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3-03-13刘雅静王铭铭

桂海论丛 2023年6期
关键词:逻辑理路实践进路新发展理念

刘雅静 王铭铭

摘要:新发展理念与共同富裕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与紧密的互动耦合性。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从动力源泉、总体布局、永续发展、空间拓展、共建共享等层面,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明确的思想指引和清晰的路径指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和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秉持系统思维,以全方位的创新发展铸就共同富裕的充裕物质基础、以多维度的协调发展设计共同富裕的科学总体布局、以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绘就共同富裕的浓郁生态底色、以多领域的开放发展开辟共同富裕的广阔实施空间、以多层面的共享发展壮大共同富裕的多元主体的能动力量。

关键词: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逻辑理路;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3)06-0050-0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22这进一步扩展、升华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报告还指出,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明确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1]70。新发展理念与共同富裕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与紧密的互动耦合性。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先导,是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科学遵循和思想指引;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和价值追求,则是实施新发展理念的落脚点。本文试图从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进共同富裕的视角出发,在坚持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基础上,从整体性框架探讨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多维度引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进路。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旨趣

新发展理念与共同富裕都是目前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新发展理念作为关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命脉的核心理念和科学遵循,一经提出便激发了学界的强烈研究兴趣。当前学界对新发展理念的研究主要是从其科学内涵、现实逻辑、价值意蕴、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历史任务完成之后,学界掀起了研究共同富裕的热潮,学者们围绕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演进逻辑、内涵外延、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实践指向等进行了多学科、多维度研究,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创见性的研究成果。但纵观学界既有研究,立足将新发展理念与共同富裕两者结合视角展开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数量有限,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系统把握二者逻辑关系方面,耿百峰认为,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平衡杠杆、美丽底色、外部条件和价值遵循[2];强乃社认为,新发展理念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准确把握二者关系需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重视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3];邓龙奎认为,新发展理念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能够发挥渗透性动力作用[4]。在新发展理念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方面,陈劲等认为,创新发展可通过驱动经济提质增效为共同富裕提供支撑[5];黄群慧认为,城乡、区域以及产业的协调发展,能够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有效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成果[6];沈满洪则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方面进行研究,指出绿色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驱动力[7];吴宁认为,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极为关键的路径依赖[8];周泽红等认为,以新发展理念贯穿共同富裕制度設计能够为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动力、确立平衡杠杆、创造永续条件、开辟经济空间、明晰价值旨归[9]。

已有研究成果为该领域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建设性的铺垫,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对于新发展理念引领和促进共同富裕这样一个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问题,既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新发展理念内涵的解读,应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展,但既有文献在此方面仍有一定缺陷;对于新发展理念如何引领和促进共同富裕,学者们多侧重于整体性框架分析,实证分析的体量不够,实践路径研究过于泛化,操作性与具体化程度不足,与现实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说明围绕该主题的研究在视角、深度、重心及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体而言,系统关注、深入阐释新发展理念引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指导意义、逻辑机理及实践路径的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拓展和丰富。鉴于此,在充分汲取已有研究成果精华的基础上,本文将结合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任务,进一步探究新发展理念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联,深入分析新发展理念引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进路。

二、新发展理念引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从动力源泉、总体布局、永续发展、空间拓展与共建共享等实践要求层面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路径指向。

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的第一要义,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进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大幅提升社会生产力,能够为共同富裕提供磅礴动力和物质积淀;协调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既要通过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短板,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的同步,也要依托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实现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整体现代化,进而逐步解决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城乡、区域不平衡问题;绿色是确保共同富裕可持续的内在要求,借助对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治理,满足社会公众对高质量生态产品的需求,以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协同增长为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开放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由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转变,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内循环与外循环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格局,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永恒主题和终极价值目标所在,能够以各方利益的相对均衡,为共同富裕提供主体力量,筑牢共同富裕的社会根基。

(一)创新:共同富裕的动力之源

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新发展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问题,涉及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其中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意义更为重大。

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时曾指出,资产阶级通过“机器的采用”和对“自然力的征服”,使其所发掘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0]36,这一观点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对于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突出作用。同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构想中,他们认为通过“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1]的愿景终会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而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构成的核心要素,已成为能够在固有条件下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持续推动发展质量、效率与动力变革,进而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引擎。步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作用,将创新置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从依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向依托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型,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首要驱动力,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挖掘、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模式转型、新旧动能转换,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源泉。

