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构建乡村文化振兴的机制和路径
2023-03-11冯丕红李梓楠
冯丕红,李梓楠
(广西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1]。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提振、激发农民回归、回报乡村的意愿,激发农民勇担当善作为的内生动力。要通过振兴乡村文化,发挥文化引导村民、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的作用,激发人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积极性,汇聚起建设乡村的智慧和力量。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
文化,尤其是乡村本土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
(一)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管子·牧民》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包括“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包括“知礼节知荣辱”的精神生活。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振兴乡村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并重。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所面对的普遍性难题已不再是物质上的绝对贫困,精神贫困问题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日渐明显。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工作的发展历程,乡村文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乡村文化作为舆论手段,主要作用是引导农民参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实现粮食增产,解决人们温饱问题;二是21 世纪初期,乡村文化作为支撑乡村经济发展的附属角色,其主要的作用是配合加强乡村经济建设;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逐渐摆脱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附属角色,与产业振兴等具有同等地位[2]。
(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就是乡村振兴之魂。人若没有文化,就会缺乏精神追求,内心空虚。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乡村,乡村若没有文化,也是空虚的,没有文化作支撑的乡村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留住乡风乡韵乡愁”[3]。“乡愁”是表示人们眷恋故土的一种文化情感,彰显着人们对故土尤其是故土文化的认同,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情愫。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指出“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4],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延续和发展好乡村文化,尤其是乡村本土文化,重铸乡村灵魂。
(三)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驱动力”
匈牙利政治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指出:“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衰退首先是文化现象而非经济现象,其衰退源于文化的解体。”[5]一个没有文化的乡村,是难以真正实现振兴的。即使一些乡村在外力的帮助下暂时解决了物质上的绝对贫困问题,短时期内他们又可能会因为精神贫困问题重返贫困状态。
当前,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乡村人口流失、文化认同弱化、村落凋零。乡村文化振兴,往往能够唤醒和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愁”,唤起人们回归、回报乡村的意愿,激发农民勇担当善作为的内生动力,吸引人才集聚,进而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二、以新发展理念构建乡村文化振兴五大机制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构建由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精神驱动、载体驱动、资源驱动五方面组成的乡村文化振兴机制。
(一)构建思想驱动机制:以21 世纪马克思主义驱动乡村文化振兴
思想驱动是制度落地见效的有效保障,积极的思想驱动力能推动制度的有效落实和良性循环,反之则会影响整个制度的实施和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最集中、最丰富的体现,实现乡村振兴,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乡村做到有效分众传播、入脑入心,确保广大农民能充分领会其核心要义并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推动乡村发展出台了诸多政策。这些政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针对“三农”某个领域、某个方面出台的专门性政策,一类是整个政策体系中只有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涉及了乡村的涉农性政策[6]。乡村发展是要实现经济、文化、生态等全面发展,专门性政策虽然针对性强、成效明显,但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并不是单方面发力就可以做到的。在城镇化背景下,涉农性政策容易出现非农政策比重大、涉农政策比重小的现象,导致乡村建设收效不显著。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振兴乡村但不局限于振兴乡村,立足“三农”但宽于“三农”,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人们由于“部门化”思维,将乡村振兴理解为仅大力发展乡村,局限于“三农”工作范围的观念。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普遍联系的原理,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高度出发,着眼于“四化”同步、城乡统筹等重大问题,实现整体和局部利益双赢,能尽可能全方位调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力量,共同振兴乡村。
(二)聚力价值驱动机制:塑造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体系
共享发展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乡村振兴成果人民共享。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能够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体系。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塑造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一些问题。其一,乡村“空心化”。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青壮年源源不断地走出乡村、走进城市,乡土情结弱化,永久性定居乡村的意愿逐渐丧失。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青壮年大量流失,农田荒废、农宅空置、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峻。其二,乡土文化认同弱化。乡土文化能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村民价值认同,规范村民的社会行为。现代化进程加快,既给乡村发展带来了活力和机遇,也使村民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弱化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凝聚价值共识,塑造能够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体系。一是要夯实乡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决定意识”[7],农民只有在富裕起来、解决了生存之需后,才会重视价值观问题。二是要巩固乡村文化基础。要立足乡土文化,深入挖掘家风家训、村规村约等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换为村民熟悉的语言和观念,使其真正融入乡村生活。三是要增强乡村社会基础。村民能否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创造一个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8]。乡村要注重完善村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在增强村民安全感的基础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四是要汇集凝聚价值共识的主体力量。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突出村民的主体力量,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人才集聚。
