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持续竞争力的形成路径研究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视角

2023-03-12刘东风

江苏高教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高高水平动态

刘东风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商务学院,南京 210023)

目前,教育部、财政部已经启动了“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如何在评价中展现建设成效,科学定位和落实好接下来的建设进度和任务,实现竞争优势的保持,并确保在下一轮动态调整中能够“保档提档”成为“双高计划”院校共同关切的话题。专业群是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高水平高职学校认定依据和“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然而,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流学科”建设相比,高水平专业群类型多样,建设主体多元,与区域产业结合紧密,且在职教改革持续加速背景下,首轮“双高”专业群建设考核评价机制仍处于探索中。尤其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由于众多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挑战,竞争优势难以建立却易于消失。从长期发展看,没有可以永远持续存在的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发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1]。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必须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不断探索新的优势,形成竞争优势的持续,以增强“双高”专业群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本研究拟借助动态能力理论,审视高水平专业群持续竞争力形成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可能的形成路径。

一、动态能力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一)动态能力理论的核心要义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核心能力理论在市场环境解释中局限性的显现,Teece等提出一种改变能力的能力,即动态能力,这是一种探索企业组织对瞬息万变的环境的应对能力,从而促使企业在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2][3]。之后,动态能力概念一直在被不断厘清与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核心要义。

1.在竞争变化的环境中实现竞争优势保持是动态能力理论之源。动态能力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企业如何在动荡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各种资源和能力,这些资源或能力既包括有形的资产、设备,也包括无形的管理能力、企业发展过程(路径)等。核心能力具有适用性、价值性和难模仿性,因此能够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4]。然而,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膨胀式发展,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得越发动荡、复杂。因此,能力的时效性也变短,能力的可塑性变成了研究的热点[5]。换言之,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它并不能始终保障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还须关注企业能力的动态性与适应性[6]。鉴于此,Teece等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该理论作为实现竞争优势保持的重要战略思想受到各方普遍关注和广泛实践。

2.在动态的环境中识别和塑造机会是动态能力实践之要。企业动态能力的配备,旨在保持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动态环境下,企业对短暂优势的把握和积累是保持和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旦错失短暂优势可能将彻底失去竞争力。特别是在核心技术和资源的获取上,一旦失去可能需要较长周期重新建立起竞争优势,甚至失去竞争资格。譬如,企业对技术变革不敏感,竞争对手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对其造成致命打击。在这一背景下,不断识别和塑造机会,包括持续优势动态保持和新的机会识别、塑造和转化,就成为组织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由此,Teece等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抽象的组织能力,是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下,对机会和威胁的感知、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构,以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7][8]。Winter通过理论推演提出,动态能力是对企业普通能力的拓展、调试和创造[9][10]。总体而言,在增强组织的动态性和适应性中,识别和塑造机会是组织动态能力实践并发挥作用的关键。

3.实现资源整合与重组优配是动态能力的作用之理。外因终究通过内因起作用,作为资源基础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动态能力作用的核心机理就在于组织自身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与重组。Eisenhardt认为动态能力包括整合资源的动态能力、重新配置资源的动态能力及获取和让渡资源有关的动态能力[11]。随着对动态能力认识和实践的逐步深入,Teece将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通过对无形和有形资产的优化、组合、保护及必要条件下的重新设计,以达到感知和塑造机会与威胁、抓住机会、维持企业竞争力3 个目标的能力[12]。简而言之,动态能力是企业组织主动识别市场机会,进一步整合、配置自身资源从而达到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才能。有学者直接指出,动态能力是企业为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而构建、整合和重构内外部资源的能力[13]。综上所述,组织正是在对外部资源整合和重组过程中去感知、发现和识别机会,并通过资源整合和重组实现机会的塑造和转化,进而实现持续竞争力的保持。

(二)动态能力理论应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1.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专业群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升级的动态过程,要通过动态调整专业构成、动态升级专业内涵、动态优化评价机制,健全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适时动态调整、不断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动态化的持续发展机制[14]。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必须关注职教政策变化、产业转型、专业升级、院校内部治理环境变化等内外部因素,不断优化建设方案,修正建设任务指标,在确保建设进度和完成度基础上实现“增量”。因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是一个内部建设要素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对外部资源获取及实现办学和育人成果转化的过程。这与动态能力理论强调组织与外部适应性,并在外部环境变化中识别新的机会和实现机会转化,在过程和目标上都具备一致性。

