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点带面 虚实相间

2023-03-13汪伯承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相间双手爷爷

汪伯承

汪老师:我们描写人物,总想着将他360度全方位无死角地再现;叙述事情,也想着如何完整交代清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然而这样,人物看似立体了,但是没有突出重点;事件看似详细了,但是缺乏焦点。下面,我们以一篇佳作为例,来学习一下如果运用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法,让作文有主次、有详略、有言在此而意在彼之感。

作文欣赏

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秦雁村

父亲说爷爷上过大学,最擅长画画。我回想起爷爷吃饭时颤颤巍巍的双手,倒茶时由于手抖不慎洒落的水滴,不置可否。

窗外,冷风不住地刮着,银杏叶簌簌落下。我趴在桌子边无精打采地画着手抄报。

“咔哒。”一双满是褶皱的手颤巍巍地推开了我的房门,爷爷抱着一杯茶走了进来。秋风绕着弯,把一阵阵落叶声送入房间,爷爷抱着的茶杯轻轻晃了晃。“你这是在画什么啊?”“石头。”画得真难看,我有些不好意思。

爷爷搁下茶杯,拿起我的手抄报认真地看了起来,老花镜后的那双眼睛迸出光芒。

他看了一会儿,接过我的铅笔,在画纸上轻轻圈着:“你这个地方画得不对啊!”说着,爷爷拿起笔,在纸上细致地修改着。他双手布满褶皱,骨节粗大,平时哆嗦不停的双手在这一刻却格外稳重有力。

那一刻我脑海里闪过父亲的话,仿佛看见一个自信满满的青年,用他那双宽厚稳当的手,稳稳地握着画笔,落笔胆大自信。阳光从他的指缝间穿过,纸上出现了他的手影。那不是现在爷爷这双干枯的、布满褶皱的双手,而是未经岁月磨砺和摧残的、会画画的洁净的手。

铅笔在纸上划过,细看,线条有些抖,“爷爷,你手抖了……”我忍不住出声提醒。爷爷将一处细节改完后,放下笔,笑呵呵地对我说:“人老了,手就抖了。”说罢,爷爷端起茶杯,慢慢踱出了房间。

看着爷爷的背影,我想起父亲曾对我说过,爷爷大学没读完就因为家庭变故退学了,成了一名林业工人。原本匀称的一双画画的手,被粗糙的木材和繁重的工作磨砺成如今的骨节粗大、手腕颤抖。

走出房门,我看到爷爷坐在摇椅上静静地喝着茶,客厅里只有电视机中《新闻联播》的声音和着树叶的飒飒声。爷爷望向窗外的眼睛充满了眷恋与忧伤。

“画完了?”爷爷发现了站在房门口的我。我点点头,在爷爷身旁坐下。

我猜想,爷爷上大学时也曾幻想过自己的未来。他幻想的未来一定是充斥着掌声、鲜花与赞叹。可是命运却将他的人生改变。我想爷爷一定从未忘记过自己人生中那段美好、辉煌的时光。刻意跳過的艺术频道、避而不谈的话题、压在照片下的素描……是最好的证明。爷爷从未忘记,却选择了放弃。爷爷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粗糙,人却变得越来越成熟稳重,不再悲叹自己错失的机会,转而投身新一轮的挑战。

爷爷是没有了翅膀的蝴蝶,但他从未忘记过飞翔的感觉。他没有如秋叶一般陨落,而是选择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认真地走下去……有时候固执的坚持才是遗憾,适时的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四川绵阳东辰学校高2021级(14)班】

亮点赏析

章君剑:作者在刻画爷爷的形象时没有详细描摹爷爷的外貌,而是抓住了关键点“手”,以点带面。通过对这双手现实的样子和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描写,在虚实之间,突出了人物形象。

陈瑞阳:当爷爷在修改“我”的画作时,作者想象了爷爷青年时的样子,这样与现实中的样子形成了一种对比。这既是在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也是感叹命运的难测,而这些又和爷爷现在的豁达相对照,以点带面,引出最后的抒情议论。

方法梳理

汪老师:同学们,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用好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法?

邱书涵:以点带面、虚实相间的前提是为作文主旨服务。既要做到明确的体现,又要做到恰到好处。“明确的体现”是说我们的手法运用要让别人能够轻易看出来哪里是点的描写、哪里是面的描写;哪里是虚写、哪里是实写。“恰到好处”是说我们要根据作文主旨来确定该不该用以点带面或虚实相间。

钟欣彤:就记叙文写作而言,“点”可以是人物或事物的某一两个典型特征,可以是事件的关键性情节,例如写春天就抓住各色的花朵,写秋天就是各种果实,写祥林嫂就要凸显以其为代表的一群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当然以点带面不是不要面,而是追求点与面的统一。“点”是核心与关键,要有重点和深度;“面”是补充与丰富,要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张智渊:点与面的分类大概有三种:一是整体和局部的组合——整体为面,局部为点;二是一般和个别的组合——一般为面,个别为点;三是概括和具体的组合——概括为面,具体为点。

汪老师:能不能再据此举点例子呢?

张智渊:比如“一头凶猛的老虎从山林中跑出,它体形巨大,大约有三四百斤,看似非常笨重,实际上却格外灵活。它的眼睛狡黠有力,仿佛能直刺猎物最后的心理防线”,这就是整体和局部的组合,前面的体形是整体,后面抓住眼睛来写,是局部,以点带面,表现了老虎的凶猛。再如“历来,汪老师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电脑上插入优盘后安排今天的课前演讲。今天,汪老师进教室后却站在讲台上,手撑着讲桌……”这是一般和个别的组合。而“概括和具体”其实就是“结论+分析”,例如可以先总说某个特点,再以具体的“点”来加以印证。

汪老师:其实,还有第四种组合,即主与次的组合——次为面,主为点。我们可以将一个人物或事件的多方面进行略写,而将某一方面详写,这就是主和次的以点带面。接下来,大家来谈谈虚实相间。

李仲涵:古代诗歌常用虚写,有“以实写虚”,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无形的愁通过有形的水写出;也有“以虚写实”,例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诗人用“梦”写出了“飞花”的轻盈之状,以“愁”写出了细雨的无边无际。

何璇:还有“以过去写现在”或者“以将来写现在”。前者是回忆,后者是设想。前者经典的诗句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后者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诗句都在虚实相间中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汪老师:其实,“对写法”也是虚写的一种,即“以虚构的现实写现实”。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大胆想象远在家乡的兄弟重阳节这天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这样似乎遗憾的不是诗人,诗人此时未在家中共度节日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令人心酸。

萧棋文:我们还可以在“虚写中进行虚写”。例如我们可以说“我现在想起了祖父,此刻他应该躺在摇椅上,晒着暖阳,思绪纷飞,回忆着自己的青春岁月吧”,这样层层推进,很有画面感。再有,借助神话、传说等虚写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汪老师:大家一共谈到了四种以点带面的组合形式,以及六种虚写的有效方法。以点带面和虚实相间可以用到多种文体中,并且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我相信,只要大家围绕主题精心选材、巧妙构思、灵活运用以点带面和虚实相间的手法,就能写出更优秀的作文。

猜你喜欢

相间双手爷爷
洗好双手七步走
我用双手改变贫穷
冬爷爷
站着吃
新型分支相间导流排
双手握生死
爷爷说
变压器相间过流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的探讨
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
输电线路相间距离保护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