制度创新则是通过体制机制层面的创新调节生产关系,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有效激发市场、社会主体的财富创造活力,进而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具体而言,应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在内的系列制度创新,更精准地把握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主体创新活力的平衡点,更科学地定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具体制度的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二)协调:共同富裕的平衡之需

关于协调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12]57,而“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13]。在此基础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4]。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理想社会应当是这样的一幅美好图景:通过城乡融合共生、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成员间存在的发展差距将逐渐趋于消弭,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这与当下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城乡融合发展、区域联动共进的思路高度契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1]28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自然禀赋、区位因素等原因,发展的不平衡、不均衡逐渐显现。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已成为影响共同富裕的主要问题。这也表明共同富裕作为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将会面临大量复杂的非均衡性矛盾,需要以协调发展的方式推进共同富裕。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演进规律视角,发展过程的协调性与发展结果的共同富裕具有紧密的因果关联度。共同富裕内在蕴含着通过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弱项,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要求,而协调发展则正是倾向于在系统观念的指引下,在精准识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要素优化组合与整体效能提升,进而充分调动城市乡村的资源要素、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在补齐农村、后发地区短板的过程中提升經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和均衡性,最终为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提供必不可少的平衡杠杆和重要支柱。

(三)绿色:共同富裕的永续之要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持续积累与合理分配,也需要优质生态产品的高效供给与坚实保障。绿色发展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根本遵循,承续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断,是确保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永续性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资本增殖和利润的狂热追求使其将自然作为过度索取、控制与征服的对象,在发展实践层面严重歪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15]。这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资源剥削、破坏环境方面的必然性,摒弃其资本导向、规避其“物化”自然的覆辙、克服其负面效应、吸取其深刻教训,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作为典型的公共产品,高品质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实现更高层次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持数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趋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也相伴而生。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50,揭示了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内在生态蕴涵。实践已经证明,那些以破坏、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取短期经济利益的行为和做法,违背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必将损害社会公众的长远利益。这也决定了在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必须持续探索更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路径与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23,同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49。作为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从理想图景向实施方案的创造性转化,其核心要义就是强调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以尊重自然与自然规律为根本遵循的生态理性,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转型为基本向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民群众民生福祉与生态权益的并联式增进。

此外,对绿色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注可避免将共同富裕目标“短期化”的狭隘理解,赋予了共同富裕新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谋求“金山银山”的物质财富,更要追求“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并将其有效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共同财富,进而实现以绿色发展培育生态优势,以环境赋能助力共同富裕的目标。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在进行相关制度体系设计时,应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需要入手,将保护、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到保护、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建立系统保护、治理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同时注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代际分配公平,进而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颜值”的协同并进,促成经济富裕与生态之美的科学互补与有机融合,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共同富裕的永续性。

(四)开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开放发展涉及生产与交往的辩证关系,对此,马克思曾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生产本身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并强调“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16]560。同时,马克思还明确指出:“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12]51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了开放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20世纪以来,得益于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大大加速了生产分工的国际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世界各国纷纷积极融入国际市场以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维度来看,开放始终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需求。就历史维度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握历史主动权,顺应并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通过与世界经济的深度交融,与各国在经贸往来中实现互利共赢,充分激活、释放了潜在的生产要素,形成了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改革开放40余年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开放带来进步”[17],而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开放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两种资源,也将成为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就现实维度而言,尽管面临着诸多的矛盾、风险与挑战,但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绝不是“封闭式”富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18]。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阐明了处理中国自身发展与共同繁荣的世界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32,并将其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发展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强调以内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开放发展作用的降低,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必须以开放发展作为指导理念。国际和国内形势都需要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扩大开放,构建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持续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进而为有效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共同富裕注入持久活力。

(五)共享:共同富裕的普惠之道

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中得出的科学论断。共享就其本质而言,是依托于生产力发展而带来的经济、社会交往关系的拓展,进而实现社会成员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和发展成果的平等享有。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消亡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状态进行过科学细致的论证,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53马克思还进一步强调:未来的新社会要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并“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9]。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预设了一幅通过理想社会制度与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最终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福利”“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美好图景,这一科学理论的建构内在地包含了共享发展的理念,主张全体人民公平享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力,体现了其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20]95因此,强调全民共建共享、成果普惠的共享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的承继和实现形式的具体化,能够实现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契合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要求的应然之选。

