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锡贤教授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经验举隅

2023-03-11唐志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鳞屑外感凉血

吴 昊 唐志坤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山东 济南 250000)

杜锡贤教授有着40 多年的外科临床经验和科研经验,从事、专注于皮肤疾病的研究,尤其是对银屑病深有心得和体会,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本文概总杜锡贤教授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经验,深思杜锡贤教授对本病治疗的临床思路及随证用药特点。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皮肤病,临床常表现为慢性炎症,患者以银白鳞屑红斑,并伴有瘙痒、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因地域、环境和个体差别,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着较大差异,在美欧为2%~4%,在我国银屑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近些年来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银屑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现代医学通过研究证实银屑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各种生活环境、生理性、病理性因素都可能是该病的诱因。根据一项Meta 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人群银屑病发病与居住环境潮湿、呼吸道感染、跌打外伤、饮食不洁、情绪紧张、接种疫苗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内分泌水平的变化、外科手术、吸烟、化学反应刺激、饮食辛辣刺激食物等有关[2]。银屑病临床上分为4种类型,包括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其中寻常型最为常见,占全部银屑病患者的97%以上,寻常型银屑病本身又分进行期、静止期和消退期[3]。中医治疗银屑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经验,大量的循证研究得出,临床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用法用药,辨证治疗银屑病效果明显,在减轻病证体征和预防病情复发方面,较西医单一治疗有优势。探究银屑病中医学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对当前银屑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1 古代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有许多疾病的症状描述类似银屑病,“干癣”“白壳疮”“蛇虱”“松皮癣”“银钱风”“白疕”等等,例如隋朝著作《诸病源候论·干病候》曰:“干癣,但有匡廓,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4]。临床以丘疹、红斑、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患者皮肤出现点滴状、斑块状红斑,边界清楚,上覆多层银白色、灰白色鳞屑,屑薄易刮,刮去薄屑后常见点状出血,为银屑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因其刮去薄屑可见点状出血,血色鲜红且渗出,形似锋利的匕首刮伤所致,故中医称之为“白疕”,亦称“松皮癣”“干癣”。清朝的《外科证治全书》曰:“白疕,一名疕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楚,十指间皮厚而莫能搔痒”[5]。1940 年杨国亮首次运用“银屑病”之名,1954 年最早使用于医士教本,1956 年吴鹤声首次将“银屑病”用于期刊[6]。

古代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的认识各有见解,《诸病源候论》中的记载指出:“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气血相搏所生”[4]。宋朝医学学者明确提出“气血否涩”的观点。在著作《圣济总录·诸癣》就有相关内容的记载[7],陈实功《外科正宗·顽癣》曰:“发之大小圆斜不一,干湿新久之殊……”[8],这是由于血热之毒、血虚风燥,阻碍脾肺二经的运化。明清时期医著《外科大成·白疕》认为本病的主要有“风”“寒”“湿”“虫”4 种因素,还可因血燥、血虚等因素而发病[9]。

中医学认为气滞和血瘀是银屑病发病与转归的关键环节,活血和化瘀是银屑病的关键治法[10]。相关著作在描述“干癣”时提出了外邪侵袭客于皮肤,阻碍气血运行,引起气血阻涩的观点。在隋朝的《诸病源候论·干癣候》有着相关记载:“干癣,但有匡廓,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4]。该内容的描述记载与现代医学银屑病的临床症状大体一致,同时阐述外感风寒湿邪与血气相搏发病的病机。宋朝《圣济总录》中指出“其病得之风湿客于腠理,搏于气血,气血否涩……”[7]均阐述风寒湿邪是银屑病的病因,与血气相搏发、气血否涩都是气血阻涩的表现。银屑病(血瘀证)初起多由血热证病久转化而来,血热之毒熬伤阴液日久,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瘀结形成血瘀;而瘀血生成之后,多阻滞于络脉,脉络不通又生瘀血,恶性循环[11]。

