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2023-03-11岳雪萍

经济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经济管理

●岳雪萍

在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形势下,谋求长期的发展壮大、保障稳定的经济效益是各企业必须思考的课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层次变得愈加分明,大数据环境下,强化对企业经济管理的研究变得更加关键,企业要充分意识到经济管理对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1]。面对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探寻全新的发展契机、维持企业活力和生机是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首要责任,针对当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找寻出现状原因并采取有效策略也是每个企业管理人员的第一要务。

一、企业经济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顾名思义,是重点针对企业经济进行管理,通过将经济学与管理学进行深度融合,共同实现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能够为企业领导决策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速度的信息支持,并通过清晰的经济逻辑推理加以佐证,从而为企业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保障。在开展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对企业科研开发、生产制作、资本投入、市场项目开发及市场供需关系进行深入探究,以保障经济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科学性[2]。

二、目前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缺失

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合理会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开展产生较大影响,企业工作的落实开展需要硬性的规章制度进行参考和借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我国部分企业所应用的经济管理体系相对于传统体系而言,出现的变动创新少之又少,面对现代市场经济对企业提出的全新标准和需求,无法妥善解决[3]。经济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企业内部的岗位规划缺少合理性、岗位晋升机制不科学,导致部分企业员工缺少职业责任感,对工作热爱程度较低,工作态度不端正、不积极、不认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当工作出现漏洞和问题时,员工间相互推卸责任,无法寻找到问题根源,企业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企业安全隐患较大。

(二)企业经济管理结构落后

我国目前多数企业都面临着经济管理结构落后的问题。伴随着时代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转,经济与管理变得愈加密不可分,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既是迎合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经济管理的传统结构需要进行创新升级,保障企业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传统的金字塔结构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最高层发布命令,逐一向下落实,这种结构模式面对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高速流动显得极为落后,高层管理者出现信息闭塞的可能性极大,而一旦出现,则会对企业发展造成损失,市场供求状态与企业发展战略部署无法有效对接,企业规划单纯听从于高层管理者的命令,企业发展脚步极容易放缓或停滞。同时,典型问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结构不科学,由于内部经济管理结构涵盖了大量的组成要素,诸多要素间的权责分配不合理、又缺少硬性规定的束缚,管理者的工作障碍不断变大,企业在重大战略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障[4]。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僵化

由于市场中人员流动频繁,企业的各项工作进度和质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结构无法和企业战略实施进行配套,工作人员缺少对技能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企业缺少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教育,企业无法整合内部的人力资源,甚至频繁出现核心员工离职、跳槽的现象。员工的复杂化和多样性,不同层次员工的不同需求也是导致人力资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缺少合理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人才的成长严重落后于企业的发展脚步,员工经常面对不公不正的待遇,对企业丧失信心,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企业凝聚力大打折扣。

三、强化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完善企业经济管理

企业建立健全经济管理体系中针对的主体对象是企业职工,要确保对职工行为进行合理有效的规范和约束,保障企业职工在管理体系的明确规定下更好地进行工作和活动。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并不断进行创新升级是进行企业经济管理的关键基础,企业的各项工作管理都需要管理层的统筹规划,也离不开相应的资金支持,企业在进行设计规划、投入生产、上市销售等步骤时遇到的诸多问题都能够通过合理的经济管理体系得到妥善解决[5]。企业在完善自身经济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但要依据自身实际运行状态进行规划,同时要调查分析市场大环境的现实状态,将企业职工的岗位晋升、权责划分机制纳入到管理体系之中。要坚持强化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企业职工工作态度进行积极调动,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质量和水平,要对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的权责划分明确,避免由于权责不清晰导致企业出现经济亏损。

(二)不断进取、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摆脱企业传统的组织形式,借助大数据实现柔软化、虚拟化、扁平化的统一。

柔软化能够保障企业在常规阶段满足下游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在非常时期能够抵御供应链的波动,依据市场实际需求的变化,随时弹性地释放产能,实现不同生产基地间的互补互助,共同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强化企业供应链的韧度。

虚拟化是指构建一个内部资源的利用综合体,其中涵盖了实现企业发展总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版块,主要使用大数据的通信网络技术,逐步打破传统局限,构建一种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和总体目标[6]。

扁平化顾名思义即是实现企业管理的扁平,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大多呈现一种层级较多、效率较低的金字塔结构。而扁平化管理通过减少管理层级、压缩不必要的管理单位、对管理幅度进行一定提高,使其从直线式结构转换为横向结构,加速信息流动和传递速度,上级层级能够映射更大面积的下级,提高进行管理的效率。特殊的下级职能也会得到上级的越级关注。

(三)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因人而存在,企业本质上即是由一群有着某种优点或特长的人组成的,在这些人身上同样存在着某种缺点或不足。企业管理层的任务即是发挥他们的优势、挖掘出他们的潜力、激发出他们的活力,同时,帮助其克服自身的不足。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各种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能够看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知识经济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现代化企业,要首先将知识经济进行科学利用,积累更多的知识力量,其次持续丰富企业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最后提高企业实际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强化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投入比重。

由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下各企业间的产品动向更加透明和公开,单纯产品间的碰撞和竞争已不再成为主流,占据主流趋势的是各企业间的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竞争,企业最根本的目标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获取经济效益则需要自身过硬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地位,则应当对人力资源管理有深刻意识。人力资源管理本质上是对企业人力进行管理,要坚持人本思想,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工作环境,使整体的工作氛围轻松、舒适。要保障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落实,企业职工的汗水和付出都要得到相应的回报,激发每个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挥每个企业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群策群力,不断深化企业创新升级步伐。

四、结语

构建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是企业具备一定深度和高度的战略举措,也是企业着眼全球、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重要投资。具备现代化经济管理体系的企业能够更加轻易地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潜力也能够得到极大提高。诚然,构建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远。而我国企业更应当开拓自身眼界、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坚持进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经济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