2.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同样置身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超过1500所,但进入国家“双高计划”的院校只有197所,且对入围院校和专业群实行分档分级管理,竞争态势在遴选和确认阶段就已全面展开。而“双高计划”实行的是“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年度评价、期满考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如果在一些重大改革项目上没有及时把握机会,建立起新的优势,很可能长期失去这个项目的竞争资格,对整体竞争力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在这样的机制下,面对“高手如林”的“双高”战场,还有很多省级“双高”专业群的“全力追击”,进入国家“双高计划”的院校如何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彰显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并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找到新的机会和增长点,从而持续保持竞争优势,这都需要在发展能力上进行优化,从而激发能力升级,“跑”出加速度,建成真正的高水平。

3.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更加注重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特色,也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高水平专业群几乎所有内涵和要素建设都离不开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同时,高水平专业群建“群”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以“群”为载体实现校内外资源高度整合,推动专业集群发展。在变化的环境中,所有需求和资源都不是静态的,如何在动态中把握机会,整合资源实现机会转化也正是高水平专业群持续竞争力建设的重要关切。

(三)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构建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必须关注竞争力持续问题,重视高水平专业群持续竞争力建设。以Teece等人提出的动态能力概念为基础,并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高水平专业群持续竞争力界定为,各建设主体通过对动态环境中专业群发展机会识别,并通过资源整合和配置以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保持专业群竞争力的能力,主要包括机会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及创新回应能力三个维度。

机会管理能力是高水平专业群在感知机会和威胁基础上,把握和转化机会的能力,主要包括环境感知、机会识别和机会转化三个方面,即能够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敏锐洞察和判断,及时发现并抓住发展机会,找准新的专业(群)生长点并取得创新突破和新的竞争优势积累。

资源整合能力是高水平专业群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表现出的内部适配能力,主要包括资源获取、资源优化重组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专业群通过对环境感知同时实现对资源的感知,通过对内外资源的整合,抢占专业群转型和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关键资源,通过资源优化重组和配置为机会识别和转化提供支撑,从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和保持竞争力。

创新回应能力指高水平专业群在动态的环境中始终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用创新回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能力,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的回应能力。宏观层面主要指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高水平专业群破解职业教育发展共性和关键性问题,发挥引领改革、支持发展的能力;中观层面指基于自身区域环境、产业环境和政策环境等,高水平专业群在建设理念、内涵、路径、方式等彰显自身特色的能力;微观层面指基于自身历史传承、办学优势和内部治理等,高水平专业群在推动院校发展、专业集群建设、人才育训和社会服务等体现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持续竞争力建设的困境反思

“双高计划”自启动以来已实施过半,高职教育办学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在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明确类型定位,谋求“提高质量、提升形象”的关键阶段,更需要强化高水平专业群持续竞争力建设,让高水平专业群真正成为职业教育在“变局”中开新局的“先锋队”和“样板区”。因此,更需要在实践层面对高水平专业群持续竞争力建设存在的困境进行反思。

(一)机会管理:避免墨守成规和路径依赖

对于高水平专业群而言,必须基于建设方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资源构建、整合和重组以支撑机会转化和建设目标的达成。但这一过程不能过度依赖既往路径,不能把建设方案和任务指标变成“成规”,机会转化的结果更不能仅落在建设任务书和各项指标上。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必须把自身置于竞争环境中,跳出建设方案等“成规”限制和路径依赖,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竞争优势。从部分院校公开的建设任务核心指标看,无一不是把“国字头”荣誉和项目作为主要数量绩效指标,一些质量指标往往是“千校一面”。如果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把主要资源和精力放在紧缺性资源和标志性成果争夺上,就会淡化与区域产业需求的融合,忽视内涵建设、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与示范、骨干和优质校建设不同,“双高计划”是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引领性制度设计,国家在宏观层面对“双高计划”的建设思路、目标、内容等给予统筹指导及政策保障,但同时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鼓励各高职院校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及办学实际,自主、创新发展,这也是在错位基础上推进特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15]。从现有情况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对持续竞争力普遍重视不够,而且受固有路径束缚,在环境变化后显得难以适从。如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在最后一批立项后,尚未启动新一轮建设,但不少院校将资源库立项数量也写进指标,只能期待新的政策。以上事例表面看是对政策预判不准和推动变革不积极,实际上也反映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对外部环境变化适应不敏锐,在动态环境中对机会感知、识别和转化不积极。