(三)涵养精神驱动机制:满足并引领农民群众精神需求
绿色发展的本意是尊重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文化,就要遵循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尊重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构建精神驱动机制,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激发其精神创造力、凝聚力、引领力、约束力,激发其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升农民支持、参与、推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与增强农民精神力量是有机统一的。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就是要满足并引领农民精神需求,增强农民精神力量。从个体角度看,文化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构建人的价值观念体系;从群体角度看,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精神现象和价值观念体系使独立的个体联系为一个整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但乡村“文化软实力”并不是抽象的,而是要具体落实到农民的乡土情怀和理想信念之上的。只有当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相统一时,文化才能转化为振兴乡村的精神力量,才能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不是所有的文化需求都能转化为振兴乡村的精神力量,只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形成强大的振兴乡村的精神力量。所以,在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同时,要加以区别和引导。
(四)做强载体驱动机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并驾齐驱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发展的平衡性,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是建设乡村文化的载体,只有两个载体共同发挥作用、并驾齐驱,通过双轮驱动最大限度释放乡村文化生产力,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文化产业,乡村文化建设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才能加速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虽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性质、职能、调控方式、资金来源等均有所不同,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可协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来源。文化产业的长效发展是以文化产品开发为基础的,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活力来源。以广西为例,广西拥有许多独特的文化资源,如壮族的歌、侗族的桥和楼、苗族的特色节日等,将这些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更贴近民族、贴近乡土的文化产品,以特色文化产品带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乡村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文化事业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贫困地区要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9]。由此可见,发展文化事业,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是建设乡村文化的战略要求。
(五)搭建资源驱动机制:开放与创新“双翼”并举
资源驱动不等于资源依赖。文化产业的资源驱动机制,是以文化资源为导向,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而不是走依赖资源的粗放式发展的老路[10]。在资源驱动机制下,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演出、影视、旅游、手工艺品等文化产业,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
开放与创新“双翼”并举,引进、整合、创新利用文化资源,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开放、创新的理念指导乡村文化建设,目的是打破广大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封闭的状态,将人才、技术等资源带到乡村,增强乡村文化发展活力。根据我国传统武术和名著创作的美国影片《功夫熊猫》《花木兰》席卷全球,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这个例子说明: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引进、整合、创新利用各国优秀文化资源,对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是必要且重要的。这个道理在乡村同样适用。我国许多乡村虽然有着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但乡村文化资源多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产业强。提高乡村的开放水平,一方面,可以利用别国、别省、别村的文化、技术、人才等资源驱动本村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乡村文化走出去,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增长的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11]乡村落后的原因,表面看是因为缺乏人才、技术、资金,更深层的原因是乡村缺乏资源驱动机制,即把原有的资源、引进的资源搞活的机制。因此,对于已经不适应当下发展需要的乡村制度,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调整,探索适合乡村文化振兴发展需要的新乡村制度。
三、用新发展理念构建乡村文化振兴的五大路径
乡村“五大振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有机整体。在新发展理念下,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维度创新,即振兴乡村文化需要多主体、多内容、多途径推进,在运用新发展理念充实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形成乡村文化振兴的五条实践路径。
(一)产业路径,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可持续驱动农村产业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依托乡村文化,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势。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强调“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能的开发”[12]。可见,乡村文化对推动农村产业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在承载新发展理念的乡村文化的引领下持续驱动农村产业发展。一方面,要创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产业,在立足长远的同时兼顾当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驱动农村产业发展,首先是产业选择、产业经营者的选择,以及制定产业政策的问题。在选择过程中,各乡村要坚持差异化原则,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自身的要素禀赋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依据市场导向制定产业政策,传统的减租、减税、补贴等措施已不足以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市场前景广阔、可持续深耕的产业,才是吸引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产业。另一方面,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不断创新。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统筹规划,调动各方面参与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以科技创新助力突破重大技术,率先打造具有先导性的支柱性产业。科技创新能为农村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要素供给,扩大消费者需求、延长产业链,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元素。
