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山水画的创作构思*
2023-03-14王广忻广西艺术学院
王广忻(广西艺术学院)
一、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现状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丰富,不仅特点鲜明且各种文化元素间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思想教育上、音乐上、书画上、陶瓷上、节日文化上等许许多多的领域都有着无限魅力,吸引了大量学者探索的目光与脚步,研究成果颇丰。
广西山水画在近数十年中蓬勃发展,一是赖于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天然的景色美不胜收,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更是家喻户晓,较为暖和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使得绿水青山常在。
二是人民的生活条件日趋向好,解决了温饱的生存问题,心情愉悦之后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开始对美有所追求,再到现在的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广西的经济发展又迎来了一次高峰,对于广西这一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而言幸福指数飙升。在此趋势下艺术家们热血澎湃,用画笔描绘家乡美丽繁荣,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三是广西山水画题材丰富,有高大的山脉、锦绣的漓江,有小桥流水人家、高楼大厦,又有滔滔大海等,品类繁多。处处皆美景的广西,不仅满足了艺术家采风创作的需求,还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便利,因此广西山水画产生了丰富的作品。
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多是以大写意山水对景创作为主流,文献中研究民居、地域、风景居多,但是这其实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是常规的一部分,而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这些研究已经不足以推进广西山水画的发展,而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如此丰富,应该巧妙地运用到广西山水画的创作中,使得艺术作品更具有民族性、时代性、思想性等,让更多的人从观赏广西山水画作品中得到形、声、色、意、境等多方面的全方位立体感受。
二、广西民族文化在山水画创作中的可借鉴元素
(一)民族特色建筑元素的运用
广西民族特色建筑建设所使用的材料以及结构取决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等,正是这种具有民族独特性、地理环境与建筑的高度统一性以及合理性,促使我们在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山水画创作中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这一部分。常见的建筑有以下几种:干栏式、三合院、吊脚楼、禾廊、七门房、船家等。取干栏式来分析,干栏又称麻栏,是壮、瑶、侗等传统建筑形式。现代干栏建筑主要有全楼居和半楼居两种形式,分布范围在龙胜、三江等县的边远区域。全楼居即典型的全木结构高脚干栏。半楼居多依山而建。
通过分析地形以及建筑的方式和民族的传承之后在山水画创作中更能有效、合理地绘出民族特色建筑,为画面增添准确的民族气息。
(二)民族图案的运用
独具民族特色的图案表达了当地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等,如广西特有的“铜鼓”是对产生方式、生产能力、地理条件、权力、财富等进行了高度融合的表达。农业生产需要阳光,铜鼓上连续出现的雷纹、云纹等则是体现了对雨水的渴求,蟾蜍纹、蛙纹则是体现了繁盛的生育能力,体现生命繁衍生生不息等。又如大家所熟识的绣球文化,绣球多以12 瓣呈现,以黄、红、绿做底,每瓣绣上吉祥物或者文字,如龙、凤、梅、兰、竹、菊等寓意生长、生殖、兴旺、平安。四大名锦的壮锦,是广西的重要文化遗产,表达着壮人对吉祥的向往,用色对比强烈、光彩明亮,具有浓重艳丽且粗犷的艺术风格。此类带有民族特色图案的物品、器具还有许多,从中探寻创作素材丰富作品图式与内涵,凸显人文情怀。
通过分析具有民族特色图案可以开拓创作思路,退却以往具象写生的创作构象,将抽象且明确的特色代表有效地融入绘画创作。
(三)民族色彩的运用
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在色彩搭配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偏好简洁明艳的色彩搭配,在色彩上多用红、白、黑、青、黄、绿等,在搭配上多用撞色、补色,使用这些纯正饱和度高的颜色通过色块大小与线、点等的碰撞而得到强烈庄重又和谐的感受,使得色彩呈现更为生动、淳朴、欢快、欣欣向荣的民族气息。在环境的熏陶下广西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民众成为配色运用的能手,对于不同彩色的协调也有独特心得,如同马良妙笔,渗透了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色彩的碰撞赋予了植物、动物等图像更加丰富的色彩与样式变化。现今山水画中或有清新淡彩书胸中恬美景致,有明丽色泽绘大好山河,少有能将民族配色运用到山水画中创造出独特少数民族味道的作品,在色彩的设置和布局上是非常值得研究与借鉴的。
