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问题及路径

2023-03-11周华国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基层干部微信

周华国

(肇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

自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1]7以来,特别是2018 年明确提出“网上群众路线”[2]12之后,各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互联网执政能力建设,网上群众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然而,目前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效果还不够理想。为了解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初步探究。问卷调查于2021 年7 月进行,通过网络渠道和实地走访两种方式发放问卷,样本选取于粤西地区,包括120 名乡镇干部和172 名村委干部。调查样本的选取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广东省利用互联网创新政府服务的模式走在全国前列,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根据2019 年、2020年和2021 年的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广东省的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连续三年的排名都是全国前三名[3-5]。另一方面,以粤西地区作为主要的调查区域是因为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中,广东省的三个试点中有两个试点都位于粤西地区[6]。因此,在广东省开展该调查并以粤西地区作为主要调查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价值阐释

网上群众路线是传统群众路线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发展。利用网络开展群众工作已成为新时代党政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新趋向。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1]8

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观意义来看,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7]。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干群交往方式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应有之举,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必然要求。

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来看,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是引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形式。《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网络参政方式创新了民主参与形式,并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列为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典型案例[8]。农村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群众路线要求利用网络拓宽农村群众的民主参与渠道,这有利于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农村基层的优越性。

从农村群众工作在网络时代的变化情况来看,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是应对农村群众工作新变化的重要方式。以往农村基层干部习惯于在现实空间与群众交往,现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大量农村网民也逐渐活跃于网络空间,这对农村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基层干部能否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会直接影响当前农村群众工作能否闯过互联网这一关。

从乡村治理主体强化和能力提升来看,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是发动农村外出人员参与乡村治理的必要途径。农村地区青壮年“离农化”现象较普遍,农村基层干部能当面联系的群众大部分是村中老年人、留守儿童及妇女等人群。这部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都相对不足,乡村治理存在主体弱化的困境,不利于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因此,需要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发动外出青壮年参与村中公共事务,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

从数字乡村发展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信息化的趋势来看,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是农村基层实施“互联网+党建”的内在要求。《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要求“推动‘互联网+党建’……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9]。在农村实施“互联网+党建”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和治理乡村的能力,通过开展网上群众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

二、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问题剖析

(一)认知障碍是阻碍网上群众路线践行的首要问题

对网上群众路线缺乏了解。在所调查的农村基层干部中,超过70%的人不了解网上群众路线,超过80%的人不了解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和网上群众工作峰会等相关内容。这表明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对网上群众路线的了解不足。同时,这也反映出,尽管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及多份中央文件都多次强调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但相关精神尚未有效落实到农村基层。

对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缺乏了解。在所调查的农村基层干部中,60%以上的人不了解数字乡村发展战略。这表明他们缺乏对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网上群众路线的认知。早在2018 年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就提出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10],并于次年正式实施。然而,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对此不甚了解,这反映出他们缺乏对农村发展政策的关注,同时,对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也不够了解。从根本上来说,农村基层干部缺乏互联网思维,这是阻碍他们认识网上群众路线的“绊脚石”。

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主体意识不强。由于缺乏对网上群众路线和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了解,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主体意识也较为淡薄,普遍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对自身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认为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是上级领导干部的事,与他们关系不大;二是对农村基层开展网上群众工作的必要性认识不清。调查发现,只有不足一半的农村基层干部认为有必要在农村基层开展网上群众工作,大部分人认为他们可与群众当面交流,不必通过网络。实际上,与他们当面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少数的常住人员,而无法实现当面交流又常年外出人员为数更多。这表明他们把网上群众工作的对象仅仅局限于可以当面交流的人员,而忽视了无法当面交流的大部分外出村民。由于农村基层干部对网上群众工作对象的把握不够全面,因此意识不到利用网络与农村外出人员加强联系的必要性,也更意识不到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主体责任。

(二)能力不足是阻碍网上群众路线践行的关键所在

通过网络收集民意的能力不足。目前村民微信群为农村基层干部收集民意提供了很好的网络渠道。然而,在所调查的村委干部中,62.72%的人从来没有或较少利用微信群征集村民意见。这表明大部分村委干部只是将村民微信群作为自上而下发布通知的渠道,并没有发掘当中蕴含的民意反馈功能。尽管他们已利用微信群联系群众,但还是习惯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交流模式,缺乏干群之间的双向互动。

