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卓越乡医培养路径的研究*

2023-03-11白正勇王郑矜付达华游必凯戴云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医教终身教育卓越

白正勇 王郑矜 付达华 李 淼 游必凯 戴云翔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

2012 年,教育部、卫生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实施“卓越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一个重要内容。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是福建省首批“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多年来为基层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了数千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在“健康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高质量的卓越乡村医生是保一方健康、建设富美乡村的战略需要,是高职医学教育的时代使命。遵循职业教育与医学教育规律,贯彻产教融合、医教协同理念,结合高职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基层医疗岗位需求和行业标准要求,探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路径和医教协同育人机制,旨在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依据,为培养适合基层医疗需求的“卓越乡医”提供办学思路。

1 培养卓越乡医的办学思路

1.1 以行业双标为基本依据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教育部公布的《高职职业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卫生行业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1]。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卓越乡医”,必须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和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助理全科医师培训标准(行业双标)成为培养“卓越乡医”的基本依据。通过“行业双标”引领“专业双标”(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培养“卓越乡医”的必由路径。

1.2 以医教协同为重要抓手 医教协同是指医学院校协同政府、行业、医院、学习者等各方,共同参与医学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跨专业、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育人模式。它既涉及办学模式,又涉及人才培养模式[2]。2014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家从卫生事业发展高度对推进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医教协同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也是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着力点。因此,“卓越乡医”的培养必须贯穿医教协同理念,形成职前专业办学定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质量监控,职后规范化培训、终身教育,临床一线专家、教师全程参与的医教协同育人机制。

1.3 以书证融通为基本策略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是职业教育“书证融通”的典范之一,学生毕业后从事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需通过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其通过率可以视作检验专业教学质量的金标准。“书证融通”在“卓越乡医”职前院校教育可以理解为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等应融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融入国家执业标准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学生3 年学业课程合格,获得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历证书,1 年后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可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书证融通”在“卓越乡医”职后规范化培训、终身教育应遵循助理全科医师培训标准,积极探索职后1+X 证书培训教育,不断增强执业能力。

1.4 以终身教育为重要保障 临床医学需要延续性学习,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引入终身教育理念,树立医学教育的长效机制,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3]。“卓越乡医”的培养,必须整合“入职前院校教育-初入职规范化培训-职后终身教育”3 个阶段,整体设计,连贯培育。陈永清[4]拟建构卫生职业院校主导,政府、行业扶持,市、县(区)医院协同的常态化信息化继续教育新机制,创建立体的乡村基层医生培养平台。高职医学院校发挥主体责任,联合政府、医院,医教协同,不断提高临床医学专业职前院校教育质量和适用性,提升入职规范化培训规模和质量,构建“互联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保障基层乡医能进步、多业务、高收入、留得住。

2 培养卓越乡医3 个阶段的关键问题

2.1 职前医教协同共育准乡医

2.1.1 培养方案设计与模式改革 聘请医院行业专家加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2019 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在充分专业调研基础上,共同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谋划人才培养大计。与市卫健委联合开展定向培养乡医特色“1+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市卫健委制定招生计划,学生入学前与当地卫生管理部门签订协议,毕业后到乡镇卫生院从事乡医工作。学生入校后第1 年在校修完通识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进行专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第2 年进入医院,由医院临床教师教授专业课程,并进行床旁见习;第3年在医院继续完成实习任务。“1+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医教协同,实行班级托管、课程托管,有效落实了医学生培育“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

2.1.2 课程体系重构与内容审定 全面了解基层医疗人才需求及岗位要求,详细剖析助理医师资格标准和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对标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行业双标引领教学双标。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对课程教学内容重新审定,书证融通,行业准入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岗位标准对接课程标准,确立以基层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渐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主体模式[5]。实行临床医学专业校内与行业专家双带头人制,专业核心课程校内与行业教师双负责人制,校院专家、教师着力研究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2.1.3 双师教师认定与团队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医学职业院校内涵、保障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内容。临床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可以理解为教师既能从事理论课的讲授和科技开发,又能胜任临床诊疗工作,指导学生临床实践[6]。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通过外引内培,鼓励教师临床实践、研修访学,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双师”标准引领教师职业发展,科学规划教师职业发展。建立稳固的临床师资和兼职教师基地,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糅合校内外教学团队,聘请行企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副教授。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定期开展专项培训、校院教师双向交流学习等活动,弥补校内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各自的不足,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时掌握和反馈教学动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1.4 实训基地共建与资源共享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场所。在产教融合、医教协同背景下,积极谋划与政、校、行、企共建实训基地。学校与医院共建临床医学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基地,避免实训内容与行业实际不符,操作规范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使行业标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了学校实践教学需求,提高了学生实践成效。医院与学校可以共享实训教学基地,开展技能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

校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设有专门教学管理机构,遴选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担任实习带教老师,学院定期组织临床师资培训,学院教师定期到临床基地参加临床实践,保证实习教学质量。

2.1.5 教学考核与质量评价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医教协同考核评价体系,实施专业课程单项技能考、实习前综合技能考、毕业前模拟助理医师考三关递进,让课程考核、专业技能考核、执业资格考核三考融合,引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及时分析反馈考核评价结果。聘请医院专家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各项标准的制定以行业准入要求为依据,注重书证融通;邀请医院专家、教师担任听评课专家、考官,参与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学生课程及学业考核,医教协同参与教学质量监控,有效地保障了专业教学质量与职业要求的一致性。

2.2 初入职医教协同规范化培训合格乡医 依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省级认定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高职医学院校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高职医学院校基础理论教学的优势和医院(基层实践基地)临床实践教学的优势,培训过程中综合素质和职业相关能力培养的课程由高职医学院校承担,学校实训基地、OSCE 考核基地对医院和基层实践基地开放,与漳州市卫健委共建漳州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基地,为培养合格乡医提供师资、实训条件、考核场所及技术支持,将医学毕业生培养成符合基层医疗需要的合格乡医。

2.3 职后终身教育培养卓越乡医

2.3.1 终身教育服务体系路径建设 构建有效的乡医终身教育服务体系,让乡医有便利的学习机会和上升空间,尽快成长为基层医疗需要的有用人才。依托漳州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基地,构建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发区域医药卫生终身教育平台,建立由学校、医院共同组成的专家库及教学团队,开发慕课、微课、教学视频及特色网络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乡医可以在线学习,也可以参加集中培训,不断自我提升,为卓越乡医铺就成才之路。

2.3.2 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内容建设 为注册乡医建档立卡,帮助乡医制定终身学习规划。面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开展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帮扶培训。厘清基层常见疾病谱及常用诊疗技术,面向基层临床诊疗、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养生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开发助推乡医职业成长的“1+X”证书特色课程、教材及数字资源,开放在线学习资源,开展专题培训,服务乡医职业发展。

3 结语

高素质和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医教协同改革政策的推出是医学教育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7]。高职临床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是有效解决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人才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脚踏实地,定位清晰,紧扣基层医疗机构需求和执业资格准入要求,融合行业资源,协调处理好职后规范化培训与终身教育,把高职临床医学生逐步培育成为社会、尤其基层医疗适用的“卓越乡医”。

猜你喜欢

医教终身教育卓越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成长体系研究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医教协同视域下学生联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大作为 走向卓越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