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校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3-03-12

智库时代 2023年2期
关键词:党校时代工作

魏 驰

(湖南省常德市委党校)

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来临,我国的党校也进入了发展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党建工作成为了党校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部分党校党建质量低,也无法发挥党建的真正效果,如何提升党建质量成为了党校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党校作为我国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关键部门,在发展党员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我国党校党建工作创新对于国家的稳定、团结与和谐具有深远意义。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方法,才能促进党的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鉴于党建工作定位精准,党校必须革除党建观念老旧、工作主动性不强等弊病,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摸索适合党建工作持续创新、促进党建工作持续向前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必须重视新形势下党校党建工作,积极推动其健康有序开展,使党校党组织发挥出应有作用。在文中,作者对新时期党校党建创新路径展开了探究。

一、新时代创新党校党建工作的意义

(一)提高党建的时效性

新时代的背景下,许多新型技术得到了迅速传播,而这些新型的信息技术对信息的处理以及传播速度较快,在党校党建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完成对于党建工作的动态管理。对于党校来说,各级结构以及其自身网络组成了庞大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对提高党建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但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无法快速地完成信息处理,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则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在最短时间内为党校党建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党建的时效性。

(二)提高党建的整体性

我国党校的党建工作普遍依照传统的党建经验,通过各部门分级的模式来进行,这种党建工作模式无法及时有效地完成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协调性较差。新时期我国对党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体现出新时代背景下全新的党建效果,因此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为此,在这一基础背景之下对党校党建工作进行探索创新,其目的不只是为了将我国党校党建的效果进行有效提升,更重要的是提高党建的整体性。

(三)强化党建的针对性

党校党建工作具有流动性强、动态变化间隔小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党建工作无法有针对性地展开。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创新党校党建的工作模式,用更多的手段对可能使用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可以完成对党校党建信息的动态预测,为党校党建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强化党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

(四)实现党建的创新性

传统的党校党建工作停留在讲座、教育等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单向地灌输党建内容和知识。这种党建工作模式实际效果较差,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而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型党建教学手段层不出穷,例如基于新媒体技术下的党建教育模式可以创建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官网、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进行党建工作,在完成党建工作创新的同时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

二、党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建教育模式落后

党校党建的教育模式没能得到及时创新,落后的教育模式很难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同样不能把参与党校党建工作学习的人引入到环境当中去,对党建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导致党建工作一直处于理论知识层面。由此导致党建工作效率不高,一些党校党建工作采取了较为落后的模式,不但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甚至可能会出现脱离党内政策、规章制度等情况。这样不但会对党员自身发展产生不利作用,更严重地损害了党组织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由于缺少先进文化思想的指导,不但不能带动受训者的学习热情,而且还会使受训者对党的认识产生困惑,从而产生更多烦恼与失误。一些党校党建工作由于未得到应有的革新与更新而脱离社会政策和实事,从而影响党建工作积极成效,还妨碍着参与党建学习的学员思想素质发展。因此为了让党校党建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就必须强化创新实践,促进党校党建工作高效开展,从而培养出有思想、有觉悟的优秀干部。

(二)党建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党建工作开展的依据和基础,而部分党校的党建制度不完善,导致党校党建工作始终得不到有效的创新。一些党校存在数据样本不足的问题,数据信息量无法上升到大数据层面。部分党校使用模块化的工作模式对数据进行管理,这导致了数据之间无法完成交流和共享。此外,部分党校没有建立信息保障制度,在缺乏有效的党校党建制度的支持下,党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始终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创新过程中无法找准定位,导致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