运用网络用语的能力不足。网民群众创造的网络用语饱含社情民意,很多网络用语都与民生热点关联。毛泽东就曾指出:“人民的词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11]837学习网络用语不仅能了解社会民生,也能贴近群众,有利于加强与群众交流。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对群众热衷使用的网络用语一窍不通,难以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影响干群交流效果。该问题对农村基层干部来说尤为突出,在了解他们对2020 年“十大网络用语”[12]的认识情况时,不少人对这些网络用语不熟悉。他们多数认为很少在网上与群众交流,不必使用网络用语。然而,网络用语并不局限于网上使用,在现实交流中也会用到。网络用语本身就来自现实生活,因而也会延伸到现实交流。如果对此不熟悉,就算是现实交流也可能出现话不投机的窘况。如果群众都懂网络用语,而干部却不懂,那就容易脱离群众。

开展网络舆论宣传工作的能力不足。随着农村网民规模的扩大,农村网络意识形态问题也越发重要。有学者指出,随着“互联网+”战略在农村的开展,敌对意识形态也趁机侵入农村网络,腐蚀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13]。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使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存在不足。由于缺乏信息化人才和资源,大部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都没有使用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另一方面,缺乏对微信舆论的引导。有学者指出,领导干部在引导微信舆论中传播“微能量”能提升政治引导力,领导干部的微信朋友圈联系着网上人民群众,用好微信就是在走网上群众路线[14]。然而,在所调查的干部中,由于大部分人都受“网络恐惧症”影响,有着言多必失的顾虑。因此,他们在微信朋友圈中往往都沉默不语,超过60%的乡镇干部较少或从来没有发过微信朋友圈。

(三)制度匮乏是阻碍网上群众路线践行的重要因素

指导农村基层干部开展网上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匮乏。目前中央出台了有关党员干部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的党内法规,也出台了有关农村工作的党内法规,还出台了有关网络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法规能为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提供一定依据,但还没建立有效开展网上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农村基层干部的网络素养不高,相关工作经验不足,还需要上级部门更有效的制度支持。

现有相关政策法规在农村基层实行的效果有限。其一,指向性不明。有的政策文件主张建设网络村务平台,但有的政策文件却主张取消乡镇政府主办的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这表明不同政策文件对农村基层开展网上群众工作的制度建设还没形成统一的指导意见。其二,适用性不强。由于村委干部不是公务人员,现行的部分相关政策对他们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适用性不强。其三,执行不到位。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网络安全工作等问题还得不到足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关政策法规在农村基层执行不到位。

引导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激励机制缺失。关于领导干部网络行为规范,法规明确规定了他们在网络上不能有哪些行为,而倡导的行为却没有明确指引。这表明当前引导领导干部学网、用网的激励机制还比较缺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党员干部对大是大非问题还是绕着走,在网上仍然是‘吃瓜群众’。个别单位对网上敢于亮剑发声的人,不但不支持保护,反而认为他们给自己惹了麻烦、捅了娄子。”[2]57-58这说明有必要建立起相关的激励机制,让他们从“网上吃瓜群众”转变为“网络意见领袖”。农村基层干部的相关经验不足,在探索如何学网、用网时难免会担心无意触犯网络行为规范而有所顾虑,这种顾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网上群众工作的探索。因此,需建立相关规范激励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路径探索

邓小平曾说:“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15]群众路线任何时候都是党的生命线,而维系党的生命线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思维和方法。面对农村群众工作在网络时代出现的新变化,农村基层干部开展群众工作需要因时而变。

(一)以人民为中心,增强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意识

转变工作观念,树立“群众在哪,工作就在哪”的理念。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对群众工作场域的认知还停留在现实空间的问题,有必要转变他们的工作观念,让其认清在网络空间开展群众工作的必要性。群众在什么地方,领导干部就要去什么地方,群众在网络空间活动,领导干部就要到网络空间中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1]7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都上网了,农村基层干部要树立“群众在哪,工作就在哪”的理念,学会通过网络联系群众。

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群众的主体意识。增强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意识,归根到底要增强他们服务群众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摆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思想,从而深刻认清自身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主体身份,全面认清网上群众工作的对象还包括村中常年外出的人员,主动寻求网络途径加强同他们的联系,主动适应网上群众工作的新要求。