2 辨证论治 特色治疗

杜锡贤教授认为,该病初起多因外感风寒或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肌表,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循行不畅,阻碍于肌表而发病;或因体内湿热蕴积,湿热黏滞于外不易宣泄,于内不易利导排出,阻于肌表而发为血瘀;素体情志不舒,则肝气郁滞,气血循行不畅,日久生瘀。病程延久不愈,因风寒、风热、湿热之邪耗伤气血,而致气血亏虚,肌肤失养,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以致瘀阻肌肤。杜锡贤教授悬壶济世40 多年,根据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银屑病(血瘀证)主要由外感侵袭、湿热蕴结、肝郁气滞、气血两虚所致。

2.1 外感侵袭血瘀闭阻 多见于银屑病初期,因外感六淫之邪导致血瘀,常见于外感风寒和外感风热。外感风寒之邪侵袭,气血凝滞,运行不畅,导致寒凝血瘀,血瘀化热,从而发病。外感风热之邪,热邪袭表,导致营卫不和,气血循行不畅,阻碍于肌表,导致血瘀而发病。其临床多表现为发病迅速,新皮疹不断出现,旧皮疹不断扩大,鳞屑肥厚,较多,易刮去。常伴有口干、痒感显著等全身症状。治则需辨外感风寒或风热以清热、散寒、活血化瘀为主。

2.2 湿热蕴结而化血瘀 多见于银屑病中期,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过食肥甘厚味,多逸少劳,致脾气受损、湿热内生的情况多见;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天热下沉,地湿上蒸,气交之中湿热为多。湿热多黏滞而上不能宣发下不能通泄,导致湿热化瘀。其临床多表现为丘疹、红斑有糜烂,反复发作,鳞屑较为油腻。常伴有咽干口苦、口干不欲饮、胸腹或胁肋胀满,或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治则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为主。

2.3 肝气郁结以致血瘀 多见于银屑病初、中期,肝主疏泄,可令气机调畅,血液与津液输布全身。《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而银屑病典型的皮肤斑疹、脱屑,不仅有血分异常的表现,同时患者多思虑、焦躁,情绪不稳,亦是气机失调的反映。故肝和则气血皆和,气顺而情志通达,血调则斑疹不起,肝的疏泄正常,人体气血调和,可无鳞屑之患。其临床多表现为皮损经久不退,成大片状斑块,肥厚色暗,鳞屑色白而干燥,常伴急躁、焦虑、胸胁胀满或胀痛、腹胀痛经等全身症状。治则以疏肝解郁、活血为主。

2.4 气血两虚以致血瘀 多见于银屑病后期,《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非常明确地写出体内正气不足所致的“虚”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邪侵袭是引发疾病的重要条件[12]。“虚”的重要病因是先天的禀赋不足或后天的久病不愈体虚。先天的禀赋不足,正气不能抗衡邪气,外邪侵袭肌肤,积聚皮肤腠理之间,以致气血阻涩凝滞,营气卫气失和,体内经络阻涩,外邪入久,正气虚,邪气陷,外发皮肤而成[13]。又或因久病不愈体虚,体内营血运化不足,气血亏虚,脉内卫气不行血,气血运行不通畅,津血失濡养不能上润其肤,导致体表肌肤枯槁以致病。银屑病的“虚”主要由血虚引起,临床多表现为病程迁延日久不愈,体表皮肤干燥枯槁,淡红色斑块,上覆层层鳞屑,新发皮疹不是很多。治则以益气养血化瘀为主。

3 遣方用药 随证加减

杜锡贤教授认为,银屑病(血瘀证)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基础,但由于临床上所见本病常夹杂兼证,因此伴随寒热、阴阳、表里、虚实等不同兼证时,除了基础的活血化瘀法,还应具体辨证施治。根据本病发展情况的不同,外邪侵袭所致的血瘀,治疗应疏风散寒、清热凉血;湿热蕴结导致的血瘀为主,治疗应清热祛湿化瘀;肝郁气滞导致的血瘀,治疗应疏肝解郁活血;气血两虚导致的血瘀,治疗应益气养血活血。

