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支持方式探索
2023-03-12王宁宁
□王宁宁
(济宁学院,山东 济宁 273155)
对于生态产品资源丰富,但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生态产品资源价值化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最好诠释,也是防止贫困地区返贫的重要举措。由于这些生态资源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所以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同时金融支持手段是生态产品价值化的重要利器。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多个文件,鼓励金融支持参与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因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金融支持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2001 年,联合国牵头开展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行动,完成《全球千年生态评估报告》,该报告从生态的功能角度界定了生态产品的四个方面内涵。
1)直接供给物质的服务,比如食物、水资源等。
2)调节自然要素的服务,比如气候调节等。
3)提供精神、消遣等方面的文化服务,比如旅游康养服务。
4)维持地球生命条件的支持服务,比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气循环等[1]。
我国在2010 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文件中首次提出生态产品这一概念,指出生态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2]。虽然在此之前相关学者也对生态产品进行过定义,但是在此之后对生态产品的分类和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张林波等(2021)[3]认为,生态系统通过生物生产和与人类生产共同作用为人类福祉提供最终产品或服务,是与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并列、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生态产品既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服务类产品和产出的物质产品,也包括依托前两者而形成的文化服务产品。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将生态产品中蕴含的经济价值进行变现,即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4]。因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2 金融支持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借力,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更需要金融助力。2021 年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该文件在总结国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提出指导性意见。其中,明确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产品创新、鼓励绿色信贷业务,探索生态产品证券化道路,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资金保障。生态产品大多存在于农村地区,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因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2021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农村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丰富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产品体系,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和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更多金融资源进入“三农”领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力金融支撑。这些大政方针的出台,为新发展阶段下金融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奠定了政策基础,指明了行动方向[5]。具体来说,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包括资金支持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生态征信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市场定价机制[6]。
3 泗水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实践和不足
泗水县是山东省20 个重点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脱贫成效显著,但如何做到脱贫后不返贫是泗水县面临的问题[7]。
一方面,泗水县生态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其中泉水是泗水县的独特名片,有中国江北罕见的自然泉群,同时农产品丰富,有“泗水地瓜”“泗水花生”“泗水核桃”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另一方面,泗水文化资源优势明显,泗水县是伏羲、虞舜的故乡,圣人孔子的出生地,先贤仲子的故里,儒家学说的发祥地。与此同时,泗水县传统村落、传统手工艺保留完好,比如鲁柘澄泥砚、柘沟土陶、雕塑泥捏、木刻剪纸、编织刺绣、石刻绘画、核雕等。因此,泗水县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产品,从生态产品的定义角度来看,泗水县生态资源涵盖资源环境类的调节服务类产品和产出的农产品物质以及依托两者文化服务产品。现阶段,泗水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道路,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其生态立县的关键。
3.1 泗水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实践
目前泗水县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1)对于生态环境这类调节服务类产品,泗水县制订了林业碳汇资源的开发方案,对碳汇项目进行了精准规划。
2)对于生态产品,泗水县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上发力,利用电商引领农产品品牌塑造和销售,积极开发泉水生态产品。
3)对于文化服务类产品,泗水县将泉水文化和历史文化进行结合,近年来挖掘了一系列明泉文化。对于生态环境优越的农村地区,建成了一批以龙湖湾艺术小镇、泗水桃花艺术节、土陶工作室等为典范的示范区、生态观光带。在这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路径中,以泗水农商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资金支持层面给予了很大支持[8]。
3.2 泗水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过程中的不足
通过实地调研、对比同类县域以及进行关键词搜索等方式发现,泗水县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举措较为贫乏,在金融支持方面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程度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念认识不足,缺少相关整体规划。虽然基于“两山”理念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但是没有上升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一理念层面,进而没有将生态产品的范围进行统筹归纳。这样一方面造成制度引导下的金融平台建设缺失,另一方面造成金融抵押物创新不足。