(二)资源整合:规避回波效应和马太效应

从本文分析框架看,高水平专业群持续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对各种内外部资源进行获取、整合和优配,从而发挥专业群的资源整合功能。但在这一逻辑下,处理“回波效应”和“马太效应”是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回波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周围落后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即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产生一种扩大两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运动趋势[16]。与“回波效应”相对应的是“扩散效应”——指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周围落后地区的推动效应和有利影响,即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发展阶段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从而产生一种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运动趋势[17]。同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必须发挥“扩散效应”,实现对其他专业群乃至其他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如果过度强调优势专业发展和对稀缺标志性成果的争夺,容易造成资源过度向优势专业或专业群倾斜,给其他专业群造成不利局面,也可能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偏离“双高计划”的价值旨归。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非均衡式发展模式在带来“扩散效应”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回波效应”和“马太效应”[18]。高职院校因资源和资金有限,又受制于“双高计划”周期性考核、阶段性评价和动态调整的多种压力,加之“双高”建设标准难以统一,绩效评价机制仍在完善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步探索阶段[19]。特别是下一轮“入围”要求具有不确定性,造成各校高水平专业群都把标志性成果作为“高绩效”指标。为了保住下一轮不“落榜”或实现“提档升级”又不可能让资源、成果和精力过于分散。于是,有限资源、紧缺性的“国字头”项目和荣誉自然而然地向高水平专业群集聚。即便在专业群内部,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关系处理也始终是一个纠结问题。特别是群内专业如果不在一个院系行政组织内,专业间协调资源和实现协同发展的难度更大,机械化地集聚更易导致核心专业与辅助专业之间的不当竞争。如果处理不好以上问题,很可能出现部分院校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大幅减少向其他专业群的投入,加剧院校内部专业群发展的“回波效应”和“马太效应”。

(三)创新回应:既要注重示范引领又要突显自身特色

对于高水平专业群而言,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是一个不断用创新回应发展的过程,让创新始终遵循“双高计划”的目标方向,并在错位、差异和比较优势的构建中形成自身特色,从而持续获得竞争优势。

首先是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有待彰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在强化类型特色。“双高计划”正是推进职业教育领域贯彻类型教育理念、化解职业教育认同危机、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一项亮丽品牌,其品牌效应堪比普通高等教育领域的“双一流”建设[20]。但在实践中,切不能模仿和照搬“双一流”建设的逻辑、经验和模式,而忽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定位。有研究表明,依照本科将学科知识逻辑相似专业进行专业群组建的行为逻辑,成为明晰“普职同等价值”“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的实践障碍[21]。从公开信息和现有情况看,围绕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一鲜明的“中国特色”教育制度设计,高水平专业群在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建设上尚缺乏主动积极的回应,亟待形成具有较强示范影响的典型经验和样板。

其次是产教融合特色有待增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然而,校企之间具有天然的组织属性差异,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高职院校以人才培养为本位,从当前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校企合作冷热不均的“壁炉”现象普遍存在[22]。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虽然形成了很多有益探索,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校热企冷”的校企合作困境。在建设过程中,院校仍基于考核任务和政策内的各类评审、项目和成果,过度关注点上的合作,聚焦于人才培养某一个环节,尚未形成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样板。

再次,专业群自身特色有待凝练。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很多院校专业群特色凝练比较模糊,相关研究和公开信息也不够充分,宣传、推广不够积极。如从首批“双高计划”的253个专业群看,因专业群命名规则限定,同名专业群较多,有的同名专业群位于同一个省(市)甚至同一城市,同名专业群内部专业结构和建设方案也有极高的相似度,如果院校不能结合学校历史禀赋、办学特长、特色和区域产业厘清高水平专业群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面向和专业群建设路径等问题,就很难体现自身特色,难以保持专业群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力的持续。

三、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持续竞争力建设的前瞻思考

(一)优化组织学习机制,提升专业群的动态适应性和机会管理能力

机会感知、识别和转化前提是要加强组织学习。有准备的组织学习主要通过经验积累、知识表达和知识编码三种机制来推动过程研发、胜任力重构、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等动态能力关键构成因素的形成,进而推动企业原有运营规则的演进[23]。对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而言,要加强对政策研究、趋势的研判和机会洞察,深入研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此识别机会和实现机会转化。

一是要构建学习型决策组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构建具备职教研究、产业研究和教改研究能力的融合型团队,形成学习型决策组织,统筹专业群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双高”办公室等机构应至少融入院校发展规划部门、高职教育研究机构、科研管理、校企合作管理、专业群依托院(系)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力量,并有一定数量和比例的政府、行业和企业人员参与。二是要建立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项目管理机制。根据环境变化,在做好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做好建设方案、任务书和建设指标、考核评价办法等优化和纠偏。三是要做好动态调整和升级。包括自身转型升级和专业群结构的调整,也包括专业(群)内涵和建设要素的调整和升级。

提升“双高”专业群动态适应性应成为“中期检查”后“双高计划”建设、改革和考核评价观测要点等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接下来的“双高计划”建设中,在“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前提下,质量不降低,有条件地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持续竞争力,将成为一种常态,包括对备案建设方案、任务书、平台任务指标、经费投入等的“变更”“调整”和“提标”等。当然,也包括教育部、财政部主导的遴选、考核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二)完善融合发展生态,增强专业群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力

