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洛姆与马尔库塞消费异化理论浅析

2023-03-11

经济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弗洛姆马尔库塞异化

●刘 星

引言

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与马尔库塞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研究,把生态文明问题归咎于消费异化。虽然弗洛姆和马尔库塞批判的对象是19世纪到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对正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我国仍具有启示作用。本文将对二人对消费异化的批判与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进行探讨。

一、弗洛姆对消费异化的批判

1.弗洛姆对消费异化的定义。弗洛姆认为异化是一种非健全的心理认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把自己看作一个陌生人”[1]。弗洛姆认为,异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领域的异化是异化较明显的体现,这种从满足需要到无限占有的心理模式转换便是消费异化。

2.弗洛姆认为消费异化的成因。弗洛姆关于消费异化的成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健全的社会》一书。弗洛姆认为19世纪到20世纪的最显著变化是技术革命,手工劳动被机器取代。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逐渐展露出资本无限增值、最大化追求利润的本质。生产的功能逐渐从满足人自身需要转变为为了最大限度追求利润,一切与市场有关的都成为资本增值的手段,进而导致操纵机器生产的人的性格也发生转变。人的生存的根本目的发生了转变,消费异化是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也是消费异化的成因。19世纪,人们普遍倾向于勤俭节约,然而20世纪,人们已经不再勤俭,反而倾向于超前消费。这种超前消费习惯的成因一部分是广告行业的蓬勃发展,这种外在的诱惑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另一部分是由于人们自身价值的缺失,价值的缺失导致安全感缺失,因此只能靠自己所有的物品来给予自己虚假的安全感,自身的价值被自己所占有物的价值替代,因此不断地加强购买行为,这一行为又加速了消费异化。

随着进一步工业化,分工变得越来越精细,这就导致生产过程的数量化和抽象化。任何产品和生产环节都可以数量化,一切特征都被数字取代,甚至美都可以抽象化。这种抽象化、数字化逐渐从人对物的态度进一步影响了人对人的态度,甚至人对自己的态度。

在20世纪,仿佛一切都已经商品化,一切都可以通过购买而获得。这种无限的购买能力,使人们无法对自己的力量进行准确的估计,似乎一切都可以通过购买来实现,生产的奇迹引发了消费的奇迹,人的需求可以通过购买得到满足,得到满足后便出现欲望,而欲望是无限的,因此消费行为也是无限的。这也是消费异化的原因之一。

3.弗洛姆认为消费异化的表现。弗洛姆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财富,伴随着财富产生的是空前的巨大的机器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人所创造,但在创造完成后,人却感受不到自己是作为主人存在,反而是感觉被这个世界所支配,成为这个世界的奴隶。人所创造出来的机器越强大,人自身就越渺小无力。由人创造自己生存的必需品到社会机器生产产品供人们消费,人与物的支配关系发生掉转,物成为支配人的存在。

商品的价值也发生了转变。商品自身的使用价值逐渐隐退,交换价值成为商品的主要价值,炫耀价值以及附加价值也变得重要了起来。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等同于抽象劳动,可以用来交换,但这一抽象劳动未必是我进行的,但却可以用来平等的交换其他人的抽象劳动。如何获得的金钱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没有金钱。只要我有钱,我就可以购买一切商品,无论我是否真的需要它。

起初,人们消费的目的是满足自身需求,消费是使人快乐的手段。如果我饿了,那么吃饱就可以使我快乐。但现在,消费成为了目的。购买只是为了满足我们对财富和身份的幻想。消费已变成消费主体对广告商所制造的迷幻幻觉的满足,整个社会由此产生了“消费人”这一病态人格,拥有这一人格的人喜新厌旧,盲目的购买远超自身需求的物品,又不停地抛弃。随着广告业的发展,整个社会趋于这种病态,因此拥有“消费人”这一病态人格的人会不断变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的复杂度逐渐升高。电脑、电视等高科技设备,我们对于如何使用它们较为了解,但对于它的内部结构以及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并不了解,即我们面对的商品是一个科技“黑箱”。

甚至闲暇时间都被异化。闲暇时光本应是自由的,自己支配的,但现在的传播媒介传播的电影、报刊、书籍、演讲的活动都被消费社会所控制。人们对于知识更多的是功利化的获取,尽可能多地占有文化。人们的品位也是被消费社会所引导的。

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异化。每个人都变成了商品,被标明了价值。现在的人际关系都是表面的友好,实际的关系非常冷漠,难以完全信任对方。在消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买卖的关系。人的价值就是在于市场上自己的价值。如果成功就有价值,反之则一文不值。这就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难寻真爱。人与自身的关系也被异化了,这种异化的状态弗洛姆称之为“市场倾向”。人对自我的感觉不是个体的自由,而是要在市场上确证自身的价值。人的目标是成功地在市场上销售自己,创造最大的利润。人的内在品质如善良、友爱等已经不再是发自内心,而是人际市场认为这种品格具有更高的价值,人的自我消失,人成为了无脑的机器。这就必然使人感受不到幸福。

弗洛姆认为消费异化会导致生态危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欲望被无限放大,消费者就有无穷的欲望,为满足需求,就会对资源和能源不加节制地开采与使用,这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失去平衡。如果本国资源不够使用,那么便会想要掠夺其他国的资源,就会爆发战争。

二、马尔库塞对消费异化的批判

1.马尔库塞的异化的定义。马尔库塞关于消费异化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马尔库塞将消费异化归结为:一个独立的、大写的自我通过“物”来彰显自身。[2]

