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案例研究

2023-03-12夏乐然王丹丁雪艳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票调查表文具

夏乐然 王丹 丁雪艳

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基于真实的情境或问题提出项目主题,综合利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活动,并以问题的解决来呈现项目结果的一种教与学的方式。项目式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核心素养。

本文基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的项目式学习的具体实践,以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为例,介绍该项目实施的六个步骤。

一、项目选定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是基于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难点入手,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真实性、启发性、可操作性、聚焦性以及开放性。

(一)项目缘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实生活中使用纸币购物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电子支付的便捷。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很多学生对人民币及用人民币购物没有直观的感受,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时,显得非常困难。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通过一次项目式学习,让学生走进生活,真实使用人民币去进行一次购物,最终形成对货币多少的量感,发展初步的金融素养。

(二)提出问题

计划初期,笔者拟定的项目主题是“购物小达人”,核心驱动问题是“100元能买什么?”,通过项目式学习工具检查分析后,笔者把核心驱动问题修改为“你会合理地购买文具吗?”,这里的“合理”有两重意思:一是没有总价的限制,需要买什么文具、需要买多少,都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这样的购物更真实。二是学会选择性价比高的文具,让学生在购物中培养金融素养。

二、项目计划

项目实施之前,教师需要把核心驱动问题分解成多个子驱动问题,形成问题串,且每个子问题对应一个子任务。

本案例把核心驱动问题“你会合理地购买文具吗?”分解成了3个子驱动问题“你知道不同文具的价钱吗?”“你知道买哪种文具更划算吗?”“你会购买文具吗?”并对应3个子任务及3个主产品。(见表1)

表1 核心驱动问题分解表

三、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部分是整个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环节。实施中,教师及时关注每个小组的实施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及时地给予指导,对于不能融入集体的个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项目研究。

(一)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环节,本案例用一个视频和一张图片来启动项目。

一个视频:以动画的方式介绍了货币的发展。让学生对中国历史上货币的发展进程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从最早的以物换物(不公平、不方便)、到贝币(易造假、易贬值)、到商朝时期的金属货币(重、易磨损、不便于携带)、到北宋时期的纸币交子、到现代的人民币(水火不妨),以及如今使用的电子货币。该动画有效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张图片:这是一张对比图,左右两边都是用100元钱买到的文具,左边的文具很少,但右边的文具很多,强烈的对比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都是100元为什么买到的文具数量不同。进而我们引入项目名称:文具购买小达人。给出了驱动性问题“你会合理地购买文具吗?”。

(二)知识准备

本案例用5个课时的时间,在教室里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知识储备,学生学习了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转换、人民币的比较、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以及什么是性价比。人民币相关知识的学习为后期项目式学习子任务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三)解决问题、产出成果

子任务1:去三家不同的文具店,调查不同文具的价钱。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由每组的领队小能手带领成员集体讨论“一年级学生常用的文具有哪些?每种文具又有哪几样款式?”;其次,由小小设计师审核,并带领成员梳理常用的文具,并绘制调查表;最后,每组的实践小能手到三家不同的文具商店调查文具的价钱,并填写调查表。

子任务2:小组讨论找出性价比最高的文具。

首先,由每组的辨析小达人组织小组成员对调查所得的同一种文具不同款式的价钱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组织小组成员共同裁定哪一个款式的文具性价比最高。其次,由小小设计师带领小组成员,根据裁定后的性价比最高的文具,以及调查所得价格最优惠的店铺名称,绘制出合理的小组购买方案。

子任务3:按照小组制定的购物计划,到相应的商店购买文具。

首先,由每组的购物小达人按照小组制定好的购物方案,到相应的文具店购买文具,得到一张或多张购物小票。其次,由每组的领队小能手带领小组成员对照购物小票和购物方案进行总结分析:购物小票和购物方案一致吗?如果不一致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在购物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其他的突发状况,你是怎么处理的?

四、项目成果展示

项目式学习的成果形式可以是调查表、探究报告、实践小报、视频、PPT等。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及时收集成果来展示。

本案例实施以后,得到了三个成果:

1.文具的价目调查表(如图1)。学生绘制好的文具价目调查表,以及到3家文具店进行文具价钱调查的结果,收集后张贴在班级文化墙上,供同学们课后浏览。

图1 小学生常用文具价格调查表

2.购物计划(如图2)。学生在文具价格调查后发现同一种文具不同商店里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怎样选择性价比高的文具呢?学生们在小组内认真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自己的购物计划。这一成果以小组代表讲解的方式展示。

图2 购物计划表

3.购物小票(如图3)。课上请各小组购物小达人汇报和展示自己的购物小票和之前拟订的购物计划中的总金额是否一致。有的小票一致,也有的购物小票不一致。不一致的同学还分析了原因:有的是因为商店促销造成了金额不一致;有的是临时改变了购物计划;有的是一不小心数量买多了……

图3 购物小票对比展示

五、项目评价

本案例的评价内容包括形成性评价即学习过程评价、总结性评价即成果及展示评价。笔者使用的学生过程评价量表,包含了小组内评分和教师评分,主要是从能力目标、将知识运用在真实情景中的能力、学生活动中的表现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笔者使用的成果及展示评价量表,包含了小组内评分和教师评分,从成果出发,对“能正确读出商店物品的标价吗?”“能完成调查表吗?”“能制定出正确的购物方案吗?”“能买到合理的文具吗?”“能阐述自己的购物过程吗?”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六、项目反思

回顾本案例实施的全过程,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思考力和執行力还比较薄弱,因而在讨论环节,部分孩子倾听的能力不够,容易出现各抒己见,发散但不聚焦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另外,由于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知识只涉及了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因而对于购物过程中出现的促销活动和打折活动没有展开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本课例的实施,笔者考虑到在小学高年级学习了小数、分数以后还可以针对打折、促销、银行存款、外币兑换等内容开设人民币系列的项目式学习课例,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

【注:本文系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专项项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难点突破之基于PDCA循环法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优化研究》(BFJC22025);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PDCA循环法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研究》(JY202205)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小票调查表文具
“以小票之名”浪漫传情
“以小票之名”浪漫传情
我的文具我做主
奇奇怪怪的文具
买文具
We Love文具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残缺的购物小票
地铁售票机居然打“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