从共享的覆盖面、纬度涵盖、实现途径以及过程来看,共享发展包含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性。其一,全民共享体现了共享的价值目标导向,赋予了全体人民追求资源汲取、利益分配与理想道德层面公平正义的实践主体权利,强调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促进社会成员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而以全民公平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美好愿景推动共同富裕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其二,全面共享则是在对传统依赖于物的单向度发展模式中“重物质轻精神”理念进行否定和摒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共享的现实维度。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范围逐步扩展,除了单一的经济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更为关注并重视精神充盈、权利公平、成果普惠等发展性需求,“全面”正是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多元需求的深切关照,有助于通过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三,共建共享强调了主体的对等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20]95共建与共享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必须以协同共建推进成果共享。共建强调的是全民在公共领域中共同劳动、共同建设、共同治理的主体地位和实践本质,通过构筑人人参与、全民共建的集体行动格局,最大限度激发全体人民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参与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为建设物质充裕、精神充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贡献主体力量,并在彼此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过程中推动共建与共享的协调统一。其四,渐进共享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与顺应,即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都体现出了一定的过程性,其目标实现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在实践中经历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渐进过程,逐步拓展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范围,不断接近全民共享与共富的目标,最终在共享中实现共富。

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和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秉持系统思维,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协同推进、同向发力,在建设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价值指向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和实践场域中,有序推进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达成。

(一)以全方位的创新发展铸就共同富裕的充裕物质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1]14,这一表述深刻阐明了现阶段我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掣肘和障碍,同时也决定了在建设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一定要构建更加完备的促进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各个方面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进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1.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于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推动作用。首先,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基点和战略支点,既要稳步提升自主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依托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逐步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从根本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长期以来受制于人的现实困境,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置于本国科技力量的坚实基点之上,又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基础性、重大性、前沿性研究,以更大力度强化科技原始创新,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在更多的领域实现从跟跑向并跑和领跑的转变。其次,建立健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配套机制[21],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聚焦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科学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精准布局产业链,以此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同时要注重借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科技持续强化产业链发展的韧性、稳定性和竞争性,以此为支撑逐步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未来产业体系,助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全力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进军。

2.稳步推进制度创新,在制度维度破除阻碍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体制机制痼疾。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出台更为有效激励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打造支持全面创新的良好制度生态,激发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进而达到有效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有力汇聚各方创新力量的目的,全面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在助推物质财富可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促进共同富裕。

(二)以多维度的协调发展设计共同富裕的科学总体布局

从共同富裕的视角审视,共同富裕对于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同富裕不是“绝对平均”的同等富裕和“一步到位”的同步富裕,而是允许合理差距存在的普遍富裕。持续缩小区域、城乡、群体间差距,实现相对平衡的发展,始终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和本质要求。协调发展旨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的均衡度与包容性,强调以系统思维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而有效破解发展的分化与失衡问题,形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1.统筹谋划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相对均衡发展仍然是我国当前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突出问题。例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居民收入水平方面,2003—2021年,我国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与收入最低的省份之间的差值从2003年的8337元增长至2021年的46242元[22]。这也表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始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性举措和长期性任务,需要在健全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机制、增强区域政策协调性与平衡性、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产要素市场、推动区域合作互助、完善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逐步构筑区域协调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激励发达地区更好发挥先发优势,带动欠发达地区在协调联动中实现现代化跨越,走出一条连接东中西部地区、贯通南北方的区域协调及优势互补的共富之路,促进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共同发展,整体推进现代化。

2.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以更大力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3],这就要求必须协同推进、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以都市圈建设、城市群发展为依托,推动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的协调联动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要继续强化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持续加大农村地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均衡配置,尽力补齐农村地区的发展短板,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切实打破限制城乡生产要素雙向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平等交换、顺畅流动,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带动乡村产业振兴,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其财产性收入。

(三)以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绘就共同富裕的浓郁生态底色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总体上得到有效遏制,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全民共同财富。

1.推动全民财富观与时俱进地创新升级,从理念层面构筑生态文明基石。通过有效的多平台、广渠道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对共同富裕及生态财富的正确认知,使更多的社会成员意识到共同富裕目标追求绝不是一代人或几代人拥有的暂时性富裕,而是一种既造福当代又惠及后代的持续性富裕,进而牢固树立并踏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秉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生态价值观,从根本上杜绝为谋求物质财富而选择牺牲生态财富的短视行为与做法。

2.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系统治理和切实解决过去粗放式发展所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高标准推进环境污染防治、高质量治理修复生态系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此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需在生态环境治理的边际成本与经济效益增长的边际效用之间寻求平衡点,进而在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规模与速度的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美好生活所必需的高质量生态产品。