(二)人才路径,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可持续驱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是核心要素。由于乡村产业效益偏低、环境相对落后,在传统“进城”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等现象普遍存在,人才数量不够、结构不优、素质偏低等问题阻碍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
在承载着新发展理念的乡村文化的引领下持续驱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培育和发掘本土人才。本土人才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相较于外来人才,他们通常更熟悉本土的环境,且会对家乡的发展更有热情、更投入。培育和发掘本土人才,不仅要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而且要挖掘非遗传承人、乡村工匠等农村原有的各类人才。其次,引进外来人才。本土人才固然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但队伍的多样性、层次性仍需外来人才补充,要坚持用当适任、适时、尽才。乡村要多措并举开发人力资源,创新人才的留用机制,如引进技术人才到乡村挂职兼职,对于外来人才,要保障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同时探索宅基地转让等,让外来人才在本地安家不受限制。最后,营造“事农为荣、入乡为耀”的价值认同氛围。对于愿意投身乡村振兴的人才,不仅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倾斜,而且要引导他们为自己的事业感到自豪和荣耀。只有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居所,为农服务成为人们自豪的职业,才会有更多的人才愿意留在乡村,乡村人才队伍才能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文化路径,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可持续驱动乡村文化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趋势下,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乡土社会的地缘性、血缘性弱化,乡村文化被逐渐边缘化。且当前部分人没有形成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正确认识,出现了两种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错误认知,一是盲目鼓吹传统乡村文化,认为传统的都是好的,都要加以保留和发展;二是盲目批判传统乡村文化,将其看作是封建的、落后的文化,阻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乡村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文化可持续驱动乡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形成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在扬弃态度下予以继承和发展。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加大社会公德教育力度,摒弃传统乡村文化中愚昧落后的部分,在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其次,要健全和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解决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供需不匹配、重建设轻培育、重投入轻管理等问题为抓手,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13]。最后,要致力于培育优良家风,营造向好向善的乡村社会氛围。培育优良家风,就要系统开展评家风、亮家风、传家风的系列活动,让乡村居民潜移默化地接受启发和教育。这一实践路径的目的在于实现“乡风文明”。
(四)生态路径,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可持续驱动生态文明建设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包含着丰富的绿色生态意识[14]。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使传统农耕技术、农耕文化在乡村逐渐消失,一方面它提高了农业的效益,另一方面无人机洒农药、智能温室养殖等现代农业技术也加大了能源的损耗,污染了乡村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生态宜居乡村任务的提出,为农耕文化的复兴带来新的机遇。
在承载着新发展理念的乡村文化的引领下持续驱动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振兴第一的思想。要改生态,先改心态,只有认识到生态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人们才会采取实际行动去真正改善乡村生态。一是要注重生态文化事业建设。与生态文化产业不同,生态文化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注重保障人们的生态文化权利,要完善与生态文化事业相配套的政策,提高人们的认识程度,加大资源投入。二是要开展生态保护知识、生态法律法规知识的宣讲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态法治意识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其次,重视生态科研。一是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研发适合本村具体情况的实用生态技术。二是重视培育、引进生态人才,实现人才、技术双丰收。最后,加强生态建设制度保障。在健全乡村生态建设正式制度的基础上,将村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以明文形式呈现出来,鼓励村民在乡村建设中以公共利益为上。
(五)组织路径,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可持续驱动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人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而不是乡村建设的看客和观众,乡村基层组织可以起到网罗和聚集人才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驱动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在承载着新发展理念的乡村文化的引领下持续驱动乡村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明确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其作用。一是乡村党员干部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学习新工作方式的意识,由简单直接的工作方法转变为因势利导的方法;同时,创新党员的培养模式,将村民的投票权纳入党员、党员干部人选的确定中,促进党员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化。二是完善村级事务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保障村民对村务知情权的同时,对党员干部不依照制度、程序办事的行为形成约束。其次,要搭建多元组织载体。在“共享”乡村文化的指引下,增强乡村自治功能,搭建乡村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并出台规范各组织的规章条例,建立好各组织间的协商机制,避免陷入无序的困境。最后,聚焦村民需求,创新乡村基层组织功能,不断提高村民的满意度,做到既可以网罗人才,又可以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