应对外部变化的最有效方式是建立起组织内部自洽机制,构建融合发展生态。首先,从高水平专业群引领发展来看,要强化校际深度合作,形成以区域性集团办学为载体的合作网络,发挥“双高计划”的“扩散效应”。从当前“双高计划”带来的引领作用看,多表现为其他高职院校对“双高”院校的参观学习与简单模仿。实际上,由于资源禀赋、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这种浅层次的合作并不能有效带动非“双高”高职院校的发展。从“引领改革、支撑发展”需要出发,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关联载体,推动区域内相近专业群组成集团办学组织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式,不仅可以调整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匹配度,也可以实现资源就近共享,实现人才培养协同,服务产业集聚,更可以逐步缩小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发展差距。

其次,从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情况看,要强化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平台和协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教资源真正融合。产业是职教改革最敏感的外部环境,产教融合是构建高水平专业群融合发展生态的最关键因素,产教融合也是政校行企各方资源整合的最终落脚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通过搭建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技术实训基地等产教融合平台,链接政校行企资源,增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并通过共建校企师资团队,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双元开发“岗课赛证”融通课程等实现外部资源转化。但在真正落实时,要改变产教融合以院校需求主导的“教-产”型融合逻辑,真正实现面向产业主导的“产-教”型融合,在双向融合中形成产教命运共同体融合生态。

最后,从“专业群”服务院校自身发展看,要发挥高水平专业群的资源集聚功能,推动集群发展。专业群系统内部形成了以竞争与协同为交互作用的网络关系,它的存在促进了新系统的产生与演化。认真审视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开放、协同、共享的理念去优化专业群治理体系和发展环境,有利于形成专业群融合发展的生态[24]。一是要优化内部治理。专业群建设要规避“回波效应”和“马太效应”,发挥高水平专业群对外部资源整合和对内资源重组优配的“双重”作用,从而发挥高水平专业群对所在院校内部专业群的引领作用。二是要创设优良的专业群内部融合机制。专业群建设的初衷是要打破原有的专业组织、制度、资源的约束和限制。但从现实情况看,“跨学院跨大类”(专业不属一个大类也不在一个学院)、“大类跨学院”(相同专业大类专业分布在不同学院)和“学院跨大类”(一个学院的专业属于不同专业大类)的现象都存在[25],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就难以发挥专业群的资源整合功能。从专业到专业群不仅是知识集合,同样也是组织集合和资源集合,关键是要建立有利于专业群内外资源整合的组织形式和治理体系以推动资源和要素在专业群内和专业群间有效融合,实现集群发展。三是要加强专业群集群发展机制和共享平台的建设。院校应围绕高水平专业群特征和特色厘清办学定位,将优质资源进行聚焦、优化、重组,解决各专业群因资源共享不对称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26]。如构建群间、群内专业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共享实训基地、跨专业教学团队等。

(三)注重特色凝练,增强专业群内涵建设和新优势培育

从长期设计看,带动校内各专业(群)的集群发展及其对职教改革和发展贡献度将成为高水平专业群竞争优势的重要观测点。但从具体策略看,“双高计划”院校仍要根据动态变化的环境,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特色,形成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优势专业和专业组合,强化内涵建设和新优势培育,实现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若干领域的率先突破,并以点带面,由校内到校外,发挥“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作用,真正彰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首先,要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龙头作用。一是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如围绕数字中国、乡村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形成院校办学定位、专业(群)布局和办学方向。二是策应重大战略需求,明确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定位,特别是关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优化专业设置、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提升技术技能服务水平,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三是要聚焦产业发展优化教育供给,聚焦高水平专业群面向的产业链、技术链和创新链,提升人才培养和服务的贴合度、显示度和贡献度。

其次,要在服务职教改革上彰显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要聚焦支撑重大改革,在破解重大问题上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如在破解产教融合难题、推动招生制度改革、探索专业认证,引领“三教改革”等方面形成典型经验、成熟模式和参照样板。另一方面,自身办学的辐射影响力要充分彰显,加强经验凝练、总结、宣传和推广。如在东西部合作共建、国际化办学、集团化办学、产业转型服务等方面应有新突破,并以此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最后,要在内部治理创新上形成新范式。一是要坚持目标导向,以内部治理创新为抓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机制和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双高计划”目标实现的保障机制和制度体系。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破解产教合而不融、校企合而难为、资源聚而不融等问题,突破现有学院、专业等组织和制度的束缚,完善数字化治理水平,建立办学资源融通协同和灵活调动与配置机制,提升专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三是要坚持结果导向,聚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任务要求和指标体系,完善专业群治理体系,创新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专业群治理能力。特别是要完善专业群结构优化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契合度,持续保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同步规划和发展。

猜你喜欢

双高高水平动态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国内动态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