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钱不止是铜钱

2023-03-11撰文供图上海博物馆

大自然探索 2023年2期
关键词:钱币贝壳青铜

撰文 供图 上海博物馆

回看中国古代钱币的早期发展。

最原始的货币——贝币

顾名思义,贝币由贝壳加工而来,这是迄今已知中国最古老的货币形式。

贝壳是大海的礼物,它们坚实圆润,其中一些还有着珍珠般的色泽,不要说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即使在现在,漂亮的贝壳也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品。大约在夏朝,贝壳从单纯的装饰品逐渐演化出了货币的功能,人们可以用它交换商品。古代中国最常用作货币的是一种产于南海的齿贝,学名为“货贝”。人们往往将用作货币的贝壳的凸出一面磨平,或钻出一孔,以方便携带。

贝币的计数单位通常为“朋”,也就是“串”的意思,甲骨文的朋字外形就是两串相连的贝。每朋贝由几枚串成?对此的说法不一,其中比较权威的说法是10 枚。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商代使用贝的数量最多,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就出土了7000 余枚。甲骨卜辞(商朝晚期巫师刻在牛骨、龟甲上的占卜文字)和青铜器铭文中,常常见到“赐贝”和“用贝”的记述,但不知是何原因,赐贝的数量多为十朋或二十朋。

或许是货贝的数量无法满足流通需求,当时的人们又用蚌、骨、陶、铜等材质仿制天然的贝。这其中,铜贝的铸造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它拉开了中国金属铸币的序幕,奠定了青铜作为古代主要货币材料的基础。

货贝在古代中国被作为货币使用

赐贝和用贝的记录

铭文大意:小臣单跟随周公平叛有功,周公赐小臣单“贝十朋”。小臣单花这些赏金铸造了这个“觯”。

贝十朋

与“贝”有关的字

汉字中,许多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系的字往往以“贝”作为偏旁,这表明在中国文字形成的过程中“贝”已经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

相关汉字:寶(宝)、货、贮、買(买)、賣(卖)、贸、贷、赁、资、贵、贱等。

货币的产生

纸币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货币,而货币的产生归因于人们遇到了物物交换的麻烦。

如果有一位种植粟的农民想要一把青铜刀,在货币出现之前,他可以试着拿自己的粟去向制刀匠换刀。如果制刀匠家里粮多不需要粟,而是需要麻布,那么这位农民就要先将粟换成麻布,然后用麻布去换青铜刀。假如麻布的制作者也不需要粟而要丝,这位农民就只能走一条更加迂回的路:先用粟换丝,再用丝换麻布,接下来用麻布换青铜刀。冗长而复杂的交换链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无法继续,都会导致交易失败。

此外,物物交换中还存在一个价值尺度的问题。例如,一把青铜刀的价值相当于多少粟?一块麻布的价值相当于多少丝?正是这些复杂的环节和种种麻烦,迫使人们去寻找一种交换各方都能接受的、并且可以衡量物品价值的交换媒介。货币就充当起了这个媒介。可以充当媒介的选择很多,货币的种类也就多种多样,在历史上,贝壳、牲畜、兽皮、粮食、布帛、贵金属等都曾经充当过货币。不过,在货币和交换制度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古代,坚固耐用、便于计数和携带的贝最先扮演起了普遍货币的角色。

货币的出现是社会中物品交换需求决定的

世界各地的贝币

全世界有许多文明使用过贝壳,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沿海等地区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都有用贝的遗迹。贝首先被人们用作装饰品,例如项链、手镯以及衣服的装饰,等等。非洲沿海、新几内亚(现分别属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北部的岛屿、所罗门群岛等地和中国一样,曾经将贝当作货币使用。

金属古钱外形真稀奇

在春秋战国的数百年间,“金属铸币”逐渐取代贝币,成为市场流通的主要货币。这期间钱币的形状很有特点:有的像铲子,有的像刀,还有的像纺轮,但尺寸都比真正的工具要小。南方的楚国货币则不仿工具而仿贝。这些仿自实物的货币在“钱币学”上尚无公认的集合名词指代,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它们叫作“仿真钱币”。

归纳起来,仿真钱币可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四大系统,所用的材料都是青铜,这意味着此时的中国货币虽然已经脱离了原始状态,但还没有跨进成熟货币的领域。