3.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具体实践形式的生态经济体系。一方面,要将生态化的理念、原则和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之中,通过对一、二、三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加快产业生态化发展,以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升级助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格局的构建;另一方面,要在健全并落实生态要素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不断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畅通的生态产品供需关系,在保护生态环境、积聚自然资本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优势生态资源产业,运用市场与价格机制将其转变为高品质生态产品,使生态要素供给者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资源消耗者付出相应的经济成本,真正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相辅相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绿色新动能,从而以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的并联式增进,协同助力实现经济增长、环境友好、公众满意兼具的共同富裕。

(四)以多领域的开放发展开辟共同富裕的广阔实施空间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当下应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风险和压力,把握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促进深层次改革,为共同富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战略抉择。因此,当前必须聚焦国内和国际经贸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发展的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谋划,依托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培育起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格局,进而在加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惠及全球,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得以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稳步推进。

1.继续深化对内开放。以更大力度破除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公平竞争、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等领域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有效清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资源要素的跨地区自由流动,充分释放国内大循环的经济活力与内需潜力,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在总结我国开放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应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的空间,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有序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主动接轨者向重要参与者转变,进而为实现自身开放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开辟更为广阔的外部空间。

3.在注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内外联动、安全高效的开放发展体系。一方面,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经贸项目合作,探寻新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积极激发进口潜力,放宽市场准入,形成面向全球的互利互惠合作网络,依托各种资源要素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自由流动,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有机融合,在内联外引中为共同富裕提供双重动力。

(五)以多层面的共享发展壮大共同富裕的多元主体的能动力量

共享发展直面利益分化引发的现实矛盾,强调对民众利益诉求的全方位关照和多层次平衡,并激励民众积极参与共建过程,推动共建共创财富与共享财富的有机融合,进而以社会主体力量的强有力凝聚共同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1.进一步深化以公平为导向、“三次分配”协调发展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差距合理的普遍富裕。具体而言,在初次分配领域,始终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原则,正确设置政府、企业、居民三类主体的初次分配比例,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实现劳动报酬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同时,积极探索完善按要素分配的科学制度体系,保障中低收入群体在获取要素收入方面拥有平等机会,提升其要素收入水平。在再分配领域,应充分发挥政府矫正性调节作用,以政策调控为主要工具,加快推进财税制度改革,适时合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面向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对非法收入的监管惩治力度,取缔非法收入,使再分配能够切实发挥调节、弥补初次分配不足的功能。在第三次分配领域,健全鼓励和引导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突破慈善捐赠的发展瓶颈,明晰慈善公益事业的富民导向,激發企业和高收入群体投身捐赠、慈善、志愿活动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意愿,将资源、服务、财富等无偿让渡于相对弱势的区域或群体,让社会焕发出更多的“温情效应”,使资源、财富在不同区域和群体间逐渐趋于均衡。

2.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现阶段应以公共财政为有力支撑,以转移支付为主要依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民生保障力度,在义务教育、就业帮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安居、环境治理、司法援助、公共安全等领域进一步扩大惠及面,持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促进城乡、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机会公平,进而在更好满足民生需求的普惠发展中凝聚共同富裕的多元主体的能动力量。

3.有序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共同享有。共同富裕不应只停留于物质财富分配的层面,在物质文明快速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政治参与、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层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必须采取有效举措,逐步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制度,有效协调平衡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之间的关系,保障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文明发展成果,以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耿百峰.新发展理念视阈下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前瞻[J].科学社会主义,2018(1):69-74.

[3]强乃社.共同富裕和新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性论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7-62.

[4]邓龙奎.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滲透性动力[J].江西社会科学,2022(9):22-28.

[5]陈劲,阳镇,张月遥.共同富裕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逻辑转向与范式创新[J].改革,2022(1):1-15.

[6]黄群慧.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J].金融理论探索,2022(1):3-9.

[7]沈满洪.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共同富裕观[J].治理研究,2021(5):5-13,2.

[8]吴宁.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22(1):11-20.

[9]周泽红,李雪艳.新发展理念贯穿共同富裕制度设计的内在逻辑及现实进路[J].上海经济研究,2023(3):5-18.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7.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9.

[1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9.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8]习近平.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1-10-15(2).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4.

[20]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1]洪银兴.中国式现代化论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7.

[22]中国统计年鉴2022[EB/OL].(2023-01-01)[2023-10-10].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2/ indexch.htm.

[23]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责任编辑莫仲宁

猜你喜欢

逻辑理路实践进路新发展理念
新时代增强党的创造力:必然逻辑、原则导向及实践进路
理解高校资助育人科学内涵的三个维度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主要特征和逻辑理路探析
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与路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与路
中国梦产生的逻辑理路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逻辑理路探析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