杜锡贤教授善用自拟经验方化瘀消银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方药组成:醋三棱12 g,醋莪术12 g,炒桃仁12 g,红花12 g,鸡血藤15 g,白花蛇舌草21 g,丹参21 g,赤芍15 g,郁金12 g,忍冬藤21 g,金银花21 g,土茯苓15 g,白鲜皮15 g,甘草9 g。本方具有活血化瘀之功,为治疗银屑病的基础方。方中三棱味苦性平,莪术味苦性温,为常用药对,相须为用,二者均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桃仁味苦性平,能逐瘀血、活血通经;红花味辛性温,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鸡血藤味苦甘性温,能祛瘀止血、舒筋活血;白花蛇舌草味苦性寒,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丹参味苦性微寒,能活血化瘀、凉血安神;赤芍味苦性微寒,能散瘀止痛、清热凉血、活血止痛而不伤中;郁金化瘀,行气,解郁;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金银花入气分和血分,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土茯苓解毒除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湿热蕴结之血瘀;甘草缓中和胃,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凉血解毒之效。临床常伴有兼证,故应熟练掌握及灵活应用。

4 验案举隅

患者张某,女,43 岁。2019 年5 月12 日初诊。主诉:周身皮肤红斑、鳞屑10 余年,加重1 周。现病史:患者10 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及四肢出现红斑鳞屑,刮去屑可见点状出血。曾在他院诊断为银屑病,给予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改善效果不明显,10余年来曾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曾口服阿维A 胶囊、中药,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及给予窄谱紫外光照射辅助治疗,皮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冬重夏轻。1 周前因外出劳累,病情加重,遂来山东省中医院就诊。患者初诊见头面部、躯干、四肢大小不等红色斑片,上覆有大量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有点状出血及薄膜现象,皮疹皮损肥厚,颜色暗红为主,多以头皮和四肢伸侧为甚,伴口苦,口干不欲饮,乏力,小便黄,大便黏,舌暗苔黄腻,脉弦涩。杜锡贤教授辨证为白疕,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方用自拟方:桃仁15 g,红花15 g,丹参15 g,赤芍15 g,郁金15 g,陈皮9 g,醋三棱15 g,醋莪术15 g,酒乌梢蛇12 g,忍冬藤21 g,黄芩12 g,黄连12 g,白鲜皮15 g,炒白术15 g,鸡血藤21 g,蝉蜕9 g,川牛膝12 g,金银花15 g,白花蛇舌草12 g,甘草9 g。7 剂,每日1 剂,水煎400 mL,早晚各200 mL 温服。

5 月18 日二诊:头面、躯干、四肢淡红色斑片白色鳞屑变薄,舌暗苔黄,脉弦涩。予上方10 剂水煎服,继续早晚服用。

5 月28 日三诊:头面、躯干、四肢红斑减退,鳞屑减少,舌红苔薄白。去醋三棱、醋莪术、白鲜皮、土茯苓,此方14 剂水煎服。之后每半个月复诊1 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调整方药,患者用药2 个月,自诉皮疹逐渐消退,无不适症状,此后通过电话随访,至今未曾复发。

按语:本病初期多因外感侵袭,致使机体寒热失调,而后致湿热蕴结发为本病。而失治误治,病程迁延导致血瘀。杜锡贤教授认为,银屑病(血瘀证)治疗应注重活血化瘀,兼以益气清热、凉血燥湿。本案中患者病程较长,口苦,口干不欲饮,舌暗苔黄腻为湿热蕴结而致血瘀,故以桃仁、红花、丹参活血祛瘀;赤芍散瘀止痛;郁金、陈皮化瘀行气;病久血瘀难行,以醋三棱、醋莪术、酒乌梢蛇、忍冬藤破血通经;湿热蕴结,以黄芩、黄连、白鲜皮清热燥湿;病久耗气伤血,用炒白术、鸡血藤兼顾补气养血;皮损为全身,故用上中下焦引经药蝉蜕、黄连、川牛膝;用金银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丹参凉血活血。二诊随证加减有明显疗效,遂不更改方药。三诊皮损基本消退,湿热减轻症状好转,故去破血通经、利湿药。纵观本方,配伍得当,祛湿热之邪,则气血运行无阻,诸症得消,临床效果颇好。

猜你喜欢

鳞屑外感凉血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鳞屑程度与维吾尔医体液(helit)学说关系△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