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2023-03-12孔雯嘉陈奕如郭诗颖

四川劳动保障 2023年11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国际化办学

文/孔雯嘉 陈奕如 郭诗颖

中外合作办学致力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方法,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为教育国际化发展助力。随着全球化日益深入,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需要认真研究,不断创新发展。从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办学院校在招生方面应给予重视,致力于引进优质生源;加强教师技术培养,开启翻转课堂,举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组建专业的国际化心理团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教育经验共享机制,进一步推动师范领域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发布的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机构及项目名单,到2022 年1 月,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获准设立的处于正常招生状态的本科及其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91 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0 个。

办学层次。从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来看,全国53 所高等师范院校中包含“985”高校1 所、“211”高校6 所、“双一流”高校7 所,其中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唯一包含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办学层次的,其余高校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中,有15 个包含了本科、硕士层次。由此可见,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层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专业门类。从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或机构在专业门类的分布情况来看,在12 个专业门类中,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数量较多的排名前三的专业门类分别是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哲学、历史学、农学、医学占比非常小。如今,许多师范类高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学校,都改为综合型高校或正在向综合型高校发展转变。但在师范类高校获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中,学科专业设置仍存在“失衡现象”。工学、理学专业类成为“热门”专业,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专业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遇“冷”。同时,教育学这一具有师范特色的专业门类并未获得突出体现。

分布地区。从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获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涉及20 个合作国家。其中,合作国家中有6 个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开展,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落实“走出去、引进来”的文化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扩大了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影响力。但仍存在学科专业设立重叠、专业分布不广泛、特色专业不够突出等问题,亟待解决。

新时期高等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招生情况。根据意向留学人群的调研数据显示,91% 的人群表示考虑留学计划。而在本科以上关注多种升学渠道的意向群体中,58% 的人群优先考虑的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解决社会对一流国际化教学的需求,教育部允许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招录一些符合特定条件出国的留学生,实现了一部分学生的“不出国留学”。但现有自主招生的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难以解决留学需求,且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培养方案、师资建设优化、课程设置等方面缺少进一步的制度引导,使其质量发展不均衡。

线上教学。高等教育国际化最直接的特征就是以师生为主体、资源为基础的跨国流动与交流。目前,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搭建了线上教学平台,但由于国际版教学系统开发费用昂贵且程序繁琐,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线上教学平台功能简单,软硬件准备不足。除此之外,线上跨时区教学又为课程的安排带来了困难,给师生双方带来极大不便。考虑到多方面因素,高校的线上教学多以录播的形式开展,而线下教学的高效率多来自师生间的互动,线上教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师生互动减少,教学效率也降低。而出国求学的意义在于真实体验多元文化、开阔视野、培养独立性和快速适应能力等。尤其对于教育学、文学等专业门类,身临其境、切实体验是最好的教育,而长期的线上教学可能会导致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专业交流学习的质量下降。

国内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来说,要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独立学习和生活,又背负语言沟通与学业的双重压力,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疏导,容易产生低落情绪等。

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当前,“在地国际化”或将成为新时代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在地国际化”定义被衍生为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在本土本校开展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化能力与跨文化修养的培养,学生无须离开本国就能获取国际经验。推动“在地国际化”的形成,有利于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转变,从生源输出外流向本土化优质培养转变。此外,外籍教师相对资源短缺,高等师范类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发展本土化国际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应积极把握机遇,扩大特色专业的影响力。

新时期高等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招生方面。高等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者承办机构应更加重视招生工作,着力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吸引优质学生,优化生源质量,致力于形成一个优质生源、优质教育、优等知名度的“三优”循环。

教学改善。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加强教师线上教学技术培养,鼓励国内外教师之间进行积极沟通与交流。高等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发展国际教师教育,培养“外语+ 专业”的本土化国际教育师资。将我国的师范专业教学与国外合作高校教学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师资缺乏问题。同时将中外文化进行高度融合,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原则上,提升文化活动国际化水平。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开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被定义为将知识的传授置于教室外,将知识的内化放在教室内的教学模式,即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样一种课堂模式的转变,能使学生更专注更主动地去了解探索课程内容。在课程中,教师以一个协作者的角色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仅能够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到达更深的层次,而且能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碰撞产生火花,激发创新力。

心理辅导。在保证课程优质高效的前提下,不给学生带来过多的课业压力与心理负担,并密切关注国内外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及时帮助。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心理疏导团队,确保其专业知识牢固、人员分配结构合理,同时注重提高心理疏导的主动性、多样性,加强沟通交流,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对于国外学生及留学生的心理辅导内容还需要根据国际局势及周围的环境而灵活变通,保证疏导内容的实时性。

经验共享。加强师范院校之间的联系交流,建立教育经验共享机制。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范院校之间应积极交流,学习优点与特色,适当借鉴可取的教学方式,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教育经验共享机制能够为同类型的师范院校在相互交流学习、借鉴经验方面提供平台,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联动效用,为全国范围内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和建设良好的师范教学风气助力。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以“复合型国际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以满足群众多元教育需求为出发点,积极进行创新,紧跟教育国际化发展步伐,突出特色专业,推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实现从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向传播中国先进教育思想转变,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向对外输送中国文化和技术转变,进一步助力我国向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稳步推进。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国际化办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影像中的教育学——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与职前教师培养探究
现代数字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