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情境下的写作任务设计

2023-03-13鹿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上课时议论文针对性

鹿敏

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命题的情境化,“真实情境”逐渐成为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而写作与情境的结合更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情境化写作”指出,写作应当是以真实生活情境为基础的“动态挖掘、思维探究、内容生成”的过程。如何通过真实情境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務成为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新方向。下面就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议论要有针对性”为例,探寻真实情境下的写作任务设计方略。

一、关注现实情境,发现问题

在写议论文时首先需要明确“议论什么”。在真实情境的背景下,我们往往可以引申出许多的现实问题,因此,真实情境下的写作任务需要学生去发现写作主题背后所隐含的现实写照并作为议论的对象。为了写好作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写作要求,帮助学生疏通写作的框架以及方向,提醒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以“议论要有针对性”这一单元学习任务为例,《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列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教师首先让学生审读题目,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可以发现这篇习作要求在《劝学》《师说》的基础上对当下学生在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议论要有针对性”指出,写议论文时要有现实针对性,古往今来,人们发表议论,往往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因此学生应明确自己写作的现实方向。这篇习作所框定的真实情境便是学生自身的学习环境,所以,学生需要关注自己的学习状态,找到问题。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对每个人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采集、汇总。通过整理,学生从课前、课上、课后分别找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上课时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课后写作业时总是习惯性地拖拉;课堂上总是盲目式地记录笔记,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对学习产生焦虑等。教师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问题。例如,“上课时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学生可以在此现象基础上提出“是学生的思考力不足还是教师的教学速度过快”这样的问题,产生对写作要求的自我思考,从而为接下来的写作任务做好铺垫。

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反映真实情境,明确议论的对象,同时让议论文更具说服力和针对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在分析写作要求后,学生找到了与之相符的现实情境,从而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新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写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方向以及素材。

二、解析事件内涵,由表及里

在学生发现了现实中的问题,找到合适的例子后,议论的对象得到了确定。但是表面的问题并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还需要透过现象去观察本质,分析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深挖根源,辨明根本,由表及里,从而更好地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议论,加强学生写作的现实针对性。

对于真实情境下的写作要求,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再深度解析。教师先将出现问题的因素分为“学生自己”和“教师”。学生结合先前归纳的问题再次提出问题,不难发现“上课时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对学习产生焦虑”等与两个因素都有关系;“课后写作业时总是习惯性地拖拉、课堂上总是盲目式地记录笔记,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与“学生自己”这一因素的关系比较大。分类完成后,学生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类比,找到共同点与不同点,深入解析。同时,在解析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学会抓住事件的本质。对于“上课时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这一问题,从学生本质出发,可以发现是学生课前预习工作不充分、学习效率不足以及教师教学速度过快所导致。“课后写作业时总是习惯性地拖拉”反映出学生的自觉意识不足。“课堂上总是盲目式地记录笔记,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和重点”表现出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的结构性框架不熟悉,也不清楚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漏洞在哪里,分不清主次,对所有的知识都是盲目式地接受。“对学习产生焦虑”则反映出学生学习压力大,平时与家长老师沟通不足。这样一来,将所有的问题进行了根源上的探究,挖掘出了出现问题的本质。在真实情境的背景下,学生对于这些现实问题的运用也打开了更加合理的思路。

通过上述方法,不仅让学生对于写作的方向以及案例的运用有了更好的认知,同时还帮助学生增强了议论文写作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写作中可以切中要害,大大提升真实情境下写作的现实针对性。

三、明确情境立场,论述观点

在正式开始写作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议论文的观点不能模棱两可,让学生带着读者意识去运用语言,清晰明确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立场。学生需要结合课文对问题进行分析,在论述中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做到贴合情境,加强论述的现实针对性。

这篇习作的情境要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因此,学生落笔的立场一定要在当今社会的情境下和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上,而不能仅仅是对问题的提出和阐述。另外,《劝学》和《师说》作为该写作要求中出现的篇目,也要进行适当的运用,但基本论点还是要以现实问题为根据。例如,学生先提出观点: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配合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这时就可以提到先前的问题“上课时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学生可以借用《劝学》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进行论述。当下,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如果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课堂进度,可以花时间在课前进行充足的预习准备,先解决掉一些知识盲点,善于抓住和利用课余时间,就能赶上课堂进度。同时,教师对于一些确实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尽量让所有的同学都能一起前进。再如,向学生提出要正确看待学习,要注重与家长、老师间的沟通交流也是帮助学生进步的重要因素。学生可以使用“对学习产生焦虑”这个例子,同时运用《师说》中的“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加以论述。当下的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学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却又无倾诉对象,最终导致焦虑。为了不要量变达到质变引起悲剧,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应该架起稳定的沟通桥梁。

由此可见,明确了情境立场之后,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分析的现实问题进行更好的运用和论证,语言也更具现实针对性。同时,学生带着读者意识进行论述,也可以让读者对其观点更好地接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

猜你喜欢

上课时议论文针对性
议论文阅读专练
往期答案选登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十二星座上课时最像什么动物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康康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