(三)缺乏新时代人才

在党校党建工作中,由于新时代人才的缺失,导致了党建工作止步于互联网的应用。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类似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现如今已经十分普及,但是部分党校在进行党建工作时缺乏新时代人才,因此对于数据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于党校党建工作来说,完善的工作制度最终也需要人来实施,因此,人才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党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四)对党校党建工作重视不足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多地追求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以高要求为多数单位开展训练的首要目标,对思想觉悟与思想观念的培养意识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多数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的大环境中,许多单位与组织把参与党校的党建培养看成是一种形式,而对党建工作参与不深。因此,作为党建工作承担者的党校也未能对其党建工作进行深度创新。另外,不少单位对党校党建工作疏于重视,党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也流于表面。许多参加党建工作或学习人员参加工作时并不自觉融入。这样不仅会影响党校教育质量,而且还不利于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还会给整个党的事业带来损失,甚至出现了许多出于种种原因,拒不参与党建工作或参与之后敷衍应付,致使党校党建工作成效不佳的现象。

三、新时代党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强化认知观念

党校党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党校的党委部门。因此,要加强党委部门对创新党校党建工作的认知,通过高层的变化逐渐渗透,从而强化党校党建所有层面对新时代发展的认知。党校应建立专门的新时代技术应用部门,完成对党建数据的整合以及处理,加强在党建工作中对新时代技术的应用。此外,党校要强化全校人员对新时代技术以及创新观念的认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到对新时代技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提升党校党建工作质量。

(二)完善工作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党建工作实施的基础。党校要重视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党建工作的意义,依据党校的自实际情况构建完善党建工作部门,完善部门之间的协调制度,保证部门之间信息的流畅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此外,党校还要完善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制定团队建设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为党建工作奠定基础,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党校要做好顶层制度的构建,全方位完成党校信息化建设,打破党建部门之间的沟通壁垒。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要根据党校的实际情况,保证党校党建短期内的发展,也要考虑到党校的长期发展,完善线上线下的党建工作制度,保障党建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加强人才培养

党建工作需要人才来实施,大数据在党建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也需要人才来完成,因此党校要加强对大数据以及党建相关人才的培养。党校应建立一个专门的人才团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带领团队。党校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讲座等形式提高相关人才的大数据技术水平和大数据应用能力。此外,党校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检验工作人员的大数据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党校的人才力量。研究党建知识不是简单的理论复述工作,需要在完成党建知识研究的前提下,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将党建知识研究结果以实实在在的结果呈现。这需要党校职工学习党建知识之后,引领党校职工对于学习成果进行较为全面地考察。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还能促进党的作风建设。考察党建知识应该采取多种模式,包括问卷调查法,座谈讨论法以及现场观摩法等。考查模式可做到形式多样,可采用卷面形式或随机考查,以了解广大党员党建知识掌握情况是否扎实、有无印象。

(四)创新党建工作的理念与模式

新时期背景下党建工作理念和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原本的党校党建形式简单、陈旧、效率低下,特别在党建教育上,流于形式,实际意义不强。对此,党校有必要从各方面提高党务工作者以及学员对于党建工作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同时,用先进科学的党建工作理念与方法来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开展。将党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党员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因此,要不断探索并完善党建教育模式。将实践操作融入党建教育,深化受训者对党建的认识,培育受训者优秀的思想政治素养。

(五)重视党校党建工作的每一步骤

党校党建工作的创新首先要从组织基础入手,要求党校工作人员要提倡达成共同组织目标,构建完备组织结构和建设完备党校领导班子。其次,要对党员进行严格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党的干部队伍。再次,要重视学术研究,加强党校党建学术工作带头人选拔与培养,进一步优化党校组织设置,设置不同专业与课程党组织,依据党建专业特点,学员特征与教学目标等因素对党建教学任务进行弹性划分。最后,对党校党建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弹性整合,这样可以促进党校党建各类工作革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党建工作是党校教育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对党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需求,而传统的党建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党校必须注重对党建工作进行革新,实事求是地学习工作革新模式,革新党建工作思路与模式,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运用现代化技术与手段,根据党校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不断创新,促进党校党建工作理念革新、模式革新、机制革新以及工作载体革新,促进我国党校党建工作良性发展,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党员干部,体现党校党建工作的先进性,提升党校党建工作的质量。

猜你喜欢

党校时代工作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不工作,爽飞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选工作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