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3-03-12李一鸣张鹏辉唐沐妍

智库时代 2023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专业教育

李一鸣 张鹏辉 唐沐妍

(1.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3.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从而“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1]。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方面的创新创业能力及服务体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高校是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为重要的前沿阵地之一,高等院校在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该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从而不断深化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奠定基础。文管类专业高校毕业生在我国社会文化、社会服务及公共管理等行业就业的比例较大。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文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我国社会文化、社会服务及公共管理等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一、新时期文管类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高校开展文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高等院校文管类专业教育教学内涵,提升文管类学生素质、就业创业能力以及文管类学生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等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与意义[2]。

(一)创新创业教育丰富了文管类专业教育的内涵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相互支撑并相互促进的,将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与文管类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有助于丰富文管类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文管类专业教育体系更好地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需要关注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是建立在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网络思维及全局思维的培养及培训基础之上的。文管类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较多,有的课程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学生们不能很全面地将所有的专业课程联系在一起。创新创业思维的养成有助于文管类学生打破专业课程的界限及隔阂,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去思考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在专业课程知识之间建立起相互的关联性,构建起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扩展文管类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认识视野,加强文管类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2.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文管类专业教育中开拓新的实践平台

文管类专业教育在“第二课堂”“专业实习实践”等建设方面,一般较为依赖于教育机构、企业,在专业运用方面并不能像计算机或者机械制造等专业一样通过实习及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或者技巧。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强化文管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联系及运用,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管类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在开展文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一些项目及活动中,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对实践环节的设计,让文管类学生对于文管类专业的理论基础、相关原理及知识能力等有着感官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加深文管类学生对于理论及知识的认识及运用。

3.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文管类专业改善教育教学方法

文管类专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较多的是教师的讲授法。受限于专业特点,文管类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难运用实验法或者实训法,所有文管类学生对于专业理论及专业知识的运用途径并不是很明确,缺少感性的认识与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有助于文管类专业教师加强对创新创业实践的关注,可以引导专业教师开发出文管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的案例,从而创造性地在文管类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甚至是实训式教学,从而改善文管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文管类专业课程的吸引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文管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新时期我国社会各领域势必呈现出快速发展、融合发展及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信息化、互联网、融媒体、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逐渐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文管类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1.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文管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文管类专业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之间、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与联系,同时辅以学习文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的案例,可以帮助文管类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及未来的工作中运用好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理论及知识,使文管类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技巧,提升文管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文管类学生就业竞争力

文管类学生的就业面较宽,可以在各个行业从事管理、服务及辅助性的工作。这样的一个特征也会使人们认为文管类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从而影响文管类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升文管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及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能力,也同时提升了文管类专业学生对于其他知识的理解能力,拓展了文管类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文管类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赢得招聘方的青睐,促进文管类学生充分及高质量的就业。

3.创业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文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驱动力是未来各个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文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提升文管类专业学生对于未来各个行业的支撑性作用,提升文管类专业学生在生活及工作实践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可能性及成功性,从而推动各个行业更好地发展。

二、文管类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必修类课程之一,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方面,很多高等院校也开始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与方法[3]。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文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与困境。

(一)组织及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

1.各个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一致

虽然我国已经将创新发展战略作为新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及要求,但是因为各个高等院校管理者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一致,导致了各个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也不一致。有部分高等院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动全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战略看待,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也有一部分高等院校对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仍停留在简单认识层面,如开设一些创新创业公共必修课、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学业考核的一部分等。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的不一致导致了不同院校在推行文管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方式也千差万别,从而不利于我国文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2.高等院校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支持性作用不强

虽然我国的各个高等院校已经开展并越发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资源。但是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评价、教师职称评定、教师年度考核等方面仍未充分体现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作用,更多地仍然是依赖于对专业课程教师科研成果、核心论文的发表及等级等方面,从而不利于激发文管类专业教师更积极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及推进中来。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和专业教育更好地结合

