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属高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以河南省属高校为例

2023-03-13韩福乐周延涛

神州学人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新型国际化河南省

文| 韩福乐 周延涛

图|视觉中国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与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我国对人才特别是对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上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也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现阶段,河南正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十大战略”之首,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等获批建设,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四条丝路筑起了对外开放新高地。河南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水平。因此,必须加大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亦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创新型人才;加强高精尖和紧缺人才境外培养;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专家、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

一、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综合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聚焦“国际化”“创新”两个维度,主要涉及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

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应是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宽广知识面、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展现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河南省属高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随着全球人才流动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逐渐深入,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截至2022 年10 月,河南全省高校共156 所,其中本科高校57 所,专科高校99所;在省会郑州高校67 所,地市高校89 所。近10 年来,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2022 年达81.7 万,较2012 年增加33.2 万,全省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600 余万人,职业院校每年完成330 万人次以上的各类培训。近10 年来,河南全省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46 项,承担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和资金量均占全省90% 以上,获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总数的60% 以上。河南省高等教育已经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合格建设者。新时代,河南省属高校应肩负起为河南“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提供智力支持、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深入研究河南省属高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对于河南省属高校发展和河南经济社会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图: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能力结构图

另一方面,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是河南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河南省高校数量虽不算少,但高水平大学数量稀缺,目前全省只有11 所综合性大学,其中仅2 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随着全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河南省属高校不仅要面对国内诸多高水平大学的“内部”竞争,还要面对国外一流大学的“外部”竞争。教育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使全球高校竞争显得尤为突出和激烈,国外众多高校纷纷将教育国际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增强自身在世界舞台的辐射力和引领力。河南省属高校只有把国际化作为“常规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大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才有可能“弯道超车”,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三、河南省属高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属高校在《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指导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人才培养经验,构建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补充各领域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推动河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一)开始重视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随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提出,河南省属高校逐步重视国际化工作,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战略,并列出相应的中长期培养计划。《河南大学国际化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将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努力实现教师队伍国际化、学生培养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行政管理国际化四个目标。郑州大学2015 年启动“国际化示范学院”创建工作,2017 年制定了《郑州大学关于推进国际化办学的实施意见(试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 年成立外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学校国际化办学,并把学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列入“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深化改革目标清单。

(二)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河南省通过大力支持中外合作办学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据统计,截至2022 年,河南省高校与国外院校共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51 个。从地域来看,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地区遍及郑州、洛阳、开封、商丘、新乡、驻马店、信阳、南阳、许昌、安阳、平顶山、周口、焦作,其中以省会郑州最多。河南大学迈阿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中原工学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设立,为河南引入了世界高水平大学的优秀师资和教材等。在学费方面,这些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学费每生每年不超过1.8 万元,为河南学子提供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丰富、价格可承受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也为学生未来出国学习和在跨国公司就业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加强高端紧缺人才的境外联合培养

为满足河南省对于高端紧缺人才的需求,2004 年起,河南省教育厅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开展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每年由省财政拨出专项经费,资助100 名青年教师赴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攻读学位或出国研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项目选派规模由刚开始的每年100 人扩大到每年200 人。2018 年以来,河南省属高校通过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等,选拔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学生出国留学,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追踪国际学术与技术前沿。公派留学红利充分显现,教育教学科研呈现新气象,同时也极大促进了高校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

(四)探索优势学科境外办学

随着河南省属高校国际合作和国际化水平的稳步提升,一些教学科研能力强、专业特色明显、跨文化沟通经验丰富的学校开始探索以境外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境外办学之路。与境外高校强强联合,最大限度发挥双方优势,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据统计,截至2021年,河南中医药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11 所高校在马来西亚、泰国等9 个国家建立境外办学机构13 个,打造了“仲景学院”“大禹学院”等境外办学品牌。此外,河南省属高校还在境外设立孔子学院6 所,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人才。

(五)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培养

留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会优先考虑全球化就业,他们是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群体,也是带动教育教学国际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4 所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2016年,河南省政府正式设立启动河南省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项目,极大推动了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发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成为首批河南省政府奖学金接收院校之一。截至2019 年底,河南省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的50 所院校共有各级各类来豫留学生9700 多人。

(六)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河南省属高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摸索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培养过程的实施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目前尚未形成全程协同的培养机制,在贯彻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一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导致国际化现状和进程普遍存在发展不均衡、水平不一致等现象。目前,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等极少数高校制定了“学校国际化考核指标体系”,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形成相应的顶层规划,河南省也没有出台指导性考核指标文件,应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河南省属高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完善软硬件条件,加强部门协同。

二是国际化办学特色不足,优质高校和科研机构较少。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河南仍是空白,为发挥“头雁”作用,加快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河南应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填补这一空白。