创新工作思路,培养开展网上群众工作的互联网思维。首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创新思维模式,通过学网、用网来开阔视野,提高对信息化发展的敏锐度,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做好思维革新的准备。其次,要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消除对互联网无视、无能、无知、无趣等认知偏差,为培养互联网思维扫清认知障碍。最后,要对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高瞻远瞩,既要看清目前农村网络相对落后的一面,又要看到未来农村数字化发展的大好前景。

(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提升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能力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知网、懂网、用网的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人力资源的开发上,要以发掘本土人才资源为导向。一方面要重视现有干部的培养,发挥他们“传帮带”的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吸引乡贤回乡发展,尤其是那些懂网络的青年人才,要将他们纳入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助力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和网上群众工作。

着力提升网络素养,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开展网上群众工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领导干部的网络素养提出“五个能力”[16]的要求,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其网络素养:其一,提高利用网络收集民意的能力。村级微信群为农村基层干部了解民意提供了实用的网络渠道。村委会要充分利用好微信群进行日常村务公开并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同时,乡镇政府也要加强指导,可委派网格员加入各村微信群,倾听村民们的意见和诉求,了解村情民意。其二,提高运用网络用语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贴近网民,善于运用网言网语,不要板起脸来说教”[2]76。学习和运用网络用语的重点并不在于网络用语本身,而在于其蕴含的社情民意和亲近群众的方式。正如毛主席所言:“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11]864农村基层干部要带着了解社会民生的虚心态度向群众请教网言网语才能更好亲近群众。其三,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农村基层干部要学会利用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等途径主动进入群众的微信社交圈,向他们传播“微能量”,在引导微信舆论中提升政治引领力。另外,地方政府要重视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培养网络宣传人才,打造网络宣传方队,通过网络新媒体讲好乡村故事、传播乡村声音、展示乡村风貌。

全面拓展综合素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综合能力水平。在数字乡村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网上群众工作是农村基层干部必然面对的工作新形态,这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看家本领”和互联网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掌握互联网法律知识、农村工作方面的党内法规知识、农村经济和数字经济方面的经济学知识、农村网络公共空间构建方面的社会学知识、网络文化知识、网络新媒体方面的新闻传播学知识等,以应对网上群众工作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

(三)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重视相关政策法规在农村落地。首先,要增强相关政策在农村的指向性,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方向更明确。目前中央发布的部分文件已提及有关农村基层网上群众工作的内容,有相关文件提出要加快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地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街道)延伸[17];还有相关文件提出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村级事务网上运行[18]。尽管以上文件提及了相关内容,但还缺乏明确的制度执行指向。因此,有必要继续完善相关政策,制定更明确的制度安排。其次,要完善有关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党内法规。虽然村“两委”的成员不是公务员,但他们大部分都是党员,可以党内法规作为他们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制度依据。最后,要落实网上群众工作责任制,以此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是相关政策法规在农村基层执行的重要保障。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有效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开展网上群众工作的机制。第一,要建立干群双向互动机制。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交流机制已不适应网络时代干群平等交流的新要求,要避免生硬的单向交流方式,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及时”[1]8的要求。为此,要建立网上民意反馈机制、网上干群沟通协调机制和网上群众评议机制,为农村群众提供自下而上的意见表达机会,拓宽民主监督渠道。第二,要建立新型干群互信机制。群众的信任才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根基。首先,要建立村务网上公示制度,提高村“两委”公信力。中央相关文件也曾提出要“支持建立‘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推进村级事务即时公开,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有效监督”[19]。其次,条件允许的地方可召开线上村民会议,为常年外出的村民提供参会机会,保障他们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从而提高他们对村“两委”的信任度。第三,要建立线上线下互联机制。线上工作不能取代线下工作,要同时架好线上和线下的桥梁,才能更好开展群众工作。首先,要做到“上线”与“上门”相结合,既要加强与群众的线上交流,也要多走村串户,在线下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做到“上线”与“上心”相结合,聚焦农村群众最关切的现实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最后,要做到“上线”与“上闻”相结合,通过网络收集民意,并积极向上级部门传达农村群众的呼声,做农村群众的利益代言人和捍卫者。

激发农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激励机制。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不仅要靠干部自身思想觉悟和理想信念的内驱力,更要靠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制度保障。因此,对农村基层干部在探索网上群众工作中因经验不足而出现的错误要采取容错纠错机制,容许他们事前试错,事后及时纠错,不断积累网上群众工作的经验。只有采取必要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学网、用网,大胆尝试和创新,积极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让农村群众办事少跑腿,真正做到线上线下全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基层干部微信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微信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