能使城市的工业记忆得到传承。希望本次实践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能对未来的工业遗址照明方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