布币

“布”是一种农耕工具,形状如铲子。布币产生的年代较早,可能西周时期就已经流通使用。早期的布币简直就是一把缩微铲子,一般首部(向上突起可以插柄的部分)中空,仿佛可以安装木柄,故称为“空首布”。最大的空首布身长连首可达16.5 厘米左右,两面都没有文字。在流通使用的过程中,空首布的首部逐渐变得和铲面一样扁平,这种扁平的布币被称为“平首布”,其流行地区主要是战国时期的韩、赵、魏和燕国。

圜钱

圜钱是一种环状钱币,其起源也许与纺轮、玉璧和玉环有关。圜钱流通的地区很广,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地区都有过它们的踪影。在圜钱的基础上,秦、齐、燕等国诞生了方孔圆钱。圜钱出现的时间虽然较晚,但生命力旺盛,它们是在中国流通了两千多年的“孔方兄”的鼻祖。

刀币

刀币起源于东方渔猎和手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是由实用工具中的刀演化而来的,形状几乎和刀一样。刀币主要在战国时期的燕国和齐国以及邻近的地区流通,其中燕国的刀币较小,称“小刀”;齐国的刀币较大,称“大刀”。大刀大而厚,质量一般在40 克以上。

蚁鼻钱

蚁鼻钱是流通于南方的楚国的青铜铸币,形状很像贝币,大概就是由铜贝发展而来的。每枚蚁鼻钱的质量一般只有2 ~5 克,反面扁平,正面凸起且铸有文字。目前发现的文字有十多种,其中一种文字笔画较多,像一只蚂蚁;另一种犹如一张难看的人脸,俗称“鬼脸钱”,两者被合称为“蚁鼻钱”。

仿真钱币的绝响——新莽钱币

在春秋战国仿真钱币被方孔圆钱完全取代的200 多年后,仿真钱币再次轰轰烈烈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新朝王莽铸造的仿真钱币。

在新朝统治的短短十余年间,王莽进行了4 次以“托古改制”为纲领的货币改革,大量铸造布币和刀币等钱币。王莽的币制改革引起了社会经济的巨大混乱,但他的钱币制作精美,书法纤秀,尤其受到历代收藏家的青睐。右图为“金错刀”,由形如方孔钱的环和刀柄组合而成,环上用黄金镶嵌“一刀”两字,柄上有“平五千”三字。

周王室 平肩弧足空首大布

形状接近青铜铲,在上面的断裂之处可以看出首部是中空的,似乎木柄可以从上部插入。显然,这是一枚空首布。该钱币多流通于春秋时期,其形状很美:平肩,足部是流畅而恰到好处的弧足。

齐 “齊反邦立長大化”刀(六字刀)

俗称“造邦刀”,因刀上有铭文“齊反邦立長大化”六个字,又称“六字刀”,是春秋时期齐国铸行的刀币,制作精美,存世不多,因而弥足珍贵。

秦 半两钱

这枚钱中有一方孔,造型敦厚,“半两”两字古朴,遒劲而有力。“半两钱”是秦国在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 年)时开始铸行的,因质量为半两,因此称为“半两钱”。“秦半两”是秦始皇统一币制时统一各国铜钱的标准钱,是方孔圆钱之“母”。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高度发展的农业和手工业使得城市经济繁荣。据《战国策》记载,“古者……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齐国的临淄“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帏,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而富,志高而扬。”各地商业来往增加,洞庭之鲑、东海之鲕、云梦之芹、阳朴之姜、大夏之盐、江浦之桔等地方土特产,在中原市场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春秋时期的商业活动非常活跃,辅佐齐公的管仲、鲍叔牙都是大商人。辅佐越王勾践复国的范蠡(即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次将财富累聚至于“千金”。战国时期甚至出现了吕不韦这样懂得利用自己的财富参与政治投机,以获“无数倍”利的巨商大贾。孔子的弟子子贡也是大商人。《史记》中司马迁在《仲尼弟子列传》和《货殖列传》两处指出,孔子之所以名扬天下,离不开子贡的慷慨支持。

罕见的春秋铁质空首布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繁荣、商业兴盛,为钱币铸造发行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世界各地的贝币

钱这个概念无人不知,但知道“钱”是怎么成为货币代名词的人可能不多。其实,钱的本意是一种农具。《诗经》中“命我众人,庤乃钱镈(意为:准备好你们的钱和镈)”的“钱”就是铲子(布)一类的农具,镈是一种与“钱”类似的农具。或许,人们先以“钱”来称呼布币,时间一长,“钱”便成为所有金属铸币的代名词。

猜你喜欢

钱币贝壳青铜
钱币翻倍
银贝壳
青铜之光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原来你是这样的贝壳
组合钱币
贝壳里的海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