2.马尔库塞认为消费异化的成因。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消费异化形成的现实基础。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简单重复工作被机械取代,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由此,更多的商品涌入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有贵族具有购买能力的时代彻底消失,工薪阶级也具有购买力,因此商品面向的对象也得以扩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广告也得以出现,无处不在的广告诱使人们产生难以控制的消费欲望。而后,各种超前消费的工具出现,使人在产生购买欲望的第一时间便可以进行购买行为。长此以往,人的行为逐渐变单向度。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科学技术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单向度的人便无条件接受,因为单向度的人已经失去批判的能力。

马尔库塞认为劳动异化是消费异化的根本原因。首先,随着工业化、机械化,人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减少,劳动结束后时间又被卷入消费。其次,随着机械化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剧,人所掌握的技能变得单一,劳动者逐渐无法离开劳动工具进行生存。“人被其劳动工具所奴役的状态,在一种高度合理化的、效率极高、前途远大的形式中得到继续。”[3]

资本主义消费异化也是人为操控的结果。随着资本的涌入,生产规模盲目扩大,这就打破了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商品销售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经济危机。资本家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它们会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刺激消费,利用大众传媒宣扬消费文化、鼓励超前消费。资产阶级利用消费、广告、媒体等非暴力性手段统治其他阶级,因此,消费已经逐步异化为资本统治的一种形式。

3.马尔库塞认为消费异化的表现。马尔库塞认为人的存在表现为人的自主能动性和自由。然而在异化的状态下,人的自主能动性和自由都丧失了,在消费异化的状态下,人的自主性逐渐被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抹去,人失去了批判的意识,也无法获得真正对自身存在有帮助的知识,因为人能获取的都是工业社会制造的无意义的文化产品。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但最终的自我实现在这种意识形态下永远也无法实现。

文化领域也同样出现异化。随着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文化也变得商业化和工业化。表面上看,文化市场一片繁荣,各类书籍应有尽有,原本由精英阶层掌握的文化被大众所消费。但实际上,文化工业化直接导致了文化的标准化和齐一化。这种同一性的文化产品供大众消费,必然导致同一性人格。这样的环境成长出来的人毫无个性可言。文化本应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但在消费异化的状态下,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文化产业不可避免地媚俗。文化和艺术都被商业化,仿佛消费就可以获得文化,提升自己品味。但事实上,这种文化的提升不是通过购买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时间去探索。

消费的平等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虽所属阶级不同,但工人和资本家消费的产品都是同样的物品,这就模糊了阶级天然形成的界限,不同阶级的矛盾变成了同一群体的内部矛盾。随着社会变成消费异化的状态,工人阶级中的一些人沉迷于消费,无暇顾及自身的现实问题,淡忘了自己是革命主体的阶级使命,反而成为维护现存制度的一方。

三、弗洛姆提出的走出消费异化困境的策略浅析

要树立正确的生存方式,从被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引导的重占有的生存方式转变为重生存的生存方式。重占有的方式中,一切与我有关的关系都是占有与利用的关系。在重生存的方式中,一切消费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生产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增值与消费,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人生存。只有从重占有的生活方式转变为重生存的生活方式,才能使人复归到健康的消费理念,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要改变消费目的论,把消费重新变回实现人的自我实现和满足自身需求的手段。要让人重新回到消费的主体地位,建立生态消费观。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奴役的关系,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对自然界的无限掠夺必然会导致自然对人的报复。

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在消费社会,幸福已经被异化了,人们为了追求幸福而进行消费,但在消费后并没有收获幸福,反而变得空虚。人们的性欲、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都已经被满足,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这时人的目标本应变为追求自我实现,但现实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享受当下不管未来,沉迷于当下状态的迷狂,人们逐渐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种幸福观是异化的消费观。我们应该树立注重精神满足,完成自我实现,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幸福观。

政府要采取措施引导、规范民众的消费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正确的消费观、提高民众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商业广告中洗脑的部分要进行限制。建立法规,对进行虚假宣传的企业给予惩罚。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消费。弗洛姆对于弱势群体要建立好保障制度,保证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以满足,因为人权是最基本的权利,社会中的所有人都需要无条件地享有吃饱穿暖等基本生存的权利。对于富人,要提高征税程度,限制企业高管工资,完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

四、马尔库塞提出的走出消费异化困境的策略浅析

马尔库塞认为异化消费是虚假需要对真实需要的遮蔽,因此,要想走出消费异化,就要唤醒真实需要。让人在自由状态下,从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而创立的意识形态影响中解脱出来,抛弃意识形态通过各种媒介强加给个人的需要,找寻到属于自己本身的需要。使人复归于自己的本质。要进行艺术革命,通过艺术革命摆脱消费异化。艺术是人类的高级需要,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产生于生活之中又有着高于生活的特点。艺术具有超脱现实的作用,这种对于现实的超越性使它带有摆脱消费异化的使命。艺术可以起到批判现实的作用,使人从单向度状态中解脱出来,回归人的本能需求。这种艺术革命的解放通过自主的爱欲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源自本性的爱欲取代了消费异化社会的压抑的爱欲。

五、弗洛姆、马尔库塞消费理论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马尔库塞通过对消费异化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依靠经济手段自动运行的极权主义社会,这就启发了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经济的我国,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发展成为单向度的社会。我国处于大力发展经济的阶段,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西方意识形态也正在向我国渗透,这种价值观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培养健康的价值观、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我国要注意预防这种文化的意识形态入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自然保护,要意识到经济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环节,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盲目追求GDP的增长,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弗洛姆马尔库塞异化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浅谈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与人的孤独——对其代表作《逃避自由》的分析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不乐多冤
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
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阶段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