三是国际化师资、国际化课程不足,国际化教学机制不够灵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还不能完全与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在师资方面,河南省属高校外籍专任教师的平均人数约占专任教师的1.7%,有海外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与教育发达地区和高水平大学还有很大差距。在学科方面,河南省属高校使用全外语授课学科专业(不含外语类学科专业)数占学科专业设置总数的比例平均约为4.0%。

四是国际化育人目标不够清晰,国际化学术氛围较薄弱,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充分激发。全球化理念没有真正体现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开展双语授课和教学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国际意识不足,部分学生因听不懂英语授课转而自学中文教材,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七)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河南省属高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不管是面对世纪疫情、地缘政治斗争等世界环境,还是河南省内“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内部环境,都亟须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河南省属高校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培养机制不成熟,在数量和质量上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四、河南省属高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思考

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形成既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又体现时代特点、对本土有深度理解的培养理念。

(一)强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新时代,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遇和风险并存。一方面,河南省决策部门要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整合资源重点建设电子科技、航空航天等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及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做强做优理工科大学,办好综合性大学;打造“双一流”的“双航母”起高峰,培育“第二梯队”筑高地,优化学科专业建高原。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标世界同类一流专业,构建以评价为牵引、以课程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专业建设体系,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

另一方面,河南省属高校既要密切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的特征,又要能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变化,构建符合河南省实际的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行政管理层和各二级学院、教辅单位对国际化办学的思想认识,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成全面系统、综合动态的风险化解思路。

(二)完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逐步消除原先制定的类似于教材统一化的规定以及和考试有关的一些不合理制度,改革考核和评价方式。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及一定程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倡导合作学习、研究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权。

二是加强国际课程建设。第一,调整专业、学科结构,设置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教育国际化发展需要的专业和课程。第二,实现与国外大学联合授课;深挖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编写本土教材,配备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学。第三,结合新的形势,突破传统教学时空局限,开发在线教学,建立国际课程多媒体资料库,使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取全球知识。第四,利用国内外资源对传统课堂进行延伸拓展,横向加强国际化实验、实践平台的搭建,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和平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纵向合理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向“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转型升级。

三是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一方面,通过与国外高校完善合作办学机制,聘请国际知名学者开设讲座,为学生了解行业前沿、吸收学术成果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开展多样化的国际交流合作活动,为学生打开与世界沟通、与国际接轨的大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由于地缘政治、疫情等因素造成的出国学习受限,应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以课程为中心的“在地国际化”模式,作为高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

四是强化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建立鼓励创新、促进创新的机制,营造校内创新文化氛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开展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推进高校与企业实训基地、校外科研基地的广泛合作,建立跨国学生实验基地和产学研基地,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国际交往能力。

五是树立国际化创业就业观念。加强政策支持、指导服务、人才培养与组织管理,把培养推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提高到新水平。逐步建立完善学生的国际创业就业指导体系,从海归教师中遴选专业知识扎实、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给学生教授创新创业课程;利用学术竞赛、社会实践等内容,构建具备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国际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定期开展国际化就业指导、海外硕士研究生申请指导、跨国公司面试技巧培训等一系列精细化指导与专业服务,增强学生的国际就业竞争力。

(三)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只有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才能构建卓越的国际化教学体系。河南省属高校要解放思想、开阔国际视野,科学评价、有效激励,让国际化程度高的教师和优秀人才聚集到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第一线,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加大本校教师国际化培养力度。对于扎根河南高校发展服务的教师,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如参加高端学术论坛、开展访学项目、建立教师海外研修基地等。为教师提供出国参训的机会,助其开阔视野,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提升自身国际化素养,更加契合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是大力引进国外优秀师资。积极响应相关部门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指导意见,引进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入职。出台灵活的人事管理政策,配备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吸引他们投身河南高校的建设发展。

(四)重视中华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

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要把准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保证人才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新格局。一方面,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课程教育,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要重视跨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以比较文化的视角,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中西方优秀文化。

(五)创新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境外办学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能够发挥中外合作高校的学科优势,还能充分发挥属地优势,与当地工程项目、本土企业、行业协会、相关政府部门联合探索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2 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和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合作,开办了本科层次境外办学项目——华禹学院,首批开设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3 个专业。华禹学院招收马来西亚籍学生、中国籍学生和国际学生,学院设置了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文化特色课、国际化特色课、企业实践课等课程,构建国际化的工程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双校园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培养“精专业、通语言、懂文化、善交流”的国际化创新型工程类人才的目标,为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提供了急需人才。

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原经济社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汇聚人才、科技创新是破局的关键因素。展望未来,河南经济将会更多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为此,河南省属高校应加快培养更多国际化创新型人才,以支撑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型国际化河南省
聚焦港口国际化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