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策略
2023-03-11高俊岩
高俊岩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部署,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新课标的发布,让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给学校、校长和教师提出了全新挑战。新课标下,学校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抓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新课标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因此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那么,在实施新课标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解读
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教师不仅应关注和重视对新课标的解读,更应看到新课标变化背后对教师能力水平的挑战。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塑造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知行合一。
1.树立正确教育思想
新课标的修订目标直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把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落实落细。同时,全面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但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练习,也注重学生对学习全过程的认知、学习方式的把握、综合能力的塑造,以及心态、习惯、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2.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跨学科及学段衔接等问题紧密相连,要求教师树立课程的整合、融合与跨界意识。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位,教师唯有主动理解课标、落实教学、提升自身素养,才能扛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任与使命。
3.注重各学科衔接
各学科新课标均要求教师做好学段衔接,即幼小衔接要求教师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教学,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小升初衔接要求教师高度关注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注重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对此,教师只有对新课标进行整体化理解,才能做好学段育人的无缝衔接。同时,新课标对各门学科涉及不同学段的同一主题,均要求注意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因此,教师唯有抛弃经验中应该淘汰的固化思维,加快提升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标引领下的新教学。
(二)教学研究的创新
教师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教育创新的过程。教师应立足教育实际研究问题,探寻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自己的教学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应以跨学科为途径
从20余年前我国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一直要求要“淡化学科本位,整合课程内容”,在教学中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传授。如今,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更是对此提出明确要求,所有课程在主题教学过程中都应根据各自性质和育人价值,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课程创新实践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体现的是课程综合化的新要求。因此,教师应提升学习力、强化行动力、培育创造力,形成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
2.应以知识整合为跟进
新课标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优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法与路径。因此,教师要具备课程实践应用带来的知识融合、迁移和转化能力,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育人目标落到实处,进而更快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适应时代的需要。
3.应以学评一致为重点
新课标明确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考试评价结合起来,强化三者的一致性,要求教师将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等结合起来。既强调日常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也要求评价与“双减”政策紧密结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强调将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优化试题结构,增强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提高试题的信度与效度;同时,还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为教师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提供了清晰的依据。
二、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实施策略
(一)教师教学理念不断创新
1.强化党建,实现教育思想提升
我校党总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完善廉政谈话工作机制,要求教师守住底线、不触红线,廉洁从教,并通过宣传、教育、警示等方式不断强化廉洁意识,使每一位党员教师在党员活动中深受洗礼。学校在教师党日活动中,定期开展教育微腐败自查自纠活动,要求教师签署责任状和承诺书,坚决遏制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和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同时,通过集体谈话、承诺践诺、致家长一封信、师德问卷调查、深化“文小”教师10项微行动等形式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2.终身学习,实现学习动力提升
我校开展系列科研培训,营造科研带动教研、教研提升质量的整体学习氛围。教师以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模式研究”为引领,开展了学科建模的深度学习,增强了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创造素养,促进了新时代学校创造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成果“30年小学生创造力浸润式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究”荣获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全省范围内作为优秀成果予以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小学生创造力浸润式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究”荣获沈阳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在浓郁的科研氛围下,我校加强课题规范化与精细化的研究指导,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高涨。目前,我校完成申报类课题有:申报市学会课题2项、市规划课题2项、市规划小课题2项;申报结题类课题有:省教育学会课题4项,市规划课题2项,市规划专项课题1项,市学会课题2项;经验类课题有:申报沈阳市教育科研“十百千”工程研究型教师成果1项。
3.校本教研,实现课堂效率提升
学校教研组按照各学科新课标要求,把握课程、课堂的深度与广度。全校领导班子走近学生、走进课程、走进课堂,关注学生的听课常规,关注学生倾听、发言、思考的习惯养成,关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课堂为本、勤思细研”系列教学活动先后开展17次,并运用自主研发的“课堂教学诊断评价量表”高效评课;学校以沈阳市名优校长王丽工作坊为平台,开展与工作坊成员校之间的教学交流活动,邀请高校教授、专家学者讲学,优秀教研员进行线上与线下讲学。不仅学校教师全员参与,更通过线上全程直播的形式辐射集团学校及8所工作坊成员校。此外,关注青年教师,开展了两轮50余位语文、数学青年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巡展活动。
(二)教师教学研究不断创新
1.创新课堂,实现跨学科教学
教师以“一基两变”(基本模式、学科变式、类别变式)课堂模式为基础,以教育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实现基于“互联网+”(线下+线上)的混合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在线上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探究,根据问题调整教学设计;课上,教师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运用头脑风暴、类比创造等创新方法在比较中找到最佳答案,解决知识获得、能力提升的问题;课下,教师辅助学生梳理知识、迁移应用,构建跨学科高效课堂。此外,我校抓住成为沈阳市教育局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的发展契机,打造智慧教育课堂。
2.整合应用,实现学以致用
我校实施“优师培养”系列工程,对名师、骨干教师、特色教师、新教师等开展不同层级的创造力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创造素养;通过课题研究锻炼中青年教师队伍,激发中青年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促进教师队伍创新能力的内涵式发展。我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长期得到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本地高校教授的指导并接受各级教科研专家提供的操作建议。此外,我校成为中科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创新实验室和沈阳市创新实验室,科学家定期给学生上课。
3.多元评价,实现效果提升
我校基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以及基础知识等创造力评价要求,制定1至6年的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层级目标,并修订五维“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埋下创造的种子。我校建立体现幼小衔接、全科性、多样性、差异性和过程性的学期基本学业评价,体现学生创造思维、动手能力的创造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断增强学生自信表达及创造品格的形成。
总之,没有教师的创新就没有教育的创新,也就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在新课标深入推进的重要时期,我校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精神鼓舞下,将继续在教学实践中挖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教师队伍夯实基础。