目前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大多是根据国家相关课程大纲而修改制定,没有根据文管类学生课程设置的实际,也没有更多地结合文管类学生未来就业创业的方向,缺少与文管类专业实际的相互融合,更多地是偏向于普适性的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及态度而安排的教学内容及课程,没有将文管类专业知识更好的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不能对文管类学生创造性使用专业理论及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起到启发作用。

2.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的实践指导

文管类专业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需要紧密地将专业理论与知识与相关行业实际及社会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然而,目前高等院校缺少针对文管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操作性及实践性的工具及指导,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更多地是统一的创业实训软件或者ERP的创业模拟沙盘,在文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及实践方面也缺乏专业创业导师的指导,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管专业教育更好地融合发展起来,从而降低了文管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

3.文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仍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师资来源较为广泛,有的来自于辅导员、行政人员及校外人员等兼职教学队伍,有的来自于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同时兼具创新创业知识及专业相关理论及知识的教师数量仍较少,不能满足文管类学生对于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需求,也不能更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管类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从而降低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管类学生专业教育及学习的相互促进作用。

4.部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文管类专业是高等院校中学科基础较为扎实的专业,一些专业课程教师认为只要能够学好相关专业理论及知识,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互相促进作用认识不正确,从而带来了部分专业课程教师轻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反对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管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三、文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策略

新时期,高校需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认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与文管类专业教育融合发展[4],培养培训更多的专业课程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开发针对性的实训及实践平台,聘请专家进行指导,从而全面提升文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助力文管类学生更为充分及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一)加强高等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新时期,高等院校需要从战略性的角度重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战略性的角度看待,从组织层面营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并制定相关的课程设置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等一系列支持性制度,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场地、资金、师资及社会资源,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的促进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创新教育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文管类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式是高等院校对于相关专业学生社会需求、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实训、实习安排等教学安排的参考性理论,对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理论性及指导性的价值。新时期高等院校需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将先进的理念融入文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教育教学重要环节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在专业实训及实习中安排相关创新创业性的教学内容,提升文管类学生对于专业理论及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升文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文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置

高等院校文管类专业教育教学实施者需要根据未来就业市场及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文管类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作为高等院校中办学基础较为不错的文管类专业需要与时俱进,针对未来社会需求,扩展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如:可以将一些前沿的大数据技术、融媒体技术等相关的课程也纳入文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来,从而扩展文管类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文管类学生对于前沿科技与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的可能性的认识,启发文管类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过程中开展专业创新创业的实践行动。

(四)树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管类专业教育的融合观,推动融合发展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文管类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首先需要帮助文管类专业部分教师及学生厘清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误区。有一部分文管类专业教师及学生仍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与“开公司、当老板”有关系,对于没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管类专业教育之间可以形成互相促进的作用,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能够进一步促进文管类学生学习及实际运用专业理论及知识的积极性。高等院校需要加强对文管类专业教师及学生的引领及教育,积极引导专业课程教师及学生在教育教学及学习生活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及学习结合起来,帮助教师及学生树立正确的融合观念,进一步明确文管类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管类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高质量的导师队伍

创新创业导师不仅仅是专业理论及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新创业理想的引导者及导师。高等院校需要根据未来职业的需要,对于专业课程教师加强创新创业意识、思维、能力及实践的系统培训,创新文管类专业教育教学的方法及途径,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及意识;在专业实训及实践过程中给予创新性、务实性的指导与帮助,提升文管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创业的能力。同时高等院校也需要组建来源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导师的团队,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特别要加强与新兴行业创业者的联系,组织校内外导师建设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为文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来自理论及市场的指导与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丰富文管类专业教育内涵及提升文管类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只是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组织及制度层面及文管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需要提升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支持制度,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树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管类专业教育的融合观,加强师资培训,建设高质量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管类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切实提升文管类专业学生是创新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