通过分析广西地区的民族常用色,捕捉其中色彩规律,将其鲜明的用色特点用于山水画创作中,使得山水画设色得到新的养分供给。
(四)民族故事
广西民族题材山水画作品的创作,脱离不开本地的文化,包括本地的风土民俗、生活习惯、生产画面以及当地的故事传说。所以要探索民族题材山水画作品的创作,必须要从当地文化与民族故事的探索开始。而广西地区作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历经长久的发展,更累积了众多民族故事,这是广西山水画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民族山水画的魅力源泉。此处将列举当地壮族文化相关的故事,刘三姐十七岁对山歌时与心上人情投意合,但本来甜蜜的恋情,却被垂涎三姐的恶霸拆散,刘三姐宁死不屈。这一故事后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刘三姐绣着绣球,唱着歌的场面,是当地乃至全国人的美好回忆,也赋予了广西民族丰富的感情色彩和绚烂的民族文化,赋予了广西民族山水画题材戏剧性、故事性的优势,成为创作的灵感源泉。通过分析广西地区少数民族题材故事,体会民族精神,将其作为作品精神的内在驱动力,将勤劳朴拙、果敢聪颖,以及歌舞的韵律感等融入山水画创作,使得画面呈现出质朴、明快、节奏感突出等艺术特点,使绘画作品更注重生活气息,在各层次的人群中更容易找到共情,在创作格调上易有新的思路和感受。
三、广西民族题材山水画的创作思路
(一)记录地域特色和建筑特色
山水画不只具有鉴赏价值,其考证价值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山水画虽并不是完全写实的作品,但是却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真实的景象,包含着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风景与文化,是包含地理、历史、人文等多方面考证价值的记录性作品。以往流传下来的每一幅民族主题山水画,都有研究的价值,当今的民族题材山水画创作,也要将历史、地理、人文等相关信息融入进去,成为后人研究的依据,这便是山水画的记录意义。就当前公开的广西山水画作品特征研究,山水画的表现重点依然在自然景观,一方面普遍以依山傍水的区域为主,重点体现陡峭壮阔的山崖、平静的河水以及河上的渔船等;另一方面多描绘民族特色建筑,注重建筑特点与自然乡土生活气息。在广西,这些地区直至如今是令人心驰神往的风景胜地。如以上所述,山水画所展现的景观、所包含的信息,是广西文化的依据,是我们能够以直观方式去了解广西不同区域地理特征、建筑特征以及风景等的方式。
对于写生,著名艺术家黄独峰曾说:“几十年来,我是把写生作为提高技艺、丰富作品题材的手段的,我把‘搜尽奇峰打草稿’作为治艺的座右铭。现如今,广西山水画,则代表着一种情怀。”山水画赋予了广西风景古朴的美感,在此基础上,记录下当今的广西的山水、街道、建筑,这样的记录方式,与高清的照片有着不同的意义。在创作者的理念中,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角度出发,人与景色都是自然的造化,而如何去描绘,取决于自身的发现与理解。每个创作者探索的角度不同,画面中记录的内容也不同。每个创作者的着眼点不同,对于广西民族风俗之美都有不同的理解。创作者用心去体会广西之美,用脑去加工广西之美,用手去描述、去记录广西的山水,经过创作者富有诗意的理解与加工,广西水的柔美、山的壮阔都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这正是山水画的价值所在,正如同我们看待一张简单的照片与一张用心创作的画作时所感受到的差别。
广西的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俗文化体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痕迹,也被刻印在了当地的画作当中。对于创作者来说,广西的风景不仅仅是广西的山、水,也是广西的人,是生活,是生产,是节庆,这都是创作者的灵感来源,也是记录的重点。在此方面不乏创作作品,想要在这一主题中脱颖而出还要研究细致,抓住细节提高构造原理准确度,抓住建筑周围环境体现氛围感。
(二)紧抓创作过程中对广西民族地域特色意境的把握
广西的四季变化丰富,同是冬天有冰雪寒冷的寒冬,也有可以游泳嬉戏的暖冬,有四时花开绿树常阴的首府,也有四季较为分明的桂北地区。这些多样性的表象给了我们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每一种天气都有它独特的美感存在。如山上烟雨朦胧的时候云里雾里若隐若现的房屋和山石树木,构成的画面感清新自然朴拙,特色意境呼之欲出,景上用几个民族服饰穿着的人物,立马给画面增添了活力与力量,使得原本仙境之景拉回,呈现出鲜活真实的富有烟火气的氛围,在意境上得到了调整,增强了真实感、力量感和平凡中的逍遥感。
许多创作者所描绘的,多是在山脚下与水边的白墙黑瓦的独栋小民房或是民房群,展现着古朴淡雅的气息,与山水相辉映,体现出了人与自然融合的和谐之美。而就地域来看,创作者多选择风景秀美的桂林与张家界等区域进行描绘,而且普遍以依山傍水的区域为主,重点体现陡峭壮阔的山崖、平静的河水以及河上的渔船等。在广西,这些地区直至如今令人心驰神往的风景胜地。如以上所述,山水画所展现的景观,所包含的信息,是探索广西文化的依据。
创作者需要思考许多问题,例如在自己的眼中所看到的广西景色,色彩是清淡的,还是浓重的?线条是圆润的,还是尖锐的?这都是创作时,需要结合自身心中的广西印象去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需要结合广西印象去应用的技巧,要结合自身理解,将广西之美融入每一个墨点,每一处线条,每一片晕染。