2)对特色生态产品的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生态开发和保护过程集中体现在对于林地碳汇的开发,忽略了泗水县最为特色的泉水保护和开发,更没有将生态保护和生态信用挂钩。
3)金融支持重视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金融在资金支持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生态征信机制等方面的作用,金融支持不仅仅是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被动支持,更能主动引导生产产品被市场发现,当地金融机构主体要抓住绿色金融支持的机会,公共主导部门要认识到金融支持的重要引领作用。
4 泗水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支持方式探索
目前,泗水县在金融支持方面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度较低。积极借鉴全国各地的经验,有助于建设成生态经济强县。基于泗水县实际,提出以下金融支持方式。
4.1 统筹规划,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泗水县应提高对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重视程度,借鉴《南平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验方案》《关于推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赋能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明确各职能部门职权。围绕生态资源资产度量、盘活、赋能、授信、交易、经营、变现等目标和路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制订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合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文件,确保改革试点有章可循。
4.2 盘活生态资源,对接生态资源云数据平台
针对存在于农村并具有经济、生态、人文、历史价值的资源资产及其衍生物,以转包、出租、担保、抵押、授信等形式进行盘活、经营、开发。对不同类别的生态产品进行分类,比如农户承包耕地经营权,村集体建设用地林地、荒地等经营权,矿石、砂、奇石经营权,水利设施经营权、水资源水面使用权、水生动植物养殖权,国家和村集体所有古树、古村落、古街经营权,特色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品牌等形成资源资产,古陶艺、儒家文化等形成文化资产。
通过网格化监测调查手段,对泗水县现有自然人文生态产品进行摸排调查,最大程度发掘生态产品品类,同时可以按照品类进行平台登记,实现生态产品的档案化管理,可就其权属性质、质量特点等情况进行统筹。
4.3 搭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金融服务平台
在生态产品实现的过程中,金融支持始终离不开金融平台提供的服务,因此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是生态产品转化过程中的基础关。基于“两山”理念搭建的两山银行等运作平台,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试点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常山“两山银行”为了有效对接生态产品转化将银行功能划分为农业产业投资银行、生态资源储蓄银行等六大职能定位,推出十七类金融产品。泗水县可以借鉴常山县的经验,牵头成立泗水“两山银行”,从而对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提升、市场化运作。例如,农业产业投资银行对应以胡柚等农产品为主的新品种推广、知名品牌培育等,提高县域特色农产品品质、产能和品牌价值;文化资源开发银行对应特色小镇、无形资产开发(泗水西瓜、泗水虹鳟鱼品牌)和文化大IP(泉水文化、儒家文化、手工艺等),促进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和农业资源文化赋能;有偿权项变现银行对应生态贷收益贷,通过“两山银行”为相关主体增信,创新林权贷、奇石贷、苗木贷、民宿贷、门票贷等,有效解决融资难等问题;生态安全保障银行对应森林等生态资源保护、碳配额竞争性交易、泉水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循环。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既是统筹的起点也是终点,更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一环。
4.4 创新生态资产抵押方式,拓宽信贷范围
生态产品价值化需要解决生态产品难以核算和确权的问题,因此,需要在融资渠道创新上下足工夫,丰富生态抵押贷是主要途径,只有生态资产或权益切实通过抵押获得贷款,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支持功能。
浙江省丽水市结合各类生态资产特性,积极创新抵押方式,例如将生态产品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最典型的做法是通过公共性政府向生态发展公司购买生态产品,公司将政府购买生态产品获得的收益权作为质押取得贷款。泗水县必须充分发挥银行作用,通过创新抵押品方式拓宽信用渠道。泗水县在充分盘点生态资源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种植贷、养殖贷、品牌贷、名木古树、农产品商标专用权、景区门票贷等普惠金融信贷业务。
4.5 利用生态信用激活市场主体参与生态保护
将生态保护行为转化为切实的生态信用,这类生态信用相当于生态征信功能,在经济活动中利用该生态信用进行金融交易,有效助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例如,丽水市通过生态信用清单对企业、行政村和个人进行生态信用评定,通过评定结果进行激励或者处罚,以此达到生态保护目的。与此同时,搭建生态信用和金融信用互通平台,以便将生态征信用于贷款准入、贷款额度、贷款利率审批等环节。
泉水是泗水县最大的资源优势,通过生态信用名单鼓励当地居民保护水源。选择泉水保护区作为生态信用试点,对泉水保护生态信用积分较高的村集体进行评优,对信用积分高的农户发放享受优惠利率贷款。一方面,在生态信用清单中将认养水源涵养、履行垃圾分类、参与生态保护主题活动等多项内容确认为正面行为,将违规使用农药等内容确认为负面行为。另一方面,根据生态信用积分,将贷款政策划为多个档次,不同档次在贷款利率和贷款额度上有所不同,这类生态信用的支持在满足了村民融资需求的同时也保护了泗水县的自然生态。
4.6 通过使用权确权运作,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化
生态产品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无法直接实现市场交易,所以将生态产品转化成资源配额的交易最为关键。通过搭建碳汇、用能权、排污权等使用权确权的市场化运作平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化。在广东省韶关市、梅州市,农商银行采用碳汇增信的融资模式,将林户未来可能实现的碳汇收益权作为质押。泗水县可以立足林业资源优势,构建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实施林业碳汇交易盘活生态资源。
5 结束语
通过总结国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实践方式,为泗水县发展提供借鉴。泗水县应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抓手,进一步探索适合泗水县实际的生态产品转化路径的金融支持方式,可以采用确定生态资源可转化范围,搭建“两山”转化平台,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引进生态信用对接金融信用,赋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等方式释放生态的经济价值,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