当代的创作者,更要从当今的广西现状出发,发现新的广西,发现新的灵感时刻。当创作者意识到,某个画面,才是自己心中最能代表广西民族之美的画面,这便说明创作者的灵感通道已经随着自身的思路拓展而打开了。创作者的思路拓展,与广西风景中的不同要素,有着直接关系。天气方面,包括晴天、雨天、大风天等。人物方面,包括老人、儿童、妇女、男性、青少年等。地点方面,包括码头、古街、民居、河川等。场景方面,包括购物、邻里交谈、节庆活动、做饭等。不同的要素,能够成为特定的灵感出发点。当地少数民族有许多常见的事物,都是山水画创作的优良素材。例如当地的传统服饰(用壮布、壮锦织的服装)、节庆(花炮节、开春节、牛王节等),都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而创作者则需要用心观察,通过参与并观察当地的生产、生活,拓宽自己的眼界,同时发现更多创作可用的素材。即便是走在街道上,发现当天的阳光很好,穿透树荫映射在民房上,这样常见的场面,如果使创作者感受到温暖、美好,这也是于创作者角度而言的广西意境。
(三)加强作品的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作为广西山水画创作者的主要灵感来源,是作品内涵的深化基础。广西的特殊文化氛围,赋予了山水画作品更深刻的意义,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创作者对于山水画的创作灵感发掘事半功倍。广西山水画的生命、山水画的传承,并不是为了分毫不差的精准记录,而是为了在绘画作品的创作上,体现出广西地区的民族文化内涵,将广西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最大化体现出来。在创作中首先要融入广西当地的环境,基于对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生产环境的了解,发掘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结合自身对当地文化的理解进行加工,最终才能创作出更独具广西少数民族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因此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是我们作品所依托的文化内涵所在,想要一幅作品优秀深入人心,除了靠精湛的技艺之外更是需要作品本身所透露的气息、所表达的涵养,具备以上条件的山水画创作作品才是优秀的。作为山水画的创作者,如果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缺乏自身的理解,而单纯追求机械性的描绘,作品则失去了灵魂。要描绘广西,就要首先对广西的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环境有深入的理解,并且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全面理解,了解其地域的人性格特点、信仰和精神关注点。山水画的笔墨处理,注重笔势、笔法、笔力。而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创作技法的应用,也需要依托于创作者对于广西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描写经济的繁荣发展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宏观上代表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经济,在今天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看到了繁荣与昌盛,看到了国家对广西的扶持与信任,这一美好的时代值得被记录,创作主体也随着经济发展在飞速变化,在创作中总能找到新的内容。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但当代的不少绘画艺术创作者却忽视了创作生活化,过于简单地对景物描绘,缺少了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表现。即是说,创作者需要摆脱传统山水画创作思路的局限,要从自己所见的广西当地采风当中获取灵感。如现今旅游业发达,在游客大量进入大山里走进民族聚居地和新建的房子样式和数量上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变化等;又如经济发展需要修建桥梁,以侗族为例,桥梁大多都是行人走的木质结构居多,对于桥梁是如何在修建中保留当地民族特色的情况下将通汽车的桥梁修建好这一切入点可以进行创作构思,具有记录时代特色的建筑、经济向好、生活改变的意义,创作思路立即显现出来。以上都是从经济发展的感受中发现更多创作的题材,发现更多可能性,思考别人尚未发觉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式,这才是创作者更稳健更节约时间成本的成功之路。再者能把积极的欣欣向荣的民族展现在大家面前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这片充满灵秀之气的土地,孕育了当地的多民族文化,壮族、毛南族、苗族、瑶族等,不同民族体现着广西不同侧面的魅力,向大众与创作者展示着广西的原生态之美。通过艺术加工把建筑特色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来极具艺术魅力,并且部分作品把少数民族中强烈的色彩对比运用其中,使得作品更具乡情和特色。广西山水画的创作不仅可发扬当地民族文化,带领全国各地以至于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广西文化,也是对于广西文化的探索、收集与表现过程,让文化生生不息流传下去;又因为有此文化的厚度作为基础,使得广大山水画创作者的创作思路源源不断,创作热情始终如初。自然规律给予创作者灵感与资源,而创作者能够发现并利用到何种高度,又取决于自身的文化与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